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式學塾傳統教授「冥」字係讀如平聲。
按詩韻亦均係分屬平聲部。
請睇唐 杜甫 詩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如左、
酒渇愛江清、
餘甘漱晩汀。
軟沙倚坐穩、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
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
都已遣沈冥。
是詩乃係唐五律、押平聲「青」韻。
「汀、醒、伶、冥」 四韻脚讀如「TING1、SING1、LING4、MING4」。
其中「醒」字有平上二聲、於唐詩中可平可仄、視乎詩人用字需要、此處押平聲韻故讀如「星」。
而「冥」字僅有平聲、古往今來未見有用如仄聲者、故應讀如「名」。
若然「冥」讀上聲、「遣沈冥」三隻上聲字讀起身甚為拗口。
之不過口語変讀如上聲「MING5」、廣府話中比比皆是、亦無需刻意「正其音」。
同其它文白異讀一樣、兩音可以共存。
庸附風雅、文人墨客、謳詠誦吟需應恪守詩韻、
引車賣漿、市井之徒、所操言語不必諸多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