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95|回復: 26

「闩」肯定不是读「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17 00: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查《广韵》,「闩」字归入声部,而「山」字是个平声字。

「闩」字最有可能的读音是「恤」,入声。

因为「闩」的本义是,插在两门之间的一条横箫,用于「塔」(锁)实栋门。



發表於 2009-8-17 01:47:26 | 顯示全部樓層

《字彙補》:閂,數還切。

 

另外,我向《廣韻》朆查到「閂」字,請指出具體韻部。

[ 本帖最後由 嶺南散人 於 2009-8-17 02:03 編輯 ]
發表於 2009-8-17 13:16:11 | 顯示全部樓層
讀「戌」
 樓主| 發表於 2009-8-17 15:00: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嶺南散人 於 2009-8-17 01:47 發表 《字彙補》:閂,數還切。   另外,我向《廣韻》朆查到「閂」字,請指出具體韻部。


《字汇补》是明朝的韵书,明朝官话已经与现代普通话相差无几,「数还切」对应的是读suan或shuan的音。 


我手头上没有《广韵》的纸质书,只有一个非常偶然的从网上下载到的电子版本。 
發表於 2009-8-18 01: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17 15:00 發表 《字汇补》是明朝的韵书,明朝官话已经与现代普通话相差无几,「数还切」对应的是读suan或shuan的音。 我手头上没有《广韵》的纸质书,只有一个非常偶然的从网上下载到的电子版本。  ...
該何《廣韻》電子版恁「閂」字箇韻部係物啊?
 樓主| 發表於 2009-8-23 16:48:19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海虞衡志


原帖由 嶺南散人 於 2009-8-18 01:02 發表 該何《廣韻》電子版恁「閂」字箇韻部係物啊?

我那《广韵》电子版,上年重装,早就不知所踪,只好死无对证了。

不过,近日翻阅宋人籍《桂海虞衡志》,偶然发现,原来「闩」字并非来自中原汉字,而是来自广西壮族自创的「土俗字」,请看原文:
 樓主| 發表於 2009-8-23 16:52: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殺人王 於 2009-8-17 13:16 發表 讀「戌」

对,音同「恤」,soet。
發表於 2009-8-23 21:25:3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3 16:48 發表

桂海虞衡志

我那《广韵》电子版,上年重装,早就不知所踪,只好死无对证了。
不过,近日翻阅宋人籍《桂海虞衡志》,偶然发现,原来「闩」字并非来自中原汉字,而是来自广西壮族自创的「土俗字」,请看原文:

 

你呢一条友仔作得就作,正一仵作

 

人哋宋人范成大嘅《桂海虞衡志》只提及「闩」字系广西桂林诸邑嘅俗字,并无话系来自壮族所自创

 

你去汉化都唔使偷换概念咁低庄嘎

 

你话乜鬼嘢《广韵》「闩」字归入声部

 

但又讲唔出《广韵》「闩」字所属韵部

 

一句「死无对证」就想蒙混过关嘎啦

 

咁你嘅标题就唔好用「肯定」一词啦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3 21:42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8-23 22: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阁下有所不知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3 21:25 發表     宋人范成大嘅《桂海虞衡志》只提及「闩」字系广西桂林诸邑嘅俗字,并无话系来自壮族所自创

广西的「土俗字」,话明是「土」,即广西的土著民族所创作。你可以查找资料求证。在《桂海虞衡志》中,作者称这种土俗字「俗陋」、「鄙野」。

土俗字的起源,最早是唐代【岭南道】羁縻州的土司用于书写本族的语言。后来传播到全岭南,乃至全国,不出奇。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8-23 22:26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3 23:46: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3 22:24 發表 阁下有所不知

广西的「土俗字」,话明是「土」,即广西的土著民族所创作。你可以查找资料求证。在《桂海虞衡志》中,作者称这种土俗字「俗陋」、「鄙野」。

土俗字的起源,最早是唐代【岭南道】羁縻州的土司用于书写本族的语言。后来传播到全岭南,乃至全国,不出奇。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8-23 22:26 編輯 ]

 

话你呢条友仔作得就作,正一仵作,又真系无话错你嘎

 

人哋宋人范成大所著《桂海虞衡志》嘅原文系:「俗字,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

 

同时结合《桂海虞衡志》全文来看,文中凡提及到少数民族嘅,均使用蛮、猺、獠、黎、蜒、蕃等称谓

 

而此处嘅原文对少数民族则只字未提,仅仅提及「俗字」「土俗书」「俗陋」「鄙野」

 

由此可见,宋人范成大所谓嘅「俗字」「土俗书」均系指当地民间一般百姓所使用嘅字

 

根本就并非你所谓嘅什么土著民族所自创嘅文字

 

人哋宋人范成大所谓「土俗书」嘅「土」字系解作「当地」咁解啊

 

并非你所故意曲解嘅「土著民族」,更非你所乱讲嘅乜「壮族」啊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3 23:56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8-26 21:06:50 | 顯示全部樓層

扫盲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3 23:46 發表     人哋宋人范成大所著《桂海虞衡志》嘅原文系:「俗字,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   .


wiki百科条目《壮文》

下图为方块壮字标本:

壮字.gif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8-26 21:07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6 23:26: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6 21:06 發表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3%AE%E6%96%87wiki百科条目《壮文》下图为方块壮字标本:

 

阿使君子,你条友仔就无谓再系道继续狡辩啦
 
维基百科上嘅条目系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嘅
 
最重要嘅系《桂海虞衡志》所谓嘅「土俗书」,原文只提及「桂林诸邑皆然」
 
并未指明即系方块壮字(土俗字),两者又岂能混为一谈呢
 
而你所贴出嘅方块壮字标本图片中,更无「闩」字以作证明
 
但你条友仔出于不可告人嘅去汉化目的,故意偷换概念
 
将当地民间一般百姓所使用嘅土俗书,偷换成土著民族嘅土俗字,再偷换成壮族嘅方块壮字(土俗字)
 
