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本
开栏语:
开设这个栏目并不表明我们对「推普」工作有存异心,「推普」工作当然重要,但这不意味着方言的价值就应该受到贬损。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来自一方水土的滋养,区别于「官话」,生动活泼的面目更加贴近民间生活的原汁原味,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更真实更丰富的标本。曾经听过余老师用粤语朗诵的《蜀道难》,当时惊诧于粤语的音韵之美,在这里,我们请余老师再煲一道老火靓汤,让我们领略闪烁在粤语中的奇妙生机。经过岁月和文化的锤炼,余老师的文字火候十足,又不失学问和性情,实在值得我们静下浮躁的心,慢慢品来。
「通通」、「全部」、「所有」的意思,广州方言表述为heb6blang6。
怎么会说成这样?文献无考,来龙去脉查不清。我且斗胆臆说如下。
老百姓许多知识来自戏台,直接受影响的是语言。「红船」上人靠口齿伶俐挣饭吃,因而充满语言才气。而当时的戏棚大半是自由发挥的天地。「开戏师爷」只搭「桥段」,这一场是「桥上相遇」,下场是「桥下打架」,第三场是「桥边哭丧」,只有个大致的谱,生、旦、丑各唱什么,请各位自行「爆肚」。要唱二簧还是慢板,打个手势,棚面乐队给你起板就是。
「爆肚」,「戏台官话」以其间或爆出的灵气渗入日常用语是正常的现象。我听到那「blang6」的音响,就想起张君瑞在普救寺的唱词:「颠不剌的见了万千」。翻过元曲词语辞典,知道还有另外的用「不剌」的例子。「不剌」应是修饰语的附加成分,有音无义,专用以增强舞台语言的生动活泼感的。作为早期粤剧演员,承受了师父和师父的师父以及师父师父的师父的衣钵,「肚」里肯定有这「不剌」在等机会「爆」。于是,就可能出现如下的对话:
A:阖府统请。
B:阖府统请么?
此时如果A接着还来个原话重复,就显得笨拙不堪了。于是,他心底一缕灵光便直冲嗓门,把「肚」里的料「爆」出来:
A:阖——不剌请!
石破天惊!「不剌」这个零件,嵌在别的什么字底下,至多不过是酒家走穴的「野模」;而一归附「阖」字,却明艳光云海,星河影动摇,变成拥趸千万的超级名模,把「通通」、「全部」、「所有」之类曾招摇一时的词heb6blang6比了下去。它一经从舞台上「爆」出,观众立刻觉得新奇、好听、有味、顺口,散场后便马上给它宣传,试着使用,而且一用就灵,让自己的口头语平添了许多生命色彩。间接接受者也有同感,如此这般便传用开了。
倘问我这演员姓甚名谁,答曰:待你研究出数以吨计的鸡蛋哪个是「小三白」哪个是「大二黄」所生之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一言为定!
□文/余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