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9|回復: 5

[八卦時聞籮] 错位发展设想: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29 21:3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摘要:这是一次全球文化产业的高端峰会,这是一次行业巨头的「头脑风暴」。昨日2009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精英汇聚一堂,智慧碰撞,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

    2009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昨日在广州开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精英汇聚一堂。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创意经济和产业计划负责人埃德娜

    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学院教授山姆·卡特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群耀

    英国政府创意产业顾问、多德创意主席菲利普·多德

    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

    欧盟首脑会议英国代表团团长、英国体育与休闲产业组织主席布莱恩·雷奥纳德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部执行主任迪米特·甘雪夫

    本报讯 (记者田霜月 秦鸿雁)这是一次全球文化产业的高端峰会,这是一次行业巨头的「头脑风暴」。昨日2009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精英汇聚一堂,智慧碰撞,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

    CCP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出席论坛开幕式。

    各路精英把脉全球文化产业

    据介绍,「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世界对华交流协会发起举办的国际文化产业年度会议,是联合国认可的最权威的国际文化产业峰会,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

    论坛每年举办一届,集中讨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集中发布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预测。2009年论坛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对华交流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都市报共同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在发言中称,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的突出特点是得到了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以及南方报业集团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论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机遇」,但昨日会场的热烈气氛一扫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各路精英为广东、中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产业兴盛问诊把脉。

    「各国发展经验值得广东借鉴」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代表CCP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长黄华华,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这些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雷于蓝说,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抢占文化事业发展的制高点,许多国家和国内兄弟省市都创造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广东学习借鉴。

    全球创意产业一年收益42040亿

    主人发出邀请,「外来的和尚」不吝赐教。联合国贸发大会创意经济和产业计划负责人和发展经济学家埃德娜给出的「妙方」是创意产业。她说,据测算,全球创意产业一年可以创造的收益大概是42040亿,由文化创意所产生的巨大收益,也让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跳跃式的发展。

    被称为「英国最顶级的五大文化企业家之一」的多德创意主席菲利普·多德同样认可「创意产业」。但他认为大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应该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这一提法让现场不少本地嘉宾点头称赞。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部执行主任迪米特·甘雪夫,欧盟首脑会议英国代表团长、英国体育与休闲产业组织主席布莱恩,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群耀等就文化与创意经济、IT和传统内容产业数字化格局等展开论述。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办主任赖斌主持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司副司长张亮,国家统计局社科司副巡视员刘巍、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等国家部委领导;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等广东文化战线的领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委、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等。

    ■声音

    现在广州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为什么英国在广州的投资这么少呢?大部分英国人还不知道广州是什么地方。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中国只有北京和上海。广州应该打造全球有知名度的艺术展来营销广州。

    ———英国政府创意产业顾问、多德创意主席菲利普·多德

    传统的传媒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形式改变,而我们整个作风不变的话,互联网给我们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群耀

    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只有10%是中文,另外90%的信息由于语言原因还无法让国内人享受。

    ———G 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

    ■嘉宾发言摘要

    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学院教授山姆·卡特:

    温哥华马路边供家庭种菜

    加拿大温哥华是2010年冬奥会的举办地,这座城市在文化产业方面颇有建树。温哥华这个城市只有150年的历史,非常年轻,但我们特别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联合国及其他很多权威机构把温哥华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该倡导绿色文化,确保空气和水不被污染。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清洁的空气和水。这次来广州从机场过来时也看到绿色的屋顶花园,我们在温哥华也在用绿色创造美丽的景观,比如把公路旁边变成菜地,家庭可以在那里种菜。温哥华的生态旅游业也非常发达。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创意经济和产业计划负责人埃德娜:

    希望创意产业

    与消费者抱团取暖

    创意产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容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如影视行业,尤其是电影行业已在危机当中崛起,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电影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让我们看到,即便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仍需要消费一些文化休闲产品。

