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骐
东方人以玉为极品,西方人奉黄金为尊贵,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东汉的《越绝书》甚至提出了「以玉为兵」的玉器时代的见解。但在古代,人们对玉的概念并不严格,泛泛所指「石之美」就是玉。因此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人们在选择石料制作石器的同时也就认识了玉——美石。东方采用玉石制作人体装饰品源远流长,八千多年前,辽宁阜新查海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就出土了最早的玉玦耳部饰件,它取材于透闪石(软玉)。距今5000年前后,以玉璧、玉琮、玉鉞为特色的良渚文化玉工艺在太湖流域兴起,它与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发现的各种动物形玉饰交相辉映,是史前期亚洲两个琢玉、治玉中心。从良渚文化开始,玉文化走向了神秘化,神圣化,玉器成为等级、权力、礼仪、财富的象征。北江流域略晚于良渚文化的石峡文化就出土了不少良渚式的玉器如琮、璧、环、玦、鉞等。石峡文化昙花一现,石峡人并没有使这种工艺传统在岭南得到继承。到了龙山时代,珠江三角洲、珠江口出现了以制作玦、环为主的琢玉工艺,形成了本区的一套取材、制作、加工的品种专业化的工艺传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珠江口考古崛起、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珠江口的沙丘遗址中发现了一批石器制造场性质的遗跡,据不完全统计有香港的万角咀、春坎湾、深湾、龙鼓滩、湧浪、白芒、沙螺湾、芦须城、东湾、蚝涌、沙下,澳门的黑沙,珠海的宝镜湾、锁匙湾、棠下环、深圳西丽水库等等。这些石器制造场的专业性质非常明确,有专门制作某一种石器的制作场(如深湾、蚝涌、沙下),有专门制作环、玦等玉石饰物的制造场或作坊(如万角咀、白芒、宝镜湾、黑沙);还有上述两类产品兼有的制造场(如湧浪、龙鼓滩)。
从发掘出土遗物看,专门从事玉石饰物制造的遗址,发掘面积虽然不大,但考古发现是非常可观的。例如大屿山的白芒遗址(西周—春秋),出土了石英、水晶质石芯110件,片麻质石芯118件,可进一步加工为环、玦的石坯170多件,残缺的环、玦饰品142件。
位于珠海高栏岛的宝镜湾是另一个出土玉石器材料丰富的遗址,发现有石料、石环素材、半成品、大批由玦、环上钻孔出来的石芯,也有各类制玉工具、琢磨工具等。
宝镜湾发掘出土玉石装饰品总数达204件,有玦、环、坠饰等,质料经鉴别有脉石英、石英岩、玉髓、蛇纹石、高岭岩、玛瑙、水晶等。出土玉石玦57件、环6件、水晶玦10件、水晶璜2件,各种几何形饰物7件。
与制造玉石器有关的材料除石料、素材、毛胚外、有饼形器42件,石芯91件,用于玉器加工的环砥石(被称为高科技旋转机械辘轳的承轴器)出土了18件,由此推断宝镜湾遗址存在的制玉作坊规模不小。
考古学家根据宝镜湾制作环玦原石的大小在工艺上的变化,总结出宝镜湾环、玦作坊的「环玦技术」,包括三个生产系统。
第一系统环玦的连续生产系统,由大型砾石打片加工产生较大的圆形素材(直径10—15厘米)、毛胚、先钻出第一环、第二环的半成品,石芯已不能钻环后,再连续生产若干件玦的毛胚。
第二系统玦的体系生产,由中型砾石打片加工产生直径5—6厘米的毛胚,钻出石芯,直接由玦的半成品加工成带缺口的玦。
第三系统玦的个别生产,取材自直径5厘米或5厘米以下的扁平小砾石,经过打、琢,管钻取芯,制成玦,一件原石只产一件玦饰。
第三个著名的玉石作坊遗址发现于澳门路环岛黑沙公园内,黑沙遗址也属海岛沙丘型遗迹,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试掘确认。1995年的发掘在其上部地层中发现了可能属玉石饰物制作场遗迹,出土的玉石制品包括水晶质、石英质的玦、环、石芯、石核、石片、素材、毛胚等,并有多种加工工具如石锤、石砧、磨石、环砥石(辘轳承轴器)等。2006年度的黑沙发掘收获更大,证实了玉石作坊的存在。清理出三座相连的房址,其中一处房址内出土陶片、石器、炭粒等。在距今4000多年的人类活动面上发现了100多件石英、水晶材料和玉石饰物半成品。在一个探方中还发现一处出土78件石英、水晶材料和饰物制品的地窖,显然这里的玉石作坊的生产、管理已较正规,原材料的储备、成品的库存已有专门的地窖设置,这座地窖起着备料、成品贮存的作用。遗址被揭开的一角的新发现连同过去出土的材料,可以预见这处玉石作坊全貌之规模。
黑沙遗址过去出土过几件称环砥石的制玉工具,此次发掘也有新出土。在环珠江口区多个玉石作坊也都出土过,考古学家对这种中部呈圆柱形,两端细磨乳突状似陀螺的工具作了新的推断和解释,认为它是旋转机械辘轳的承轴器,它的复原假设是:由竹木器套住承轴器一端装在机械上,带动它旋转,再加上硬度较大的石英砂,用来磨制玉器或切割玉料。承轴器经多次使用,结果在它的两端乳状凸的周围有圆形玻璃质光泽。而有些环玦状玉器半成品的内环面也留有类似经过机械运转的磨痕,这种辘轳承轴器被称为史前高科技「金刚钻」。
