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290|回復: 4

[文化對對碰] 极端主义兴起案例分析:关于「皇汉」的小题大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7 15:44: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关天茶舍』 [人文]极端主义兴起案例分析:关于「皇汉」的小题大做


作者:关不羽 提交日期:2008-10-25  访问:13687 回复:1145


在这次阎崇年「耳光门」事件后,颇有一些朋友对我表示不解,以为我反应过激、小题大做。对此,我想可以谈些想法。所谓皇汉本身不见得是个多大的事,却可以作为极端主义在我国抬头的初步案例分析。

    开门见山,一条一条讲:

    其一,在皇汉「兴起」中,可以看到了极端主义发迹的社会温床。现代社会转型期人是孤独的,当个人摆脱了传统社会组织形式束缚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社会组织提供的天然关系——如宗族、邻里。如果再加上社会剧烈动荡,那么极端主义的社会基础就会发达。如纳粹兴起前的魏玛共和国,战争创伤无法消退,失业和通胀困扰着人们。而大量退伍军人与失业人员苦闷彷徨,形成了大量社会组织之外的「孤岛」。有这样的社会基础,纳粹才能高举种族主义的旗帜凝聚起一方势力。而今日我国进入了一个转型期是毫无疑问的,人口的城乡流动、城际流动空前剧烈,离乡背井、进入陌生城市的青年愈多。但是,我国原有的青年组织早已丧失活力。很多青年,包括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的所谓「小白领」,在艰苦工作之余难以找到稳定聚合的社会组织容纳其私人生活。一面是谋生幸苦、竞争压力巨大带来的不满愤懑,另一面是对群体活动的向往。在这样的条件下,不管主张如何极端、荒诞,只要能提供社会组织载体就会有积极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而且,越是极端,与社会整体的共融性越小,组织内的内聚力反而越大,整体运作的能力也就越强。极端主义能够获得与其规模、实际受众不相称的影响力正源于此。「皇汉」就是这样的典型——汉网号称十万会员,其他类似网站的会员数不过以千计,其中又不乏交叉活动的,而且其中并不都是激进者。皇汉在庞大的我国网民数量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借助一些社会事件、话题,在网络媒体翻天覆地一番,靠的就是这种不正常的内聚力。而「皇汉」活动主要分布于一些大城市,在农村与小城市绝少有声音也印证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尽管有人一再用「底层」、「下层」为他们开脱,但是实质上并非如此。从任何社会分层的角度说,作为皇汉主力的白领与学生都挨不上底层或下层的分类。这种社会条件的存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其意义并不是「皇汉」本身。考虑到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形势,极端主义发迹的社会温床会不会扩大值得关注。

  其二,在皇汉「兴起」中,可以看到多年来人文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的缺位。「皇汉」的种族主义色彩并不讨巧,甚至一些汉服活动的热心参与者本身也并不认同——我素来不把汉服与皇汉混为一谈。但是以历史为题,把历史问题的观点分歧「移情」于现实社会活动却不乏同情者。本来,历史观点分歧很正常,各国都有,民间的、学界的都有。但是,我国历次大规模政治运动都要牵扯到历史问题的评价,由此复杂多元的历史学竟变成了好人坏人、好朝代坏朝代的简单「定性」。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吴晗对朱元璋评价,都超出学术范围,来个冰火两重天的「华丽转身」。褒贬立场压倒了历史分析与记述,一句好坏评论竟要赌上身家性命,造成了不正常的敏感——多半源于政治性,而不是历史研究本身。所谓「大家」如此,其余可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长期以来都纠结于一个褒贬的结论,而绝少历史研究方法的教导,以至于「统一思想」「限定立场」竟成了历史学的「终极目标」。褒贬的结论真的如此重要吗?这甚至是对我国古代史学传统的倒退。史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规律;司马光修《通鉴》而能「资治」,是对历史经验的分析与总结,逊于史迁但也中规中矩;最有意思的是,明太祖对宋濂修《元史》的嘱托是「直书其事,勿妄作议论」,也很通达明白——明修《元史》里对蒙元君臣的赞许颇多,一些汉族人士为元朝服务而列入「良吏」「忠义」,倒没有「汉奸」巨帽打倒一大片的「义愤」。但是,「皇汉」挥舞着横扫一切的「汉奸」高帽,荒诞不经的「满遗」怪论,从历史打到现实,居然颇有市场,乃至被捧为什么民族意识的觉醒,真是荒唐透顶。民族意识要靠摆弄历史、「统一思想」来觉醒与确立吗?美国从学者到中学生,不仅在讨论南北战争哪一边更有法理依据,甚至对独立战争的是是非非也无所顾忌。这影响了美利坚民族的自豪感吗?把历史问题的褒贬立场上升到「政治正确」,把情绪好恶放大为「公义」,这种粗糙的「历史学应用」在我国大行其道,为极端主义泛滥备好一道大菜。

