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917|回復: 0

[其它] 深圳廣府宗祠的調查與研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23 10:24: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彭全民(彭全民,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中文摘要】本文参考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及深圳广府系家族谱,对深圳广府宗祠在文物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初步调查、整理和研究,为广府宗祠的维修、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点信息。

  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other experts research results and Guangfu genealogies in Shenz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neatening and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relics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Besides, it also provides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maintenance, conservation,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宗祠,宗庙,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或太庙,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这些宗族的宗祠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宗祠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是血缘崇拜的圣堂,是家族、宗族凝聚力的象征,是一族兴衰的标志,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兴旺的家族或宗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絶。千百年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强盛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祭祀建筑。

  广府人称宗祠为祖祠或祠堂。「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宗祠每进均是较为敞开的建筑,因此有「祠堂」之称。

  由于解放以来,虽然,有少量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宗祠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下来。但宗亲的祭祖活动被作为搞宗派来批,宗祠等蒸尝被充公,或分给私人。血浓于水的祭祖活动不但不能搞,甚至连宗祠的装饰、神龛都被摧毁,宗祠被挪作他用,有的甚至被改建。很多旧城、旧村改造根本不考虑遗产保护,至使宗祠大批的消失。这种环境很难谈的上保护和研究宗祠。

  自1980年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以来,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也随着各地地方史志的编写和文化立市,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了。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认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又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想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1〕,于是在全国掀起重修家族谱和宗祠的热潮,这也引起研究家族、宗族、民系发展史的热潮。在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也有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就,如1998年张国雄等着的《五邑文化源流》、1999年龚伯洪编着的《广府文化源流》、2000年叶春生着的《广府民俗》、2001年谭元亨着《广府海韵》、2003年谭元亨着《广府寻根》、2007年陈泽泓着《广府文化》等,但这些专着中研究广府建筑的不多,而提到姓氏宗祠和祭祖方面的的就更少了。

  在岭南历史建筑和广府宗祠方面,古建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曾作了不少研究 ,发表了不少论文与文集,有邓炳权主编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学术论丛第二辑《文物保护与利用》〔2〕、邓炳权《岭南建筑的发展阶段与特色》和黄佩贤《清代广州的合族祠》〔3〕、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4〕、凌建《顺德祠堂考》〔5〕、黄淼章主编《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论文集》〔6〕、郭顺利《试论广东古代祠堂的成因、类型与特色》〔7〕、陈坚红、邱立诚《「人」在最高处》〔8〕 等,使人们对岭南历史建筑,尤其是广府宗祠的看法耳目一新。

  2003年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2005年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吴川市吴阳镇、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2007年开平市赤坎镇、珠海市唐家湾镇、陆丰市碣石镇、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等古镇、古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第一、第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除了鹏城村和碣石镇外,其他都是广府民系古镇、古村,并得到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而宗祠则是这些名镇、名村最重要文物建筑之一,是双重文化遗产,为古镇、古村增添了光彩,这也大大地促进了广府民系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研究。2007年佛山市南庄镇罗南隆庆村陈氏宗祠和隆庆书院,由村民集资开发为村史博物馆。同年5月深圳福田区「下沙黄氏宗亲祭祖仪式」,被公布为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广府宗祠在未来将在遗产保护、宗族民俗、旅游考察、寻根问祖、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圳是个半广府、半客家的地方,西部地近珠江,地势较平缓,是广府民系聚居之地;东部多山地,濒临大鹏湾、大亚湾,是客家民系聚居之地。龙岗等地的客家宗祠,大部分建在客家围内的中轴线上。而广府宗祠大部分建在围外。广府、客家两民系的宗祠各有特色,有必要加以区分和比较。因此,本文参考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深圳广府民系家族谱,以及深圳广府宗祠的调查、测绘、维修设计方案资料等,对深圳广府宗祠在文物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整理与研究,为广府宗祠的维修、保护、研究和开发研究提供一点信息。同时在2001年杨耀林、黄崇岳主编《南粤客家围》〔9〕、2008 年张一兵编着《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10〕等研究深圳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为深圳的广府历史建筑作点介绍。

  说到广东广府民系的立祠之俗,清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中说:「岭南之着姓右族,于广州为盛。广之世,于乡为盛。其土沃而人繁,或一乡一姓,或一乡二、三姓。自唐宋以来,蝉连而居,安其土,乐其謡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其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庙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庙,追远也,收族也。追远,孝也。收族,仁也〔11〕」。立祠的目的就是为了追远、收族,行孝仁之道。乡土建筑,就是广大乡村中土生土长的建筑,包括祠堂、寺庙、教堂、民居、学堂、店铺、作坊、村门、巷门、亭、廊、围墙、炮楼、桥梁、泉井、沟渠、道路等。宗祠在乡土建筑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瞭解乡族姓氏、地方历史文化,一定要瞭解当地的宗祠。一座宗祠反映一个姓氏的历史、源流、迁徙、风土民情与传统文化。宗祠是个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于一身的特殊建筑。宗祠是怎样择地创建的呢?

  一、宗祠的择地、命名及分布

  广府民系之俗,人人都怀着崇敬、眷恋之心看待他们的宗祠,在他们的心目中,宗祠是块风水宝地,祖灵敬奉其中。这个村的族人旺不旺,就和宗祠的风水和祖灵有关。深圳广府民系,大部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地势平缓。祠堂一般是建在村前,或村的左,右两旁,时间久远的,一般在村前居中的地方,祠前有一小广场,再前是风水池,这是普遍的现象。广府人在筹建祖祠之初,择地是慎之又慎,且信心十足,这里是他们安妥先灵的地方。下面从宗祠的碑记,可瞭解广府民系建祠之俗。

  1. 择地

  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村何氏,乃明初岭南名贤东莞伯何真之后裔,虽何真母亲叶氏与两个儿子定居笋岗,因明初「蓝玉案」后,其袭封东莞伯的何华祖,乃蓝玉女婿,受诛连。何真后裔四散。后虽平反复居,但元气大伤。为重振何氏家族,民国十年(1921年)何真后人改了宗祠方位,重修何氏宗祠,其大门内右侧墙上立着一块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何氏宗祠碑记》,上刻着一段宗祠的风水铭文,大论其吉地之风水,说本村族祠「系乘龙气之正脉」,「外收堂气之原」,并告诫子孙「此山向永远流传」〔12〕, 可见宗祠择地何其重要。

  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围村刘氏宗祠内,镶嵌着一块清咸丰四年(1854年)《昭兹来许》碑记,讲述刘氏宋代始祖刘原广,立村新围,数代单传,「至七世祖彦礼公,克承先业,五桂联芳,勤俭持家,创有尝产,一时营建宗祠,承先启后,风淳俗美,班班可考〔13〕」。因陈壮园之乱,盘踞西丽,七世祖刘彦礼等挈家而逃,迁居异域。至清初定鼎,又复原居,历数代后,「咸丰岁在癸丑,十六传孙杰英应试扺省,适遇罗定东、安晓峰、阮老师,邀请相厥阴阳,指陈得失,力嘱我乡重修祠宇,将原向酉卯兼庚甲,今改庚甲兼酉卯,又于右边添建文武帝庙一所,以培风水,计用工程共费千有余金,广和用是,阖族公议,举皆乐从〔14〕。」七世祖刘彦礼于明代创尝产建宗祠,当时一定是经堪与师的指导,才有「风淳俗美」之说。至十六世刘杰英清咸丰三年(1853年)往省城应试,得风水先生指导,定当重修祖祠,添建文武帝庙,略改祖祠风水方向。经刘英杰倡议,族长刘广和发动全族捐金支持祖祠重修并顺利完成,今新围村刘氏宗祠的规模,即是咸丰四年(1854年)重建的形制。因此,宗祠择地,定方向,昭兹来许,创新围刘氏600年基业。按刘英杰乃新围十六世祖的代数推算,刘原广定居新围时间不应在宋代,应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

  宝安区龙华街道上游松游氏家祠内,保留了一块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建祠碑记,讲述了游职大一家为给曾祖建祠,认定风水吉地,立志创家立业,前赴后继创建祖祠的动人故事。「建祠奉祀,以笃亲报本,为后嗣者所当然也〔15〕」游职大之父游卓超,兄游位大,于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家祠三栋,以奉曾祖。结果「业将成而兄已逝,工竣毕而父随终。乡中人以为有碍风水,时予叔、侄年少无知,误听旁言,竞于庚寅岁将厅之前二栋拆去,仅留寝室〔16〕。」至游职大等长大,已追悔无及。于是发奋图强,以恢复父兄未竞之志为念,将祖先伯举数石遗产,不辞劳苦,设法经营,经20余年之艰辛,终创尝产八十余石,年来盈余,于嘉庆四年十二月(1800年1月)创立家祠两栋,鸠工七阅月工竣。落成之时,游职大宗亲为撰文刻石以传不朽:「窃思伯举今尝产,经予积置维艰,嗣后无得分家,轮权惟以本房内,有齿德者权理贮积,除粮祀外,既得以备修葺祠墓之需,且使将来绵延扩大,子子孙孙相引勿替,本房中规矩常存,尤职所厚望也!爰叙其创置始末,勒石以垂不朽云〔17〕。」可见,一块风水宝地的好坏,还应加上子孙后代的不懈努力,才能绵延扩大,流芳百世也!

