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6395|回復: 7

[掌故傳聞] 廣州道教仙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16 18:50: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道教在廣州流傳颇早。早在秦代,著名的古仙安期生(鄭安期)即隱居於廣州白雲山修煉,並在此得道成仙。安期生是廣州迄今可考的最早仙道代表人物。廣州一地,與安期生有關的道教遺迹有飛升台、九龍泉、碧虛觀、鄭仙翁祠等。據《粵中見聞》載:安期生在白雲山蒲澗隱居,有九童子現身引泉,他采澗中菖蒲一寸十二節者服之,於某年七月二十五日,在蒲澗跨鶴飛升。後人稱泉為九龍泉,其飛升處稱為飛升台,並在其修煉處建菖蒲觀。菖蒲觀歷經興廢,曾被改作佛寺,蘇東坡詩雲:昔日菖蒲方士宅,後來簷葡祖師禪。後改稱碧虛觀,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進行過重修,现該觀已毀。
 
鄭仙翁祠,位於白雲山麓,與碧虛觀相連,唐代時已有人建祠,初稱蒲澗寺,後來,鄭仙祠收作白雲公園管理處,道士散入其他宮觀。鄭仙祠因安期生在此修煉成仙,所以廣州人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前後,結伴遊白雲山,漸成傳統習俗。
 
漢晉時代,廣州的神仙信仰遺迹最具代表的是五仙觀。據《宋張勵五仙觀記》轉引《南務嶺表記》及《圖經》所載,漢晉時,「初有五仙人皆手持穀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之服與羊各異,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升以去,羊留化為石。廣人因即其地為祠祀之。」此即五仙觀前身。廣州別稱羊城、穗城亦源於此。宋代以前,觀內已有道士修行,程師孟詩雲:欲舉輕舟印碧虛,善鄰猶得道流居。蔣之奇詩雲:州宅之西敞華堂,我來跪拜焚寶香。堂中塑像何所見,乃有五仙乘五羊。五仙觀歷代曾多次遷建,宋代在十賢坊(今省財政廳一帶),南宋後期至元代在古西湖畔(今教育路一帶)。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址改為廣豐庫,觀遷至坡山現址(今惠福西路),另塑五仙像。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和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均進行重修。1923年占地面積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廣州市政廳為籌備軍餉,拍賣五仙觀,中山同鄉會買下會址,遣散觀內道士。今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谈到道教在廣州的弘传,就不能不提著名的道教祖师葛洪。晉光熙元年(公元306年)葛洪為避中原戰亂南遷廣州。葛洪(公元283-343年),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化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按《抱樸子》自序篇言:嵇含被授任為廣州刺史,請葛洪為參軍,為避北方戰亂,葛洪應嵇含之邀南來,之后便居停廣州。葛洪在廣州期間,絕意仕進,潛心研修道學,深得當時南海太守鮑靚的賞識,鮑靚將道書《三皇文》傳授給他。后来,鮑靚又在廣州粵秀山麓(今越秀山)建修道場一所,取名越岡院,讓女兒鮑姑在此修道,為居民贈醫治病。建興四年(公元316年),葛洪重返故里,於建興五年(公元317年)全部完成《抱樸子》一書。此書涵盖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的道法,并以左慈、葛玄、鄭隱的煉丹理論为主,囊括了當時流行的各種煉丹術,倡導神仙導養、煉製服食金丹之術,不仅系統化、理論化地解释了道教神仙信仰,还阐述了儒家忠孝仁愛的真义,颇有万法归一之意味。鹹和二年(公元327年),葛洪聽聞交趾出產丹砂,為便於就近采砂煉丹,便主動要求出任句漏(今廣西北流)令。赴任途中,行至廣州,被刺史鄧岳挽留,從此隱居羅浮山,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今沖虛觀)潛心著述,行醫煉丹,傳播道教。葛洪弟子眾多,只是史無詳載,今能查考的有騰升、安海君、望世、黃野人等,廣州道教,因此綿延成流。
 
