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713|回復: 11

[八卦時聞籮] 香港大学民調,評分任內最差!!煲呔施政報告盡失民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9 02:4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8-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港大民調 評分任內最差
煲呔施政報告盡失民心


【本報訊】接連受到「慳電膽」風波及弟婦雷曼索償事件困擾的特首曾蔭權昨天結束休假復工,隨即擺出強硬姿態直斥部份報章肆意攻擊政府,企圖削弱政府管治。事實卻是劣評如潮的施政報告才是削弱政府管治威信的罪魁禍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施政報告評分不但急挫至 43分「不合格」新低,不滿比率也激增至 45.4%歷史新高,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稱此施政報告為曾蔭權任內評價最差的一份,力促曾蔭權除了改善管治,也要考慮改變形象及處事作風。記者:許偉賢、莫劍弦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月 20至 26日、即施政報告發表近一周後進行,成功訪問 506位市民。對比 15至 17日的調查結果,市民對施政報告的負面情緒明顯持續,評分由 49.8分跌至 43分的不合格水平。滿意度雖然較本月中微增不足 1個百分點至 19.8%,但也是他任內五份施政報告中滿意度最低的一份。與此同時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比率卻由 31%飆升 14個百分點至 45%新高。

「令人感到香港冇希望」

不滿施政報告未提及紓民解困措施者也由月中的 59%升 5個百分點至 64%;滿意者則跌 4個百分點至 18%;另有 35%受訪者不滿施政報告只簡單談及政改。

這份劣評如潮的施政報告也令「反曾」情緒升溫。雖然滿意曾蔭權施政方針的受訪者維持在月中同類調查的 25%,但不滿者急升 7個百分點至 41%。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不諱言曾蔭權任內發表五份施政報告,以這一份獲得的市民評價最差,直指曾蔭權除了要改善管治及施政外,也要考慮形象及風格問題。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出席港大一個論壇時表示,由於曾蔭權上任後曾表示要「(政改)玩鋪勁」,又花百億千億派糖,令人以為這是一個具雄心壯志的政府,但今年這份「因循」的施政報告令人失望,「有爭議嘅唔好做、唔好講」,令人感到香港前途冇希望。出席同一場合的學者宋立功亦稱,施政報告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及推進民主只停留於「做研究」階段,完全未見成效。

立法會今天起一連三天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泛民主派就扶貧及政改問題提出四項包含「遺憾」字眼的修訂議案。由於議案要經分組點票,即要在功能及直選兩組別同樣獲逾半數支持才獲通過,預料連同原議案在內的五項議案最終全被否決,令曾蔭權再嘗 05年及 06年施政報告不獲致謝的「滋味」。

「連最低水平都達唔到」

去年投票支持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的民主黨今年將投下反對票。黨團召集人李華明直指,「呢份施政報告最攞命係完全冇糖派,啲基層同老人家梗係不滿,覺得唔關心佢哋,唔少阿伯仲叫曾蔭權下台,反映市民幾不滿。」他指已向特首辦主任譚志源表明,「施政報告完全唔講貧窮問題,呢點好失敗」,希望政府正視基層需要,並認為曾蔭權應盡量洗擦「縮骨」形象,否則未必為市民信任。

公民黨也會投票反對原致謝議案。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曾蔭權漠視基層聲音,是其施政最大問題之一,更力勸曾蔭權虛心聽取反對意見,「如果佢唔改變作風,唔肯聽反對聲音;唔好話政治家,就連從政人物嘅最低水平都達唔到。」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也指施政報告未向基層市民派糖,「基層覺得好失望,評分低都好正常」,要求政府加強照顧基層需要。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曾蔭權不明白公眾對他的不滿,原因不是傳媒抹黑,「市民想特首保住佢哋份工、想特首壓抑摟價,但係施政報告入面乜都冇,市民又點會支持佢?」他認為曾蔭權應該檢討施政失誤,扶貧、普選全部交白卷,才是特首民望下跌、影響特區管治的因素,「唔好吓吓性賴、賴人抹黑佢!」

