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652|回復: 0

[文化對對碰] 论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8 23: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王   浩 ,李成生


[摘   要]   古代日耳曼人的勇猛、效忠和强烈的民族尊严共同构筑了最初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它为近代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 - 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转变成政
治民族主义 ,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 ,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实现了统一。

[关键词]   日耳曼精神;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


Influence of National ism on the Unity of Germany

[ Abstract] Ancient Germanic people’ s bravery、 loyalty and intense national dignity altogether built original Ger2
man’ s national spirit , which had a great effect on German’ s nationalism of modern tines. The culture - nation2
alism , which appeared f rom 17 to 18 century , completed the unity on German culture. Not until Napoleon War
period , it did change into the politics - nationalism. It became mature during the half century’ s exploration and
guided Germany to accomplish the unity.
[ Key words] Germanic spirit ; culture - nationalism ; politics - nationalism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产生的一种政治思潮。它使众多的国家实现了独立、 统一 ,并迈入了现代化的社会。同样 ,德意志的统一也深深打上了民族主义的烙印。李宏图在其著作 《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 — — 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 中对影响德意志统一的文化民族主义、 政治民族主义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 ,他认为由于德意志几个世纪的分裂造成文化上的断裂 ,要想统一首先必须实现文化上的统一 ,故出现了文化民族主义。之后再用政治手段打破各种封建束缚最终统一德意志 ,这种指导思想就是政治民族主义。同时 ,丁建弘在其 《德国通史》 中也认为德意志必须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步才能最终实现统一。但学者只
是讲述了民族主义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经历阶段 ,那么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 民族主义到底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德意志的统一 ? 这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


一、 日耳曼精神

德意志人的祖辈 ,是使用铁器的北欧日耳曼人,与使用青铜器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

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后来他们逐渐扩散到多瑙河、莱茵河、 维斯拉河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 ,并不断向南推进 ,与凯尔特人(高卢)和拉丁人(罗马)发生冲突。起初高卢人和罗马人称最先渡过莱茵河渗入高卢的蛮族为日耳曼人 ,意为令人生畏的战士。

早期日耳曼实行军事民主制。军事长
官的选举以 「勇士」 为标准 ,他统帅士兵的权威的基础是他的勇敢行为所赢得的士兵的拥戴 ,日耳曼人的早期的军事组织是以」 亲兵队」 的形式出现。它由王或部落首领与一
群忠于他的战士组成 ,亲兵宣誓效忠首领 ,首领与部落之间的关系由荣誉、 诚信、 勇敢和相互尊重为基础 ,在战争中 ,首领身先士卒 ,勇猛善战 ,侍从则舍身为首领而战。 

亲兵制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对王的绝对效忠 ,首领与亲王形成某种特定的主从关系 ,而这种关系在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建立国家后被移植进去。所以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勇猛、 效忠的民
族精神。日耳曼人在公元前后开始往南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 ,而且数量逐步增加。面对巨大的外族移入 ,罗马帝国增强了对日耳曼人的统治并施以残酷的压迫。他们很多被沦为奴隶 ,遭受着非人的虐待。日耳曼人认为这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 ,他们没有沉默 ,从一开始就团结起来反抗罗马帝国
的压迫 ,最终于 5 世纪推翻了罗马帝国。从中可以看出在最初的日耳曼历史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尊严和抵抗外族压迫的民族心理。那么 ,勇猛、 效忠和强烈的民族尊严
就共同构成了最初的日耳曼精神。这些精神对日耳曼之后的历史尤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出现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 ,勇猛、效忠为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勇猛意味着日耳曼人骁勇善战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不会退缩 ,反而会以更大的勇气去拼命到底。效忠说明日耳曼
人有着崇高的集体观念和民族观念。正如一位诗人指出:」在上帝和我的人民的名义上 ,没有区别地仇恨所有的法国人. . . . . .我把仇恨交给我的儿子 ,我要教给我民族的下一代 ,我将竭尽全力地工作 ,努力把对这个民族的鄙视和仇恨深深地扎根于德意志人民心中 ,使世世代代的德意志人都知道自己是谁 ,以及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 」 