  龙岗区龙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座北向南偏西10度,位于格坑老巷17号,乃格坑开基之祖陈澄波、陈静波兄弟为纪念其父陈振堂、陈静波(陈振堂次子,过继二叔孔照为子)之父陈孔照,而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祠名取自振堂、孔照兄弟俩的振、孔两字。振孔公祠,为三开间三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左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武进士陈兆麟故居。前堂左边墙上立有「祠碑」〔18〕一块,立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月宗祠归火安神之时。据碑文载,澄波、静波兄弟之父振堂,辛苦创业,置有格坑这片土地。振堂逝世后,兄弟俩孝顺母亲,和睦乡邻。道光八年(1828年)澄波经程江铁楼堪舆大师指点,与弟静波合作,在隔坑建围立祠,建围名曰「南朝世居」,今之格坑村是也。碑文还载,建祠起造艰难,兄弟俩经数载筹谋,于道光十八年正月(1838年1月)平基,八月初六(9月24日)兴工行墙,立干山巽向兼亥己,放水在巳丙方,开正丙门,合三大卦。笃造鸠工、选课进火乃孙星楼负责。立碑的目的「想是祠之缔造,波等经营数载,方告成功,维你后人悉知,祖功创造之难,愿守成而勿替可也!」〔19〕村场、宗祠的择地花了两代人的时间。

  从上面四座宗祠的营建、重修,都有不同的说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宗祠乃风水宝地,乃祖先千辛万苦所创建,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改变它的。

  2. 命名

  深圳西部每个姓氏的宗祠都有总祠与分祠之分,如南山区南头郑姓始祖郑柏峰,北宋熙宁年间(1068-1085年)迁来南头,其子孙后裔分布在南山、福田、宝安等区,后裔聚居的村子就达数十条村子之多〔20〕,除南山区大新街道涌下村原有郑氏大宗祠作为总祠外,其他村的分祠均称为郑氏宗祠或某某郑公祠,如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村郑氏宗祠,桃园街道大涌村郑氏宗祠、塘朗村郑氏宗祠、光前村郑氏宗祠,南头街道涌下村郑氏宗祠,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村郑氏宗祠等。向南村除了郑氏宗祠,下又有月岩郑公祠等。其等级是大宗祠—宗祠—分祠。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也有未按此分等级的。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其宗祠就直接叫「怀德黄公祠」。黄怀德是上沙村黄氏三世祖,邑庠生,生于宋干道八年(1172年),终于淳佑元年(1241年)〔21〕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其宗祠也叫「黄思铭公世祠」, 始建于明代,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风格。黄思铭是下沙村明黄氏九世祖。因是血缘同宗的缘故,宗祠的命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 分布

  与深圳东部的客家的宗祠相比较,西部的广府村落其立村时间较客家村落早,是在北宋时就迁入深圳与香港。根据深圳、香港族谱所载,宋代迁入深圳立村的有:郑〔22〕刘(龙岗平湖房)〔23〕黄(沙头上沙、下沙房)〔24〕曾(宝安沙井东塘房、新桥房〔25〕 )、陈(宝安沙井朝举房〔26〕、公明水贝房〔27〕)、林(宝安福永桥头房)、吴(南山南园房)〔28〕、刘(宝安新安流塘房)〔29〕、陈(宝安沙井驸马房)〔30〕、温、潘〔31〕等姓,迁入香港的有邓〔32〕、林(九龙莆冈房)〔33〕、侯〔34〕、彭〔35〕、陶〔36〕等;元代迁入深圳立村的有:文〔37〕、黄(宝安新安上合房)、黄(南山北头房)〔38〕、庄〔39〕、欧阳〔40〕、王〔41〕、何〔42〕等姓,迁入香港的有廖(新界上水房)〔43〕、吴(九龙衙前围房)〔44〕等姓;明代迁入深圳立村的有蔡〔45〕、袁〔46〕、麦〔47〕、江〔48〕、廖(宝安龙华清湖房)〔49〕、姜、叶〔50〕、张〔51〕、方〔52〕、詹等姓。因此广府民系占有沿江、沿海一带水路交通发达之地。而客家村落则在明代中期迁入深圳,有龙岗赖姓和坪地萧姓等,只好进入偏僻的山区地带。广府村落,因时代较早,原在村口或显要位置建立的宗祠,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围也建了不少民居,逐渐成了祠堂村,如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村、福田区梅林街道上梅林村、新州村等都有祠堂村之名。

  深圳西部的各姓广府宗祠主要分布在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与宝安区,盐田区与龙岗区较少。保守地估计,广府宗祠应在500座以上。清初,清廷为围困台湾的郑成功,沿海五省边界内迁50里。受清康熙三年至八年(1664年-1669年)迁界的影响,康熙以前的宗祠,在迁界内的,因受拆迁的破坏,很难保留,至复界时,乡间许多建筑已是残垣断壁。而康熙八年(1669年)以后创建的宗祠或重修的宗祠就保留了不少。

  罗湖区有笋岗街道笋岗村何氏宗祠,东门街道湖贝村怀月张公祠,莲塘街道坳下村邓氏宗祠等。

  福田区主要有:沙头街道上沙村怀德公祠,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新洲村简氏宗祠,沙尾村碧州莫公祠,皇岗村庄氏宗祠等。

  南山区主要有:

  西丽街道新围村刘氏宗祠等;

  桃源街道大涌村郑氏宗祠,平山村方氏宗祠、广昱方公祠、广阳方公祠、西溪方公祠,光前村郑氏宗祠,塘朗村郑氏宗祠、悦富郑公祠等;

  南头街道南头城信国公文氏祠,涌下村郑氏宗祠等;

  南山街道南园村吴氏宗祠、双洲吴公祠、解元祠,向南村郑氏宗祠,墩头村叶氏宗祠,北头村黄氏宗祠,南山村陈氏宗祠等。

  宝安区主要宗祠有:

  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流塘村刘氏宗祠等;

  西乡街道乐群村郑氏宗祠,固戍村姜氏宗祠,铁岗村刘氏宗祠,黄田村林屋林氏宗祠,黄田钟屋钟氏宗祠等;

  福永街道岭下村文氏宗祠、松庄祖祠(文氏)、庵岭二祖祠(文氏)、协和公祠(文氏)、槐廷祖祠(文氏)、文顺祖祠(文氏)、梁庆祖祠(文氏)、梁任祖祠(文氏)、捷卿祖家祠(文氏)、扆宸祖家祠(文氏)、汝道祖祠(文氏)、四胜祖家祠(文氏)、麟圃家祠(文氏)、白石厦文氏宗祠、石琚公祠(文氏)、新田村文氏宗祠,桥头村陈氏宗祠、林氏宗祠,怀德村潘氏宗祠、梅桃松三公祠(潘氏),塘尾村邓氏宗祠,福永墟庄氏宗祠、陈氏宗祠、梁氏宗祠等;

  石岩街道浪心村杨氏宗祠,袁氏宗祠等;

  龙华街道清湖村廖氏宗祠,元珠公祠(廖氏)等;

  民治街道上芬村詹氏宗祠等;

  石岩街道浪心村杨氏宗祠,袁氏宗祠等;

  公明街道水贝村上村陈氏宗祠,水贝下村泰宇陈公祠、思梅公祠(陈氏),合水口村麦氏大宗祠,李松朗村梁氏宗祠,玉律村德贵曾公祠等;