施政報告評分及支持度

20-26/10/2009
評分: 43.0 滿意度: 19.8% 不滿意度: 45.4%

27-29/10/2008
評分: 51.3 滿意度: 24.4% 不滿意度: 35.3%

10/10/2007
評分: 65.2 滿意度: 52.2% 不滿意度: 10.1%

11/10/2006
評分: 55.8 滿意度: 30.3% 不滿意度: 22.0%

12/10/2005
評分: 66.4 滿意度: 47.7% 不滿意度: 8.7%

註: 08及 09年的數字為施政報告發表後的第二輪跟進調查結果;其他為施政報告發表當日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28&sec_id=4104&art_id=13358814  (有片)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09-10-29 02:47 編輯 ]
單選投票, 共有 2 人參與投票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2:50:46 | 顯示全部樓層
特寫
曾蔭權聞董色變


「散心」後首日復工的特首曾蔭權昨晨如常到聖堂祈禱,其後返回政府總部主持行政會議例會。休假到日本「叉電」四天的曾蔭權未見特別神采飛揚,卻結上搶眼的「紅煲呔」冲喜。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當曾蔭權主動反擊有關他涉及利益輸送的指控時,冷不提防有記者篤中他民望低於前特首董建華的「死穴」,登時令他面色一沉、顧左右而言他。

「呢啲係市民嘅決定」

曾蔭權昨晨出席行會前,笑意盈盈的接受八鄉花農遞上的請願信,神情輕鬆。但行會會議結束後一小時,才匆匆拿着幕僚提供的「貓紙」、板起面孔主動回應有關慳電膽及弟婦雷曼索償的指控,神情相當嚴肅。

當他堅決否認任何指控,並指傳媒肆意惡意中傷後,萬料不到有記者改變話題,提出他民望低於董建華的問題,即時令曾蔭權面色一沉,並反問記者:「我唔知道你講乜嘢,你講話我係似董生?」似乎不欲與董建華相提並論。該記者重新提問後,曾蔭權才直接回應,聲言「呢啲係市民嘅決定,亦都係調查嘅決定,我要尊重任何嘅調查」,並強調會改善政府不善之處。


本報記者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2:55:03 | 顯示全部樓層
拆局
走董建華的舊路


特首曾蔭權對連日來遭外界質疑利益輸送,歸咎於傳媒惡意中傷。有政界人士認為,此做法不但無助化解事件對特首造成的政治壓力,反而顯示他根本看不清整件事本質,實情是公眾對他的信任不斷下跌,才令傳媒可以把負面消息不斷報道,若曾蔭權一意孤行,無視民意對他施政的不滿,只會令政府管治更寸步難行,民憤不斷升溫,走回前特首董建華的舊路。

有資深政界人士指出,曾蔭權已不能再冷靜地判斷目前形勢,他只看到傳媒對他不利的報道,完全看不到背後的政治含意,就是市民對特區政府施政滿意度越來越低、對曾蔭權信心越來越薄弱,「點解傳媒可以無風起浪?點解會有市民相信傳媒炒作?呢個其實反映政府喺民間得到嘅支持大不如前,呢個係對曾蔭權嘅施政警號,唔單係個別傳媒抹黑佢咁表面。」

「覺得全世界與佢為敵」

另一名親北京商界人士指出,政圈早已傳言,北京經歷董建華下台一事,不想再看到曾蔭權中途下台,所以想盡方法力撐,包括打「開口牌」着香港愛國陣營支持他,可是一年多下來,曾的民望仍舊毫無起色,反而每下愈況,曾蔭權卻不願承認已失去民意支持,當一些傳聞被傳媒大做文章時,他便將責任推給傳媒,「佢唔肯承認自己因為乜都唔做,引起市民不滿,於是咪將責任推向傳媒,話傳媒唱衰佢。」

