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用廣韻切音有好多問題, 不是個好的選擇, 要標音應該轉成現在的英文拼音 e.g. 粵拼或劉錫祥拼音。   用廣韻來切廣府話要記很多規則,根本就不是一對一的規則, 可以是A,也可以是B,卻不能得出一個標準100%答案。   例如 引用廣韻或其他韻書, 就有 濁上變去、陰入或中入 的問題都尚未有一定規則可依。 還有一些字若根據廣韻根本不能切出 合乎廣府話的音, 得要借助 變韻母或聲母或變調,而所切出的音其可信性更是存疑。   以上的廣韻對應廣府話的規則尚存很多不能解的地方, 間接證明 廣韻不是用來「正」廣府話的, (其實顯而易見,當時廣東都不是什麼重要地方,廣韻只用來正當時的中州河南讀書人音就夠了) 只是廣府話有參考過廣韻的切音方法來定音。   依廣韻的直接基本對應規律只能夠切出八個音,不是九個音,少了中入音。 這也可證明廣府話是有另外的定音方法,在廣韻中卻沒有提供指引。   而且我們若按廣韻發音,有很多常用字音就不合今音了。 究竟誰對誰錯,沒有人可以真正告訴你我知曉,這包括所有現代的文字學博士(連何文匯都不入流), 可能兩者都對,只是有其他不是廣韻的因素影響了今音,   所以我贊成日常生活用今音, 生僻字才查古音或字典音切字, 兩者都有人說的話就兩者都可以並存。  [ 本帖最後由 thhui 於 2009-12-23 21:1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