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1|回復: 3

[百家爭鳴] 浅谈英语中的外来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16 18:0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此文为本人学士学位答辩论文,仅代表当时的学术见解。浅陋之处尚请指教)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基层的组成要素,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法国方言地理学家齐列龙(J·Gillieron)所言,「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词汇的意义、用法,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和语言文化积淀的结果。这种发展与积淀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持续,并且将一直不断地延续下去。另外,既然语言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各地独特的文化特色必然会渗入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伴随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异域文化的风情亦在词汇的构成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

ffice<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smilieid="6">ffice" /> 

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原因,英语作为世界通行的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认可。由于英语的全球性,英语在其使用、发展中大量地吸收外来语,使之转化为英语本身的词汇。在本文中,笔者拟通过英语中汉译词文化蕴含的分析、比较,从外语的视角反观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语外来词问题,希望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一、为什么是英语——英语历史简述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英语、而不是汉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呢?为什么英语能够拥有如此之大的词汇量?要弄清这些涉及英语发展过程的问题,还必须从英语的历史说起。

 

语言学将世界上成白上千种语言分门别类,由此而形成若干个「语系」。在这些语系当中,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之一。语系之下又分为若干「语族」,以印欧语系为例,其下又分成印度——伊朗语族、亚美尼亚、斯拉夫、波罗的、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凯尔特、日尔曼等九个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的下面又细分为三个「语支」,即东日耳曼语支、北日耳曼语支和西日耳曼语支。英语,则属于当中的西日耳曼语支。(1

 

我们知道,英语并非不列颠群岛的土著语言。原始的英语,是在公元五世纪时,由三个来自北欧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撒克逊(Saxons)、裘特人(Jutes)带来的。在此之前,居住在不列颠的土著居民凯尔特人,操凯尔特语。在这次名为「盎格鲁撒克逊征服」的过程中,为不列颠注入了英格兰人的血统,与此同时,古英语开始成为这里的语言,尽管此时的英语还远远不够成熟。

 

在不列颠这一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英格兰开始不断吸收来自欧洲大陆的文明,英语也随之而与时俱进。大约在公元九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不列颠,接着,丹麦人在公元十世纪来袭,公元十一世纪,丹麦事实上统治了英国。继丹麦人之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征服英国,史称「诺曼底征服」。这段英格兰人遭受异族蹂躏的历史,也是英语词汇大量扩充的时期,大量北欧、法国的语言融入原始的英语当中。(2)特别是诺曼底征服时期,诺曼底一带的法语方言成为统治上层的通用语言。下层民众虽然仍然使用英语,但是受到上层影响,英语的面貌有重大改变,大量法语词汇和习语进入英语当中,使英语的表现力更为细腻。以下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很能说明当日英语吸纳外语词汇的情况:

 

在许多语言混杂当中各种各样的成分仍然是很清楚的,并且可以分开,就好像一副扑克牌洗好后还能挑出红桃、黑桃等一样;但在英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语的情况下,我们却有一种更微妙、更密切的混杂,就像一块糖放在一杯茶中,几分钟后,就很难说哪是茶、哪是糖了。(6

 

 

这一时期,是英语作为「开放型语言」引进外来词的滥觞。此后,古英语加速向「中古英语」演进。

 

在英语发展史上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时段,在十八至二十世纪之间。到了十八世纪,英国人建立起以英国中心,辐射遍及北美殖民地的商业贸易圈,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圈子还不断在全球扩展。「日不落帝国」的全球性版图,几乎可以等同英语的分布区域。从英国本土,到非洲、北美、印度、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由于殖民地的开拓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贸易活动,英国人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有了广泛接触。直到今日,虽然殖民帝国已经解体,但是英语仍然在这些地方的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英语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国的崛起,令英语成为强势语言,迅速向英国势力所及的地域传播,结果掀起了一轮英语与其他语种交流互动的热潮。据统计,今天流行于世界各区域的英语,从世界上五十多种语言引进了占英语词汇量将近80%的借词,总数达50多万条之多,并且呈持续递增的趋势。

 

同时,英语词汇以罗马字母为其构词基础,罗马字母虽然只有二十六个,但是它是一个可以组成无限集合的有限系统,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此外,罗马字母的书写系统表现出强大优势。以罗马字母书写的短语、词汇、缩写标志,可以在世界不同语族间辨识无阻,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由以上种种可见,英语之所以为世界性的英语,是由英国的历史演变、语言属性、政治变革、社会民族特性等诸多方面共同促成的。(3)迄今为止,英语的历史才不过一千多年,但今日的英国人已经无法读懂数百年前莎士比亚经典中的英语,由此足可见英语更新之神速。