泛民中人分析稱,現時情況與後董建華時代十分相似,「佢(曾蔭權)覺得全世界與佢為敵,完全聽唔入其他唔同意見。」這樣只會令政府的施政越來越脫離民意,未來政府的管治只會更難,「只要出現一件市民關心嘅重大事件爆煲,到時又變成幾十萬人上街,要曾蔭權下台。」


本報記者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0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東方日報》

煲呔曾民望崩堤暴瀉


曾蔭權連環爆出兩單益親戚醜聞,導致民怨沸騰,亦令其急挫的民望猶如崩堤暴瀉不止。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昨發表施政報告第二輪跟進調查,發現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意程度,在一周內火速飆升至四成五,急升十四個百分點,對施政報告的評分則暴跌六點八分至四十三分新低。有學者警告,曾蔭權若再不正面回應利益輸送質疑,民望勢一頹不起。



宋立功認為曾蔭權的管治危機已若隱若現。 (羅君豪攝)


不滿度比03年還高

港大民意網站上周三發表施政報告跟進民調,各項指標均顯示,曾蔭權今年的施政報告評價為回歸後最差,原來只是低處未算低。網站在本月二十日至廿六日,即曾蔭權再度爆出弟婦蝕雷曼提早獲賠醜聞之際,進行第二輪跟進調查,成功訪問了五百一十三名市民;結果顯示,市民對施政報告滿意程度微升一個百分點,徘徊兩成低水平,但不滿意度卻勁升十四個百分點至四成五,形成強烈相比。




施政報告不得民心,令民怨沸騰。 (伍鎮業攝)





市民對曾蔭權施政方針的滿意度不變,維持兩成五,但不滿率則明顯升七個百分點至四成一,比○三年董建華時的三成七還要高;而市民對今年施政報告的評分,亦相應由四十九點八分下滑至四十三分,足足跌了六點八分。此外,僅四成一人認同施政報告主題,創下回歸以來新低;不滿曾蔭權無再提及扶貧紓困,以及不滿他簡單處理政制發展問題的,分別高達六成四及四成。

唔信民望低過老董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指,與回歸後歷次同期同類調查比較,曾蔭權這份施政報告的評價是五份之中最差,曾除了要考慮改善管治和施政外,可能亦要考慮一些形象和風格問題。

曾蔭權昨早發表其卸責傳媒的言論後,在場記者問到有民調顯示其民望比董建華更低,曾蔭權初時有點不相信地說:「我不知道你說甚麼。你說我民意似董先生?」待他聽清楚提問後,他回應指,這是市民和民調的決定,他會尊重任何民調,亦會反思當局的表現。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1028/00176_004.html  (有片)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只談不做   埋下民怨炸彈

【本報訊】曾蔭權施政失誤令民怨四起,有前政府高官及學者不約而同認為遠因與曾蔭權施政多數「只講包裝,不做實事」、施政只求因循求穩有關,一旦遇上慳電膽等欠缺周詳措施成為導火線,終引爆民怨炸彈。有港大學生更質疑自稱政治家的曾蔭權屢犯政治錯誤,政治敏感度零,是「九流政治家」。

單靠政治化妝術

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會昨日舉行論壇,討論曾蔭權歷年施政。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指,曾蔭權過往提倡的多個政策均未能始終如一,如擴闊稅基、醫療融資等,且多次依賴政治化妝術推銷,無任何實事,「(好似)日本啲食物靚,連裏面嘅魚生都要好食先得,要實實在在做好工夫」;加上曾班子近年施政趨向因循求穩,「強政勵治」不再,早已埋下伏線。

王永平續指,今年施政報告未切合市民期望「派糖」,慳電膽及有關樓價等措施和官方言論亦欠周詳,終激發民憤。他對施政報告失望,希望曾蔭權有危機感,政府可自我改善,以面對日後施政。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曾蔭權的管治危機已若隱若現,相信醜聞陸續有來。他又批評施政報告在推動經濟、改善民生、提升管治及推進民主四大方面,均不達標,「政府銳氣已經冇咗……政府現時係因循求穩,一個字『守』,不求有功,但求冇過,但世事常變,結果被(慳電膽等)兩件事搞亂心智。」

