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柄士巴拉——得棚牙;牛皮灯笼——点极唔明;冇耳茶煲——得把嘴;黄皮树鹩哥——唔熟唔吃……是否觉得这些地道的广东方言耳熟能详?近日,一热心网友在本地一网站留下的帖子「捍卫粤语文化」系列,引起众多讲粤语朋友的共鸣。不少市民纷纷跟帖,道出自己熟知的广东歇后语,或是粤语儿歌。 在他们眼里,这些广东特有的语言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已日渐式微,对其的保护留传,已是迫在眉睫。
粤语歇后语
一帖引热议
进入网站,这位名为「IOUBB1214」的网友一口气贴出数百条,或者熟悉,或者闻所未闻的粤语歇后语,涉及领域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及平时的为人处事,就连天文地理知识也有所阐述。帖子最后,IOUBB1214坦陈,已经越来越少人讲粤语歇后语,希望能借此帖,提醒大家不要让这些独特的语言文化失传。
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跟进。不少网民跟帖之余,不忘也为帖子主题——捍卫粤语文化,添砖加瓦。其中,网名为「实话验证码」的网友,在此帖基础上,又贴出百余条更为新鲜的歇后语。「一山还有一山高,原来粤语可以这样精彩。」不少网友追帖后发出感叹。
「鬼马」歇后语
逐渐被淡忘
「我是听着这些歇后语长大的。」25岁的阿rain是地道的佛山人,也是这份帖子坚定的拥护者。阿rain生活在南庄农村,自小耳濡目染,许多颇具想象力的歇后语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包青天断案——冇得倾,火烧棺材──大叹……」rain笑言,这些歇后语很「鬼马」。小时候在农村,长辈教训人的时候,总喜欢引经据典,但由于没接受过正规学习,用词常是半桶水水平。于是,一些简单易懂,但又让人过耳不忘的俗语冲口而出,久而久之,便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歇后语,「很明显,‘寿星公吊颈——嫌命长’之类便属此类。」rain说,那时最喜欢就是「闯祸」,然后引老人说些让他们脑筋转一下弯才能明白的话,觉得这样真的好玩。
回忆十余年前,歇后语的兴盛,rain隐隐感觉,如今这些特有的语言文化,正走向失传。他表示,不仅年轻人已经摒弃,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也逐渐淡忘,「如果失传,真的很可惜。」
与rain一样,来自南海罗村的思文,对这些歇后语,也是情有独钟。看帖后,不忘在上留言——「严重支持粤语文化。」思文告诉记者,如今身边已经很少能听见这样贴近生活,让人耳目一新的语言。
时代变迁加速
粤语文化改变
无论IOUBB1214的一帖激起千层浪,还是rain,思文等新一代人对广东语言的留恋,都反映出一个问题,现代人的确越来越远离这些歇后语,远离粤语文化。
在跟帖中,记者不难发现,跟帖人均是用粤语作答,并且可分为两大阵营。「留恋派」纯粹回忆歇后语曾经的美好,但更多的「反思派」却已站在更高角度,阐述粤语文化没落的原因,以及为复兴保留这些语言积极献策。
其中,网友「胡狼」的留言「反思粤语文化」,博得众多网友的赞同。
他认为,如今越来越少人讲歇后语,对广东语言日渐淡漠,是有很深的原因。首先,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快,生活节奏快,人说话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表达速度提高了,自然要求说话简练,浓缩,而广东的歇后语有点游戏意味,通过类似猜谜形式,将要表达的意思曲折化,趣味化,这样把话绕着弯、分两段说的方式,无疑不适合高频率使用在日常交流中。
同时,歇后语有很强时代气息,歇后语中很多事物或行为习惯都是有明显的年代标志的,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好似「四牌楼货仔——好极都有限」、「沙湾灯笼——何府(苦)」「顺风屎艇——快夹臭」、「单料铜煲—— 一滚就熟」、「朱义盛——流野」等等,有些是当时的标志建筑物,时移世易,旧建筑无法保存下来,后人听到这些话就不知所云。同样,当时才有的事物,如屎艇、单料铜煲……如今都比较少见或消失了,后人也就理解不到那句歇后语的准确意思。所以,大部分非常有时代特点的歇后语就会慢慢失传。
「胡狼」在分析中还说,歇后语系一个时代人们情趣习惯的体现,生活环境变化了,生活情趣变化了,自然对歇后语热衷程度也会改变。以前的人,没电视看,没网上,没qq聊天,没手机短信发,打个电话都要接线生……生活娱乐相对没有现在那么科技化、多元化,物质生活也较贫乏。所以,他们多是上个茶馆,或者在屋前、巷子头纳个凉,而这些形式娱乐的核心,就是聊天。聊天多了,天天说生活上的事情也说闷了,人们就会想办法,绕着圈子,藏着谜底,将话游戏着来说,为的就是让平常的聊天具有趣味性。
「胡狼」表示,一旦有人说了一句妙趣横生的歇后语,引得大家都高兴,慢慢人们就认同了这种娱乐的方式,当一种行为火起来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一个现象,因此形成了后来的歇后语。但如今的现代人,娱乐的方式太多了,这种不花本钱的娱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无人问津的歇后语就会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旧冲击,时尚占了主导。「胡狼」认为现在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追潮流,不但穿衣打扮要追,连说话都要追。如果还是满嘴都是歇后语,一定会有人觉得奇怪,当人人都不好意思再讲的时候,歇后语自然就会失传。
帖主IOUBB1214也十分认同「胡狼」的观点,但他强调,每一个时期的文化风气、语言特点,若能够总结同收集起来,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这有助发展本土文化的「史记」。像歇后语一样,可能会因以上原因而不流行,以致失传,但也需要保留这历史的印记。
说法
提倡多元文化
应予研究发展
广东歇后语,乃至整个广东粤语方言文化日渐式微,暨南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甘于恩博士对此认为,粤式歇后语以民间老百姓的大量口头创作为基础,童谣、顺口溜、咸水歌等都是不同表达的形式,很通俗、很大众化。
但是,不要说是广式歇后语,即使粤语现状,也不容乐观。他举了一个简单例子,如今每个学生都有一部汉语字典(或新华字典),但绝大部分不会有粤语字典,而且,无论在广州,还是佛山本地,粤语字典仅在几家大书店有售。这样一来不用说孩子,成人也很少认识和写几个粤字。甘于恩甚至调侃,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的广东,是否还有人唱粤曲,或许到时该用普通话来唱粤曲了。
甘于恩表示,目前各地民间方言文学有日渐式微的趋势,与现在提倡文化的多元性相悖。粤式歇后语不仅拥有大量的民俗价值,而且还为语言学的研究,保留了珍贵的材料,值得好好研究发展下去。他强调,将富有特色的歇后语编著出书,就是妥善保存,流传后世的一个良方。
文: 庞文彬
顺德人梁子刚在加拿大用粤语讲古,风靡华人世界。然而,这些特有的语言文化在本地却日渐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