葛洪、鮑靚、鮑姑成為廣州道教的早期代表人物和廣州早期道教的傳播者。廣州一地,與他們有關的道教遺存有越岡院、鮑姑祠、鮑姑井、浮邱丹井、白雲仙館等。
 
越岡院,今稱三元宮,位於越秀山南麓應元路,內有鮑姑殿、鮑姑井。相傳,葛洪、鮑姑夫婦采藥行醫,數十年無病,後來,鮑姑在越秀山麓井旁的一間古屋中仙去,容色若活人。據《博羅縣誌》記載:鮑姑仙去後,其父鮑靚將沉香靈柩,運至羅浮山與葛洪合葬於飛雲頂玉鵝峰。(* 据《罗浮山志》记载,「葛洪羽化时面色如生,身体柔软,举尸入棺,身轻如衣。」据说如今罗浮山葛洪墓为衣冠冢,墓里没有尸骨,仅有葛洪的道袍鞋帽。)為紀念鮑姑,人們把她在越秀山修道行醫的越岡院擴建為一座「鮑姑仙祠」,因其在廣州城北的大北路口(今解放北路),又稱為北廟。明萬曆年間重修北廟,崇禎年間在廟中央擴建大殿,供奉三元大帝,改鮑姑祠為配殿,並改名三元宮。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巡撫李棲鳳重修三元殿,並建鐘樓、鼓樓各一座。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廣州發生旱災,龍門派第十二代傳人杜陽棟受請來穗祈雨,後留任三元宮住持。杜陽棟在任期間,募捐重修擴建三元宮,宮內設有鮑仙姑殿、玉皇殿、三元殿、老君殿、呂祖殿、邱祖殿、青蓮殿、靈官殿、鬥姥殿、文昌殿、北帝殿、鐘離殿、武侯殿、天后殿以及缽堂、齋堂、祖堂、藏經閣等建築,占地約8000余平方米,成為嶺南著名道觀。今開放的三元宮占地5100平方米,較完整地保存了原貌,宮左側仍有鮑姑殿、鮑姑井(又稱虯龍古井),相傳「鮑姑藉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算」,該井即為鮑姑汲水為人治病之井。
 
浮邱丹井,相傳為葛洪取水煉丹處,舊羊城八景之一。浮邱井在浮邱山上,今中山七路和光復路口附近的積金巷旁。據載:「浮邱在城西一裏,邱下有井,晉葛稚川煉丹於此,嘗飲斯水,而井遂以丹異焉。」另據《粵中見聞》記載:丹井前原有宋代經略蔣之奇建修的朱明館,後學士趙志皋謫官至粵,在此開浮丘社,與粵中才士賦詩吟詠,並立范浮丘丈人、葛洪二人之像祭祀,旁建吹笙亭。明代時,浮邱山一帶成為廣州有名的景區之一,其中紫煙樓、晚浴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堂、朱明館、挹袖軒、聽笙亭,被時人稱為「浮邱八景」。如今,這些建築已無存。
 
白雲仙館,位於今白雲山腳麓湖公園。相傳,葛洪曾在此煉丹,並築台講道,遍植草藥名木,為民治病。葛洪羽化後,其弟子及鄉人便在其地建「葛仙道院」以祀。延至明末,清兵攻陷廣州城時,道院遭受嚴重破壞而毀圮。本世紀初,由道侶信眾募資重建,改名為「白雲仙館」,供奉葛仙、呂祖。抗戰時複毀。1946年,由道侶重建。明末清初詩人張維屏、文人鄒魯、商承祚、潘佛章、盧叔度等均在此雅集吟詠,今「白雲仙館」石刻即為鄒魯所題。1949年後,由白雲山管理處管理,1984年,市園林部門斥資修建,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今由麓湖公園管理。今白雲仙館較好地保留了原貌,山門、大殿、亭閣等具有濃郁的嶺南風格。