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學系二年級生黃宇逸在席上提問時說:「曾蔭權初上任時自稱政治家,但屢犯政治錯誤,政治敏感度零,係咪比董建華更差嘅九流政治家?」王永平認為曾蔭權未能解釋連串醜聞,令其政治才能進一步被質疑,他建議曾蔭權餘下任期施政不應再好大喜功,及避免推出明益商家措施。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雷曼苦主「抗曾」求助石禮謙

【本報訊】曾蔭權弟婦提早雷曼迷債賠償風波令一眾雷曼苦主火滾,近百名雷曼股票掛鈎票據(ELN)苦主昨早往政府總部抗議,為連串「抗曾」怒潮拉開戰幔,示威者其後遊行至多間銀行抗議「曾蔭權以權謀私」,要求曾蔭權下台,並向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求助,希望他能夠如協助曾蔭權弟婦一樣協助各苦主盡早取回損失。



ELN苦主要求石禮謙一視同仁協助他們取回損失。


「依家都唔知自己錯乜」

該批ELN苦主帶同「特首講大話,雷曼未解決」的標語先到政府總部抗議,遊行人士得悉曾蔭權昨早重申對弟婦獲賠償不知情時,深表憤怒,有情緒激動苦主在銀行門外瞓身示威時更一度暈倒。ELN苦主李先生直言「絕對唔會相信曾蔭權嘅任何說話」。苦主戴先生亦指曾蔭權不可信,「佢點會唔知情啊,如果係唔知,唐英年就唔會咁講。曾蔭權分明係講大話,誠信破晒產!」

雷曼苦主大聯盟召集人陳光譽亦對曾蔭權的回應失望,「佢直到依家都唔知自己錯乜!」他指,曾蔭權應在得悉弟婦為雷曼苦主後,便向公眾公布以釋疑慮,他向司局長私下提及此事之目的令人質疑,曾蔭權亦未能排除弟婦有否因其特首身份而獲優先賠償。陳光譽昨晚與委員會商討後,決定該聯盟將聯同所有雷曼苦主組織於十一月一日發起「倒曾大遊行」。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逼用慳電膽煲呔曾假環保

【本報訊】曾蔭權強推慳電膽現金券計劃招致天怒人怨,並不惜狂踩更環保的發光二極管(LED)燈膽,業界及環保團體均狠批曾蔭權「假環保」,立法會議員則指政府計劃在添馬艦發展計劃中以LED燈取代慳電膽,政策前後矛盾。

立法會昨討論添馬艦發展工程,議員甘乃威批評政府一方面提出要以LED燈具取代較低效能的慳電膽,另方面卻強迫巿民使用慳電膽,政策前後不一致。行政署長麥綺明解釋,過去數年LED燈技術不斷成熟,「我哋覺得係將來嘅趨勢」,故決定在大堂、電梯及會議室改用LED燈。

業界則不滿曾蔭權棄LED燈而推慳電膽是假環保。第十一屆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昨開幕,有本地參展商指曾蔭權今年六月曾參觀其產品並表現雀躍,沒想到卻棄LED燈而選擇回收時對環境有害的慳電膽。




有參展商展出比慳電膽更環保節能的LED燈膽。 (陸智豪攝)


擬陸續停售鎢絲膽

另外,消息指環境局擬規定參與慳電膽現金券計劃的零售商戶,須由明年六月起停售六十瓦特或以上的鎢絲燈膽,半年後進一步停售廿五瓦特的鎢絲膽。

港九電器商聯會會長李子良強調,不論批發或零售商都反對推銷慳電膽,又指明年起LED燈將大行其道,質疑當局為何要硬銷不合時宜的產品。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許樹源則稱,慳電膽或有顏色偏差,故不應一刀切取締鎢絲膽。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一期電子報則批評,曾蔭權聲稱推動低碳經濟,但只有不着邊際的零星措施。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24:07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太陽報》

