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42|回復: 2

[粵韻風華] 弘扬岭南优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26 12: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张杰龙(张杰龙,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

  【中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工作;加快建设地方民俗博物馆,举办展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正确处理好保护龢利用的关系。

  Abstract: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museums should perform well in collecting, preserving and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s of local folk museums and run the exhibitions of local intangible heritage. Re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包括口头传授、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

  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明确的定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瞭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并要求建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会员国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协调有关工作。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此外,文化部等9部委主办的首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在文博界引起很大反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

  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文化机构。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全球化浪潮面前,不仅要进一步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花大力气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不同的认识,另一方面,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人,是人的精神活动,不稳定,因此难度大,管理复杂,不易操作,而且成本大,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的收藏功能必须扩大,要下大力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工作。〔1〕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文博界历来叫民俗民间文化,并为调查、保护、传承民俗民间文化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博物馆对此做了很大贡献,一些民俗民间文化的精品之作都在博物馆收藏。博物馆是保护民俗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首先要有继承此项遗产的人,并能掌握技艺进行表演、操作;其次,要征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传承资料和道具等〔2〕。如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三月三」每年在佛山祖庙举行,十番飞钹、唱龙舟、锣鼓柜、讲古仔等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市民从中可以感受到佛山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礼仪的魅力,据《佛山忠义乡志》载:「灵应祠身会诞,乡人赴祠肃拜,各坊结彩,三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条里。」 「三月三」是佛山最盛大、最排场、最热闹的贺诞活动。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表演如木鱼歌、咸水歌、龙舟说唱等,由已多年未公开表演的珠江三角洲民间老艺人作技艺表演。而作为表演道具的锣鼓柜所演奏乐器如吹管、弹拨、拉弦、班鼓、群鼓、板、高边锣、大文锣、翘心锣(俗称铜锣)、单打、大拨、大小唢呐、横箫、短喉管、中三弦、小三流、竹殻提琴、二胡、月琴、秦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于博物馆物质征集的范围。

  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样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不应束之高阁,藏于深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立足恢复它生活样式的本色。如岭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粤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具有浓郁岭南文化艺术特色。粤剧从几百年前发源,直到今天广为流传。佛山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曾经是粤剧的活动中心。粤剧的形成经历了外江班——本地班,古腔粤剧——现代粤剧的曲折过程。建于顺治十五年 (1658) 的佛山祖庙万福台,是粤剧名伶表演的戏台,每年的六、七月,戏班第一场戏必定到祖庙万福台上演。如今,佛山地方政府在做好古建筑保护的同时,利用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兆祥黄公祠,建立了一间集收藏与展示粤剧珍贵文物的广东粤剧博物馆。粤剧博物馆利用精美的粤剧舞台布景,通过陈列出明清两代至当代的粤剧剧本、木鱼书,海报、戏桥、乐器、戏服以及早期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相关的粤剧文物2000多件,向观众一一展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粤剧。在开发地方旅游的大环境中,佛山市政府投入巨资,逐渐将粤剧的生活样式恢复起来。首先从小学生入手,开办粤剧辅导班,在小学生中传唱粤剧;利用清代古戏台祖庙万福台,专门邀请民间歌手和粤剧团演员定期登台演戏。使与民众生活隔膜已久的粤剧逐渐重新回归到民众本来的生活样式之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保护生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和传统工艺技能(如陶瓷、染织、漆器艺术、金属加工等工艺美术等)。在国际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上,我们发现有多项技艺性的遗产:如马达加斯加东南高地上,Zafimaniry部族至今保留着一种曾被祖先广泛使用的木工手艺。对技艺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关健要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要全力挖掘现代生活中尚存的传承地和传承人〔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依附于人的身体,一旦人亡,这种无形文化也会随之消亡。作为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必须有人继承才能得以传承下去。如竹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古代人们就能用竹刻作器具,明清时期最为繁盛。但当时竹刻只是一些文人雅士的小玩意,从来没有被认真重视。这门濒临灭絶的竹刻艺术现今却成了当代著名中国竹工艺大师陈根的拿手絶活,这位出生于南海丹灶沙浦村的著名竹刻艺术家,迄今共创作了4000多件竹刻艺术品,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陈氏二十八式刀法」,先后在澳大利亚,香港、北京、广州、梧州、柳州、珠海、南海等地举办了近30多次个人竹刻艺术展览。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凭藉着手中的一把刻刀,将竹的高风亮节、高雅自洁一一雕刻出来。为了不让竹刻这门濒临灭絶的传流艺术流失,他还招收徒弟,开班传授竹刻技艺,教授少年学徒,将竹刻这门技艺传袭于后人;他还着有《陈根竹刻艺术》、《醉竹人生》、《竹工艺术》等书册,使竹刻这项濒临灭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生长的氛围中保持其活力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佛山是岭南著名的秋色之乡。佛山秋色,是指秋季农业丰收之时,民间举行庆祝丰收游行,俗称「秋色赛会」或「秋色提灯会」,统称为「秋色」。佛山自古以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而闻名,为我国的「四大名镇」和「四聚」之一。而每次秋后的秋色活动亦是佛山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干隆十八年(1753)《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了当日秋色的盛况。 秋色活动有包括表演艺术和手工艺术两大类,分成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灯色共六色之多。内容有起马、开路队、大灯笼、唢呐队、马色、头牌幡旗、罗伞、耍龙灯、灯色、合面、担头、车心、十番、锣鼓柜、大头佛、踩高跷、狮子队等。佛山秋色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名扬海内外。正如郭沫若同志对秋色的评价:「凭将秋色千张纸,夺得干坤万象春。神似人灵神已废,而今百姓尽为神」。