  其三,从皇汉「兴起」中,可以看到极端主义的成长范式已经开始被运用。极端主义的发端都是边缘小众的,但是自有一套捷径通向「成功」。在这方面集大成者是德国纳粹。皇汉是有些模仿纳粹起家的苗头的。纳粹利用德国社会深刻的社会矛盾,从历史牵扯到现实。但是一开始,他们不去挑选如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因为天主教实力可观;反对左翼,但不对社民党直接正面强攻,因为社民党的实力也很雄厚;口头上大骂资本家,但是并不辅以真正的工运,因为资本家的势力也很可观。因此他们柿子专拣软的捏,以族群矛盾为切入高举反犹旗号,以争取"大多数"开始,逐步推进,一一消灭异己。我不知道冲锋队挥向犹太人的第一拳时,其他社会势力是怎么看的,或许有些幸灾乐祸,或许事不关己。但是,后面的结果却是谁也没想到的。皇汉以历史上的民族问题为切入点,故意模糊历史与现实的界限,把历史情结"移情」于现实,还是纳粹反犹那样的操弄。皇汉挑了一个不大不小,但是非常分散,有历史渊源,但又没有激进民族信仰的满族为假想敌,也算有点小聪明的。

  又及,纳粹这样大异类的极少数竟能掌握政权,靠得倒不是大多数支持,而是利用了各种社会势力相互憎恶与分裂的格局左右逢源。左翼容忍纳粹,因为看中了纳粹对当时体制的不满;资本家容忍纳粹,因为看中了纳粹高喊反共;而实力最了得的旧容克贵族—资本家联盟嫌恶纳粹的粗鄙蛮横,但是看中了纳粹高举日耳曼伟大传统的旗帜;等等。有趣的是,各种势力都看不起纳粹背离现代社会基本原则的暴力激进、赤裸裸的反人道主张,以为不能成什么大器。正因为这份轻视,他们都纵容纳粹滋生,寄希望于这股浊流能冲垮自己的敌手,而后轻易解决纳粹——「权宜之计」「借刀杀人」的小聪明。但是,当「敌人」一个又一个倒下后,纳粹已经装大到足以掌控整个社会,无从收拾——「权宜之计」的确误事。简而言之,纳粹的种种主张都是乖戾无比、讨人嫌恶,但又是精心设计之后有投其所好的针对性,颇能引起一些人的兴趣。早期的纳粹势力杂糅混乱,其实有其独特的张力。皇汉的一个小型暴力行为能受到包括部分自由主义者在内的同情,也有类于此。不满于现实社会、谋求变革者,如部分自由主义者,看中了他们在挑战「国家权力机构权威」(所以阎崇年「耳光门」事件被不恰当地放大);部分民粹派看到了他们颇有与西方抗衡的味道,甚至能引用些本门导师语录之类的理论资源;部分国族传统意识者看到了他们算是举着「传统文化」的牌子,等等;都多少有些亲近。由此,各种「主义」中都不乏对「耳光门」同情打人者的声音,不惜在简单的因果与是非中硬拗些「原因的原因」。然而,纳粹从整体看是一种毁灭所有异己的破坏力量,而皇汉又如何呢?有建设性吗?整体上看,这就是一种不能让任何一种主流思想满意、接纳的极端激进主张。

    然而,我并不担心皇汉本身能闹出什么大事。比之纳粹,他们小了好几号,充其量是个袖珍版、侏儒化的纳粹。他们模糊历史与现实界限的手法太拙劣,以「明粉」为旗号实在缺乏号召力;以满族为假想敌,意图把「满独」「清遗」炒得热闹也严重乏力——究竟有多少「满独」分子、盼望「大清复辟」的人实在很可疑。对现实社会的建设完全没什么靠谱的主张。只能绕来绕去在历史观点上打转——还不大能转出「明与清」,挑动个民族矛盾还胆气不足、遮遮掩掩,能有什么出息?搏出位、喧哗一下罢了。而且还有一个致命之处是,无论我国民间主流的左翼与所右翼,毕竟是经历过现代性洗礼的一代,对这种专事内斗的「古董型」狭隘民族主义(狭隘到了从「民族团结」倒退到了「大汉民族」)还是有些先天的免疫。当然,这给了他们以争夺「话语权」为口实的「长期饭票」——因为,皇汉所要主流的话语权(无非是个百家讲坛)实在是奢望。「百家讲坛」涉及明清的问题,上谁他们都不会满意的。哪个明清专家会得出「明代样样好」、「皇帝个个棒」,「袁崇焕是汉奸」、「君父(崇祯)杀袁是对」的诸如此类的怪论?同样也不会得出满清样样坏之类的结论的。除非皇汉自己的「专家」亲自上去讲,否则他们不会停止叫唤的,但是他们持着皇汉的那套东西去,一口一个「满遗」、「螨虫」的,什么「崇祯纪年法」、「我皇明如何如何」想必也没人让他们上啊。因此,皇汉要的「话语权平等」,只能是抱憾了。——要是他们不抱憾,观众大概要抱憾了。正好凑合着玩弄「没有话语权」的悲情。不过,炒作的余地也就这么点,「话语权」为借口翻炒几回合也就成了破布了。因此,皇汉本身不见得能成什么事,只不过,这可以视为极端主义抬头的前兆,下一波什么「主义」也许会更娴熟地利用纳粹范式与宣传定位。抑或,在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极端主义的社会温床更为庞大、有力。那后果就很难预料了。因此,从皇汉「兴起」中,我们可更应该关注某种「社会病」的预警。