 

 

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汉英语言交流的特征

 

在了解到英语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视角转回本文另一对象的所处区域。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文化之定义》一文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由于地理的阻隔与交通的落后,早期的中西交往并非直接的对话,而是通过间接的文化传播实现的。尽管如此,这种辗转迂回的沟通,自古以来便一直存在,这点可以从当代英语中寻觅其蛛丝马迹。

 

众所周知,英语中China指的就是中国,此外,西文中还有一些写法稍微不同但词源一致的单词,如ChineSinaSino等等,均是指代中国或中国相关的事物,如Sino- Japanese Relations(中日关系)之类。对于China的词源,历来说法纷繁,一般认为,其词源来自中国古代的国号之一「秦」。

 

据学者论证,China中的「秦」并非秦始皇所建立的「秦朝」,而是其前身「秦国」。「秦」的音译最先进入中亚的波斯语成为ChinChinistan,再经波斯语进入梵语成为CinaChi-nasthana,最后由梵语进入英语,成为China。(4)可见,最早的中英语言交流,并非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产生的,这个事例也从侧面证明,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英语英文中已经存在着一个抽象而模糊的「中国」概念。

 

而汉英语言之间直接的词汇交流,实际开始于最近的两三百年(18世纪以后)。近代,英国资本主义以武力强行撞开中国的国门,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以战争与掠夺为其启幕的。中国的形象渐渐进入英国人的视野,远赴中国的英国人开始审视异域中的闻所未闻的新奇经验,很多具有浓重汉文化色彩的事物,在英语中根本无法找到对应准确的语言表达。英语表达中的文化空位,导致词汇方面的空白大量产生。于是,为了填补表达上的空白,英语不断从汉语中引进各种音译词汇,汉语词汇开始直接进入英语。

 

汉语词汇演变为英语词汇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英语文化的长期吐纳后才最终成型的。就词汇本身而言,无论是本族词汇的输出,还是外来语的引进,都经过脱离原语境、适应新语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新环境的语言,将外来词语从语音、语义乃至语法进行一番改头换面的改造,使新来词汇接受同化。(5)显然,绝大部分的汉译英语词都是遵循以上的轨迹,经过磨合之后,汉译词的个性被消磨或模糊、甚至衍生出其他意义,最终融入到英语当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内方言区林立,方言也在输出的汉译词汇中留下烙印,某些与英语文化接触频繁的方言区,甚至成为汉译词出口的重点区域。例如汉语词「茶」,由于福建为产茶区,伴随茶叶出口英国的汉语词也带着福建方言的口音而成为Tea,而不是Cha或者其他方言的发音。

 

在当代英语中,汉译词的例子俯拾皆是,弄清上述关于英语汉译词的要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汉译词的文化背景。

 

 

三、拿来主义Chinglish——现代英语中的具体实例

 

某程度上,英语汉译词是中国印象在英国人思维中的反映。换一种说法,英语汉译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汉译词汇所反映的问题,虽然英美人士在使用英语时可能毫不察觉,但词汇承载的中国风情,却已经如实地刻录在词汇的文化内涵当中。

 

进入近代,随着国门的被迫开放以及华侨出国谋生,英语母语人士得以更广泛、更细致地观察中国文化。

 

广东沿海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前沿,具有勇于与世界接轨的传统。广东一带是最早遭受英国侵略的地区,被英国割占的香港地区,也是粤语方言区域。因为地域结构的缘故,粤语方言区与英语的接触机会更多,词汇输出的可能性因而比内陆其他地方为高。

 

另一方面,清末以来的华侨出国浪潮中,闽、粤两省的人士又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侨居地地区又多是英美等国的势力范围。这些身处海外的华侨们,因语言文化的纽带关系而在异乡相互结社聚居,在东南亚、美国等地形成规模不等的华人社区,成为当地具有一定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族群之一。华人社区是坚守中国文化的阵地。时至今日,即使许多华人已经放弃中国国籍,但是始终在所在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与生活风俗,而不被该国的多数族群所同化。

 

正是由于不同区域政治、文化的长期阻隔,原本同源的语言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各自特征的语言系统,这种现象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汉语中表现尤为明显。(7

 

基于上述原因,在早期英语吸收的汉语词汇中,夹带粤音的词汇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而这些词语又主要集中在闽粤生活习俗方面。例如Wok是指中餐中的炒菜铁锅,对应的粤语词原形为「镬」;又如Diusum是指茶楼中烧卖、干蒸等粤式点心;再如Mahjong,即麻将,显然也是根据粤音的「麻将」而音译得来的。

 

