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952|回復: 6

[族群溯源] 鲜卑祖先600年前迁高要 一个村里3000多人姓慕容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24 16:0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祖先600年前迁高要 一个村里3000多人姓慕容





高要市白土镇幕村有3000多人姓慕容




  金羊网讯  记者近日在高要采访时发现,该市白土镇幕村、大旗等村落,有一个岭南十分罕见的姓氏——慕容。幕村党支部书记慕容瑞湖拿出一本世代相传的《慕容氏大宗族谱》对记者说,他们是鲜卑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来自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交接之处……



  大宗族谱记载历史


  据有关史料及《慕容氏大宗族谱》记载,慕容氏的祖先鲜卑人起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之间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世代生活在大兴安岭西侧的浅山区和草原地带。三国魏初,莫护跋率诸部从司马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为率义王,始建国棘城之北,从此改姓慕容。


  鲜卑人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民族共同体,按其发源地和后来迁徙分布及与其他民族、部落的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北部和西部。其中东部鲜卑后来发展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主要是拓跋氏;西部鲜卑主要是秃发、乞伏等姓氏。东部鲜卑的慕容氏在南北朝时期曾在中原建立前燕、后燕、西燕。鲜卑人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逐渐汉化。唐太宗李世民就有鲜卑血统。如此说来,现在许多李氏后人的身上都有可能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慕容氏人在西燕时(约公元370年)开始由北向南迁徙,唐宋时期少量迁徙到岭南三水等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慕容氏中有人参加农民军,与朱元璋并肩作战。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却对农民军将领实行排挤、杀害。部分慕容氏为逃避追杀,纷纷改名换姓,其中有的改姓慕,有的改姓容。





慕容瑞潮、慕容瑞湖,兄弟俩谁更像鲜卑人?




  慕容成了幕村大姓


  据幕村《慕容氏大宗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他们的始祖 慕容绍奕 向西迁徙到现高要市蛟塘镇金鸡村。100多年后,他的后代有人迁到白土镇幕村居住,后又有分支迁往大旗村。目前,肇庆市的端州、高要、广宁、怀集等地都有慕容氏人居住。但是人丁兴旺、集中居住的还是高要白土镇幕村、大旗村,幕村有3000多人姓慕容,大旗村有2000多人姓慕容。高要市莲塘镇的波河、石脚村,马安镇的马安村也有慕容绍奕的后代,但是人数不多。


  仍保留鲜卑人体貌


  虽然幕村的慕容氏人不断与岭南本地人通婚,但也许是民族遗传基因的作用,今天他们许多人仍然保持着一些鲜卑人的体貌特征。记者在幕村见到,慕容氏人跟附近村庄的本地人相比,显得高大、强悍。而且慕容氏人大都皮肤白晳、鼻梁高挺、眼珠浅黄色。尤其是幕村的党支部书记慕容瑞湖和其兄慕容瑞潮,头发偏黄、眼眶深凹、鼻梁高挺,活脱脱就是一个「复古」的鲜卑人。


  慕容氏人在高要世代耕种,世代相传,他们都知道自己是鲜卑人的后代。由于600多年来与本地人通婚、杂居,高要慕容氏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全部汉化,没有保留任何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风俗。就连他们的身份证也都填写的是汉族。近几年,幕村的慕容氏人到有关部门请求改为鲜卑族,但是没有被批准。


  慕容氏人南迁到高要后,完全改变了祖先的游牧传统,以务农为主,历代生活贫困。改革开放后,高要的鲜卑后人跟各族人民一样,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逐步走向小康。记者在幕村采访时看到,这里新建了水泥村道,大部分鲜卑后人住进了新楼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4 16: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慕容家族扎根高要 原系鲜卑「皇亲国戚」



慕容家族扎根高要 原系鲜卑「皇亲国戚」




2008-07-08 11:12:11   经纬网






    经纬肇庆七月七日电 (黄耀辉 李文华 吴文颂)高要白土镇幕村、大旗、中岗等三个村庄,计六千多复姓慕容的村民,从当地清代墓碑见证原为古代北燕等三燕古国的皇帝后裔。

  今天下午,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该墓碑立于高要南岸江口村的凤田山,在清代墓碑的古墓前,有一块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的墓碑,根据碑文,该碑是慕容楠的七世孙慕容朝达、慕容朝荣等八人重修祖墓时所立。

  据墓碑记载,墓的主人名叫慕容楠,安葬于清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历经一百八十二年后碑文仍清晰可见:「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慕容楠捐职布政使司经历……诰命,道光六年……」

  碑文称,慕容楠曾经富甲一方,捐给朝廷巨额银两,换来布政使这个官职。慕容楠为官时为朝廷做出过贡献,受道光皇帝赏识,当朝皇上在墓碑上给予他最高评价。

  经辽宁省社科院史学专家考证,复姓慕容的村民是古代鲜卑人的后代,祖先曾经是古代北燕等三燕古国的皇帝,都城在今辽宁朝阳。

  慕容世家的最后一个王朝北燕国被北魏灭掉以后,许多贵族和百姓纷纷逃到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以及岭南地区。

