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2|回復: 1

[衣食住行] [转贴]高房价是在转移国民福利 卢麒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16 08:42: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卢麒元:高房价是在转移国民福利

 

中国试图以房地产刺激经济,实际上将压缩国民福利,导致内需更萎缩,产业转型困难。



政府卖地收入相当于一种变相税负。高地价等同于政府向国民征收特种资源税。当这种变相的税收如果不能回馈国民,意味着转移国民福利。大规模转移国民福利,必然损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卖地收入,会本能地推高房地产价格;还可以制造房地产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导致高房价的出现。由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大,高房价迅速蚕食国民总福利。国民福利总水平的下降,造成内部消费严重萎缩。应该说,中国内需严重不足,高房价「居功至伟」。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主流学者和部分政府官员,竟然以拉动内需为借口,继续将宝贵的资本导入房地产产业,明目张胆地拉抬房地产价格。这是经典的逆向操作。飞速上涨的房价,持续压缩国民福利,将导致内部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迫使工商业转入萧条,失业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更为严重的是,房地产业从来都是其它产业升级的天敌。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转化为其它产业的基础性成本,强制性地推高各类商品的成本,降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高呼产业升级的国度,为什么要拼命拉抬房地产价格呢?要知道,中国产业升级刚刚进入爬坡阶段。房地产业过快发展将提前终结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国将无缘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将使建国六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中国现行的房地产政策,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房地产行业发展涉及国计民生,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全体国民应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的房地产政策缺乏必要的程序正义。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决定权必须上交到立法机构。各级政府不能既是房地产政策制定者,又是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房地产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财政来源不能过度依赖土地出让。中国必须将土地溢价收入返还全体国民。果真如此,中国的低收入者就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劳动力的综合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社会发展的总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消费就能不断上升,内需就可以拉动了。这样,各类商品的价格就不会大幅度攀升,通货膨胀就可以有效控制了。这样,社会发展的总成本就不会急剧增长,产业升级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必须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土地是共和国国民共有的,土地是不属于地方政府的,任何土地收益本来就属于人民。高价转让土地,剥夺了广大国民的固有福利,进而形成特殊人群的收益,这在终极意义上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能重复「羊吃人」的原始自由资本主义历史。中国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文明古国,中国可以通过科学进步和管理进步来保持发展速度,中国不需要使用土地溢价的方式保持发展速度。这是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人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逻辑,土地溢价收益并非创造价值的过程,而是经典的再分配过程,这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夺过程。笔者对于当前中国的房地产政策深感忧虑。错误的房地产政策后果是严重的,这意味着一种逆向的土改,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意味着流民和革命。


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同时面临经济停滞的问题。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基于美国国情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货膨胀政策。该政策将有效抑制美国过度膨胀的国民消费。中国国情与美国国情迥异。中国国民内部消费严重不足。中国应采取有别于美国的经济政策,增加国民福利,刺激内部需求,拉动经济发展。非常遗憾,中国政府仍然选择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意味着未来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迫使人们购买不动产实现保值,从而制造资产泡沫。显而易见,这将是一次非理性繁荣。历史地看,这将进一步压缩国民福利,使长期消费萎缩,带来长期的经济停滞。熟悉经济史的人都知道,剧烈通货膨胀对于贫富悬殊的国家意味着什么。中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不能不指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带来的政治问题。房地产价格泡沫不仅仅会急剧提高社会成本,还会导致制度成本疯狂上涨。各级政府官员的自身福利已紧紧地与房地产连在一起了。土地已经由生活数据和生产数据异化为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国人正被迫将毕生的劳动所得用于支付永无止境的高房价。异化了的房地产行业,将制造无数吸血的砖头,将最终榨干本就微薄的国民福利。如果你读过二十四史,你就会明白,土地兼并与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当然,你也应该可以设想结局了。


