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四:拆除越秀公園入口門樓,按照古城門比例與樣式,建仿古門樓。
《清代廣州城防志》中的小北門(紅圈處)來源:廣州美術館
方案壹:保留越秀公園入口門樓,同時保留其門窗,整體色調爲灰色。
方案二:保留越秀公園入口門樓,同時保留其門窗,整體色調爲暗紅色。
方案三:保留越秀公園入口門樓,不保留其正面門窗,用較抽象手法對其作整飾。
古代的小北門地處越秀山麓,位于現在的小北路與越秀北路交叉處。
小北花圈原來位于小北路與越秀北路交會處,建于1963年,面積630平方米,是廣州最早的交通綠島噴泉,采用園林塑石工藝建石山,中央配以噴水池,「文革」期間被毀,1979年修複,2000年拆除後建成平交路口疏導交通。
本報訊(記者 李拉 通訊員 汪浩)越秀區將複建廣州城舊城門小北門,並在越秀公園東門前廣場打造「小北尋迹」綠化廣場,打造節點景觀,重現昔日「小北風貌」。目前4種備選設計方案已完成並對外公布,征求公衆意見。
小北路地處東風中路的商業中心區,南起東風中路、北至環市中路,長約1107米、寬約17米,因明清兩代廣州城的小北門而得名,是廣州城北的代表地區之壹。古代的小北門地處越秀山麓,遊人如織,酒樓茶室應運而生,逐漸形成壹條繁華街道。但隨著時代變遷,小北路上的曆史痕迹日漸消逝。
越秀區建設和市政局副局長陳小泉昨日透露,借迎亞運小北路建築和環境綜合整治之機,越秀區准備充分發掘小北花圈和北園酒家的曆史文化優勢,複建舊城門,重塑小北花圈景觀節點,延續城市的曆史文化。主要是利用越秀公園前廣場,取消旁邊休閑會所停車場,擴大節點空間,發掘小北門曆史信息,用抽象寫意的手法,塑造「小北尋迹」綠化廣場,使其環境體現古城牆與城樓的整體概念。
據悉原來的小北門位于小北路與越秀北路交叉處,不可能原址複建,而選擇將越秀公園東門塑造成古門樓。根據四種備選設計方案,其中三種都選擇保留越秀公園入口門樓,區別之處只是建議整體色調分別爲灰色和暗紅色。只有壹種方案建議拆除越秀公園入口門樓,按照古城門比例與樣式,建仿古門樓。
「我們不准備完全按照古代城樓、城牆的樣式複建,而是采用比較誇張、抽象手法,體現曆史和現實結合」,陳小泉表示。而且在「小北尋迹」綠化廣場上,將會設計壹些與廣州城曆史有關的浮雕或是舊城資料的展示等。
目前方案正在征詢市民意見,市民若有建議和意見可發至郵箱:seeropen@yahoo.com.cn,或致電020-61182727.陳小泉表示,方案將于本月底敲定,下個月將會開工,預計6月份可完工。
除了複建小北門,老廣州熟悉的「小北花圈」也將重現。陳小泉透露,計劃在目前小北路與越秀北路交界的交通綠島上重塑壹個「縮小版」的小北花圈,重塑舊小北花圈流水石山,並加建2010年亞運會吉祥物造型雕塑。
街坊多不知「小北門」
對于「小北門」的名稱與來曆,記者在洪橋街三眼井、洪慶坊社區和越秀公園裏,分別采訪了超過10位老街坊,可惜得到的回答都是「唔知道」。62歲的街坊王叔稱,只知道小北這塊以前是城區的邊界,但沒聽說過「小北門」。
最後,記者多方輾轉,聯系上壹位祖父輩都居住在三眼井壹巷的街坊胡叔。「在我懂事的時候,小北壹帶已經沒有城門了,但在越秀公園的前面有個大花圈,人們把那兒既稱爲‘小北門’也稱爲‘小北花圈’。」64歲的胡叔回憶道,兒時小夥伴們最喜歡跑到城基腳嬉戲打鬧,後來他成了6路公共汽車的售票員,每逢經過小北都大聲播報———「小北門有無落」。但是漸漸地,「小北門」這個名稱被人們淡淡遺忘。最後,只有「小北花圈」的名稱保留至今。
「如果越秀公園東門門口重新建回古城樓和古城牆,那當然好了。」胡叔表示,廣州雖是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但古迹並不多。重建「小北門」能讓年輕人了解本地的舊風貌。
家住小北路蟹崗道的80後工程師阿濤不知道「小北門」,他認爲「現代化和古老文化曆史應繁榮共生,相信建成後會成爲廣州壹個新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