第二 ,强烈的民族尊严为文化民族主义的出现产生巨大的作用。德意志人自认为他们是 「世界上唯一优秀的民族」, 「日耳曼人的精神世界是优越的 ,他们是新兴的力量的代表」 。而当三十年战争后 ,法国文化冲击着德意志人 ,并使德意志文化大量丢弃。这时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刺激着德意志人 ,他们认为民族尊严受到挑战 ,于是 ,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开始构建德意志本土的文化民族主义。


二、 文化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首先提一下 「民族主义」 ,所谓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观念 ,它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热爱与忠诚 ,是对本民族统一、 独立和强大即生存和
发展的追求和理想。从中可知民族主义追求的是民族的统一、 文化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 ,若有一种不成立 ,近代民族主义就不会成熟的出现。每一个近代国家的民族主义产生之前 ,都是由其民族的精英分子积极的从本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探寻真正的民族精神并大加赞赏。正是通过此方式激发民族情感 ,随之形成民族认同 ,为民族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民族主义」 首先产生了。一位学者曾这样定义:它是在更多的强调不同民族应该尽可能多的保留自己民族
文化的成果 ,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并在一种历史发展的意义上 ,使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质 ,以最鲜明的特质凸显出
来。就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凝聚在一起 ,其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政治范畴的文化民族主义更倾向于实现国家统一、 民族统一 ,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认同。17 — 18 世纪英、 法、 德等国均出现了文化民族主义 ,但为何英、 法的文化民族主义在短时期的形成后迅速过渡到政治民族主义 ,而德意志则经历了漫长的两个世纪 ?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 ,三十年战争后 ,德意志邦国分裂程度加深 ,法国实现了欧洲霸权 ,并把法国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的德意志各邦国。这样从 17 世纪中叶之后 ,在德意志掀起了 「法国热」 。
法国的语言、 服装、 习俗等均被德意志人广泛接受 ,德意志的传统文化在丢弃。这使得德意志的知识分子痛恨德意志没有统一文化 ,于是努力探寻几个世纪之前的日耳曼历
史 ,他们想到了早在氏族社会时期日耳曼人的勇猛、 效忠 ,想到了奥托大帝的纵横捭阖。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由于德意志长期的政治分裂导致文化上的割裂 ,所以重构民族文化
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二 ,政治淡漠。在 17、 18
世纪德意志各邦国专制主义制度确立 ,各邦国国王及官僚对政治实行了绝对的垄断 ,一些国民无法参与到政治领域中。于是他们就把注意力放到文化领域 ,从事学术研究。使得德意志出现文化发达经济落后的奇特现象 ,像莱布尼茨、 康德等大哲学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所以德意志的民
族主义在最初表现为政治和文化的分离。社会的精英分子只从事文化研究 ,而不像法国精英分子那样还积极投身到政治革命中。
第三 ,德意志缺乏一个坚强且富有战斗力的资产阶级。这使得他们无法像英法那样展开对王朝国家的政治批判 ,形成政治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面对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严重的分裂局面以及法国政治文化对其的强烈攻势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产生了。一大批德意启蒙思想家投身于文化民族主义的构建中去 ,对德国的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 ,文化民族主义真正地统一了早已分裂的德意志文
化 ,使其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德意志几个世纪的政治分裂严重地割断了统一的德意志文化体系。当近代的钟声敲响时 ,当英法等国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称雄世界时 ,德意
志人开始觉醒了。但他们发觉彼此之间已不再像曾经那样团结了。因为文化上的分裂已严重地割裂了他们的感情 ,于是一大批民族精英为了民族利益开始积极地投身于重构德意志文化的任务中去。

托马西乌斯被称为德意志 「启蒙运动之父」 ,他的学术思想是激进的 ,强调用精神武器对旧事物做强硬的论战。他是第一个在德意志大学中用德语讲课的德意志人 ,主张出版德语杂志 ,显示了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民族意识。 

再如莱辛 ,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18 世纪德意志古典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莱辛认为要实现民族的统一 ,首要的是实现民族意识的统一 ,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学。 