中国已经到了必须重新检讨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了。

 樓主| 發表於 2009-8-16 10:48:12 | 顯示全部樓層

2009年08月01日 南方都市报 社论:

指望房地产拯救中国经济不现实


作者:


  社论

  地王频现,房价疯狂。对于本轮房地产逆经济周期暴涨的真正根源,有论者归结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垄断的土地供应。其实,无论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还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都是每一次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力。如果用这些因素去分析本轮房地产的非理性复苏,似乎仍然是开发商利用政策的自救。而事实绝非如此,本轮非理性暴涨,与其说是开发商利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毋宁说是政策与开发商「合谋」的结果。

  分析一些开发商「房地产拯救中国」言论的深奥内涵,即可明白这一点。「房地产拯救中国」绝非开发商的臆想,而是对时下房地产公共政策的最精确解读。在举国保增长的战役中,房地产似乎成了挽救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地产不能跌」,「房地产的带动力很大」,在保增长的压力下,这些言论很快成了政府政策和行动纲领,各级政府放弃了多年来对房地产调控的努力,在房地产没有真正进行调整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政策对房地产进行逆周期的干预,特别是在天量信贷和大幅度调低房地产资本金政策的威力下,房地产一举告别低迷,重新暴涨。这不能不说是一次伟大的合谋,开发商、政府基于保增长的崇高目标,在欧美楼市依然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让中国楼市一枝独秀,楼市复兴,保增长可期。

  可见,国家对依靠房地产完成保增长的过度期待,成为本轮行情的最大诱因。一些开发商豪言,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其理直气壮的根源就在于赌房地产的支柱地位,赌定国家不会放任房地产的风险向金融系统传导,他们的确赌对了。公共政策在关键时刻站在了他们一边,而从中国房地产市场近20年的历史看,政策永远都是房地产市场阴晴的决定性力量,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人为左右的供求信息和基于对银行系统风险的担忧,让本应深幅调整的房地产成了本轮中国经济中最大的赢家。如果要说以4万亿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真正成的产业,很显然不是中小企业,不是民间投资,不是民生,甚至不是「铁公基」,而是房地产。

  在这样的逻辑和「共谋」下,房地产的确神奇复苏了。不能否认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但也不可否认,即使在房地产对GDP贡献最大的2007年,其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没有超过1%。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是竭尽了所有的政策资源,不惜代价挽救的只是对GDP增长贡献不到1%的一个产业,而对GDP增长10%以上的其他产业则成了牺牲品。中国经济在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之后,企业利润继续下滑,很多产业萎靡不振,政策效果和支付的成本不匹配,症结正在于此。不是房地产挽救了中国,而是房地产的非理性暴涨影响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复苏的步伐。

  这样,在政策放弃了结构调整的努力,将资源大量地向房地产倾斜的时候,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杀伤力和对其他产业的「虹吸效应」开始凸现:首先,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收入的严重背离,购买房地产的乘数效应使得居民的消费能力几何指数下跌,其他产业因消费能力不足而萎缩;其次,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导致流向其他产业的金融资源不足,对其他产业的复苏造成了很大的挤出效应;最后,由于政策摇摆导致的政府信用破产,在民众担心房地产价格再次暴涨的情况下,对未来消费的预期不再乐观,进一步延缓了经济的复苏。

  事实上,房地产不可能拯救中国,反而因为政策资源过于向房地产倾斜,使得中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努力宣告夭折。当一个国家将经济复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修房子和炒房子上面的时候,这样的经济体从长远来看是很难得到尊重的。本轮房地产的复苏,不仅耗竭了很多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更使政府在房地产公共政策上的公信力备受质疑和挑战。但是,房价的暴涨并不等于经济的复苏,更不等于房地产可以免予周期性调整的命运。人类永远战胜不了商业周期,这是上百次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的朴素真理。没有经历真正调整的房地产,在积累了更大的泡沫之后,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一颗地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6 09:56 , Processed in 0.0586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