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春,黃巢起義軍從福建進入廣東,于五月攻佔廣州城,起義軍在廣州活動了幾個月。經此打擊,唐中央政權在嶺南日趨式微,嶺南地方軍事勢力集團乘機而起,後樑末帝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八月,劉岩在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後改稱漢,史稱南漢。劉岩崇信道教,召集人工在今教育路一帶「鑿湖五百餘丈,聚方士煉藥于此」,故稱為「藥洲池」。宋初統一了嶺南,藥洲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遊覽避暑的勝地。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經略使陳峴加以整治,在湖上種白蓮,號稱白蓮池。藥洲上建愛蓮亭。明代時,「藥洲春曉」為羊城八景之一,後來因淤泥壅塞,市街展拓,日漸毀圮。現在的仙湖街、九曜坊等,昔日均為湖區。今教育路南方劇場北側有九曜石園,園內尚有一泓湖水,面積440平方米,九曜石散處水中和岸邊,依稀可見盛時水石洲渚的園林意境,現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這時期,在今南海神廟右側還建造了一座迎真觀,供朝廷派來拜祭南海洪聖大王的官員齋宿,觀于清末時毀。
 
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廷敕令各州郡建天慶觀,廣州開元觀改為天慶觀。其後,廣西儂智高起義軍攻佔廣州,廣州城內遭到嚴重破壞,宮觀建築多為戰火焚毀。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建仁威廟(現址在龍津路泮塘前街),奉祀道教真武帝,後歷代均有重修,清乾隆和同治年間進行過較大規模的重修和擴建,今存建築有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後樓等,面積2200多平方米。1983年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中心,唐代以來,道教日漸向海外傳播。宋代,中外交流的擴大使道教的海外傳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天慶觀的重建充分說明了道教在當時的這種情況。鑒於天慶觀被毀,三佛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大首領地華迦羅捐資重建天慶觀,並于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派思離文來華主持這項工作,歷時1 2年始完成天慶觀的重修工作。重建的天慶觀建有山門、三清殿、保真堂、北極殿、禦書閣、齋廳等,「莫不規模宏備,煥若洞府」。天慶觀建成後,延請當時著名的廬山道士羅盈之出任住持,後羅盈之返廬山,由何得順繼任住持。元元貞二年(公元12 96年),依《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意,更名玄妙觀,清代為避玄燁諱,改為元妙觀。民國初,觀內尚存東坡井、銅鐘、聚寶盆、菩提樹、石碑等古跡。1922年,該觀被徵用,建市立第一兒童遊樂園,1934年改作市立實驗中學,遺址在今海珠北祝壽巷。

清初,全真道各派,尤其是全真龍門派,在王常月等的整飭和大力傳播下,得到較大發展。康熙年間,龍門派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貫入駐羅浮山沖虛觀,其門徒杜陽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應邀出任三元宮住持,龍門派遂傳入廣州。後來修建的廣州道觀,如純陽觀、修元精舍等均屬龍門派。至清末,廣州龍門派道徒多兼行齋醮祈禳,接做功德法事,這一趨勢一直延續至今。這期間,廣州道教得到較大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道教宮觀,主要有應元宮、修元精舍、黃大仙廟、雲泉仙館、純陽觀等。
 
應元宮,在越秀山下,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建,曾為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宮人妝樓,左有龍王廟,後有鎮海樓。三藩之亂平定後,於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改為比丘尼場所,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歸道士管理。道光年間在旁新建有小羅浮院(今無存)。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廣東布政使王凱泰在應元宮雷祖殿創辦應元書院。20世紀初,老君殿以下,仍為道士居住,1934年,應元宮一分為三,一部分撥歸市立第一中學,一部分為保安隊駐紮,其餘部分由10余名道士管理,保存下來的建築有後殿、大殿、西殿、祖堂、東廳等。1945年11月為省幹訓所佔用,遣散道士。1947年,又為省地政局佔用。解放後,在應元書院舊址建執信中學,今為廣州市第二中學一部分。
 
雲泉仙館,位於白雲山麓,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始建,初建有環碧樓、南雅齋等,奉祀蘇文忠、崔清獻、黃文裕。咸豐年間,毀於戰亂,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建成,新增不少道教勝跡。1931年曾重修,後改為白雲酒家。
 