正是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努力 ,德意志
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步实现统一 ,具有德意志特色的民族文化出现在欧洲民族之林。其次 ,文化民族主义统一了分裂的民族心理 ,使文化民族主义深入人心。前面已经介绍了民族主义的概念 ,它是对民族统一独立强大的追求和理想。显然 ,民族统一是民族主义追求的第一个政治目标 ,但当时整个德意志民族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 ,尤其是民族心理上更是深深
打上了分裂的烙印。到了近代 ,作为 「文化民族主义之父」 的赫尔德指出 ,在德意志社会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民族共同体应该是有机的、 自然的 ,它的基础是精神的和文化的 ,而每个
有机体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 代代遗传的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和调节着这个有机体的生命周期和形式。这个力量就是民族魂或民族精神 ,而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有机体的产物。他认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诸如地理、 教育等因素。赫尔德的思想具有世界主义的表现。他的民族
文化思想也是从世界主义角度出发的。各个民族的特性不同 ,它们的文化也不同 ,而且它们的发展程度也不同 ,这种差异是自然的、 正常的。

再如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德
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也很重要 ,当时德意志的民族精英开始关心政治 ,有了政治觉悟。如果说启蒙运动使他们摆脱了传统宗教的束缚 ,那么现在他们开始把民族和国家作为自己的追求了。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几乎一致欢呼法国大革命 ,他们用语言从根本上促使分裂的德意志各邦国的人民联系
起来 ,文化民族主义这时已深入人心。最后 ,文化民族主义为今后政治民族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为德意志统一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文化民族主义已经统一了德意志
文化和德意志民族心理 ,已经让德意志人意识到统一对于他们来说的重大意义所在 ,民族文化已经形成。正如一位学者指出: 「如果没有谁的民族认同这个前提 ,一切民族认同都将
是空话甚至更坏 ,而这个前提只能来自文化认同。 」 

洛克也揭示了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关系: 「任何政府要证明自己正当合法 ,只能以承认并支持个人和社会固有的道义权利为基础」 ,从中可以看出 ,文化认同已经为政治认同提供了强大的文化保障。



三、 政治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政治民族主义是继文化民族主义之后的又一个政治范畴 ,它指在政治领域实现整个民族利益的整合并实现国家的统一与重建。很显然 ,政治民族主义已经比文化民族主义前进了一大步 ,并向着政治领域迈进 。正如一位学者说: 「成熟的民族主义必然要建立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之上 - - 要有
一种宪政民主制度 ,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到这个政治体系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形成强大的政治认同 ……这样…… 代表民族国家的整体意志就形成了」 