  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北蕃曾公祠,新二村谦宜二祖祠(曾氏),东塘村曾氏大宗祠、荣业曾公祠,沙三村陈氏宗祠(义德堂),昂慎陈公祠、静乐陈公祠、昂积陈公祠,沙四村陈氏宗祠,壆岗村陈氏大宗祠,衙边村陈氏宗祠、德辉陈公祠,辛养村陈氏大宗祠,万丰村潘氏宗祠、理学钟冈祖祠、述冈祖祠,步涌村江氏大宗祠、静庵江公祠,沙一老村黎氏宗祠,沙头村宣玉钟公祠,黄埔村冼氏宗祠等;

  观澜街道竹村邓氏宗祠、邓褆家祠等;

  松岗街道燕川村陈氏宗祠、素白公祠、泽培公祠、乡贤祠、匠耕陈公祠、月客陈公祠、醒庵祖厅,东方村文氏大宗祠,沙浦村富祖蔡公祠、碧沙蔡公祠、乐圃蔡公祠,沙一村贞祖蔡公祠等。

  龙岗区主要有:

  龙城街道沙塘围海旋公祠(陈氏),黄阁坑村南岳公祠(陈氏),格坑村振孔公祠(陈氏)等;

  龙岗街道仙人岭村陈氏宗祠(楚彦陈公祠)等;

  平湖街道平湖大围刘氏宗祠等;

  坑梓街道老香村香氏宗祠等;

  坪地街道西湖塘老围王氏宗祠、西湖塘新围三座王氏分祠等;

  大鹏街道水贝村欧阳氏宗祠等;

  光明新区径口村黄氏大宗祠,楼村陈氏宗祠、廷养二公祠(陈氏)等。

  二、宗祠的分类与分式

  关于宗祠的分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专家郭顺利,把广东古代宗祠从性质上分成家祠、分祠、支祠、宗祠、合族祠(统宗祠)、杂姓合祖祠、名宦祠、贤士祠、英烈祠和孝贞寿祠等10类;又按宗祠的建筑布局、平面和形制分成单体祭拜室式、外门—香案—祭堂式、单体楼阁式、牌楼—正殿式、拜亭—正殿式、四合院落式、四进的模式、家塾书院式、三路建筑群式等9式〔53〕。这给广东古代宗祠的分类开了先河,便于人们进一步瞭解广东古代宗祠。本文参考郭顺利的分类、分式的方法,仅对深圳的广府宗祠,在平面布局与立面上进行分类分式,以便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广东的宗祠建筑和历史建筑。

  深圳的广府民系主要姓氏是当地的始迁祖,少部分是由东莞、香港等地迁来。因此,历史悠久,形成自己血缘宗族网络,其风俗文化以及建筑都有共同的特点。如南宋迁来宝安沙井的陈朝举房,已发展到数十条村庄。而他们所建的宗祠,虽然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时代参差,但总的情况还是大同小异,有其不同的种类和发展轨迹。宗祠是乡土建筑中,是最为传统的建筑,其发展变化是很缓慢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宗族、宗祠的宗演化出来的,就是根本的意思。广府宗祠的平面布局与立面,代表了这个家族的门面,是最重要和最显要的地方。宗祠的「头门」,即是宗祠的前堂,他向外的一面是个凹体,这个凹体的大小、形状就决定了宗祠的种类。因为,不同的凹体,是用不同的身份和金钱来决定的。关于广府宗祠的分类,经与同事张一兵博士商讨,吸收了他的建议,根据宗祠的平面布局和立面,把宗祠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内凹肚型,第二类是外凹肚型,第三类是双凹肚型。

  1. 内凹肚型

  内凹肚型,它主要的特征是宗祠前堂的平面没有鼓台,只有仅够避雨的小门厅,即前面的墙体中部往内凹的小门厅。门厅两侧是头门内左右厢房的外墙。从立面看,只见大门与墙体,不见门厅梁架和柱础。这种类型较为檏素,在建筑上也省材省料。这种类型的宗祠不多,是早期建祠和建分祠、或书塾、书室的一种类型。

  如南山区南头古城内信国公文氏祠:

  信国公文氏祠,是深圳、香港等地文氏族人纪念宋信国公文天祥的宗祠。始建于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为面宽三间三进深两天井建筑结构,面宽10.56米,进深32.17米,建筑面积339.7平方米。大门额上刻:「信国公文氏祠」,落款竖刻阴文:「嘉庆丁卯年(1807年)桂月重修」。祠中后堂原悬挂有「正义堂」的牌匾,正中安放文天祥的镀金塑像和神位牌,现已不存。据载,在南头田寮仔原有十多亩稻田和两口鱼塘作为「饷田」,所得收入专供黄松岗墟和信国公文氏祠支用,族中委派一名长者料理祠内事务。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作为文天祥纪念馆的馆址,供游人参观。

  这种类型的宗祠还见有龙岗区坪地街道西湖塘新围的三座王氏分祠。

  2. 外凹肚型

  外凹肚型,从平面看,其主要特征是大门没有内凹,而是与前墙持平,只是左右侧墙向前伸出,使门前挡雨的面积大为增加。从立面看,增加了宗祠正立面的空间效果。因此,这种类型是一种最简单、省材,而又大方实用的一种的类型。这种类型宗祠较少。

  如龙岗区龙城街道沙塘围村海旋公祠:

  凯旋公祠,位于麻沙村沙塘围之侧,始建于明,清代重修,为单间两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包括头门、天井和正堂,面阔4.4米,进深10.11米,建筑面积44.48平方米。大门额塑「凯旋公祠」四个大字,「凯」乃「海」字,今由古墓碑改正。为砖墙,花岗岩石天井,三合土地面,辘筒灰瓦屋面,神龛置「颍川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龛两侧对联为:「凯奏先人兴俊烈,旋看后裔起龙文」。龛下有「护祠土地之神位」。

  3. 双凹肚型

  双凹肚型,从平面看,两侧墙与鼓台后的前墙是一凹,前墙与大门与门墙又是一凹,因此名为「双凹」。从布局看,祠内可以是带牌坊的,可以是带牌坊的。从立面看,可以是全墙的,可以是带梁架的,可以是带柱的,豪华一点,还可以再带鼓台和月梁。它主要的特征是形成较宽阔的门厅,可以容纳更多柱、梁与装饰。这是用材用料较多、较为复杂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也有简繁之分。只见清水墙的,叫面墙式;带柱的叫落地檐廊式;带鼓台的,叫鼓台式。鼓台式又可分普通鼓台式、带牌坊鼓台式、带牌坊鼓台式等。这种类型适合大姓的总祠、有地位的家族的宗祠和名人祠。有实力和经济能力的,可以盖复杂而豪华的,不够实力的,可以盖檏素而大方的面墙式。

  (1)面墙式

  面墙式,即宗祠的正立面只见清水砖墙,而不见柱、梁架与鼓台。这是宗祠中仍为多见的一式。是双凹肚类型里面最经济而大方的一式。这一式,仍然可以装饰壁画、贴陶塑,在檐板雕、墀头、瓦当、台阶、地面、墙体等地方花工夫,而不失大家风度。

  如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坑村南岳公祠(陈氏):

  南岳公祠,位于黄阁坑老围南面围墙外,座西向东,始建于明代中晚期,历代有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晚期风格,为三开间两进深建筑结构,12.6米见方,建筑面积158.76平方米。大门额塑「南岳公祠」,两侧对联曰:「南雄发裔,岳岱留徽」。 后堂前金柱础仍为明代原物,其主要梁架为晚清时期的博古镂空版板式梁架,木雕构件工艺精湛,但明代祠堂基本格局未变。其多次重修均留下明显的印记。

  这种类型的宗祠还见有宝安区沙井街道万丰村理学钟冈祖祠(潘氏)、万丰村述冈祖祠(潘氏)、龙岗区龙华街道清湖村元珠宗祠(廖氏)、龙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陈氏)等。

