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2|回復: 1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2-11 21: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般学佛的人认为,阿罗汉灭分段生死,但变易生死未灭,所以必须再修行菩萨道,断尽无明,证无上菩提,才灭变易生死等。但就阿含角度而言,佛与阿罗汉都是究竟解脱者,没有所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问题。这可以从杂阿含75经得知: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 

意思是说,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只是佛陀无师自通,阿罗汉是听闻佛陀的教法而得解脱的。那么如来的解脱和阿罗汉的解脱有何差别呢?那一种解脱比较殊胜呢?中阿含145经有记载:佛陀入灭后不久,尊者阿难住在王舍城,有一位瞿默目犍连婆罗门问尊者阿难: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的解脱及慧解脱,阿罗汉的解脱,这三种解脱有什么差别吗?有高下的不同吗?尊者阿难回答说: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的解脱及慧解脱、阿罗汉的解脱,这三种解脱没有差别,没有高下的不同。 

佛陀入灭以后,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怀念、景仰佛陀的感性催动下,逐渐受到重视与放大,终而激发出佛弟子们以佛陀为榜样,要「学佛之所学,证佛之所证」的大心,形成了以「成佛」而不只是「得解脱」为修学目标的大乘佛教之流,以致后来误认为阿罗汉不是究竟解脱者,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中阿含经》第十一卷第六二经:于是。尊者郁毗罗迦叶止如意足已。为佛作礼。白曰。世尊。佛是我师。我是佛弟子。佛一切智。我无一切智。世尊告曰。如是。迦叶。如是。迦叶。我有一切智。汝无一切智。 

《杂阿含经》卷十八(四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罗揵陀卖衣者庵罗园。尔时,舍利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深信世尊智慧超越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说,第一之说,能于众中作师子吼,自言深信世尊、言过去、当来、今现在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佛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佛问舍利弗:汝能审知过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 
世尊复问:舍利弗,知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复知未来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复能知今现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 佛告目连。此大众中无神足者。当云何诣彼乞食。目连白佛言。其无神足者。我当接诣彼土。佛告目连。止。止。目连。何须圣众诣彼乞食。所以然者。将来之世亦当如是饥俭。乞求难得。人无颜色。尔时。诸长者婆罗门当语比丘言。汝等何不诣郁单越乞食。昔日释种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饥俭。皆共诣郁单曰乞食。而自存济。今日释迦弟子无有神足。亦无威神沙门之行。便轻易比丘。使彼长者居士。普怀憍慢之心。受罪无量。目连当知。以此因缘。诸比丘众不宜尽往诣彼乞食。 

诸童子当知。目连神足其德如是。计目连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以上是引用一位网友曾经的评论之语,这位网友说:佛可以谦虚地说自己是阿罗汉,阿罗汉难道也能「谦虚」地说自己是佛?----经书里面,找不到阿罗汉这么说,我们也没有必要揣测阿罗汉会说自己是佛。 
 樓主| 發表於 2010-2-11 21: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罗汉的涅磐跟佛的涅磐有什么不同? 

涅磐解脱的境界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佛陀与声闻弟子的智慧: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苦灭智是佛智,苦灭之道智是佛智,义无碍解智是佛智,法无碍解智是佛智,词无碍解智是佛智,辩无碍解智是佛智,根上下智是佛智,有情意乐意趣智是佛智,双神变智是佛智,作大悲智是佛智,一切知智是佛智,无障智是佛智。如是为十四佛智,如是之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声闻,六智是不共声闻。 

哪八智是共声闻,哪六智是不共声闻? 

苦智、集智、苦之灭智、苦之灭道智、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义无碍解智。这些是佛陀与声闻弟子所共的八智。而:知诸根智、如来之有情意乐、意趣智、双神变智、大悲智、一切知智、无障智。则是佛陀不与声闻弟子所共的六智。 

------《巴利三藏》之《小部》经的《无碍解道》 

声闻弟子能得辩才无碍嘛? 

能,释迦牟尼佛的八十位大弟子中,就有一位辩无碍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另外,在释迦牟尼佛的八十位大弟子中,也各有三位义无碍解智第一、法无碍解智第一、词无碍解智第一的大弟子。 

如果不能得到辩才无碍的话,可以入涅槃嘛? 

释迦牟尼佛的八十位大弟子,都已经获得四无碍解智,而其他的阿拉汉弟子,则有些可以获得四无碍解智,有些不可以获得四无碍解智。证得四果的阿拉汉弟子,都可以入般涅槃,下一世不再出生,与有无『四无碍解智』无关。在佛陀与声闻弟子所共的八智中,苦智、集智、苦之灭智、苦之灭道智,就是了解、知见四圣谛的智慧。 

入涅槃的阿罗汉等善知识是和世尊一样的涅槃? 

涅磐是一样的,阿罗汉和佛陀最后的解脱是一样的。在佛陀与声闻弟子所共的八智中,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义无碍解智,这四种智慧,声闻弟子们只能在正法一千内证得。 

涅盘之后,这些智慧还存在吗? 

当然不存在了。因为证悟阿罗汉果的本身,就是佛教的最高、最终目的。所以四果阿罗汉被称为是无学,意思是,他不再需要学习任何东西。而获得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义无碍解智,这四种智慧,是由于某些阿罗汉的过去世善业成熟,所产生的善果报。 

当这些阿罗汉还没有死亡,都生活在世上时,拥有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在个人智慧上要高过没有证获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就像佛陀的智慧,高过一切的阿罗汉声闻弟子一样。但是,他们所证获的涅盘境界,却都是一模一样的。 

释迦牟尼在成佛之时,初果、二果、三果次第生起,直到证获第四果阿罗汉,如此,释迦牟尼终于从一位无明的凡夫,转变成为一位圣者与佛陀。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后,便行走于各地,以他证获的正法教化大众,令其他人、天,也找到脱离生死轮回之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5 14:08 , Processed in 0.0650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