最后竟然荒谬咁得出「闩」字系由壮族所自创嘅土俗字
 
但明白人都知道当地民间一般百姓并不等于土著民族,更不等于壮族
 
你条友仔嘅司马昭之心,可谓路人皆知啦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10:56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7 01:32: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最后等我再驳斥埋你关于「闩」肯定不是读「山」嘅荒谬论调啦

 

根据与宋人范成大同一时代嘅周去非所著嘅《岭外代答》嘅记载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jpg

 

而《岭外代答》作为唐宋時期广西史志的压卷之作,其内容之丰富大大高于《桂海虞衡志》

 

该文中明确标注:「闩」音 「闩」字音.JPG

 

「闩」字音.JPG 字根据康熙字典嘅解释为:《唐韻》《正韻》所還切《集韻》《韻會》數還切,刷平聲。關門機也。

 

「刷」字嘅粤音为入声saat3音,与之相对应,刷」平声即系saan1音,亦就即系「山」音

 

由此可见,「闩」字的而且确系读作saan1音,亦即系读作「山」音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09:48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7 12: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戌就戌,山條毛咩。
 樓主| 發表於 2009-8-27 14:08:30 | 顯示全部樓層

2003年的官方机构旧网页资料 我没有能力涂改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6 23:26 發表   阿使君子,你条友仔就无谓再系道继续狡辩啦   维基百科上嘅条目系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嘅  .





   方块壮字,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壮族人)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亻+小)(音袅),小儿也,□(不+大)(音动),人瘦弱也。□(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閂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关于土俗字的字形及其应用,宋代庄禅的《鸡肋篇》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书也有所记载。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蛆》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土俗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12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8-27 14: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难道你不觉得古籍的记载 有自相矛盾之处?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01:32 發表   《集韻》《韻會》數還切,刷平聲。關門機也。

 

「刷」字嘅粤音为入声saat3音,与之相对应,刷」平声即系saan1音,亦就即系「山」音

 

由此可见,「闩」字的而且确系读作saan1音,亦即系读作「山」音 


「刷」如果读成平声,除了想到saa「沙」、caa「差」(我不知道宋代汉语的平声有无再分 阴阳 上中下),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多了个-n尾,变成saan、caan??

我上面引的那段文更怪,将「闩」读成「串」的音。

如果用捞话来读,chuan、shuan、shua……反而比较吻合宋代古籍的反切记载。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36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7 19:05: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08 發表

2003年的官方机构旧网页资料 我没有能力涂改

http://gb2.chinabroadcast.cn/1015/2003-12-14/98@359368.htm  

方块壮字,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

閂月(音撺),门横关也。

 

你所提供佐证嘅所谓官方机构只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并非关于语言文字嘅权威机构

 

而且其内容重要系转载自你成日混迹嘅僚人家园论坛,更加系不足为信

 

其次,方块壮字仅仅系壮族嘅土俗书,并唔等于凡是土俗书就系方块壮字

 

你呢条友仔玩嚟玩去,都重系玩紧偷换概念呢招伎俩

 

最后,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嘅原文根本就唔系咩「閂月(音撺)」

 

睇怕条友仔都系未睇过原文嘎啦,哈哈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19:35 編輯 ]
發表於 2009-8-27 19:2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29 發表

「刷」如果读成平声,除了想到saa「沙」、caa「差」(我不知道宋代汉语的平声有无再分 阴阳 上中下),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多了个-n尾,变成saan、caan??

 

皆因入声韵与阳声韵相承,只和有鼻音韵尾嘅阳声韵相配,不和阴声韵相配

 

入声韵与阳声韵对应得非常整齐,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

 

因此「刷」字粤音为入声韵saat3音,与之相对应嘅「刷」平声只能系阳声韵saan1音,而不能系阴声韵saa1音或caa1音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29 發表

难道你不觉得古籍的记载 有自相矛盾之处?

我上面引的那段文更怪,将「闩」读成「串」的音。

 

宋人周去非嘅《岭外代答》与范成大嘅《桂海虞衡志》两者记载并无自相矛盾之处,反而互为印证补充

 

你上面所引用嘅那段网页文章,乱将「闩」字标注为「撺」音,可见其可信度有几多啦

 

其实人哋嘅原文根本就并非如此,建议你引用文章前最好能先看看原文,比如影印本等

 

原帖由 使君子 於 2009-8-27 14:29 發表

如果用捞话来读,chuan、shuan、shua……反而比较吻合宋代古籍的反切记载。

 

粤语丢失咗介音u,而普通话保留咗落嚟

 

[ 本帖最後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22:30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9-17 20:3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19:25 發表     皆因入声韵与阳声韵相承,只和有鼻音韵尾嘅阳声韵相配,不和阴声韵相配

 

入声韵与阳声韵对应得非常整齐,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 

证据?咪up得就up。

不知你想表达乜,广州话的两种阴入声调值是5(忽)、3(发),阳入声调值是2(佛),分别对应阴平55(分、花)、阴去33(训、化)、阳去22(份、/)。

「刷」字 正是阴去调。





[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09-9-17 20:39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9-17 20:36: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神七咁早 於 2009-8-27 19:05 發表     方块壮字仅仅系壮族嘅土俗书,并唔等于凡是土俗书就系方块壮字 

好,下次我就揾点土俗书的最早创作者乃壮族土司的证据出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4 10:08 , Processed in 0.0710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