 樓主| 發表於 2009-10-7 15:49:38 | 顯示全部樓層

「皇汉思潮」回潮的背后成因


「皇汉思潮」回潮背后的成因我见——接续关不羽兄《极端主义兴起案例分析:关于「皇汉」的小题大做》


作者:李杜韩 提交日期:2008-10-25  | 分类:思想的艳舞 | 
  
  

   关兄《极端主义兴起案例分析:关于「皇汉」的小题大做》写得甚好。把「皇汉」的出现置于社会转型期进行考视,非常正确。我更加赞成,从我国现存社会分层来看,皇汉们还未到社会底层、弱势社群的一类。在之前的帖子,我称「皇汉」为「大汉族主义」,现承接关兄的名词,称为「皇汉」,顺着关兄的话题也来说一说。

  我以为,皇汉信仰的持有者,的确不算是转型期的得益者一群,要不然,他们不会如此激进。就是说,他们非常不满社会现状,属于时时感受到威胁,不安全的一群。「大汉之风」之流很有代表性。

   我还未有时间和精力,剖析网上网下那股皇汉思潮的来龙云脉。直觉上觉得,这股思潮或民间意识形态,应该晚于九十年末的「左派右派之争」,但是却是这种争论的觞滥和变种,与之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同属于我国转型期改革中,对改革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极端思想形态。不同的只是,皇汉或大汉主义,不仅把西方资本主义视为万恶之源,而且把所有非中原传统文化的存在视为异端,这一点与一百年前的义和团运动,很有暗合处。意味着,我国的现代化转型其实并没有完成,甚至在民间思想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混乱之中。

   「毛派」与「大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其观念系统均有极为鲜明的「联想」特点,是靠联想编起他们的思想立场,联想与投射,告猜测与简单的「族群」观念进行推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这也正正符合小农、小摊贩经济中的人,看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在世界各地的同一经济收入阶层与文化程度的群体中,这是带普遍性的特点,并非我国独有,只是我国有更深的传统培育,就是自宋以来的「忠奸之辩」「华夷之辨」的教化积淀。

   教化积淀的获取,不是通过正规的专业学术训练,而是通过大众媒体,从前是舞台剧(地方戏曲)、小说(说书)、诗文、小报(晚清开始出现),而现在凸显了一个电视和网络。皇汉们的思想与信息来源,就通过这种非学术的渠道获取相关专深领域的信息,而他们中学、大学文化而又不是历史专业的眼光,更加深层,结合了他们在现实中对于现在和将来前途、发展的身心安放中的不稳定感觉、恐惧感、不满感,打造出一种简单鲜明而又极端绝对的历史观、是非观,用这种简单和狂热,表达他们的不满,以「大民族」话语遮盖他们现实生活中个人的不济。我以为可以肯定,皇汉思潮中的狂热者,基本上可以断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或潜在的利益被侵者。他们的立场和态度折射出我国当代改革中的深层问题——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折射出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对没有「家底」的普通家庭中青年一代潜在的伤害。排外,实质是排斥现代化过程中那些官商勾结、利益大户,道貌岸然,表面上个个冠冕堂皇,从经济到舆论全面控制了了国家的主要机器,实质上又暗中通过这种垄断处处私相授授的不公与虚伪。反《百家讲坛》,反阎,暗中更加主要是指向正规舆论被控操的事实。

   但是,当然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历史观、价值观的畸形、幼稚、极端,又绝对不能认同,而且要呼吁要纠正的。这正如,对义和团的评价一样,西方侵略东方,是引起东方人民强烈不满和反抗的主因,当年基督教是凭借着侵略才在东方真正扎下了根,这是无可否认,也不应否认,不应美化的事实,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鬼佬就是万恶的」「传教士都是魔鬼」,以野蛮的暴力泄愤,只会换来更恶劣的后果,换来现代文明更多的批判,凸显了我国群众认知水平的低下。如果说,侵略是暴行,没有正义和文明可以言,那么义和团的杀戮,对外国使馆和教堂的冲击摧毁,并没有证明,这种抗争的方式是正义的、文明,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正义。这是典型的以暴易暴,比前者更加野蛮粗暴,在舆论上,更为被动和无理。

   历史与现实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皇汉们不会无缘无因突然不满于央视、不满于「清宫戏」,如果他们的日子过得好好的,是赚大钱的主,我想谁有「闲心」来这一手?