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义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初步形成的。拿破仑上台接连
发动几场对外战争 ,从第四次反法战争开始 ,法国的战争性质已转向对外侵略。1806 年 ,拿破仑攻入德意志诸邦并强迫西南德 16 个邦组成 「莱茵联邦」 ,之后又向奥地利开刀 ,迫
使弗兰西斯二世放弃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的称号 ,改为弗兰西斯一世 ,从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来法国又在耶拿战争中大败普鲁士并与其签订 《提尔西特合
约》 ,使普鲁士丧失大量的领土 ,并且支付巨额的赔款。德意志已成为法国取得实际利益的附庸 ,成为其勒索的对象 ,更为严重的是法国军队在德意志肆意横行 ,胡作非为。这对德意志民族来说是奇耻大辱 ,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宣扬 「德意志精神」 ,他们再度举起文化民族主义大旗 ,激发日耳曼人的自豪感 ,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进而转向政治民族主义 ,去寻求一种政治认同 ,即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念 ,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国家才能维护民族统一 ,对抗外族入侵 ,这是以一个强大的政治后盾为基础的。从中可以看出 ,德意
志已经转入到政治民族主义时代。于是大批的德意志人投身革命 ,共同抵御外辱 ,在莱比锡战争中打败拿破仑军队 ,将其赶出德意志领土 ,从此德意志民族建立民族国家的重任不再是击败法国 ,获得民族独立 ,而是如何克服自身的分裂 ,实现统一。尽管这一任务地实现还有半个世纪之遥 ,但历史已就此拉开了新的一幕。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在走向成熟时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施泰因 - 哈登堡改革、 统一与自由运动、1848年革命以及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政治民族主义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并对德意志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 ,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进一步
削弱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因素 ,使德意志资产阶级由软弱走向强大 ,对统一的渴望要求越来越高。在拿破仑战争期间 , 「第三德意志」 改革和施泰因 - 哈登堡改革首先出现。
改革涉及行政、 法律、 农业、 手工业行会及财政诸方面。这样 ,封建专制统治被基本消灭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及社会等级制度被废除 ,经济领域中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被基
本消除。总之 ,通过第三德意志的改革 ,为今后实现政治统一扫除了障碍 ,并且逐步确立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这更为今后的统一提供经济保障。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 ,资
产阶级也随之壮大 ,他们是不能容忍分裂的德意志阻碍他们经济的发展 ,于是积极主张实现德意志统一。在 30 年代出现了 「统一与自由」 运动 ,这就是在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
莱因地区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要求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治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的强大及在政治舞台上的巨大作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资产阶级的强大是相对的 ,它还没有达到与封建势力相抗衡的地步。其次 ,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增强了德意志人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随着政治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 ,在 19 世纪前半期 ,大批德意志人接受了统一的政治思想。从 30 年代爆发的 「统一与自由」 运动便可以看出统一的趋势。19 世纪一十年代的大学生运动可视为开端 ,1837年的 「格廷根七君子抗议」 成为运动的高潮。当时格廷根大学七名教授联名发表声名 ,抗议汉诺威国王取消 1833
年自由主义宪法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这一声名在全德迅速传播开来 ,运动不断发展 ,虽然有梅特涅等联邦保守派的反对 ,但作为历史的进步力量是无法抵挡的 ,它的发展最终导
致 1848年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广泛的政治认同已经形成 ,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及必然。再次 ,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经过了由资产阶级自由派领导向容克地主阶级领导的过程 ,从而改变了德意志实现统一的道路。

在 19 世纪关于德意志统一的问题上 ,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考虑 ,1848 年
之前(包括 1848年)由资产阶级来领导 ,1848 年后由容克地主阶级领导。两种道路完全不同。那么历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后者呢 ? 这就需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脉络。

1848 年革命席卷了德意志爆发了三月革命 ,革命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
求推翻专制统治 ,实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自由宪政体制和实现国家统一。在革命中资产阶级召开了法兰克福国会 ,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而且还信誓旦旦地交给普鲁士皇帝 ,但事实却不尽人意 ,皇帝不仅不接受宪法 ,而且还加大力度打击资产阶级自由派 ,最终 1848 年德意志革
命失败了。之后 ,德意志资产阶级的政治作用开始减弱 ,于是 「就热心地去办大工业 ,从中求得安慰」 

而普鲁士的容克们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 ,他们大力发展普鲁士的经济 ,」 各邦资产阶级已把普鲁士看成是自己在德意志的经济代表 ,而普鲁士资产阶级也确保把关税同盟当成是自己的 ‘生命’ 」 。 普鲁士在经济上已愈显突出。同时 ,普鲁士还加强军队的建设 ,严明军纪 ,改革军制 ,增加军费支出 ,在 19 世纪中后期 ,已经建立了一支欧洲强大的陆军。由此可以看出 ,由普鲁士的容克地主阶级来领导德意志的统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也意味着 ,自由的统一方式行不通 ,只有通过专制的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最后 ,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在俾斯麦手中走向成熟 ,并对德意志统一产生巨大影响。俾斯麦 ,德意志帝国宰相。曾有几十年的外交政治生涯 ,曾任普驻联邦议会公使 ,驻法俄公使以及首相职务 ,通过多年的磨炼 ,造就了他敏锐的政治目光 ,坚强的人格意志 ,以及丰富的外交政治经验。

首先 ,俾斯麦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容克。1844年他曾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 ,至 50 年代 ,他 「已经了解到如果不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容克阶级就将完全破产。 」 这就决定了他的双重身份 ,既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也要代表容克的利益。他设想创立一种德意志型的立宪君主政体 ,力图把小德意志民族思想 ,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同普鲁士强权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俾斯麦式的德意志
帝国。