45%人踩施政報告回歸後最差


曾蔭權連環爆出兩單益親戚醜聞,導致民怨沸騰,亦令其急挫的民望猶如崩堤暴瀉不止。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昨發表施政報告第二輪跟進調查,發現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意程度,在一周內火速飆升至四成五,急升十四個百分點,對施政報告的評分則暴跌六點八分至四十三分新低。有學者警告,曾蔭權若再不正面回應利益輸送質疑,民望勢一頹不起。

曾蔭權連環爆出兩單益親戚醜聞,導致民怨沸騰,亦令其急挫的民望猶如崩堤暴瀉不止。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昨發表施政報告第二輪跟進調查,發現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意程度,在一周內火速飆升至四成五,急升十四個百分點,對施政報告的評分則暴跌六點八分至四十三分新低。有學者警告,曾蔭權若再不正面回應利益輸送質疑,民望勢一頹不起。

港大民意網站上周三發表施政報告跟進民調,各項指標均顯示,曾蔭權今年的施政報告評價為回歸後最差,原來只是低處未算低。網站在本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即曾蔭權再度爆出弟婦蝕雷曼提早獲賠醜聞之際,進行第二輪跟進調查,成功訪問了五百一十三名市民。結果顯示,市民對施政報告滿意程度微升一個百分點,徘徊兩成低水平,不滿意度卻勁升十四個百分點至四成五。

施政方針不滿率高過董建華

市民對曾蔭權施政方針的滿意度不變,維持兩成五,但不滿率則明顯升七個百分點至四成一,比○三年董建華時的三成七還要高;而市民對今年施政報告的評分,亦相應由四十九點八分下滑至四十三分,足足跌了六點八分。

此外,僅四成一人認同施政報告主題,創下回歸以來新低;不滿曾蔭權無再提及扶貧紓困,以及不滿他簡單處理政制發展問題則分別高達六成四及四成。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指,與回歸後歷次同期同類調查比較,曾蔭權這份施政報告的評價是五份之中最差,曾除了要考慮改善管治和施政外,可能亦要考慮形象和風格問題。

曾蔭權昨早發表其卸責傳媒的言論後,在場記者問到有民調顯示其民望比董建華更低,曾蔭權初時有點不相信地說:「我不知道你說甚麼。你說我民意似董先生?」待他聽清楚提問後,他回應指,這是市民和民調的決定,他會尊重任何民調,亦會反思當局表現。

市民齊轟曾蔭權

朱小姐(建築業)「兩件醜聞都反映佢(曾蔭權)好唔小心,警覺性低少少,傳媒先會跟進。我亦唔會淨係聽傳媒講而唔自行思考,今次嘅意見都係自己覺得係咁,但講到底,曾蔭權應該交代多啲詳情,唔係挽回唔到民望。」




朱小姐


周先生(科技界)「佢政治敏感度唔夠高,唔一早申報,畀人踢爆先講,作為市民係想知發生咩事,傳媒大篇幅報道好正常,特別係慳電膽事件,直接影響公眾利益,佢依家仲係欠市民一個交代,理應去立法會解釋,今次事件我對佢印象仲差咗。」



周先生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1028/00407_001.html  (有片)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29:12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流政治家」醜聞陸續有來

【本報訊】曾蔭權施政失誤令民怨四起,有前政府高官及學者不約而同認為遠因與曾蔭權施政多數「只講包裝,不做實事」、施政只求因循求穩有關,一旦遇上慳電膽等欠缺周詳措施便成為導火線,終引爆民怨炸彈。有港大學生更質疑自稱政治家的曾蔭權屢犯政治錯誤,政治敏感度零,是「九流政治家」。