  (2)落地檐廊式

  落地檐廊式,即在面墙式的檐廊下加上立柱与梁架。

  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尾村碧州莫公祠。

  碧州莫公祠,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尾东村119号,坐西北向东南,始建于明,见载最早的一次重修,是清同治二年八月(1863年9月),目前碧州莫公祠所保留的正是这个时期的风貌。宗祠为面宽三间两进深一天井带左右廊庑的建筑结构,面阔10.70米,进深17.20米,建筑面积184平方米。前堂大门石匾额书:「碧州莫公祠」五个大字,大门对联刻「卿贤留世泽,鼎甲旧家声」。 后堂正中设神龛,置有「巨鹿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及本村始祖等牌位。神龛两侧对联:「沙环碧翠源远东邑绵世泽,尾绕洲川立基南山振家声」。 2007年11月被福田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式还有宝安区龙华街道清湖村廖氏宗祠、南山区桃源街平山村道西溪方公祠等。

  (3)鼓台式

  这是深圳广府宗祠的主要双凹肚型中最多的一式,主要特征是大门外两侧带有高起的鼓台,鼓台上有立柱、虾公梁与梁架等。鼓台,广府民系又称「包台」,学术界又有称「塾台」。据其功能看,这里多为放置鼓乐的地方,可避日晒与雨水,又不阻宗祠出入。因此本文暂称之为「鼓台式」。鼓台用石砌筑,有用花岗岩石,有用红砂石,有砌成墙,有砌成须弥状,地面有用石,有用三合土。这类鼓台型宗祠数量较多,因高起的鼓台,抬高了宗祠的立面,可以建得更为雄伟壮观。特别是始迁祖的宗祠,大部分都是这种型式。

  ①普通鼓台式

  一般是大门两侧带鼓台,面宽三间或五间,两进深或三进深的宗祠建筑。

  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怀德黄公祠。

  怀德黄公祠,座北朝南,元代始建,目前的建筑风貌是清代重修的,面宽12.9米,进深37.18米,建筑面积479.6平方米。为三开间三进深前后廊两天井的砖石木建筑结构。大门石额刻:「怀德黄公祠」, 是深圳人名命名的宗祠中最早的历史人名,黄怀德乃北宋时人。其大门联曰:「参山衍派,椰树长春」。中堂悬挂「昭明堂」。神龛置始祖黄中、本祠祀主黄怀德等神主牌。该祠现保留的是清代的建筑风貌。2001年10月16日被福田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种双凹肚型普通鼓台式还见有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福田街道皇岗村庄氏宗祠、南山区南山街道北头村黄氏宗祠、南山街道墩头村叶氏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岗区龙岗街道新生仙人岭村陈氏宗祠等。

  ②带牌坊鼓台型

  这类鼓台式的宗祠,比普通鼓台式多了一进牌坊,从而比普通鼓台式多了一个天井。从进深看是普通鼓台式的加长型。牌坊的设立,无疑是增添了宗祠的人文信息。牌坊正、背题刻可以一个题材,也可以是两个。

  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位于新桥村中,始建于元代,前有广场和风水池,左右两侧和后面分布有分祠、书室与庙宇。目前的建筑是清干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嘉庆三年(1798年)扩建的。面宽五间三进深左右两亭前后四廊三天井的建筑结构,面宽21.2米,进深49.8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中堂悬挂「大学堂」 木匾。祠内第二进的石牌坊正面额刻:「大学家风」,是纪念曾子的,背面「片石流辉」是纪念南宋曾仕行、曾仕贵兄弟两人,自珠玑巷逃难至广州时,兄弟两人分手,剖石为信,后来曾仕行卜居番禺小龙乡,曾仕贵开基东莞新桥乡,皆成望族。2001年7月17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上合村头,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重修。黄氏宗祠为三开间三进深左右二廊三天井带牌坊的建筑结构,进深41.3米,面宽10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大门石额刻「黄氏宗祠」四个大字,两侧联曰「江夏先声,珠玑旧业」。中堂悬挂「敦睦堂」木匾。后堂神龛置「江夏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前堂与中堂间立一座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是为晋南粤孝子黄舒而立的,额刻「孝行流芳」,正面阳刻对联:「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背面阴刻对联:「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一朝人」,牌坊屋面为辘筒瓦緑琉璃剪边,灰塑正、侧脊,木雕刻梁架。从黄氏宗祠的布局、结构、造型看,有檏实玲珑的特点。1998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种双凹肚型带牌坊鼓台式还见有,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园村吴氏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安区公明街道合水口村麦氏大宗祠、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村简氏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湖区东门街道湖贝村怀月张公祠等。

  ③带后寝鼓台式

  这类鼓台式的宗祠,比普通型鼓台型,其后面多了一寝室,实际是普通鼓台式的加宽加长型。据《礼记·祭法》载:「祧之言超也,言其超然上去也」。孙希旦集解:「远庙为祧,盖谓高祖之父、高祖之祖之庙也。谓之远庙者,言其世数远而将迁也。」又云:「祧即寝也,其字从兆,乃窈窕幽逐之义,寝在庙后,故以名焉,庙以奉神主,寝以藏衣冠。」这也是寝室的由来。深圳的宗祠,常会遇到这种后寝。后寝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村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又称朝举公祠,座北向南,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为面宽三间四进深两横带后寝的建筑布局,面宽23.7米,进深42米,建筑面积924平方米,前堂大门祠名「陈氏宗祠」为明朝理学家陈献章所书,两侧对联为:「门环燕水,祠对麟峰」。宗祠中装饰华美,有灰塑、砖雕、木雕、石雕、嵌瓷、壁画等,工艺精细。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7月至1946年6月,我南方抗日武装——东江纵队,在此地建立抗民主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陈氏宗祠既是重要的革命纪念旧址,也是具有较高艺术、历史价值的古建筑。1999年3月被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对其进行全面维修,并在此建立宝安抗日纪念馆。1999年3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类双凹肚型带后寝鼓台式还见有,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村文氏大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沙井街道壆岗村陈氏大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三、宗祠的建筑与装饰

  1. 宗祠的墙体与地面

  宗祠的墙体除基础外,下部大都有勒脚石,上部主要为青砖墙,清水砖墙为夹心墙,排列有丁顺之分。广府称砌墙的人为泥水佬,俗谓「泥水佬,三件宝」,即抹斗、砖刀、淌板。凡砌砖墙,有单行砖(单隅砖)、双行砖(双偶砖)之分,高低行砌需扣紧实,砌墙横竖直线,需用「墨斗」,用姆指和食指拿着线一弹,即显黑线,然后按线条规范施工。

  此外还有三合土墙,而蚝殻墙侧少见,墙体四角大都有夹石,部分宗祠外墙每进中间有砖护柱。

  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村江氏大宗祠的墙体是蚝殻垒的,该村因地处珠江口,是产蚝之地,村内有多座宗祠是蚝殻垒墙的,这是深圳很有特色的建筑,如唐刘恂《岭表録异》所说:「卢亭者,卢循背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殻为墙壁。」〔54〕这种「垒(蚝)殻为墙壁」之俗是古越民因地取材垒墙的历史见证。

  宗祠的正墙,是宗祠墙体用工最多的地方。这与广府民系地处珠江出海口,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对外交流、贸易较多,非常注重门面的装饰。宗祠正墙的用工、用料和多样、丰富的装饰,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正墙是大门所在,从大门的门枕石、门框、门柱、门匾、对联到门墙,门上的壁画装饰,均非常讲究。门墙下部多有勒脚石,上为水磨青砖砌筑。有的勒脚石至半墙或是全石墙。石有花岗岩石和红砂石多见。鼓台型与部分外凹肚型宗祠两侧的梁架装饰也很讲究,为衬托大门,与梁架相关、相接部分,布置了很多木雕刻,有斗拱、柁峰、梁头、鳌鱼托脚、雀替等。鼓台为石砌,加上鼓台上的石柱、础、虾公梁与柁峰,已琳琅满目。侧墙也多为石脚水磨砖墙,墙上多施壁画。再配以檐雕、琉璃剪边与多样的正脊垂脊,就形成广府宗祠华丽而又壮观的正立面。广府人重门面、重入门的心态表露无遗,宗祠侧面的山墙,广府人也很重视。有人字墙、锅耳墙等。山墙上的装饰也是多样化的,也是展示广府灰塑艺术较多的地方。

  天井一般都是条石铺地,有红沙石与花岗岩石,而用青砖或三合土铺地的较少。宗祠的内排水处理也很讲究,有排沙防堵的水库,有暗槽与外排水相连,走水方向也有说法。

  地面大都以三合土地面为主,或间以砖、石,而鼓台地面以铺石和三合土较为多见。

  2. 宗祠的柱、柱础与木构梁架

  宗祠的立柱,扮演着独特的荷重角色,与梁架一起,在台基上承担着屋顶的承重,有「墙倒屋不塌」之妙,其作用非同一般,因此柱上艺术加工较少。堂前的柱子叫楹,柱在上面的对联就叫「楹联」。

