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花油(White Flower Embrocation)是一種流行於港、澳、台及東南亞的藥油。由白花油國際有限公司(White Flower International Co. Ltd.台灣)及(Pak Fah Yeow International Limited香港)出品。
[编辑] 歷史
1927年,白花油藥廠創辦人顏玉瑩在馬來西亞研
製出一種供塗擦的藥油。他原本是希望能有一種對健康有益並具有多種用途的藥油,能夠為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毛病提供安全的、緊急的、有效的處理。該藥
油就是白花油。成功研製初期,白花油只供親朋好友使用。但是由於這種藥油的療效顯著,非常受親朋戚友的歡迎。因此他決定大量生產這種藥油,並供消費者使
用。
1927年,顏玉瑩初設廠於新加坡,在香港則由余仁生中藥店代理。1935年以"萬應白花油"在新加坡註冊商標。1945年向南京國民政府衛生部申請販售許可,這時,萬應白花油已行銷中國及東南亞各地。
1950年,他看中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香港設立了和興白花油廠,用香港作為萬應白花油的新生產基地。當萬應白花油在香港投產後,萬應白花油在新加坡的廠房就結束了。他又於1960年代親自引進萬應白花油到台灣。1962年,白花油於台灣的工廠啟用,萬應白花油正式台灣落地生根,成為台灣第一種的中藥複方藥油產品。1960年代,白花油公司發展成為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等地的跨國企業。
顏玉瑩逝世後他所創立的各地白花油公司因都屬財務獨立之公司,於是各國的白花油公司分家成為必然的事實。而其中的香港公司並在199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而台灣的白花油廠也是精益求精,在品質及安全上努力。2003年以「外用液劑安全瓶蓋」的設計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第二屆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製造類銅質獎,各地的白花油都在不同的領域各領風騷。
[编辑] 名稱
白花油的原名為萬應白花油,因為顏玉瑩所製藥油的氣味很像水仙,而顏玉瑩的夫人也喜歡水仙花(在南洋又名白花),於是顏玉瑩把這藥油命名為「白花油」。因為白花油對各種日常小疾病都有效,所以前面冠了「萬應」,全名為「萬應白花油」,寓意「萬應萬靈、帶白花香味的藥油」的意思,並且在1935年在檳城及新加坡註冊「萬應白花油」商標。
1970年代,當時的港英政府對品名中的「萬應」有意見(因「萬應」具有誤導成分),香港的「白花油」便更名為和興白花油,而台灣仍叫「萬應白花油」。雖然白花油成為兩個不同品名的白花油,但其配方仍一樣。
[编辑] 主要成分
[编辑] 參看
[编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