純陽觀,位於今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由道士李明徹創建,道光六年竣工,道光九年立碑。先後建成山門、靈官殿、大殿、拜亭、東西廊房、步雲亭、東西客廳、左右巡廊、庫房、怡雲軒、朝鬥台等,觀內原有悟真堂、南雪祠、松枝館、澄心堂、菊坡祠、八仙樓、鳳凰亭等建築。李明徹學識淵博,尤精於天文學,觀建成後,香火日盛,騷人墨客挈侶登臨,清末畫家居巢、居廉曾入道純陽觀,該觀遂為一時名勝。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陳樹人也常到此雅集,吟詩作畫,今仍留有「梅社」、「介石為儔」石刻。抗戰期間,該觀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建築毀圮,建國前夕,曾進行初略修復,1963年公佈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恢復宗教活動,1988年重修了大殿等部分建築。
 
小蓬萊仙館,位於芳村新隆沙東。初于道光年間,由廣東巡撫葉名琛為其信奉道教的父親修真養老所建,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由道教信徒籌資重建。30年代改為廣州市立三十七小學,1945-1949年為警察局。今為廣州果子食品廠的職工宿舍,部分建築仍存。
 
黃大仙廟,位於今芳村區花地大氹尾,據說始建于咸豐六至八年(公元1856-1858年),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進行大的修復擴建,極為宏偉壯觀,前有花崗石柱、石牌坊,廟深三進,兩側為看病贈藥房。因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後來在長林公園(今松基直街)另建新廟,稱為新黃大仙廟,原廟稱為舊黃大仙廟,解放後,新廟陸續改為民房。舊黃大仙廟20年代改為孤兒院,抗戰期間,廣州淪陷後,舊黃大仙廟充作日本憲兵司令部,1947年複建孤兒院,1952年改為兒童教養院,後廢置,改為廣州包裝製品廠。今複建,名為黃大仙祠,作為道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修元精舍,原址在今黃沙蓬萊路北約橫5 0號。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2年)由周明東創建,占地面積約3300平方米,有呂祖殿、鬥姥殿、祖堂、客堂等建築。清末民初,因市政建設先後三次被佔用,僅餘大殿。1952年,精舍內辦修元紙傘廠,60年代中期,改為校舍和廠房。
 
廣化善堂,清朝末年,道教信徒劉詠儒、孫桂芳、劉安圃等數十人,各自出資,以廣化堂的名義,購置了越秀山麓大石街的一間房屋,供奉呂祖,兼施醫贈藥,施衣、粥、薑、醋日用品和施助棺材等,因廣化堂多行善舉,故稱廣化善堂。民國初年,廣化堂的道侶,感堂太近鬧市,不便修行,由眾人出資在白雲山麓禦書閣美人峰下,購置了十餘畝地,建築樓堂,供奉呂祖,稱為廣化分院,專作道侶靜修之所。1928年,在佛教密宗信士趙士覲的影響下,廣化善堂改為廣州佛教解行學社下院。
 
民國時期,廣州道教的正一派得到較大發展。抗戰前,廣州全市有正一道館70餘間,正一道士八九十人,共分九區進行活動。祈福道系統有道館30間,道士35人,大多各自獨立活動。據《廣東年鑒》載:「道館,散處各市鎮鄉間,世人稱此種教徒為『南無佬』,即專門幫人念南無(namo)、念經、捉鬼、禳災,民間信之頗篤,而其流播亦最廣,舉凡一切婚喪、生育、祭祀、擇吉建築、疾病,無不延請入宅作法。惟羅浮山之正宗道教徒,對之颇为排斥,認為乃教徒之恥,蓋此非正式道教者也。」這些所稱館者,多為接做功德法事的小鋪頭,和通常意義上的宗教活動場所有別。據1932年統計,廣州全市有道教徒466人,其中男284人,女182人。1937年初,廣東省政府命令各地將正一祈福道館關閉,拆除所有招牌,責令各道館自行焚毀神像、道書和道具,並「責令嗣後不得再有在道館內或赴喪葬及喜慶人家做拜七、召亡、做七、放焰口、度仙橋及一切祈禳等情事」。經此打擊,正一派道教及假借道教進行營利活動的道館趨於沉寂。
 