  宗祠的石柱、石础是宗祠重要的时代标志之一。宗祠虽经历代重修,而石柱、石础造型完美,又经久耐用,保存较好而被保留下来,成了宗祠始建或早期重修的历史见证。

  柱分花岗岩石柱、红砂石柱、木柱与砖柱之分。有石、木柱相间的,一般天井及鼓台柱等,为避风吹日晒雨淋,以石柱为多,而堂中部分则以木柱为多。

  柱础,即立柱下的石基础。其作用是将柱的荷载,分布在地上更大一点的面积,又可防潮,防腐。因易接近人们的视线,成了广府宗祠重要的一种石雕工艺。石柱础的高矮、形状、纹饰都打上了各个时代的烙印,因此成为鉴定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石础,一般是宋时期低矮扁平,至明而清是越来越高,纹饰越来越繁杂了。

  宗祠的木构梁架也是鉴定宗祠的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从式样分有抬(叠)梁式,梁穿柱式等。从质地分有红木、杉木、花岗岩石及水泥制成的。与梁架相关连的其它建筑构件有:斗、拱、爪柱、柁峰、鳌鱼托脚、梁头、雀替等。

  梁架是木活,即木匠的功夫。除梁架外,屋架、桁桷、门窗、阁楼等都是木匠所为。从事木工制作的工人,其工具有斧、锤、凿、锯、钳、刨、钻、墨斗等工具,还配以铁钉、竹钉、木钉、铁钩、线坠、曲尺等物件。以往木工多是单干的,其木艺是父传子或兄教弟的。因此,梁架制作的工艺和式样是有承传和发展的。

  梁架的式样,以梁穿柱式为主,这种式样在深圳普遍使用。原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邓炳权先生认为,这种梁架结构,形成于明清时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非常适合岭南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是「在北方各式建筑的叠梁式中融会了南方穿斗式的手法。既有柱上架梁,梁头承托桁条的叠梁式做法;也有柱头直接承桁,以及插拱出挑承檐桁等做法,带有古代南方穿斗式的遗风〔55〕。」深圳使用梁架主要有梁穿柱式和抬梁式,南山区有一座宗祠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南山区大新街道向南村郑氏宗祠,就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的宗祠。其梁架前堂、中堂为抬梁式,后堂为梁穿柱式。

  抬梁式,广府宗祠较多使用,其结构特征是沿宗祠的进深方向,柱子支撑大梁,大梁上再放置较短的梁,层层叠叠而成梁架,再放置在柱顶上的水平辅作层上。梁架上的梁层层缩短,每层之间垫置较短的蜀柱及驼峰(或柁墩)。最上层梁上的中部,立蜀柱(或脊瓜柱)或三角形的大叉手,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屋架的结构形式。

  3. 宗祠的瓦面与屋脊

  宗祠瓦面,明代以来,主要是以辘筒瓦为主,素面勾头与滴水,清代至道光以来见有緑琉璃勾头与滴水,民国以来见有琉璃瓦屋面。

  正脊、垂脊,从质地分,以灰塑为主,琉璃脊、砖雕脊较少。从造型分,有平脊、凸脊、船脊(飞脊),博古脊(方骨)、镂空脊之分。一般前堂屋脊多见博古脊,其次是船脊。后堂屋脊多见船脊,其次是博古脊和平脊,而凸脊、镂空脊较少见。垂脊也见有飞脊、博古脊,或飞脊、博古脊同时使用。垂脊前有的装有陶狮,或釉陶狮。正脊之上有的装有一对灰塑鳌鱼或釉陶鳌鱼。鳌鱼为龙头鱼身,作喷吐水状,是水怪,是人们驱辟宗祠火灾的美好愿望。夸张的脊饰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4. 宗祠的艺术装饰

  宗祠的艺术装饰是所有乡土建筑中,最为丰富的、多样的,这和宗祠在乡土建筑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宗祠的艺术装饰,体现了乡土的民间传统、民间艺术、民间工艺龢民间习俗。因此,丰富多样的装饰组合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它与广州陈家祠的七絶(石雕、木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56〕艺术装饰是一致的、共通的。从表现手法来说,它是多样的。其艺术装饰组合有石雕、木雕、壁画、灰塑、陶塑、砖雕等。

  宗祠外的艺术装饰,从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十分讲究,一般是以灰塑为主调,辅以石雕、木雕、砖雕、陶塑等。以陶瓷为主调的较少见。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清代晚期以前,是以灰塑为主调的,清代晚期以后才出现以陶塑为主调的艺术装饰,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村陈氏宗祠的陶塑屋脊。

  宗祠内的艺术装饰,是以木雕、壁画等为主调的,这些装饰是经不起风雨侵饰的,只能施予室内。

  (1)木雕

  木雕,也称木刻,多见于封檐板、柁峰、雀替、斗拱、屏风、花格、牌匾、格扇、挂落、花罩、神龛等,也包括施于梁架、枋、大门、仪门、案台、柱上的雕刻。其中匾额的题记及部分雕刻图案和手法也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木雕的原料有木质坚硬的坤甸木、黄桐木、杉木和樟木。坤甸木是由东南亚进口的,木质较重和硬,不易变形和防蛀;杉木轻巧,易雕,但易裂;樟木有韧性能防蛀,但易变型。古时很多木头是经过池塘的水浸泡的,可防止变形和防蛀。雕刻的手法有浮雕、主体雕和通雕(通花立体雕)。雕刻完之后,进行多次打磨与上漆,然后设色,有专色、五彩和贴金等。

  宗祠木雕是受广州木雕的影响,广州木雕工艺是以半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相结合的特色而着称于世,与京式、苏式木雕同源又各具异彩,构成我国木雕三大流派之一,显示岭南木雕的神韵与雅趣,造型生动洒脱、古檏典雅。

  (2)石雕

  石雕,即是人们对石质材料进行雕凿而成的建筑构件或艺术品。当地称打石工人为「打石佬」,打石业使用工具,多是铁锤、铁凿、铁钎、铁钳、铁砧、铁笔等。多见于台基、墙群、鼓台、石阶垂带、柱础、梁架、墀头、梁头、虾公梁、出手、雀替、柁峰、券门、门枕石、铺地石、夹石、香炉、牌坊、匾额、对联、碑记,还有抱鼓石、石狮子、石栏杆等等。原料包括花岗岩石、红砂石、云石、青石等。石雕构件,很多带有寓意,非常絶妙。如钱眼形泄水口,隐含了财源汇聚、近在眼前之意,希望族人发财致富。

  石雕具有耐酸、耐腐、耐风雨的作用,不易受到侵蚀,非常适合岭南炎热潮湿、多雨多风和易生蚂蚁的天气。匾额的题记和部分石雕图案与造型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

  (3)壁画

  壁画,俗称「泥水画」,主要绘于祠内墙上部,前堂外墙的上部等地方。壁画大都带花边,书法与绘画相间。大门后墙上用「指日高升」图居多。新桥曾氏大宗祠壁画近二百幅之多。宗祠内壁画繁简、大小是不一的。墙上作画,与在宣纸上作画是不同的。墙上作画,是在灰浆抹墙后未全干时作画效果更好,画色与画底灰浆同时而干,画色会更清新,久难退色。壁画用色多用矿物质颜料配制。

  大门上多作门神彩画。

  (4)灰塑

  灰塑是宗祠内最具传统工艺的装饰之一。它先用贝灰为主,渗入适量河砂、稻草、麻皮等材料合成,制成灰糕,经后进行塑造成型,再用贝灰浆调上矿物质色料,给型塑上彩的一种工艺。灰塑分为彩描和灰批两大类。采描是灰塑的平面表现开式,着重于色彩的描、画。灰批是指凹凸立体感的塑造做法。灰批又分为圆雕式和浮雕式。灰塑的特色,一是以传统吉祥图案居多;二是用矿物质颜料,并有一定秘方配制,色调变化小,保留时间较久;三是有地方师徒承传的手工艺。因此,灰塑是广府宗祠中最具传统工艺的装饰之一。

