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住粵語文學嘅發展,白話粵語將取代官話寫法成為書面粵語嘅基礎。當今全世界好多大語言(至少喺書面上)都會區分陽性同陰性嘅第三人稱(如法語嘅il同elle、英語嘅he同she、普通話嘅「他」同「她」),但係粵語仲依然係用一個「佢」(本字「其」)來同時表達陽性同陰性嘅第三人稱。鄙認為咁樣對粵語文學嘅發展有好不利嘅影響。引用劉半農嘅一句話(官話)為例:
她(陰性)說:「他(陽性)來了,誠然很好。不過我們還要等她(陰性)。」 依家嘅粵語會寫成:佢話:「佢來咗,咁係好好。不過我地仲要等埋佢。」 (其話:「其來咗,咁係好好。不過我等仲要等埋其。」)
以上粵語翻譯已經無法完整咁表達原文嘅意思,甚至仲好容易引起誤會:「既然『佢』已經來咗,咁我等做乜嘢仲要等『佢』呢?抑或係仲有另一個『佢』呢?」原文嘅意思係:我地要等嘅係另一個「佢」,而且係女嘅「佢」。但係喺上面嘅粵語翻譯上面就完全睇唔出來。 因此鄙認為應該參照劉半農嘅做法,引入「姖」(或者以本字「其」為基礎引入「娸」;發音依然為kœû5)字來表示陰性第三人稱單數。咁樣一來,以上嗰句官話譯成粵語就可以寫成: 姖話:「佢來咗,咁係好好。不過我地仲要等埋姖。」 (娸話:「其來咗,咁係好好。不過我等仲要等埋娸。」)
唔知諸君點睇?
[ 本帖最後由 meallanfearghai 於 2009-12-18 20:2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