  后来,因躲避朱元璋杀戮,岭南慕容后人隐姓埋名,有的改姓慕,有的改姓容,只有高要幕村、大旗等村庄由于当时地处蛮荒之地,千百年来一直姓慕容,成为唯一聚族而居、人口相对集中的鲜卑后裔。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4 16:49:42 | 顯示全部樓層

值得探讨的话题


鲜卑是属「东胡」(蒙古语族)的一支。「匈奴」反而是属突厥(突厥语族)。

最早期的鲜卑人,是纯北亚人种,也就是古代画像里面描绘的 勃儿只斤铁木真、勃儿只斤忽必烈 的那种 圆脑袋、大饼脸、窄直鼻、小眼睛 的形象。

后来,鲜卑逐渐向西扩张,加上西域的高加索人种不断东进,其中发生了融合也不出奇。

我的鹤山祖家,虽然也跟大流弄了个「珠玑巷族谱」出来,但当地口头流传着鲜卑的说法,而且当地村民的体质实在是「北」得令人惊奇,我祖家的亲戚们,一个二个都长得像「食羊肉既大捞头」(引用我妈的打趣),小趾甲也没有裂片。

我祖家那条村讲的是「上坊话」,是介于南海九江镇方言和新会江门镇方言之间的一种方言,同时又带有一些周围方言都不具备的奇特元素。不知道跟雅瑶、良溪那边的「后珠玑」关系几何。但据我所知,「后珠玑」那边的人也是长得比较「北相」的。

不过,从观感而言,我祖家那条村的人种,似乎比较偏向于北亚;而主题新闻报道的高要慕容村,慕容人种似乎更有可能是混了点印欧语系民族的血。

以前我提过,岭南有些居民长得带有点中亚突厥人种的特征,让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究竟其从何而来呢?我现在发现,姓「禤」的人似乎就是这样。「禤」是一个罕见小姓,好像只分布在岭南。


下图是省实验中学的校长,禤锦科,高要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09-11-30 08:2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鄉下南海某鎮有"蒲"姓者,據其族譜記載佢地原先係姓"慕容".唔知係咪同高腰同一脉?

 

其村內祠堂有歷史文献(村中長老都係咁講)話佢地祖先係元朝皇族後裔,南逃至嶺南.我鄉下曾盛産冬瓜同劍花,而且冬瓜比其他地方嘅大,據說以前好嘅"冬瓜盅"都必由我鎮出口冬瓜.

 

"蒲"姓族譜文献曾記,當年明朝開國之初,蒙古部分皇族後人被貶嶺南,宫中珍寶大多被搶,只带部分粮食同瓜米.冬瓜就係當年南逃所带之物.

 

此說是否為推廣本鎮冬瓜而穿鑿附會不得而知.不過,我所認識嘅"蒲"姓同學確實生得高大而且大多"南人北相".相書都有話"南人北相者,貴" 此話不假, 吾鎮"蒲"姓村中為朝廷效力者多有小官,從商者亦大多有小成,撈得風生水起,房産遍布.

 

[ 本帖最後由 殺人王 於 2009-12-4 18:12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30 10:2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多民族嘅人宜家都通婚咗,呢度还能保留呢么纯正嘅血统真系唔容易啊。
發表於 2009-12-1 17:48:46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長見識了~~~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 14:41:3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杀人王:照计「蒲」姓应该是元朝的色目人,也就是阿拉伯佬之类,与鲜卑人关系不大吧?

我这里所指的元朝蒲姓色目人,是从阿拉伯而来的回教徒(中东闪含民族  非黄种人),在福建泉州做生意,到了 蒲寿庚 一代做大,然之后子孙余脉可能也有迁去珠三角一带继续做生意吧。

上次我去鹤山古劳镇食当地土产的西江大河鱼,观察炒菜的乡民,的确发现当地有些乡民是北相者,高大,面相似河北山西人,但只占乡民之中少数,五个入面得一个到,其余的乡民都是越人土著长相。

古代的岭南一直人丁不旺,因为岭南土质贫瘠,农产量低。直到明朝引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粟米,番薯适于沙质地,粟米适于石灰山地,故岭南的人口先至开始爆炸性增长。

所谓的「中原人口大量入岭南」是吹出来的神话。真正的历史是,少量的因事被朝廷南贬的官员陪同家眷,与大量的越人土著混居,这些官员「教化」了土著,土著也跟着官员的姓改姓。


比如越南第一大姓「阮」,阮姓自古至今,在其河南发源地都只是一个小姓;但因为汉朝一阮姓官员赴任「交州刺史」,土著也跟随阮姓官员而改姓阮。

相信朝鲜的「金」「朴」「李」等等大姓也是同样道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4 01:21 , Processed in 0.0603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