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7|回復: 0

[族群溯源] 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29 02:37: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三大民系的形成。 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民族中的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它们有着不同的方言和习俗。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 1、广府民系的形成。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 九群; 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 南宋末年皇室南,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属中原古汉语成分融合百越族的语言而成的一种方言。 2、客家民系的形成。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贫苦农民及躲避战乱的流亡黎民,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据的山岭地带包围之中,多于土著居民交往(尤其是畲族) 和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3、福佬民系的形成。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洲、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二、三大民系的特点。 1、广府民系的特点:广府民系的 三、岭南民俗的特点: 一方面由于岭南人形成的原因,其风俗受到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岭南主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基本上是承袭中原而来,活动内容也大致相同。另一方面,由于古越族先民特别的禀赋,对中原同化无形的抗拒,加上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岭南民俗仍然保留了它的许多特异现象,如广州的花市、阳江人年初一“行大运”;广州人初二“吃无情鸡”、黎族的“三月三”等,所以,岭南民俗又有其独特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 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撞击的火花。 (1)与中原文化的撞击: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汉人的古风遗韵,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禀赋。 (2)与外国文化的撞击:岭南地处南疆,历史上比中原开发迟,又有漫长的海岸线,最先接受海外民俗的影响,各种风俗中略带点洋味。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这是由岭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缘决定的。中原移民多是逃难而来,他们对故土不多依恋,有的很快与土著民族打成一片,有的围屋聚居,构成新的民系,加上水上生活的特殊要求,使广东地方的人群结构异于他乡,除汉族三大民系之外,还有水上居民和七个少数民族,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轻快活泼的性格;富于开拓、冒险的岭南先民,创造了许多浪漫故事和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业绩。 3、 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三、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 1、文化背景的位差:中原传统文化是以封闭的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为背景的,在这封闭性的社会经济模式中,广大人民过着“以农为本”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耕自足的生活。政治体制上则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盘根错节血缘政治纽带。岭南文化在总体上亦依托这一背景,但由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影响,使岭南、特别是广州的经济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通融性,逐渐形成了“以商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上亦由于历代封建皇朝鞭长莫及,把岭南作为官员贬谪流放之地,封建宗法制度较为脆弱,社会结构也没有那么严谨,致使岭南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中原统治者一向以为自己是天朝大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输入,岭南地区则以边缘文化为特征,对外来文化具有极大的受容性,对他种文化的移植具较大的宽容性。 3、文化核心的位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21 20:46 , Processed in 0.0614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