   那么,近十多年来为何「清宫戏」会如此大进其道?有一个重要原因——文艺在八十年代末那场政治动乱后出现的「大萧条」之后,准备尝试走市场经济的路子,收视率决定了一个电视媒体和影视产品的生命力。「清宫戏」的早期代表《雍正皇朝》很好地获得了成功。它打破了过去文艺作品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形象定位模式,出现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无论雍正还是八阿哥,无论是张延玉还是十三阿哥,高亦抑十三阿哥,都有相当的个性。这是对国人几百年来的「忠奸之辩」「华夷之辨」的颠覆,让人突然觉得好坏很难一言盖之——其实,这才是百分百的事实。但是这种视影作品的高收视,同时换来了复杂的社会效果。例如,官员看雍正、看他与八阿哥的党争,想学习的更多是「官场之术」,生意人看之,更多想了解这班在位者,考虑问题、作出决策的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好让自己从中得到一些「生意经」上的启发,小职员看之,更加是想知道「上司」的心意,等等。这个开端,如果没有遇到后来的复杂现实改革,恐怕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反响。人们开始对宫廷感兴趣了,到九八年前的《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接连热播,统治者的「可爱」「可亲」「可敬」,在市民成为话题,这种颠覆继续加剧。

   到三四年前,政治现实(台湾)的考量,让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另一套电视剧《施琅大将军》,我认为,这是皇汉思潮在民间得以大规模爆发的一个转折点。施琅的正面塑造,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欲拆毁汉奸底线,成为民间最大的非议声音。「清宫戏」开始走向它当下接受史的反面。接二连三、持续十多年的满清统治者形象颠覆,让过去百年形成的「社会共识」受不了,这伴随着市场改革中,一代又一代人过去那种稳定、明确的生存定位和角色的被冲击、被颠覆同时发生,终于爆发成这样一种极端民族思潮。这一思潮,表面是为民族正义认知传统之坚持正名,实质上是对现实中的造成不公、不安、混乱的机器进行反击罢了。

  本来颠覆大汉族传统视野中的「忠奸」「华夷」之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历史教育始终要走这一步。但是总体来讲,这种颠覆,有它简单化的一面——它的产生既不是最好的时机,也不是用最恰当的方式。最好的时机,是我们的改革让每个人都实实际际受惠;而最好的方式不是大众媒体的节目,而是真正的历史课堂。在社会利益分配严重失衡,民心不稳,官方媒体、官方教育还不开放,同时又不能不开放互联网的前提下,任何的大模规颠覆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如何趋利避害,我们的宣传主管部门和相关制作播出单位,又欠缺周全考量。这一切的综合,就为掴阎、炮轰《百家讲坛》事件的上演培育出土壤了。

   怎么办呢?

   首先,教育制度要改革,普教的内容要改革,特别是人文艺术的教育要改革。历史课本要大量增加关于东亚各民族交往互动的事实内容,要逐步淡化历史中民族对抗中的所谓「忠奸」「华夷」之分的绝对性。事实上所有价值判断都是与时易动的,事实要说清,而价值判断要教会中学生,判断历史是非得失要遵循什么原则,要具备什么材料才能下结论,这个结论在什么条件下才是正确的,可以持守的。不能简单只告诉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但对与错的判断标准却一带而过,甚至根本不谈。这是不好的教育模式,从前我的戏曲、我们的民间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是非观、价值观和角色定位,就有这个毛病,我上面讲了,这是靠联想连结起来的东西,是极不可靠的。克服这个毛病是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什么叫「理性」,这就是理性。

   其次,大众媒体,如果要做普教的角色,推出一些谈人文知识的节目时,要对节目的定位、口径和播出效果作更周详的评估,同样要教育大众理性认知的尺度而不是仅仅以颠覆为能事。把应该有的基础知识看作是「观众自行判断」范畴,要知道,目前国人的文化与认知水平是什么光景,是乐观不起来的。

   至于皇汉思潮,我觉得「掴阎事件」爆发多日以来,经过热烈讨论之后,平静客观的声音明显增多,这是好事。我个人始终认为,掴阎者的出发点没有多少理性可言,没有多少合理可言,整个事件就一闹剧,看准一下,既无聊又无谓。希望这类事件不再在我国青年身上出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21 18:49 , Processed in 0.0788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