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7|回復: 1

[文化對對碰] 关于汉语若干争议问题的Marxism哲学思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14 18:17: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出处 百度空间   作者:作者:我是唐人    2007-07-24 00:53 

 http://hi.baidu.com/%CE%D2%CA%C7%CC%C6%C8%CB/blog/item/e3c02b09324d2dad2eddd4c9.html/cmtid/62c27373588570198701b0e3#62c27373588570198701b0e3    

转帖】转贴声明:本帖观点 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关于汉语若干争议问题的Marxism哲学思考

 

 

其实我不太喜欢在汉语吧过多谈论此类问题,但发现这方面的帖子总是能被顶起来,相反那些学术帖则有些冷落,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更感兴趣。

 

我也就凑热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基于Marxism哲学是「我country」、「我party」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试就汉语有关争议问题进行Marxism哲学的一些思考。(题外话:突然想起康南海的《孔子改考》。。。。。。^_^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于普通话和方言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Marxism哲学认为:矛盾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推动世界的发展。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就会产生新的矛盾,矛盾是消灭不了的,相反它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唐代王籍有句诗叫「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曾把它改为「鸟不鸣山更幽」,就是没有体会其中的意境,不懂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蝉噪更衬托林静,而鸟鸣更衬托山幽。

 

德国人黑格尔也有句名言:「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老子》里有一段话: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人们总认为「有」就是好的,但老子就认识到:「无」也是有好处的,车子「无」的地方可以坐人,器皿「无」的地方可以盛水,房子「无」的地方正是「室」,所以「有」可以利,「无」也可以用。

这些名句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体现。

 

同样的道理,不允许方言存在,就无所谓需要「通用语」——普通话。(既然无差异,何须通用、普通?)借用老子的话就是:故普语以为利,方言以为用。

孟子说「故外无敌国外患,内无法家弼士,国恒亡」。有了英语「敌国外患」,方言「法家弼士」,普通话才能不断从中吸取营养,不亦善乎?(当然我也认为当前的「普语吸收方言营养」的方式需要改观,不是这么个吸收法,个人感觉似乎有点吸收糟粕,去其精华)

 

然而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和自己不同的东西,就喜欢搞「大一统」,搞「一刀切」,从某种程度说这正是唯心主义的表现。想问一下那些喜欢搞「一刀切」的人特别是那些「公共事务处理者」:你们制定每一项语言policy或方案有没有调查过各地的实际情况?有没有人像赵元任先生那样踏遍万水千山去进行「方言调查」?(注:赵也是民国时期的国音工作者,但其求是、身体力行的态度令人敬佩,他本来想推行糅合各地方言的「老国音」,终因当时基础弱,加之北平人士极力反对而作罢)

 

昔日邓公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要正确认识矛盾,反对什么都搞「一刀切」。邓公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管他姓资姓社,同样的,你管人家说什么话!

 

还有人因为差异而否定方言,也正是不懂矛盾的对立统一。而至于有人认为方言是国人产生隔阂的原因更是荒唐。首先谁和谁没有隔阂?父子之间也会有代沟,亲密爱人之间也会有摩擦,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怎么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而不是消灭矛盾,事实上也不可能消灭。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Marxism最基本的原理,竟然有人会认为语言(只是上层建筑中的一个小部分)是造成社会隔阂的罪魁祸首,甚至还有人认为消灭了方言中国经济会更加高速发展,真是唯心,本末倒置!举个好像以前有人提到的例子,有人认为「中国语言已经基本统一」,那么那些「语言基本统一」的地方经济更加高速发展了吗?所以这就是叫本末倒置,Marxism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反过来也有影响,但过分夸大就是「唯心主义」,我国「Socialist建设」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就是这么来的。

 

2、维护文化多样性

Marxism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不同的方言对应不同的地方文化(比如各地方戏曲),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不是累赘。有什么样的语言、地理位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文化多姿多彩,这不好吗?非要搞什么「一致」,在我看来和推行「样板戏」没什么分别。事实上我国外交上也强调多样性,求同存异,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维护多样性,那人家也可以说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姓资,为什么你们几个偏偏要姓社?为什么不都改说英语?

 

事实上反而是后来被Adolf  Hitler所利用的「虚无主义」哲学过分强调统一性,极力反对多样性。虚无主义禁止和努力否定多样性(即「生成」)。虚无主义认为生成必须是赎罪的,必须被「存在」所吸收:而多样性是不正当的,一定要被判罪,并被「一」所吸收。生成和多样性是有罪的,这便是虚无主义最初的、也是最后的话。给否定的情感或者悲伤的情感标价是欺骗,而虚无主义的力量即以此欺骗为基础。

 

可见,那些否定多样性的人的哲学基础其实正是和「我country」、「我party」的重要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的! Marxism哲学从未否定多样性,而是强调「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汉语正是多样性的统一,方言各有不同,这就是多样性,同时都是汉语,这就是统一性。

所谓一统语言、文化就真的很好吗?我看不见得,「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比如中国如果真的消灭了一切方言,毁掉一切古代韵书,只有普通话,那他就会停滞不前,「什么也看不见」,看不见其他人、事物、文化、语言等的优点。

 

3、「我手写我口」,人是认识的动物

Marxism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和机器,就在于他能认识世界,他有头脑,有思想。

而语言正是思想的载体,清代广东诗人黄遵宪有句名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牵拘?」 他的原意是「我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作」。

我认为也可以改成「我口言我语」,「我口言我所欲言」。

但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有文字yu,「我大清」犹甚,「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作者要杀,「维民所止」的作者要杀。。。。。。

很难想象,如果所有人讲一种语言、音调,都和唱片一样,那有意思吗?如果每个人都是shun民,都用同一个头脑想问题,一举一动都一模一样,那和机器有什么分别?「人」还之所以为「人」吗?

此段不好细说了,言多怕失,怕被删除,就此打住。

 

二、「否定之否定」——关于探讨或复兴中古汉语

Marxism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否定之否定有个经典例证:麦粒麦株麦粒,唯物辩证法认为麦株是对麦粒的否定,麦粒又一次对麦株进行二次否定,回到麦粒本身,是一种「回到起点的运动」。当然这个例子也不太恰当,否定之否定不等于简单的肯定。

 

最近几年,有些人倡导以「汉服」为代表的复兴传统文化运动,个人认为这未尝不可!具体到汉语,则有所谓「训诂正音」。

 

有些人认为古汉语是「死语言」,探讨中古音是无聊,我不这么认为。是的,汉语的进化过程中丢掉了一些东西(汉服等其他汉文化载体也与此类),在当时或许是「一种进步」,可是如果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新审视「汉语」一些因素丧失的历史,为什么就不能恢复、发展古汉语的这些有益成分呢?这正是「否定之否定」的体现啊!元朝对中古汉语进行否定,我们今天对元朝以来的一些东西又加以「再否定」,认为之前的才是对的,这正是「否定之否定」!当然,「否定之否定」不是等于简单肯定,也决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再否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我很遗憾中国自百家争鸣时代结束后一直再没有同样的学术氛围。想想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借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名义而使西方文化再次到达顶峰,中国的诸子百家比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来也毫不逊色。所谓的「启蒙运动」我们搞过多次,比如新文化运动,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来一次「文艺复兴」呢?

 

-

 

[ 本帖最後由 正正 於 2009-8-14 18:23 編輯 ]
發表於 2009-8-15 18:2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量歷史事實證明,Marx 同Marxists 系最反華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21:09 , Processed in 0.0713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