  一年一度的南海官窑生菜会源于明代,盛于清代。当时官窑有一白衣观音庙,名「凤山古庙」,附近有「摸仔岩」,据说摸到螺便生儿子,摸到蚬便生女儿。每逢正月廿六,凤山古庙被前来拜神「摸仔」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广州、港澳乃至东南亚都有人慕名而至。随着凤山古庙在「文革」期间被拆毁,拜观音、摸仔等习俗已成历史,唯有美味的生菜包让人们念念不忘。上世纪80年代,官窑百姓又恢复了这项美食传统,并把吃生菜包的日子从正月廿六观音诞,改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一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南海官窑的生菜会,每年都举办成为招商引资和联络乡情的盛会。如今,当地政府将官窑生菜会这种民间民俗文化政府打造成盛大的民俗节日,使官窑城区万人空巷,周边地区超过10万市民赶来参与这场「民俗盛会」。 每年的佛山秋色、官窑生菜会这些民俗文化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保持其活力。

  以经济效益的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剪纸、木版年画、陶艺、竹刻以及其他很多手工艺制作项目,都可以作为艺术人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延续传承。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佛山剪纸既具有我国各地民间剪纸的共同特点,又以选材和制作工艺的要求不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闻名全国。据《岭南民间百艺》记载,「佛山剪纸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光绪年间。清代时,佛山经营剪纸的店号约有30多家,从事剪纸生产的工人达300多人,产品除供应省内西北江地区外,并销往中南、西南各省及远销东南亚各国。」 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璧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佛山剪纸及其他很多手工艺制作项目,都可以作为艺术人生产、生活方式延续传承。

  佛山制作木版年画已有600年历史。在极盛时期,整个佛山至少有10多家木版年画的作坊,最高峰时年产量达800万幅,平时也保持在400万幅,大量出口到东南亚等地。但迄今仍用手工绘制的正宗流派,只剩下「冯均记」一家了。将佛山剪纸。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启动,佛山市有关方面也已经开始抢救硕果仅存的手工木版年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方法 
重视开展传统文化竞技比赛项目,进行评选,予以奬励,通过这些激励机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各地应组织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各种群众性比赛活动,并在这个过程筛选艺人,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4〕。如南海西樵山每年举办的全国狮王争霸赛就是很好的竞技项目。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不同,传统舞狮与竞技舞狮也不同。西樵山吸引来自全国的狮艺精英,开展这种传统狮艺竞技比赛项目,对来自各地的舞狮队伍进行评选,予以奬励,通过这些激励机制,除了增加西樵山的知名度,吸引游人前来旅游观光外,更促进了传统舞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黄飞鸿的狮艺、武艺在武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飞鸿传人得到武术界人士的尊重,他们在香港、澳门、美国、捷克等都开设拳馆,推广黄飞鸿的功夫,国外也很热衷黄飞鸿的武术,这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快建设地方民俗博物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纪念物。作为历史遗存,这些纪念物对瞭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各地方可以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注意文物的搜集和地方博物馆的建设。这不仅有助于当地的文化繁荣、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和展览以后,这些珍贵的展品又将流向何方?本人认为应该尽快建立「民俗博物馆」,通过建立民俗的博物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国人的印象中,中国几千座博物馆好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关系。在国际上,保护管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地落在博物馆身上。2003年,国际博协汉城(首尔)大会的主题,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博物馆在做好征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同时,应广泛深入宣传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唤起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守护好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举办展览要充分展现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面貌,集中反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已成为当前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好保护龢利用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才有可能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但利用的同时不能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龢利用价值;只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将使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保护得越好,其价值也就越大。知名度也就越高,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良性循环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此外,一些国内外投资者会通过旅游瞭解旅游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将会吸引他们到这些地区投资办企业,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如能确实利用好民族文化,就有利于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5〕因此,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好如下几点措施:

  1. 要加大宣传,使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确认尊重和弘扬」。目前有些单位和地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保护。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如果不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保护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2. 国家要有长远的规划,分步实施,非物质文化保护是巨大的工程,没有规划是不可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必须「制定一项总的政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将这种遗产的保护纳入规划工作」。首先应该保护那些濒危的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3. 要立法保护,并建立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措施,否则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保护工作会受到各种制约或阻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资料,世界上57个国家将无形文化的龢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52个国家的立法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龢民俗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规定:各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4. 要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必须「指定或建立一个或数个主管保护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并强调「促进建立或加强培训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以及通过为这种遗产提供活动和表现的场所和空间,促进这种遗产的承传」。目前我国已成立国家民族民间保护中心,但这还不够,各省市、自治区也建立保护中心。否则,无人专门管理保护工作,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5. 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是把握保护工程的大方向,进行指导和规范;二是政府主导立法,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三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应该给予较大的投入。不过,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种类繁多,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完全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保护工程不仅是政府的大事,而且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社会各界不仅要有责任心,而且要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民间和一些企业设有众多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以支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6. 要科学保护,必须「鼓励开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以及方法研究」。必须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一是要研究如何进行保护,研究科学、有效的保护和技术与方法,否则将会因保护不当而遭受损失;二是要研究如何恢复已经失传或保存不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恢复传统文化的原有风貌。

  7. 要开发保护,支持和鼓励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开发保护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多办专门从事传统的婚丧嫁娶仪式的文化产业,既方便了大众,又起到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的作用;二是多办文化旅游产业,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民重新认识民族的文化。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样十分注重开发遗产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如伦敦两日一次的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几乎每次都吸引数万至数十万游客。法、德等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发保护。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成就。〔6〕

  

  注释:

  〔1〕〔2〕马自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球化与博物馆》,《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P47,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

  〔3〕陈勤建: 《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P325,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4〕敖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P139,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5〕〔6〕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P99-103,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發表於 2009-8-1 15:55: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道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3 23:21 , Processed in 0.0633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