在过去关于英语汉译词的讨论中,往往忽视了在语言文化上香港电影业推波助澜的影响。事实上,以大众化娱乐形式面世的影视信息,比起直接的文化宣传更能为观众造成震撼感。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中占据重要一席,尤其在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影视界接连诞生了李小龙、成龙两位武打片巨星。无论已经逝世的李小龙,还是依然走红的成龙,在出演的影片中都不约而同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奇迹一般在强势的西方文化圈中脱颖而出,二人都凭借「功夫片」而名扬海内外、最后进军好莱坞。在此,笔者不怕冒昧地推测,收录在牛津词典中的Kongfu ,应与李小龙、成龙所宣扬的Chinese Kongfu存在着莫大关系。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使英语吸收的汉语词不仅仅停留在饮食、娱乐等传统文化领域,而进一步直接指向当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近年,随着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taikongnaut一度成为欧美媒体的热门关键词。细看之下,taikonaut是由汉语拼音taiko(太空)和英语词后缀naut复合组成,专门指中国的太空人。这一创造性词汇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原来,英语「太空人」是astronaut,专指美国太空人,而俄国的太空人在英语中则以cosmonaut表示。这一用词是1961年,苏联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太空人时,西方媒体特别创造的。如今,中国的杨利伟在世界航天史上画上厚重一笔,世界媒体也同样给予他这个汉英复合的荣誉头衔。

 

汉语词进入英语的趋势至今仍然持续,并将继续进行下去。现时,世界上不断涌现一些新的汉译英语词汇,笔者认为,这些新词会在不久的将来被陆续收录入各类英语词典当中。

 

当然,在此还必须指出,并非所有英语汉译词都是中国形象的正面反映。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现象,也随着词汇的输出而进入英语词汇当中。譬如词典中的Cowtow(叩头),便毫无疑问地将封建时代中国人对上级卑躬屈膝的奴才嘴脸记录下来,在英语习语中引申为对他人唯唯诺诺、惟命是从。

 

 

四、另类的汉译英语词

 

汉语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中国人从字面了解其意义,只要几个字便能组合出多个词,同义词也可以由不同的字组合,从而形成汉语庞大的词汇量以及发达的表意功能。

 

由于汉字的优势以及古代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强势地位,中国不但数千年来一直使用汉字,更与周边国家(日、朝、越)形成使用汉字的文化圈。由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使用汉字,国内无论地名还是一般词汇大都以汉字为组成要件、甚至直接从中国引进,因此该国词汇音译借出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汉语词汇的二次转移。

 

日本引进汉字已有上千年历史。现代日语的书写系统,全盘来源于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分别由汉字草书、汉字部首衍生而来,而现行的日本一千多个常用汉字,绝大部分是中国汉字或其日本简体。汉字分为日式的训读以及接近中国发音的音读。这里讨论的是音读汉字词的英语音译。

 

一般的英语词典都能查到Tycoon这个词汇,意为「商业巨子、大亨」,词源为日语中汉字词的「大君」,再追溯其出典,「大君」又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汉语词。

 

「大君」在中国,见诸《周易》和《尚书》等经典古籍。《周易》师卦云:「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尚书》中的《大禹谟》中记有:「大君有命,是大君谓天子也。」

 

日语引进汉语词「大君」,是江户时代的事情(17世纪前后)。日本历史上长期存在二元政体,在京都的皇室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幕府则是实际的掌权者,于是出现了一种天皇统而不治、幕府将军大权在握的奇怪现象。

 

进入近世,日本与朝鲜等邻近诸国进行官方往来时,作为统治集团的幕府陷入名不正言不顺的处境。一方面,天皇自古便是日本最高的象征,另一方面,幕府在总揽国政的时候却不愿皇室过多地介入,因而幕府首脑绞尽脑汁在外交场合寻找一种合适的名分以代表自己。

 

在中国的古书中,幕府的御用文人们找到「大君」这种无棱两可的表述。在中国汉语的语境中,「大君」有时暗指「天子」、「帝王」,正好与幕府将军「在天子之下、三公诸卿之上」的地位相类似。于是,「日本ffice:smarttags" />" border="0" src="./images/smilies/default/tongue.gif"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国大">国大" border="0" src="./images/smilies/default/tongue.gif" />ersonName>君」就成为当时日本政治元首在外交文书中的称谓。

 

「大君」引进入英语成为Tycoon,也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副产品。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C.佩里(M.C.Perry)率领远征舰队停靠日本海岸,并递交美国菲尔莫尔总统的国书,收信人是「日本皇帝」。这是日本国门被突破的关键性事件,在交涉中,对日本体制无法理解的佩里一直认为幕府将军——「大君」便是「日本皇帝」,类似误解在早期与日本来往的西方各国以讹传讹,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最后西方人才恍然大悟,所谓「大君」不过就是一个专擅霸道的权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大君」的音译Tycoon引进美国,成为一个非正式用语,用以称呼「头儿」、「大亨」等角色,被认为有霸气的味道。