  灰塑一般被装饰在宗祠外山墙的上部、后墙上部、两侧墙的墀头部位,屋面上正脊、侧脊,窗框上,廊上,廊后墙上及廊门之上。内凹肚型宗祠大门两侧的正墙上。有的宗祠门匾也用灰塑而成。

  灰塑艺人在在作灰塑时也很讲究。做半沉浮灰塑,在壁上钉上铁钉,糊草根灰粗塑,再以根灰批塑表面。多层式主体灰塑,则以开边瓦筒、铜铁线做骨架,然后用根灰立体造型。单个人物,物体另扎铜钱做好骨架再批塑,头部尤要精细,做好后安装上去。最后工序是彩绘,使之眉目清楚,鲜艳夺目〔57〕。灰塑上彩时的色料配制,是用矿物质颜料,如银朱,土黄,石緑,佛青,红丹等,调配殻灰浆而成,用多少配多少。有些民间老师傅,在制作灰塑、调配颜料和上彩时,有意不让人看,生怕人们抢走饭碗或工艺外传。

  (5)陶塑

  深圳广府宗祠的陶塑,是先用陶土塑成所需外形进行烧制,成为构件。它分为素色烧制和挂釉烧制(釉陶)。然后用糯米、红糖水作为粘结材料,把构件按照所定部位进行粘接安装而成。这种陶塑,一般指佛山石湾的产品,又称「石湾公子」,即石湾艺术陶器,其中不少是用在建筑上。主要构件有琉璃瓦当与滴水,排水出口、浮雕塑板、花窗、墙头陶塑、动物陶塑、瓦脊博古等。一般安装在墙上、屋脊上,多见琉璃剪边、瓦脊、山墙墀头、花窗、脊前、脊上、花窗等地方。

  石湾陶塑胎釉深厚檏实,色彩鲜明,造型生动传神,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现存佛山祖庙正殿瓦脊,被誉为「花脊之王」,系清光绪元年(1875年)文如壁造,长31.7米,高1.78米,正、背两面共塑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约300个,十几座亭、台、楼阁和花贲鸟兽点缀其间,组成一个个故事场景。这就是石湾陶塑的代表之作〔58〕。

  宝安区松岗街道燕村陈氏宗祠见有清代陶塑瓦脊,其它宗祠仅有其他部分陶塑,用得多的是琉璃剪边、花窗与动物陶塑。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重修的宗祠多见有现代陶塑瓦脊。

  (6)砖雕

  砖雕是一种较少见的艺术装饰。一般用于檐墙上、山墙墀头上、前堂正墙上、花窗等地方。

  砖,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之一,有「秦砖汉瓦」之称。在深圳的西乡铁仔山的东汉砖室墓,发现有人头像、方孔钱币、弓箭、年号的印纹砖。而在砖上雕刻图案,则是较晚的事。宗祠之中发现的砖雕是在清代。

  砖雕,一般运用精炼烧制的青砖,依据图案内容,做好规划标记,然后逐块雕刻,完工后,按顺序镶砌在墙上。雕刻采用圆雕、高浮雕、镂空等技法。

  (7)艺术装饰的内容分类

  深圳广府宗祠的艺术装饰,其表现的图案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反映了广府民系的地方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如意、美满、长寿、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具体内容分类如下:

  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类:瑶池贺寿、画龙点睛、麻姑献寿、和合二仙、八仙过海等。

  ②历史人物类:二十四孝、水浒人物、三国人物、苏武牧羊、竹林七贤、羲之爱鹅、太白醉酒、郭子仪贺寿等。

  ③风土民情类:渔樵耕读、渔舟晚临、金殿比武等。

  ④祥禽瑞兽类:龙凤呈祥、丹凤朝阳、指日高升、狮子滚锈球、喜上眉梢、二龙戏珠、福在眼前、鲤鱼跃龙门等。

  ⑤花草果木类: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富贵牡丹、卷草等。

  ⑥器物、宝物类:法宝、古董、家具、博古架、琴棋书画等。

  ⑦题字、吉祥文字类:祠名、贺语、赞语、福禄寿、双喜、百世其昌、万子千孙、长发其祥、福寿双全、万字符、回字纹等。

  ⑧几何纹类:菱格纹、连弧纹等。

  ⑨变形龙纹:因古代龙纹是帝王专用的纹饰,平民百姓是不能乱用的。所以百姓发明瞭一种变形龙纹来代替,这就是变形草龙纹和变形夔龙纹,这在广府宗祠中被广泛使用。

  四、宗祠的族规、祖堂与祭祖活动

  1. 宗祠的族规

  由于宗祠的重要性,很多乡规民约是出自宗祠,其实就是族规。

  屈大均在祖祠中说:「其族长以朔望读祖训于祠,养老尊贤、赏善罚恶之典,一出于祠。祭田之人羡,则以均分。其子姓宝贵,则又为祖祢增置祭田,名曰蒸尝。世世相守,惟土无田不祭,未尽然也。今天下宗子之制不可复。大率有族而无宗,宗废故宜重族,族乱故宜重祠,有祠而子姓以为归,一家以为根本,仁孝之道,由之而生,吾粤其庶几近古者也〔59〕。」从屈氏所说,宗祠的乡规民约可归纳为:

  (1)朔望读祖训。即初一、十五在宗祠宣读祖训,可以说是给族人道德课,让族人永记祖训,莫要违规。

  (2)养老尊贤。这是孝道和爱才之道,有学道,社会就和谐,有爱才之道,社会就能进步。

  (3)赏善罚恶。这一条很重要,族人要宏扬的、抨弃的很清楚。

  (4)蒸尝有序。蒸尝是宗祠生存继系的经济基础。蒸尝管理公平,通过宗祠的作用,更多发迹的族人,捐出更多的田乡,继系宗祠的管理与生存。

  (5)重族、重祠,一家之根本。有宗祠方可实行重孝作仁之道。

  根据宗祠所立石碑和族谱记载,这些乡规民约还包括:

  (6)养子不得入宗祠以乱宗派。此碑石于清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立于南头涌下村升平里18号郑氏宗祠正堂石侧墙上,咸丰七年(1857年)为本姓养子砸烂,光绪十四年(1888年)又照前复立。碑曰:「本族襟孝,集祠公论,嗣继不得外取蟆蛉,以乱宗派,即外乡同姓之子,亦不得择取,妣有外取者,其子孙永远不许入祠,所有产业胙肉,不能颁颔,若敢恃顽抗拗,评我族合志攻讦,执规鸣官充治〔60〕。」 

  (7)祖祠「十二禁」。「合立碑石,形列禁条,如有犯规,定行责罚,断不姑息。禁开场聚赌,禁贮灰放粪,禁积木堆柴,禁养鸭绹牛,禁张缯打禾,禁脱门放车,禁锁踞长住,禁毁狮破鳌,禁教习拳棍,禁擅放农具,禁经布打磨,禁长放烂轿。以上条款,是乃阖于公议所设,各宜禀遵。倘敢拒谏抗违,将他物件经从掷出,本人及家长一并责罚,不许入祠。」〔61〕。」 

  (8)祖祠可作书馆、作喜庆事之用。「祖祠之设,以妥先灵及为祖孙书馆并做喜庆事之用。凡祠内之房舍,只准各子孙在此暂住,日后各子孙或作书馆,或做喜庆事,其原住房舍之人,即行推出,以为所用,不得抗阻,如有不遵,准其将房内之什物搬出祠外,尚有别故,归阖家担任〔62〕。」 

  (9)管理权各房轮值。「本祠之数目,每年清算一次,每家轮值一年,伯源祖权理一年,清算数目上交下接,以昭公允〔63〕。」 

  (10)祠之产业,不得私行典实。「本祠之产业,凡鱼塘地方、拚艇、鸭涉及田地等租,不得私行典卖与人,倘有特别事宜,要阖家绅耆集议签字,方得举行〔64〕。」

  2. 宗祠的祖堂

  灵龛,又称神龛,是放置某姓氏「某某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始迁本村始祖神位、本村历代有影响祖先神位,也有加放本村烈士神位的龛台。神龛一般是木制的,龛上及两侧有多层次的木雕刻,富丽堂皇。龛内分多级,放置数个至数百个神主牌位。上有「万世其昌」或「长发其祥」、「祖德流芳」等匾额,对联大都是尊祖敬宗的内容。龛外两侧墙或两侧又挂有关于姓氏源流开支散叶、祖德宗功,承前启后内容的对联。神龛是宗祠中最尊显的位置,是放置祖灵的地方,是祖先的灵魂所在,因称「灵龛」,龛中神主牌位,称之「灵位」。为了保护这些祖灵牌位,有的神龛前装有落地花罩和龛门。

