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 转自百度汉语吧 转者:他山之玉可以攻 2008-4-12 21:35
http://tieba.baidu.com/f?kz=355000192
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转】晋语的存在有力地驳斥了的一些关于汉语的谣言
从历史角度分析淮语和晋语相似的原因 作者:江淮汉韵 2007-09-27 15:52:40
山西和江淮,相距千里,隔着中原,但是在语言上却非常相似。都没有卷舌音(江淮区自东往西胡化越来越严重,但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卷舌音的),很少有儿话音。都保留了丰富的入声,晋语在一些字的发音上,如「天,远,钱,烟」等字:都和淮语、吴语一样带有鼻话韵「ti~,yui~,qi~,yi~」。晋语和淮语中:「姐姐、借」等字的发音都是舌尖元音i,而非北京话里的ie(关于这个有个很有名的笑话:某男生老问一个女生借橡皮,女声被缠烦了,大声道:「我不jià给你」……山西人很多地方的人听到这个笑话,大都能理解,发出会心一笑,但说北京话的人肯怕就不懂咋回事了)
晋语的存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的存在有力地驳斥了的一些关于汉语的谣言。
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就是:北方汉语入声的消失是语言发展的自然现象,是因为北方交通发达,交流频繁造成的,而并非满清强制同化的结果。但晋语的存在却有力的驳斥了这种谣言:我们知道,山西人在清朝大都不热衷科举,喜欢行商。山西人的足迹在清朝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山西是那时候对外交往最频繁的一个省,但是晋语中的入声消亡了吗?一点也没有,直到强制推普之前,晋语中的入声是完好保存着,即使强制推普之后,晋语中的入声也顽强生存着,展现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使得所谓「北方交流频繁所以入声自动消失」的谎言不攻自破。
另外一个著名的谣言就是:南方汉语是百越南蛮的语言,而北京话才是正宗的中国话。但晋语的存在同样使这种谣言不攻自破。因为晋语和淮语很相似,若说淮语是南蛮的语言,难道山西话也是南蛮的语言,山西人也是南蛮吗?这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从历史角度考证,探讨晋语和淮语相似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发现。山西在明朝的时候,就是最富的省,因为明朝商业税太低,后来开征三饷,也都是农业税,对商业大省山西来说影响不大。所以在崇祯时期,因为太阳黑子活动异常造成的小冰川气候下,北方各省粮食产量锐减,山西当然也如此。但晋商往往拼命从各地买粮食,使得山西粮食问题大为减轻,以至于闯贼要「就食山西」,但却加重了北方其他地区的灾荒。所以说,在明末持续20年的大灾荒中,北方各省人口锐减,但山西却是受灾最小的省,为其保存明朝语言原貌奠定了基础。
满清入关后,开始大肆屠杀中原人民。北方自经闯乱,人口锐减,满清入寇,则雪上加霜,很多地方都千里无人烟。而山西呢,因为宣府总兵王承胤(就是当年袁崇焕的副官,在广渠门之战中率部不战而逃的那位)等人闯来降闯,清来降清,使得闯贼和满清对山西的杀戮都相对减少,比起中原开封、济南等地的大规模屠城,山西只有一次太原屠城,而且规模也小得多。还有一点就是山西的八大皇商,他们在满清最困难的时候给满清提供粮食,是有名的汉奸家族,但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得满清减少了对山西地区的屠杀,在满清入侵以后,山西同样是人口减少最少的省,为其保存明朝语言原貌奠定了基础。
满清建立以后,设立正音馆,推广北京话。特别是效忠满清的汉族文人要强制学习北京话。各地想做官的人,也把学好北京话当成进身之阶,所以随着这些汉奸们的自发推广,北京话在北方成为压倒性的语言,在南方也不段渗透侵蚀,确立了国语地位。但山西自古就有「经商第一、作官第二」的传统,所以人民大都不愿做官,山西学北京话的人在北方各省中是最少的,为其保存明朝语言原貌奠定了基础。
研究之后就可以发现,山西是明季战乱中受影响最小的,所以今天远隔万水千山,其语言却和淮语相似便不奇怪。也为利玛窦等人关于明朝通用淮语的记载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在明朝北方广大地区,曾经使用的国语并不是今天的北京话,而是南京话,这种今天在南京、扬州、泰州的郊区顽强挣扎着的语言,这种当年由太祖高皇帝颁布《洪武正韵》所亲自确立的中国国语,它在北方,也有一个逃过满清同化的兄弟——晋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