這一時期,廣州道教傳播方式和修持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出現了眾多的道教善社和齋堂。善社,與宗教形式相結合,多崇拜太上老君、呂祖、關羽諸神,其社員成分較為複雜,互相以修身行善為約束,兼采儒家修養精神。組織仿照羅浮山道觀,入道者按輩數取道名,進行刊印道教經書、修橋補路等社會公益事業。道教齋堂,多由社會中、下層獨生、無嗣的女性組成,齋堂設生養死葬的一些辦法,具有社會救濟的性質。據1938年調查,有200所以上的這類組織。
 
1937年12月,為整飭道風,弘揚道教優良傳統,消除世俗化給道教帶來的負面影響,廣州道教界聯合成立了「廣州中國道教至寶台慈善會」,會址在恩甯路逢慶首約10號,專門贈醫施藥、施粥。1944年,至寶台慈善會新壇落成,殿宇宏偉,香火極盛,道侶達700餘人。1946年2月正式向政府登記,進道者達數千人,影響較大,梧州、上海都有人參加該會。同年,慈善會在三元里和廣花公路附近的廣州流花橋前購置義塚,安葬羽化道侶。這些社會公益事業的舉辦,為廣州道教贏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
 
1947年,廣州市政當局曾有意將三元宮改作忠烈祠,在此種局面的衝擊下,廣州道教界成立了中國道教會,經過道教界的活動,保留三元宮為道教宮觀。後來,廣州道教宮觀數量由於戰亂和市政建設徵用等原因,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

最盛時,廣州有道觀7所,即三元宮、純陽觀、修元精舍、玄妙觀、應元宮、雲泉仙館、五仙觀;至1949年,全市只余三元宮、純陽觀、修元精舍3間道觀。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11-16 21:25:1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仙觀重有
發表於 2009-11-17 08:59:16 | 顯示全部樓層

請勿在貼中附帶商業廣告。
[ 本帖最後由 canton_rights 於 2009-11-25 22:38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8 21:50: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乜哥 於 2009-11-16 18:50 發表 1923年占地面積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廣州市政廳為籌備軍餉,拍賣五仙觀,中山同鄉會買下會址,遣散觀內道士。今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呢單嘢系咪孫中山政府做嘅?
發表於 2009-11-25 22:23:3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immy 於 2009-11-18 21:50 發表 呢單嘢系咪孫中山政府做嘅?

好似系......

發表於 2010-8-9 23:45:5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仙观喺解放后做咗小学,最初嗰个名係叫做广州工农第一小学,冇几耐改咗叫做惠福西路第一小学,又叫做惠福西一小(惠福西路靠近解放路口四牌楼嘅知新小学就改咗叫做惠福西路第二小学,又叫做惠福西二小),小学嘅门口就喺上五仙观嘅石笈嘅右边。入边嘅木棉树,大钟楼,仙跡池同埋仙跡池嗰旧仙人拇指石头直到依家都保存得好好好靓,嗰个门面仲扩阔翻新咗添!不过依家入去要畀钱买门票。我喺二零零八年返广州过年,去教育路行花街经过,仲喺出边影咗好多相添!之不过唔係几得闲就冇入去参观,所以唔知入边有冇道士住持,好似冇乜香客,同惠福东嗰间大佛寺就係蚊比同牛比,真係冇得比,唔通畀孙大炮搞到嗰啲道士到依家仲无啖好食?
發表於 2010-10-8 16: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拍卖五仙观= = 咁都得噶?
發表於 2011-3-8 09: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仲有力排眾議,唔畀粵語成為國語,係要將Mandarin定為國語...

粵人對孫大炮需要重新評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6:59 , Processed in 0.0613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