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2|回復: 0

[八卦時聞籮] 【転貼】落後的「大中華一統」觀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2-25 02:3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2-25 02:41 編輯

落後的「大中華一統」觀念

冷戰結束後,國際上民族問題已成為新的衝突熱點,正在取代意識形態和政治的衝突。二十世紀末的民族衝突和文化衝突,使得民族主義思潮迅速蔓延成為全球性的大問題。蘇聯和東歐共產黨垮台後,原被壓制的民族主義力量釋放出來,促使民族運動的進一步高漲。許多歐亞國家遇到了新的挑戰,民族主義運動改變著當今世界格局,世界正處於更大的分化中。中國現代化也遇到強有力的挑戰。由於受到國際社會的影響,近年來中國週邊所出現的獨立運動,說明了他們與中國統治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從而使他們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的訴求更為強烈。同時,也說明了在中.共大漢族主義民族壓迫政策下,只會產生分離主義,不會有內聚的向心力。蘇聯共產黨的崩潰,使中亞各共和國的獨立成為現實。一旦中.共崩潰,將會為中國週邊民族成立獨立自主的國家提供機會和可能性。

面對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這種又一次文化衝突,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則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中國絕對不能容忍分離主義。經過中國統治者多少年「洗腦」的結果,使「中國」一詞早已成為一個新的「圖騰」,中國人心目中的聖物。「富國強兵」,以宏揚大漢民族的聲威,與「列強」分庭抗禮,進而一統天下,建立全球霸主地位,恢復「漢唐盛世」,一洗百年恥辱,才會有中國或大漢民族揚眉吐氣的一日。這種中國歷史上「成者王,敗者賊」的心態,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為「中國」而犧牲,已成為他們的義務,哪怕中國的背後是不自由、不民主、不正義的;哪怕中國只是少數領導人手中的「牌」,也所在不辭。長期以來,在中國統治者仇外式的民族主義教育下,中國當然要「統一」第一步台灣;行有餘力,蒙古;再有餘力,中亞、中南半島都一一「回歸」。在這種大漢族主義的思想支配下,創造出又一個「中華民族」圖騰,為了強化本身政權的合法性,一再鼓吹「中華民族」的神話。那麼,被劃入「中華民族」之後,就一定要漢族為老大哥,而以漢族馬首是瞻?就得甘願做二等公民,凡事回老大哥作主?納入「中國」後,就必須乖乖成為地方政府,接受漢族中央的領導,作漢人的兒皇帝或傀儡?  西方的文明,從「文藝復興」採取人道主義,掙脫神學的控制以來,歷經啟蒙時期和自由主義時代,個人主義及理性主義之後取得現代文明的主導地位;伴隨著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的解放和經濟發展及政治上民主多元議會憲政主義的施行,人類社會才真正經歷了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革命。所謂現代化,是指的國民主義,憲政法制主義。也就是指西方發展的理性主義、人道主義和法制主義等。然而,「大中華一統」,走的正是反多元主義,反國民主義的路,強調的是大漢族主義的一統天下。這與多元和民主是格格不入的。多元,是指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之相互尊重與合作;民主,簡單講指的是以數人頭的方式,定期以民意為依歸,而依一套議會和公正選舉規則而運作。

可喜的是,海外的民.運中也有一些開明人士。如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嚴家其先生所提倡的多元聯合的邦聯式的聯邦,就是對「大中華一統」的否定。前一任民陣主席萬潤南先生曾說:「目前,在台灣、香港、西藏、新疆、蒙古等地都已經有分離主義傾向,地方也發生深刻變化的情勢下,分離主義問題將成為中國必須面對的現實。」他並且希望中國能做到分而不亂,和而能平,多而有序。著名作家《河殤》作者蘇曉康強調說:「我們要超越大中國情結,要有前蘇聯各共和國棄帝國如敝屣的精神。」如能有更多的像他們這樣高瞻遠矚的中國人站出來的話,「大中華一統」的情結,就有希望能解開。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1286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6 09:35 , Processed in 0.0529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