  灵龛神位的放置,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关于广府神龛神位的放置,清初的屈大均就介绍了一个范例:「庞弼唐尝有小宗祠之制。旁为夹室室二,以藏祧主。正堂为龛三,每龛又分为三:上重为始祖;次重为继始祖之亲,有功德而不迁者;又次重为宗子之祭者同祀。其四代之主,亲尽则祧。左一龛为崇德。能周给族人,表正乡里,解讼看书争者;秀才学行醇正,出而仕,有德泽于民者;得入祀不祧。右一龛为报功。凡支予能大修祠堂,振兴废坠,或广祭田义田者,得入祀不祧。」〔65〕可见入龛者,除始祖外,须有功德者方可入祀可享千秋俎豆,流芳百世也。

  郡望。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始于先秦,至宋代以后就不见了。望,就是望族,是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郡望,是指古代某郡中的名门望族,也是某家族在该郡发迹和雄起,为族人和他姓所敬仰和乐道。每个大族可以有一至数十个郡望。

  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是指某一族人的共同徽号。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会有自己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象树大分杈一样,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堂号会越来越多。而郡望却趋于固定。郡望可以做堂号,而堂号大都不能作为郡望。除了郡望可以做堂号外,还可以用地名、宗族典故、道德伦理、祖先名号作为堂号。一个大族可以数以千计。

  深圳的广府宗祠,会将郡望立在神龛上的主牌上,或写在祠堂的对联上。而堂号会请名人或书法家题写,制成木匾挂在神龛上,或悬挂在中堂的屏风门上。如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神主牌刻「江夏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后堂悬挂的是「守箴堂」木匾;南山区南山街道北头村黄氏宗祠,神主牌刻「江夏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 中堂屏风门上悬挂「黄维则堂」木匾; 龙岗区龙岗街道新生仙人岭村陈氏宗祠,神主牌刻「颍川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后堂龛上悬挂的是「德星堂」木匾;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村陈氏大宗祠,神龛置「颍川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 后堂上悬挂的是「虞佑堂」木匾等。

  匾额,有襄嵌在大门、仪门、牌坊上的。也有悬于中堂、梁上、墙上、神龛上的。门的称门匾,堂上的称堂匾,龛上的称龛匾。一般大门以襄嵌石匾为多,灰塑和悬挂木匾较少,一般称「某氏大宗祠」、「某氏宗祠」、 「某某祖祠」、「某某某公祠」为多。仪门及其它襄嵌、悬挂的以木匾为主,中堂或后堂正中,多挂堂匾。其它多以宗亲、官员、甚至皇上的褒赞匾为多,也有揭示祖先源流典故的题匾。匾额上的题记是鉴定宗祠时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

  对联,因挂在楹柱上,而有楹联之称。有石刻、木刻,一般悬挂或刻在大门两侧、堂、廊的柱上、仪门两侧、门神两侧、牌坊柱上、墙上、神龛两侧等地方。内容多以姓氏源流、祖先名号、发祥福地、地理环境、吉祥词语等为内容。

  深圳广府宗祠大门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怀德黄公祠对联:「参山衍派,椰树长春」。「参山」是深圳晋代名孝子黄舒胜迹,是黄舒居住地「参里」之后山。「椰树」即今上沙村。

  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大门对:「泽传参里,声讫程乡」。「参里」也是黄舒胜迹,是黄舒故里,「程乡」是下沙黄氏先祖发迹之地。

  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大门对:「天下斯文忠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一贯」是孔子告曾子之语,即忠恕也。「第三家」即曾姓,第一家是孔姓,第二家是颜姓。

  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村何氏宗祠大门对:「开国功臣府,元勋世胄家」。此对联讲的是元末、明初统一岭南的明开国元勋、功封「东莞伯」的何真,笋岗村乃何真发迹之地,笋岗村等何氏乃其后裔。

  宗祠的神龛对联倒有较一致的文辞,一般为:「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或为「德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等,也有言及祖先源流、发祥福地、祖德宗功的。 

  3. 宗祠的祭祖活动

  作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宗祠里有许多值得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冬至祭祖,屈大均言及广府宗祠,说到冬至祭祖:「岁冬至、举宗行礼,主旨鬯者必推宗子,或支子祭告,则其祝文必云,裔孙某,谨因宗子某,敢昭告于某某祖考,不敢专也。」〔66〕每年冬至日是统一举宗行礼祭祖的重大日子,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这一天除各家各户在家具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祭拜外,全村有身份的人还要参加参加祖祠的祭拜,往往是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庆典活动。〔67〕在宗祠内还要举行祭拜仪式,颂扬祖德宗功 。冬至祭祖,也是整个国家百姓的礼仪。广府人则特别重视,常说:「冬至大过年」,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也。这些中华民族的孝道,在适当的时机,应予逐步恢复。

  (2)宗祠的春、秋二祭。春祭在农历二月初二日,与土地诞,俗称「伯公诞」同日,因此春祭祖祠是很热闹的,祭了祖又祭神,祭了神又祭祖。秋祭在农历十月初一日,这也是宗族较大的祭祀行礼的日子,但目前行祭的不多。

  此外宗祠还有不少的祭祖和庆典活动。

  (3)春节祭祖。即每年初二日是人拜人,人们早早起来,杀鸡拜祖宗。

  (4)元宵节祭祖。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亦称灯节、上元诞。旧俗家中添了男丁,于正月十三日始,要先把灯挂到祠堂,家中神堂中央也挂上灯,叫「试灯」、「开灯」,鼓乐高奏,醒狮起舞,十四日张灯结彩,正月十五灯节正日,饮灯酒,放花炮、猜灯谜,村中有游灯、唱大戏等活动,热闹非常,至十六日散灯。这种灯节目前并不时兴。今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元宵节祭祖,是目前一年中最热闹的祭祖活动,且连续数天,内容包括长子嫡孙、族长主持的祭祖仪式、舞狮、舞龙、聚会、唱戏(粤剧)、搭彩排、吃大盆菜等。

  (5)土地诞祭祖。二月初二日是土地诞,俗称「伯公诞」、「谷神诞」,又叫「社日」。社神源于古代之社稷崇拜。「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神就是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成为掌管各方区域的本土神。社日除打醮演戏之外,还有分社肉、社粥等,多在祠堂进行。三牲祭神后,按人头分肉,以示宗族神灵的关怀。社肉多为烧猪肉,社粥多为猪红粥,由各家各户派人到祠堂领取。凡已「开灯(丁)」的,可多分一份。名曰「太公分猪肉」。土地神祭完后,则在宗祠举行春祭祖先。

  (6)清明节祭祖,农历在三月上旬,是扫墓的日子,又称拜山。宗祠也主持祭祖拜山。拜山回来,在祠堂分猪肉,有名曰「太公分猪肉」。于神龛前扦一枝杨柳枝,也有在门口挂柳枝的。

  (7)端午节祭祖,又称「五月节」,主要节目有划龙船,食粽子,挂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包、洗龙舟身等。端午节前活动便开始,初一祭祖,初二送礼,初五日是节日的高潮。

  (8)重阳节祭祖,深圳郑氏、黄氏于重阳节拜祖墓山。回来祭祖后,在祠堂分烧猪肉,称「太公分猪肉」。这种分食是按人头来分,特指男丁。男丁是以元宵节在祖祠点过灯(丁)的才算。在祠堂「太公分猪肉」,古来有之,广府民系非常崇尚。其他节目或吉庆也有实行「太公分猪肉」。

  (9)除夕祭祖,古人「慎终追远」在辞旧迎新之际感恩追始,对祖宗先孝敬和怀念,并祈求祖先的保佑。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广府宗祠,历史悠久、结构多变、艺术丰富,归纳起来有如下特色:

  1. 因祠而村。广府同姓聚落,较客家同姓聚落,历史要早,不少广府大姓开村于宋代,稍迟的也是元明时期,而客家聚落多见于明中期以后。由于广府民系祠堂是专门选择吉地而建的。后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围也建起了民居,形成了祠堂村。

  2. 集真善美于一堂。宗祠是一座历史悠久、道德常存、艺术彚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乡土建筑的代表与杰作。

