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2009
香港《蘋果日報》
粵打撈明代古船 內藏6萬件宋元明瓷器
廣東汕頭南澳島海底的明代古沉船「南澳一號」的打撈工作昨日進行啟動儀式,考古專家估計,沉船上裝載的瓷器可能多達六萬件,跨越宋、元、明三個朝代,其中大部份為明代粵東或者閩南及江西一帶民間瓷窯生產的青花瓷器。這次考古發掘工作預計今年底完成。
廣東兩年前成功打撈出南宋時期的古沉船「南海一號」。圖為該船模型。互聯網
「南澳一號」沉沒在南澳島東南方約二海里海底。在 2007年 5月被發現時,曾命名為「南海二號」,昨日經國家文物局同意,將它更名為「南澳一號」。據考古勘探查明,船身保存完整,大部份被泥沙覆蓋。初步判斷古船長度約 25.5米,寬度約 7米。古船的上層結構已不存在,但船艙和船舷保存狀況較好。船上貨物散佈範圍長約 28米,寬約 10米。
邊防軍護「南澳一號」
整項打撈工程經費約 1,500萬元人民幣,但因天氣問題,打撈船尚未抵達,因此正式打撈行動可能要延後展開。
當局初步斷定該沉船的年代為明萬曆年間。廣東省文物鑑定站專家根據此前打撈出來的 139件古代瓷陶器發現,該批文物跨越宋、元、明三個朝代,有盤、碗、罐、碟、瓶、蓋盅等,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其中 10件被確定為館藏國家三級文物。經考古人員初探,沉船上裝載的瓷器至少有 1萬件,甚至多達 6萬件。相信大部份為明代粵東或者閩南及江西景德鎮一帶民間瓷窯生產的青花瓷器。
2007年 5月,有漁民潛入海底作業時發現「南澳一號」,事件曝光後引發偷挖寶藏的情況,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曾兩次抓獲非法打撈文物的 10名疑犯。為保護國家文物,當局自此派出 27名邊防官兵守護古船。
汕頭南澳島地處閩、粵、台三省海面交叉點,遼闊的海域是東亞古航線的重要通道,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譽。史載:「鄭和七下西洋,五經南澳。」
中新社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927&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3253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