第二 ,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意志坚强 ,性情暴烈的人。「他把勇气和胜利等量齐观 ,他对政敌抱有难以遏止的仇恨 ,这使他揭露政敌的弱点时尖酸刻薄以至到了无理
的地步。只有对他的使命、 他的国家和他的国王 ,他才十分忠诚」 ,
而这些恰恰就是日耳曼人曾经拥有的民族精神。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提出 「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 ,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 ,而是他的武力」 。 
当时俾斯麦一方面要面对议会内部资产阶级的反对派的」 宪法纠纷」 ,另一方面还要抵抗国际环境中沙俄等国对普鲁士统一行动的干涉 ,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 ,俾斯麦正是用他的铁血政策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普丹、 普奥、 普法战争) ,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1871 年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被立为帝国皇帝。同年 ,帝国宪法被通过 ,自此 ,德意志的统一全部完成。俾斯麦做为时代的产儿 ,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以他那真正的日耳曼精神带领他的人民自上而下地完成了统一 ,这就标志着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的成熟。



四、 结论

当日耳曼民族诞生之时 ,历史已为后来的德意志人打造了原始的民族精神:勇猛、 效忠、 尚武、 强烈的民族尊严 ,这些精神深深地扎根于日耳曼人的血脉中。生存于波德大平原的日耳曼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 — — 神圣罗马帝国 ,这是让每一个德意志人为之自豪的荣誉和永不忘怀的民族记忆。虽然帝国中后期始终保持着分裂的态势 ,但这并没有割裂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它在一代代德意志人的传承中保留下来。

步入近代 ,德意志率先开始宗教改革 ,它在努力的唤醒沉睡几百年的民族精神 ,渴望再现当年奥托大帝所创的帝国雄风。但地方邦国和新旧宗教的对抗 ,使德意志仍然处于分裂状态 ,但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 ,以强大而潜移默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一大批启蒙学者投毕生的精力去构建近代化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康德、 莱辛、 黑格尔、 赫尔德等民族精英不断的高歌伟大的德意志古典文化 ,伟大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他们从故纸堆中汲取 「真文明」 — — — 理性主义、 民主、 自由、 近代政治建构等。这些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容真正的从民族文化、 意识领域实现了全民族的文化认同 ,同时也为政治
民族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意志人由此开始了近代的复兴。拿破仑战争犹如晴天霹雳 ,激发了德意志人的政治热情 ,由此追求政治认同 ,于是实现国家统一成为了德意志人的政治目标 ,而真正推动这一进程快速完成的即是工业化的开展 ,各地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资产阶级日益需要政治上的统一。虽然它没有达到足以推翻旧有统治的能力 ,但近代化的风尚影响了德意志的容克地主 ,他们一步步向工业化的方向转化。这样 ,真正可以完成
统一的条件具备了 ,构建政治民族主义的时代背景也成熟了 ,于是 「铁血宰相」 俾斯麦引领时代潮流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可以说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不同于其他国家。

第一 ,德意志人需要花长时间去建构它的民族主义 ,因为几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严重的割断了它的政治、 经济、 文化联系。各邦国地方主义强烈 ,相互联系甚少 ,于是德意志人花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才可以从文化心理上实现了认同。从这个角度看他已经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了。

第二 ,长期的分裂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反 ,专制君主政体却根深蒂固。这就说明德意志的资产阶级不可能像法国那样实行的自由
革命。所以德意志要想与欧洲强国一起迈入近代化国家只有靠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实现统一。这样的民族主义自然就具备了两重性:一方面 ,德意志为了不至于被历史淘汰 ,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只能过早的通过王朝战争实现民族主义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打上王朝战争的烙印。专制主义、 军国主
义成了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这就为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 ,统一的德国以其凶悍的民族性格迅速发展 ,快速地排挤了大英帝国 ,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 ,一个民族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 ,他不可能只把美好带给世界 ,否则人类历史早已停滞不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3 03:11 , Processed in 0.0834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