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會昨舉行論壇,討論曾蔭權歷年施政。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指,曾蔭權過往提倡的多個政策均未能始終如一,如擴闊稅基、醫療融資等,且多次依賴政治化妝術推銷,無任何實事:「(好似)日本啲食物靚,連裏面嘅魚生都要好食先得,要實實在在做好工夫。」加上曾班子近年施政趨向因循求穩,「強政勵治」不再,早已埋下伏線。

王永平續指,今年施政報告未切合市民期望「派糖」,慳電膽及有關樓價等措施和官方言論亦欠周詳,終激發民憤。他對施政報告失望,希望曾蔭權有危機感,政府可自我改善,以面對日後施政。

學生斥「政治敏感度零」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曾蔭權的管治危機已若隱若現,相信醜聞陸續有來。他又批評施政報告在推動經濟、改善民生、提升管治及推進民主四大方面,均不達標,「政府銳氣已經冇咗……政府現時係因循求穩,一個字『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世事常變,結果被(慳電膽等)兩件事攪亂心智。」

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學系二年級學生黃宇逸在席上提問時說:「曾蔭權初上任時自稱政治家,但屢犯政治錯誤,政治敏感度零,係咪比董建華更差嘅九流政治家?」王永平認為曾蔭權未能解釋連串醜聞,令其政治才能進一步被質疑,他建議曾蔭權餘下任期施政不應再好大喜功,及避免推出明益商家措施。




宋立功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39:24 | 顯示全部樓層
「曾蔭權誠信破產」

【本報訊】曾蔭權弟婦提早解決雷曼迷債賠償風波,令一眾雷曼苦主火滾,近百名雷曼股票掛鈎票據(ELN)苦主昨早往政府總部抗議,為連串「抗曾」怒潮拉開戰幔。示威者其後遊行至多間銀行抗議「曾蔭權以權謀私」,要求曾蔭權下台,並同向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求助,希望他能夠如協助曾蔭權弟婦一樣協助各苦主盡早取回損失。107動力昨傍晚則到禮賓府上演街頭劇,諷刺禮賓府變成「禮親府」。



近百名雷曼苦主尋求石禮謙(右)的協助。


該批ELN苦主帶同「特首講大話,雷曼未解決」的標語先到政府總部抗議,遊行人士得悉曾蔭權昨早重申對弟婦獲賠償不知情時,深表憤怒,有情緒激動苦主在銀行門外「瞓身」示威時更一度暈倒。ELN苦主李先生直言「絕對唔會相信曾蔭權嘅任何說話」。苦主戴先生亦指曾蔭權不可信,「佢點會唔知情啊,如果係唔知,唐英年就唔會咁講。曾蔭權分明係講大話,誠信破晒產!」



近百名雷曼苦主遊行至政府總部請願,促請盡快解決ELN苦主的賠償問題。




雷曼苦主發起抗曾行動,批評他一直講大話。




有雷曼ELN苦主「瞓身」示威,抗議銀行拒絕聽取苦主的訴求。


下月一日「倒曾大遊行」

雷曼苦主大聯盟召集人陳光譽亦對曾蔭權的回應失望:「佢直到依家都唔知自己錯乜!」他指,曾蔭權應在得悉弟婦為雷曼苦主後,便向公眾公布以釋疑慮,他向司局長私下提及此事之目的令人質疑,曾蔭權亦未能排除弟婦有否因曾蔭權的身份而獲優先賠償:「作為特首,應該比市民更懂得避嫌!」

陳光譽昨晚與委員會商討之後,決定該聯盟將聯同所有雷曼苦主組織,於十一月一日發起「倒曾大遊行」,預計出席的人數至少有五百人。

石禮謙昨在接見ELN苦主代表時承諾,將聯同其他立法會議員盡力協助苦主,並將於本周五與苦主及其他議員開會研究協助的細節。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1028/00407_003.html  (有片)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3:45:37 | 顯示全部樓層
曾蔭權假環保各界狠批

