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5|回復: 3

[其它] 《中國對聯集成•廣東卷》編篡出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3-20 17:24: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聯是我國獨有的壹種文學樣式,是漢文字特有的壹字壹個音節的語言藝術形式。它從古代詩文辭賦的偶句發展而來,根據于漢文化和俗文學的沃土中,與民俗、民間文學、書法藝術及建築藝術等民族傳統文化相融合,既有文學性,又有實用性,還有娛樂性(對答聯、巧聯、諧趣聯等),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因之,從它誕生之日起便成爲群衆喜聞樂見,家喻戶曉的文藝形式。從官府衙署、佛寺道觀、祠堂廟宇、書院癢黉、名勝古迹、園林別墅,到日常生活的婚喪嫁娶、添丁祝壽、新居落成、店鋪開張、工程剪彩、周年紀慶、年節祝福、親友題贈,對聯都被派上用場。其應用之廣,功效之大,品種之多,爲其它文藝形式所不能及。它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産,是國粹。我們有責任加以保護,搶救,傳承和弘揚。因此,自從中國楹聯學會發起編纂《中國對聯集成》,廣東楹聯學會便著手籌劃編纂「廣東卷」。經過三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中國對聯集成·廣東卷》的編輯­工作,爲廣東的傳統文化領域填補了壹項空白。

廣東古代由于五嶺之隔,僻于壹隅,文化發展比中原­落後,但秦漢以後情形逐漸改觀,與中原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收集整理曆代對聯過程中,編纂者發現,唐朝的韓愈、李義山、宋朝的蘇轼、胡铨等居然留下對聯。這些唐宋名人的大作。恐怕多是遷粵爲官,或貶黜甚或流放路過時留下的雪泥鴻爪。然而他們的作品,對嶺南文化無疑起了陶冶、促進、提高的作用。不過,從收集到的對聯數量來看,廣東的對聯創作,至明代才漸入佳境,而鼎盛時期則是清朝。有清壹代廣東湧現了壹大批出色的楹聯家:朱汝珍、林召棠、宋湘、張維屏、康有爲、梁啓超、何淡如……還有作客廣東的阮元、林則徐、何紹基、彭玉麟、張之洞、徐琪等等,真是群星燦爛。他們的作品不但數量可觀,質量也堪稱壹流,廣東許多名勝古迹的名聯,都是出自他們的手筆。其藝術構思之奇特、寓意之深刻、對仗之工巧、遣詞之精警,令人拍案叫絕,至今仍在民間傳誦。

本書共收入民國以前廣東曆代對聯近萬副。這些對聯是從全省21個市85個縣(市、區)收集來的。可以想象,在全省範圍收集曆代的(尤其是年代久遠的)對聯,工程有多麽浩大,而整理、篩選、校勘、注釋的工作又是何等繁重。廣東楹聯學會同人爲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這裏要特別提到的是,全省有近300位熱心的文化人義務收集散落在各個領域的對聯,諸如從卷帙浩繁的古籍,從荒廢了的園林故址,從已被風雨侵蝕字迹模糊的碑石,從已毀于兵燹或「文革」破「四舊」的刻木,去摘抄、追憶、記述曾經流行于壹時的名聯。可以說,廣東卷的成書,是集體勞動結晶。而廣東對聯集成的出版,對傳承優秀文化傳統,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廣東文化大省,都是很有意義的。

發表於 2009-5-28 11:00:54 | 顯示全部樓層
約百萬字由廣東省文聯廣東楹聯學會主編廣東楹聯學會會長關振東主花城出版社出版售價180
發表於 2009-12-2 14:35: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d興趣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3:14 , Processed in 0.0852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