 

Tycoon几乎同时诞生的,是日语中的新名词Tokyo。佩里来航之后不过十多年,江户幕府垮台,日本由明治天皇名义主持下新政府统治,并迁都江户。由于江户在京都的东方,因此新都被称为「东京」,这种命名方式显然是一种汉语思维,Tokyo就是由这个音读汉字词引进而来的。

 

类似汉语词通过第二外语辗转进入英语的例子,在日本、朝鲜、越南等语言中,还能找到很多很多。

 

此外,我们应注意到汉译英语词汇,也存在着回流汉语的现象,以下且举Ketchup一词为例。

 

Ketchup并不是后期诞生的汉译英语词,它的词源相当久远,因而说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Ketchup最先起源于中国闽粤一带,是一种含醋的调味酱汁,但是对应的原词已经无从稽考。这个汉语词由闽粤航海商人带入东南亚,再由英国水手传回英国本土。当代的所谓Ketchup,是指番茄酱,但在Ketchup由汉语转化为英语的过程中,所指代的东西一直在变化中,含有番茄汁成分的Ketchup,显然是近代以才发明的事物。现时,中国人普遍认为番茄酱Ketchup,是直接来源于粤语中的「茄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牵强附会,但是Ketchup冠以「茄汁」的名字再回流中国汉语,则应属事实。

 

在语言学中,这种「先外援而后回归」的词汇,被称为「词侨」或「回流词」。(8

 

通过对以上曲折外借、借词回流两种特例,可见外来词的输出与引进,实际上是一种跨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同时也印证了汉语汉字强大的生命力。

 

 

五、展望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毫无疑问,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文明不应是孤立于世界的。外来词的引入,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观察英语吸收汉语词汇之余,反观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年,我国也迎来外来词强烈的冲击,其深度与广度更是前所未有,国内各界人士反响不一。

 

有人认为,本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情形必将成为现实,因而应该以汉语汉字为本位、恢复繁体汉字,恢复以往的汉字文化圈,拒绝一切污染汉语纯洁性的外来词汇。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全球化的今日,保留原汁原味的外来音译词是时尚个性的体现,汉语语境中夹杂大量外语词是一种做派上的前卫。

 

而笔者主张,在现实面前,我们应顺应潮流作出积极反应。作家夏衍的总结可谓经典:「对于外来语和新术语,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心态等),独立地进行抉择和适应。」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差异等因素的掺和下,语言是敏感而深刻的话题,在处理语言方面的问题时应切戒意气用事、心浮气躁的倾向,力求使语言的效益尽可能地逼近现实与传统的平衡点,在尊重客观的前提下谋求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正如《词汇的文化蕴涵》一书作者" border="0" src="./images/smilies/default/tongue.gif"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周一农">周一农ersonName>先生所说:「民族利益与全球化进程的双向互动,才是进步民族思考文化建设的基点,任何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都是于事无益的。」

 

 

逸定轩

 

    

 

------------------------------------------------

(1)綦战朝《简说英语史》,《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00

(2)H.G.Wells《世界简史》,大学生英语文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试比较日、英语中外来语众多的原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4
杨晋汪丽影

(4)ChinaCathay词源新探》,《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刘镇清

(5)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第六章第四节,246页。上海三联书店。

(6)丹麦语言学家Otto  Jespersen在《语言及其本质、发展和起源》一书的一个比喻,转引自张德鑫《第三次浪潮》,载《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3期。

(7)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第一章第二节,21页。

(8)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第六章第四节,247页。

[ 本帖最後由 逸定軒 於 2009-7-18 15:30 編輯 ]
發表於 2009-7-17 22:24:18 | 顯示全部樓層
粤语并唔叫「麻将」,而係叫「麻雀」。
「麻将」係吴语讲法。
發表於 2009-7-17 22: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讲句实话,你嘅标题起错咗。
因为我读完整篇文章,畀我嘅感觉似《浅谈英语中的外来词》多啲。
 樓主| 發表於 2009-7-18 15:2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唔三唔四蠢魚 於 2009-7-17 22:40 發表 讲句实话,你嘅标题起错咗。因为我读完整篇文章,畀我嘅感觉似《浅谈英语中的外来词》多啲。

 

哈哈哈……低級到極點噶錯誤,我打錯左,多謝提醒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1 19:35 , Processed in 0.0776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