【本報訊】曾蔭權強推慳電膽現金券計劃招致天怒人怨,不惜狂踩更環保的發光二極管(LED)燈膽,業界及環保團體狠批曾蔭權「假環保」,立法會議員則指政府計劃在添馬艦發展計劃中以LED燈取代慳電膽,政策實在是前後矛盾。

搞低碳經濟不着邊際

立法會昨討論添馬艦發展工程,議員甘乃威批評政府一方面提出要以LED燈具取代較低效能的慳電膽,另方面卻強迫巿民使用慳電膽,政策前後不一致。

業界不滿曾蔭權棄LED燈而推慳電膽是假環保。第十一屆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昨開幕,有本地參展商指曾蔭權今年六月曾參觀其產品表現雀躍,沒想到卻棄LED而選擇不夠環保的慳電膽。

另外,消息指環境局擬規定參與慳電膽現金券計劃的零售商戶,須由明年六月起停售六十瓦特或以上的鎢絲燈膽,半年後進一步停售二十五瓦特的鎢絲膽。

港九電器商聯會會長李子良則強調,批發及零售商都反對推銷慳電膽。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許樹源則稱,慳電膽或有顏色偏差,故不應一刀切取締鎢絲膽。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一期電子報批評,曾蔭權聲稱推動低碳經濟,但只有不着邊際的零星措施。




政府棄LED而選擇慳電膽,被業界批評「假環保」。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1028/00407_010.html  (有片)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04:51:34 | 顯示全部樓層
《蘋果日報》

環境局文件揭穿:慳電膽券政策急就章


【本報訊】不滿被踢爆明益親家的特首曾蔭權,昨繼續死撐慳電膽現金券計劃。不過,環境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這項影響全港市民的慳電膽券計劃,內部構思及諮詢過程原來不足兩個月就急急拍板。立法會議員批評計劃粗疏,諮詢不足,出台前根本未研究清楚是否可行。

構思諮詢不足兩月

曾蔭權昨日公開維護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指慳電膽券政策以公眾利益為先,被扭曲為利益輸送,對推行的官員及團體極之不公平。不過,環境局提交給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文件卻顯示,邱騰華今年中根據機電署取締鎢絲燈膽的研究,才正式開始構思慳電膽現金券計劃,並就如何推行諮詢了兩間電力公司。

7月底,邱騰華已急不及待向曾蔭權提出計劃,反映構思與諮詢過程不足兩個月。之後慳電膽券計劃就被納入施政報告, 10月初交行政會議討論後便正式宣佈。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批評,慳電膽計劃粗疏,諮詢不足,錯漏百出,根本未研究清楚是否可行。他又指政府至今未能交代清楚幾個關鍵問題,如計劃是否違反兩電跟政府簽定的利潤管制協議、事前曾否進行全面諮詢,包括徵詢其他政府部門的意見。

燈飾業界也批評慳電膽券計劃閉門造車,部份參與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的參展商,質疑慳電膽券計劃,為何未有容納 LED燈泡等更環保的產品。

研發 LED燈泡的奧的亮照明國際總經理黃安德表示,政府推出慳電膽政策前未聯絡他們,現時慳電膽雖佔七成市場,但 LED燈泡技術漸趨平穩,價格更較去年下跌 25%至 35%,展望價格會進一步調低。




業界指出, LED燈泡價格正逐年下調,最新的燈串式照明更具靈活性。李家皓攝


慳電膽券政策制訂過程

時間:無交代
過程:特首就制訂施政報告諮詢意見時,有團體建議資助市民換慳電膽

時間:今年中
過程:機電署研究報告提出取締鎢絲燈膽,其中一項措施是派慳電膽

時間:今年中
過程:環境局與兩電商討派慳電膽券計劃的可行性

時間: 7月底
過程:環境局向特首提出派慳電膽現金券計劃

時間: 10月 13日
過程:特首向行政會議簡介施政報告

時間: 10月 14日
過程: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宣佈推出慳電膽券計劃


資料來源:環境局文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9 10:08 , Processed in 0.0606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