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799|回復: 2

認領母語——請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2-24 20:5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外外星人 於 2010-2-24 21:43 編輯 粵語
粵語,或稱粵方言、白話,以廣州話(廣府話)最有影響力,並作為標準粵語,主要分佈廣東省中西部、廣西南部、香港澳門等地以及東南亞、北美的主要華人社區。相比普通話的4聲,粵語共9聲,當中6個為平、上、去聲,餘下3聲以[-p]、[-t]、[-k]三個短促音結尾的發音,稱為入聲。
它是保留中古漢語特徵較多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種輔音韻尾,與隋唐時期的中古漢語韻書相對照,其音韻系統最符合。廣州話香港話只有微小差異,主要是香港人的懶音與香港推行的粵語正音運動所致,還有因應兩地分治而出現詞彙差異,但使用兩地方言的人一般可以無障礙溝通。
粵語一個主要的分支是五邑地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使用的方言,只會廣州話的人一般只能聽懂一半的五邑話。另外,粵語內部與其他粵語次級方言差異最大的是廣西東南部的「勾漏粵語」,有十個聲調,有[ɓ]、[ɗ]兩個濁音聲母,與其他粵語區的方言通話比較困難。
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口大約有6700萬,使用地區非常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閩語
閩語,或稱閩方言,在福建台灣廣東東部及西南部、海南廣西東南部、浙江東南部等地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使用。由於閩語的內部分歧比較大,通常分為閩北方言、閩東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莆仙方言、閩中方言、和閩南方言(以閩台片廈門話臺灣通行腔為代表;潮汕話雷州話海南文昌話均屬於閩南語系方言)。閩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閩語方言中影響力最大的是閩南語,有「-p,-t,-k,-ʔ,-n,-m,-ng」七種輔音韻尾。閩語的主要語音特徵包括:古濁聲母多數讀為不送氣清音;聲母「知」組讀同「端」組;部分的「匣」母讀同「群」母;唇不分(沒有f-、v-等聲母);連讀變調較為發達,部分地區有其他連讀變音現象;文白異讀非常豐富,文讀與白讀有體系性的差別。閩語受到歷史上不同時期古漢語音韻的反覆多次重疊。其中閩南語被學術界認為是最接近上古漢語的現代漢語方言。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大約為漢語人口總數的4.5%。

客家話
客家話,或稱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語,在中國南方的客家人中廣泛使用,主要包括廣東東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及西北部、廣西東南部、台灣、四川等地,以梅縣話為代表。作為現時的一種南方方言,客家話是在唐宋北方移民南下的影響中形成的,客家話因而保留了較多中古中原語言的特點。各地客家話中的入聲韻,還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中古漢語中存在的塞音及鼻音韻尾。客家話不僅限於漢族使用,在福建和浙江的畲族中也廣泛使用。客家話也是海外華人社區使用較多的漢語方言之一。使用客家話的人口大約佔漢語總人口的5%。

吳語
吳語,或稱吳方言、江南話、江浙話,主要在江蘇南部、浙江絕大部分、上海全市、安徽南部部分地區使用,在香港、台灣以及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也有分佈,使用人數約為漢語總人口的8.4%。吳語的內部,分為太湖片(一般稱北部吳語,分佈在江蘇省南部除南京、鎮江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江蘇省中部南通的海門、啟東、通州小部及泰州的靖江大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湖州嘉興杭州紹興寧波一帶,以蘇州話上海話為代表)、南部吳語分為台州片婺州片(浙江金華一帶)、處衢片(浙江衢州麗水一帶以及毗鄰的江西、福建小部分地區)、甌江片(浙江溫州一帶)、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區以及江蘇的高淳、溧水兩縣)。其中浙江南部的吳語保留了較多古代百越語言的特徵,以至不能和作為典型吳語的太湖片吳語通話。吳語的主要語音特點為:
  • 古全清、次清、全濁聲母三分,其中全濁聲母一般讀作濁音,如大多數地點古端透定三母讀/t/、/th/、/d/。
  • 大多數地點三個古鼻音韻尾合併為一個(一般為-ng)、三個入聲韻尾也合併為一個(-ʔ)。
  • 前響複合元音多單元音化,不少鼻音韻變為鼻化元音,甚至不帶鼻音。
  • 聲調按清濁分為陰陽兩組,一般有七到八個單字調,具體地點的調值數目多寡不均,從四調(慈溪)、五調(上海)到十一調(吳江)都有。
  • 有比較發達的連讀變調系統,語句中的語詞單位呈現為獨立的連調組。
  • 文白異讀比較豐富,在漢語各方言中僅次於閩語。


贛語
贛語,或稱贛方言、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代表,主要用於江西中北部、安徽西部及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東部靠近江西一側的狹長地帶(如瀏陽、平江、茶陵等地)以及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區。使用人數約為漢語總人口的2.4%。贛語方言主要包括:北部地區的南昌話、東部地區的鷹潭話、中部地區的撫州話、西部地區的宜春話、西南部地區的吉安話,江西境內其他地區的方言或為客家話官話吳語徽語等,不屬於贛語。多數贛語方言的古濁聲母讀為送氣清音,與客家話相似。有學者認為應將客家話與贛語合稱「贛客語」。

湘語
湘語,或稱湘方言、湖南話、老湖廣話,主要在湖南使用,廣西、四川境內也有少量分佈。通常被分為老湘語和新湘語兩類,新湘語更接近於西南官話。湘語以長沙(新)及雙峰(老)為代表點,使用者約佔漢語總人口的5%。新湘語以長沙話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湘語的語音特點為:古濁聲母今讀不送氣清音,沒有平翹舌或前後鼻音的區別,及n-/l-不分、hu-/f-不分、ch-/q-不分、ong/eng不分等。長沙話湘潭話岳陽話益陽話等均屬於新湘語。老湘語包括衡陽話湘鄉話邵陽話等,其中湘鄉話分佈在湘鄉、雙峰、婁底、漣源四縣市,發音基本一致。

其它大方言區(有爭議)
下面的幾種方言是否構成獨立的大方言區,現在尚有爭議。

官話
官話的明顯特點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輔音韻尾。中古漢語中的「-p,-t,-k,-m,-n,-ng」現在已經只剩下「-n,-ng」兩個。大多數官話方言沒有入聲。同時,與其他方言相比,官話的聲調較少。(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官話方言只有平聲區分陰陽。)因此,官話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應產生的複合詞。這在其它方言中比較少見。

普通話
在中國大陸,1955年之後現代標準漢語的正式稱謂是普通話,意為「普遍共通、普遍通用」之全國共通語言。[3]按照1956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全國(不包含香港澳門)推廣。而香港及大陸民間有時也將「國語」一詞作為大陸普通話的別稱。在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根據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中央政府無法在當地強制推廣普通話,但兩地政府以及民間機構均在回歸後通過不同方式推行普通話[5][6]。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對台灣的主權,其人民代表大會亦有台灣的席位,但是由於台灣地區(包含台澎金馬等)事實上由中華民國所控制,故而未於台灣地區推廣普通話。事實上,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推行國語運動,其本質及實效與推廣普通話無異。兩岸隔絕的期間衹有福建沿海與金門兩地的普通話及廈門話口音因台灣的電視台節目播送而相對接近。
單選投票, 共有 13 人參與投票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發表於 2012-7-28 09: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你條咁嘅友仔,搞呢D乜意思啊?
發表於 2012-8-4 16:35:2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相信做吓調查無咩問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9 13:19 , Processed in 0.0773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