    我希望全球的创意产业能「抱团取暖」,包括与消费者一起抱团取暖,同时需要国际合作、新技术的培育和发展、风险资金投入来创新发展,推动创意行业的发展和推动创意产品的发展。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

    广东文化企业数量

    全国第一

    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270亿元,占全省G D 的6.4%,连续五年名列各省之首,占全国比重超过1/4,我省文化企业数量、户均实现增加值和户均营业收入均排在全国第一位。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使我省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企业规模不大和劳动生产率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我省文化产业面临布局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资金不足,文化人才缺乏,严重制约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群耀:

    不变作风,

    传统行业会致命

    传统的传媒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形式改变,而我们整个作风不变的话,互联网给我们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或许传统传媒人说,我们历史上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现在的传播方式不一样了,以前都是单向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这种传播方式,给传统传媒业带来的冲击是致命的。

    英国政府创意产业顾问、多德创意主席菲利普·多德:

    现在广州的知名度

    还不够高

    我觉得广州应该成为中国南方的文化和文化服务的中心。

    现在广州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为什么英国在广州的投资这么少呢?大部分英国人还不知道广州是什么地方。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中国只有北京和上海。广州应该打造全球有知名度的艺术展来营销广州。

    对于广州和香港的关系,我认为香港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意的地方,而广州是南方文化的中心,香港应该是文化进入市场的地方。广州可以联手香港搞很多活动,如果广州联手香港国际艺术展就可以吸引很多人来到广州。

    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

    网络90%的信息

    还无法让国内人享受

    信息已经变得没有界限,我们可以在何时何地、利用何种终端都可以进行资料的存取、使用和获得,而未来的信息搜索也更智能化。但目前制约互联网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语言隔阂。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只有10%是中文,另外90%的信息由于语言原因还无法让国内人享受。

    我们正在寻求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目前,在语言翻译方面,有很多网站已经开始尝试,实时翻译、精准翻译,以文字或者语音的技术方式来解决这一语言问题。在这一技术方面,包括G oogle在内的公司都在致力于做一些更大、更新的突破。

    欧盟首脑会议英国代表团团长、英国体育与休闲产业组织主席布莱恩·雷奥纳德:

    制定条例更多地

    要考虑普通人的理解

    如何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和行动呢?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定时举行各种音乐会、举行博览会等活动。

    其次,制定文化和技术方面的一些框架条例;在制定这些条例时,不应该只考虑艺术方面的创意,更多地要考虑普通人的理解,在推广创意产业的时候,要考虑普通人民也能接受,这才符合创意产业的特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部执行主任迪米特·甘雪夫:

    版权法律框架

    还是124年前「古董」

    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法律框架问题。比如,目前版权的法律框架大约是在124年以前确立的,之后主要在技术发展等方面做过修改,有些法律条例已与时代脱节,版权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政策和全球市场的问题。

    创意产品有非物质化的趋势,有形的产品越来越少,全球一体化之后,消费者都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高质量的产品,对知识产权越来越不重视。

    采访统筹:李艳 高珈佳

發表於 2009-11-30 12:49:25 | 顯示全部樓層

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

 

唔错啊呢个建议!!

發表於 2009-11-30 12:50:33 | 顯示全部樓層

现在广州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为什么英国在广州的投资这么少呢?大部分英国人还不知道广州是什么地方。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中国只有北京和上海。广州应该打造全球有知名度的艺术展来营销广州。

 

唔知廣州??佢哋唔记得咗三元里抗英咩?

發表於 2009-11-30 16:09:41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宜家嘅美国人好多都唔知我哋抗美援朝甚至越战嘅历史咗呢。英国人唔知广州也唔奇怪。
發表於 2009-11-30 16: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揾深圳班 洗底捞 做「设计」???

喜羊羊搬去深圳好无???
發表於 2009-11-30 20:30: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11-30 16:18 發表 揾深圳班 洗底捞 做「设计」???喜羊羊搬去深圳好无???

喜洋洋系文化产业啊,当然留喺廣州。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9 09:32 , Processed in 0.0561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