  3. 玲珑通透布局。这与岭南沿海地区多雨湿热,常有台风的气候环境有关,建筑需有防风、散热、避雨的功能。

  4. 重门面与外现。这和珠江口连接外洋、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这有利于对外交流,也影响到宗祠的造型。

  5. 典型的梁穿柱式梁架。这是广府民系,在宗祠建筑史上的一个絶佳的承传与发展。

  6. 柔和的色调处理〔68〕。宗祠以灰色为主调。灰黑的瓦面、灰黄的地面、灰青的墙、灰黄的木头,在这些灰色基调的中间,是以低沉的色彩,如壁画、塑画、上彩木刻及白色、黑色、朱色色块等,将这些灰色基调连成一体,形成宗祠特有的色调。

  近年来宗祠作为双遗产,它的保护得到政府与群众的支持,可见宗祠的价值与作用不可小视。

  1. 宗祠是乡村间姓氏宗族最为重要的历史建筑,是安放祖灵的所在地,是族人最崇敬的地方,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最思念的地方之一,也是他们寻根的目的地之一。

  2. 集真善美于一堂。宗祠是一座历史悠久、道德常存、艺术彚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乡土建筑的代表与杰作。也是欢迎友人、嘉宾的地方。

  3. 宗祠是乡村间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方,对宗族文化承传、发扬光大有重要作用。

  4. 宗祠是座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于一堂的家族纪念馆。

  近年来宗祠作为双遗产,它的保护得到政府与群众的支持,可见宗祠的价值与作用不可小视,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开发、去保护。

  

  注释:

  〔1〕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联合发文《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録」的通知》(国档会七号),1984年。

  〔2〕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发行。

  〔3〕两文均见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论文集(1)》,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4〕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

  〔5〕邓炳权主编: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学术论丛第二辑《文物保护与利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6〕海风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发行。

  〔7〕广东文化网—参考文库http://www.gdwh.com.cn/modules/wenku/showarticle.php?BAS_ID=55。

  〔8〕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研究(6)》,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9〕杨耀林、黄崇岳主编:《南粤客家围》,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发行。

  〔10〕张一兵编着:《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知识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11〕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屈大均着:《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12〕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罗湖笋岗祠堂村何氏宗祠民国十年重修碑记》,1987年8月。

  〔13〕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南头新围村刘氏宗祠清咸丰四年族长刘广和立〈昭兹来许〉碑记》,1987年8月。

  〔14〕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南头新围村刘氏宗祠清咸丰四年族长刘广和立〈昭兹来许〉碑记》,1987年8月。

  〔15〕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龙华上游松游氏家祠清嘉庆建祠碑记》,1987年8月。

  〔16〕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龙华上游松游氏家祠清嘉庆建祠碑记》,1987年8月。

  〔17〕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市文物志》(讨论稿)第五部分碑记雕刻《龙华上游松游氏家祠清嘉庆建祠碑记》,1987年8月。

  〔18〕龙岗区龙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清道光二十一年《祠碑》,1841年。

  〔19〕龙岗区龙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清道光二十一年《祠碑》,1841年。

  〔20〕南山区南头街道清光绪二十七年涌下村郑汝骏编:《郑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谱》,1901年。

  〔21〕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民国十八年佚名编修:上沙《黄氏族谱》,1929年。

  〔22〕南山区南头街道清光绪二十七年涌下村郑汝骏编:《郑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谱》,1901年。

  〔23〕龙岗区平湖街道刘松龄编修:平湖刘敦义堂《刘氏族谱》,北宋始祖刘达宗自南雄珠玑巷迁东莞城西栅口,复迁七都归邑长表乡里居焉。长表乡在平湖旁,今划入东莞市凤岗镇,1984年。

  〔24〕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民国元年黄监铭编修:《沙头梅林黄氏族谱》,1912年。

  〔25〕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村清手钞本新桥:《曾氏族谱》。 

  〔26〕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村民国三十二年佚名编修燕川:《陈氏族谱》,1943年。

  〔27〕宝安区公明松岗街道水贝村清嘉庆二年佚名编修水贝陈氏:《伟光公家谱》,1797年。

  〔28〕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园村清光绪十四年吴子剪编修:《南园吴氏宗谱》,1888年。

  〔29〕宝安区新安街道民国初年流塘村佚名编修刘氏:《羽长家祖世系谱志》。

  〔30〕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村清光绪二十六年佚名编修壆岗陈氏:《子吉房家谱》,1900年。

  〔31〕宝安区沙井街道万丰村清咸丰四年潘惠琼、潘裕广编修:《宝安龙堂怀德荥阳潘氏族谱》,1854年。

  〔32〕香港新界厦村清光绪十六年邓瀛等编修:《宝安厦村邓氏族谱》(邓元亮房),1890年。

  〔33〕香港九龙莆冈村:《林氏族谱》。

  〔34〕香港新界上水河上乡:《侯氏族谱》。

  〔35〕香港新界粉璧岭:《彭氏族谱》。

  〔36〕港新界屯门1984年陶福添续修:《陶氏族谱》。

  〔37〕宝安区福永街道岭下村民国八年(1919年)文鉴编修文氏:《国弼祖世系家谱》。

  〔38〕南山区南山街道北头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黄着勋、黄廷赞编修:《东粤宝安南头黄氏族谱》。

  〔39〕福田区福田街道皇岗村清佚名编修皇岗乡:《庄氏族谱》。

  〔40〕龙岗区大鹏街道水贝村清佚名编修水贝:《欧阳氏族谱》。

  〔41〕龙岗区坪地街道西湖堂村佚名编修:《王氏族谱》。 

  〔42〕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何锦亮增修罗湖:《何氏位南家族谱》,1981年。 

  〔43〕香港新界上水佚名编修:《廖氏族谱》。 

  〔44〕香港九龙衙前围民国十八年佚名编修:《吴氏族谱》,1929年。 

  〔45〕罗湖区桂园街道蔡屋围清光绪二十九年蔡鹤年编修:《蔡屋围历代世系》,1903年。  

  〔46〕罗湖区南湖街道罗湖村民国八年袁藻铨编修罗湖:《袁氏家谱》,1919年。

  〔47〕宝安区公明松岗街道合水口村清同治十二年麦仁卿编修合水口:《麦氏族谱》,1873年。

  〔48〕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村清光绪十年佚名编修步涌:《江氏族谱》,1884年。 

  〔49〕2000年宝安区龙华街道清湖村人廖锦洪主编:《广东廖氏坚公族谱》。 

  〔50〕清咸丰年(1851-1861年)期佚名编修:《南阳叶氏宗谱》。 

  〔51〕罗湖区黄贝街道黄贝岭村民国二十六年上村张表正编修:《张氏家谱》,1937年。 

  〔52〕南山区南山桃源街道平山村方昭然编修:《平山村方氏宗谱》,2005年。 

  〔53〕广东文化网—参考文库 http://www.gdwh.com.cn/modules/wenku/showarticle.php?BAS_ID=55。 
〔54〕鲁迅校勘唐刘恂:《岭表録异》卷上,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

  〔55〕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论文集(1)》邓炳权撰:《岭南建筑的发展阶段与特色》一文,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56〕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研究(5)》黄淼章:《广州陈家祠的「三雕」 装饰艺术》一文,香港考古学会出版,2006年。

  〔57〕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研究(2)》邓炳权:《岭南建筑的又一高峰》一文,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

  〔58〕张镇洪主编:《岭南考古研究(6)》陈坚红、邱立诚:《「人」在最高处》一文,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

  〔5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

  〔60〕南山区南头街道涌下村郑氏宗祠清光绪十四年:《养子不得入宗祠以乱宗派》碑记,1888年。

  〔61〕安区福永街道怀德村潘氏宗祠清干隆四十五年:《干隆庚子孟冬谷旦重修立碑》,1780年。

  〔62〕罗湖区桂园街道蔡屋围原怀懦公祠民国五年:《新立族规定例碑》,1916年。

  〔63〕罗湖区桂园街道蔡屋围原怀懦公祠民国五年:《新立族规定例碑》,1916年。

  〔64〕罗湖区桂园街道蔡屋围原怀懦公祠民国五年:《新立族规定例碑》,1916年。

  〔65〕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66〕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67〕叶春生着:《广府民俗》第二章第二节其他传统节日条,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68〕龚伯洪编着:《广府文化源流》第二十章建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5:45 , Processed in 0.0617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