一件石(玉)玦、环的制作,从选鉴原料开始,要经过石料加工成胚,进行穿孔(管钻、琢钻锯磨),最后进行整形、抛光,玦还需锯开缺口才算最终完成。黑沙遗址发掘者根据对出土遗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出黑沙作坊距今4000—3500年存在的一套黑沙人制作玉石饰物的制作程序,方法、生产步骤,包括:选材加热,打制、制胚、研磨、穿钻孔、切割、抛光等。黑沙玉作模式不仅是古代玉文化的组成,同时由于它的生产专业化(以环玦生产为主)也构成环珠江口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上古时期在珠江口外诸多岛屿形成了生产制作环玦、坠饰(珠管)为主要产品的治玉工艺传统。促成珠江口制作玉石饰物工业的繁荣,除了上述先民需对技术、工艺的掌握外,还应在这些地点附近有足够的丰富的玉石材料供给。地质学家指出,珠江口地区广泛分布着花岗岩,在花岗岩分布区水晶石常见,无色透明的水晶和白色、牙白色的石英石等石料在海岛上时有可见。宝镜湾东南的牛龙咀炸出的矿石中就有蛋白石、石英石等石料,可见在那些孤悬海中的岛屿,玉石制作就地取材便可解决。切割、钻孔需要的解玉砂,取材于石英砂,在环珠江口岛屿的沙堤中更是非常容易采得。
玉玦、玉环最早是被人类用来做耳饰、手饰的人体饰物。中原地区随着玉器神秘化、神圣化、礼器化,它们的地位(特别是玦)逐步被琮、璧、圭、璋等六玉所排挤,两周之际,黄河流域原来为耳饰的玦渐渐演变为玉佩饰物的组合成份。但在巫术文化盛行的珠江流域,用玦作为耳饰仍盛行不衰。巫术文化认为人与神可以相通,但人神相通需要有中介手段,传递或声音,听觉的耳是人与神会通的重要部位,因而耳朵受到先民特别的看重,耳饰也成为早期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古籍中所记南蛮族群有聂耳(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郭璞注「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其耳」。有耽耳(《淮南子·地形训》说:「夸父耽耳在其北方」注:「耽耳,耳垂在肩上」),有儋耳(《山海经在中间大荒北经》说:「有儋耳之国,任姓。」注:其人耳大,下垂在肩上,朱崖、儋耳、镂画其耳,亦以放大也。儋,大的意思)。由于耳的下端重长,孔大,走动时为防止摆动,要用手托着走。耳端的变形,拉长变大,与在耳部长期悬挂玦饰的负荷有关。民族学资料介绍,在南洋婆罗洲Kayan-Kenyah族的妇女穿戴多数量的玦饰,结果耳垂变薄变长,其长度已超过肩部。
先秦时期珠江口外诸岛屿的玉石作坊的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居民消费外,还有大量可运至珠江三角洲,或以交换,纳贡等方式流向外地。公元2000年在博罗县横岭山,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大型墓就很能说明上述问题。横岭山清理了302座土坑墓,可划分为Ⅰ期(商周之际),Ⅱ期(西周早期),Ⅲ期(四周中晚期)Ⅳ(春秋),这批墓葬中的25座共出了玉石饰物95件,除了11件玉管,其它84件均为大小不一的玦饰。玉玦经鉴定,以石英质为主,有64件,水晶质12件,杂砂岩质6件,透闪石质2件(软玉)。11件玉管都属透闪石质(软玉)。
其中编号225、56、124三座墓出土的玦均由多件组成,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墓225号出土玉玦17件,水晶玦1件,排列成组的为两组各8件;(225号墓出土玉玦两组)
墓56号出土水晶玦7件排列成一组;
墓124号出土水晶玦1、玉玦4、以其大小5件可排列成一组;
这三座墓的时代相当于西周中晚期(Ⅲ期),与它共同随葬的还有陶器、原始瓷器、小件青铜器等。这种情况在港岛青铜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类似发现,如香港大屿山过路湾出土一套外径6.7—3.6厘米的石英玦6件,屯门湧浪遗址出土一套外径6—2.3厘米石英玦7件。说明在此时期,珠江三角洲和珠江口也开始改变玦饰的早期功能,由耳饰转变为佩饰,这一转变更刺激于这些玉石作坊生产量的需求的增长。
科学工作者根据横岭山墓地出土的玉石饰物的原料、种类、形式及玉饰的风格、工艺特色、切磨工艺等追综这批玉饰品的来源时,认为「岭山商周墓地的水晶玦形成于较高温度的条件下,成因类型和珠江三角洲附近花岗伟晶岩型的脉水晶一致」,横岭山商周墓地出土的玉饰与珠江口,特别是香港地区有较明显的可比性,相似性;横岭山商周墓地出土的玉器种类单一,不同于同期中原、吴楚的用玉传统。以上三点把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玉器的来源指向珠江口这批玉石作坊。
科学工作者甚至认为陕西宝鸡茹家荘西周时期弓鱼(「弓」、「鱼」合成一字)国墓地一号墓出土的76件薄形素面玦饰,其石料大部份为灰白色石英岩,与博罗所出玉料同类,工艺风格非本地加工。
珠江口地区由于占据海洋交通的优势和方便,它生产制作的玉石饰物,还可以扬帆远去,象石拍树皮布,双肩石器一样,在环太平洋海域的文化交流中,充当角色。玉玦经由中南半岛,菲律宾、覆盖东南亚诸多岛屿。今天菲律宾的少数民族依然同他们的先辈一样,以穿戴玦饰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