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9|回復: 6

[其它] 认识【道教音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3-10 22:36: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转自汉网  帖主 胧  发表于: 2009-2-11 17:04:00

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转贴目的是给大家观看/评论.
.
.
道教音樂系列之一:認識道教音樂

 

您肯定聽過流行音樂或者西洋交響音樂、中國民族音樂,但是,您可能沒有聽過道教音樂。

 

說到道教音樂,不少人會覺得陌生,疏遠,甚至會問:「道教也有音樂?」

道教音樂是道教齋醮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又叫道場音樂,簡稱「道樂」。道樂雖然是在宗教場合中運用的音樂,但由於道教生長於本土,因此,道樂是一種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宗教音樂,對於在中國傳統文化環境中成長的中國人來說,道樂其實並不生疏,只是我們還沒有充分地瞭解它,認識它,一旦我們接觸道樂,反而會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

 

道教音樂是道教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它一直伴隨著道教、道教文化的興盛而興盛,伴隨著道教、道教文化的發展而發展。

 

道教音樂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在三個方面體現出其文化特色:其一,保留有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特色。道教音樂自它形成伊始,便一直受到皇室官府的扶植和蔭護,並受宮觀組織和清規戒律之制約,很少受社會動亂衝擊,得以自成一體的連續發展。同時,道教音樂歷代靠口傳心授,傳承方法隱秘保守,特別是全真道要求更嚴。因此,道教音樂能將其古代傳統音樂保存至今。其二,道教音樂與民族、民間音樂密切關聯。道教音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吸收、融化民族、民間音樂成分,以豐富自身的歷史。道教音樂是一種帶有中國各地地方音樂特點的宗教音樂,這表現在,同一法事中的同一曲調,各地的行腔、旋律潤飾都帶有地方音樂色彩,特別是地方戲曲和民歌音調的特色;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經文,各地選用本地音調配曲,各不相同。其三,與佛教音樂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千百年以來,互為影響、融攝的佛道兩教,在法事音樂上也保持著一定的共性因素,以至在道教的課誦、齋醮等科儀音樂中,能較明顯地感受到道曲與佛樂的近似關係。

 

道教音樂的內涵、精神、韻味和道教教義、教規、宗教思想是相一致的。道教音樂的作用從宗教角度來看,在於宣揚教義,澡雪精神,使人淨化,使人豁達;從實踐的角度來觀察,道教音樂的功能在於敬神和娛人。道教音樂是出於對道教諸神的崇敬,對道教教義的崇信,對道教教規的崇尚而產生的,因而,道教音樂多追求莊重、肅穆的情調,表達與道教思想相一致的風格,以配合宗教儀式特定氛圍的需要。圍繞道教儀式「請神→禮神→謝神」的固有程序,道教音樂有讚美「三清」、諸神的頌歌;有表現神仙應召而來的飄拂飛翔之聲;有表現鎮邪避魔的莊嚴威武之曲;有表現仙境佳所的雲樂之歌等。敬神可以說是道教音樂的核心和主旨。另一方面來看,道教儀式除了面對各界神靈,也面向於一般的俗民百姓,道教音樂從功能意義上亦帶有娛人的作用,如有些稱作「陰調」、「耍曲」的韻曲,就是唱奏給齋醮道場上的一般民眾廳的,目的是喚起參與者的宗教審美體驗,提高他們參與儀式的興趣。

 

道教音樂具有地域性特色。道教音樂的表演者部分是宮觀所在地的出家道士或生活於民間的在家道士,因此,其科儀音樂勢必或多或少帶入當地民族民間音樂的成分、素材、程式、結構、表演習慣。同時,道教音樂的接受者是當地的道徒和民眾,為了讓道教音樂更好地為聽眾所接受,煥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各地道教音樂常吸收地方音樂,使之更富地域性。

 

道教音樂不僅只是傳統道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發揚甚至人類文明的推廣都做出過重大貢獻。例如,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均是出自於江蘇無錫雷尊殿道人華彥均(阿炳)之手的傳世之作;又如,由川派琴家、四川青城山道人張孔山傳譜的古琴曲《流水》,不僅廣為流傳,而且還作為人類文明的標志,於1977年由美國旅行者二號飛船帶入太空,在地球之外尋覓人類的「知音」。

 

.

 樓主| 發表於 2009-3-10 22:39:45 | 顯示全部樓層

.

道教音樂系列之二:道教音樂的流派

 

道教音樂可分為正一道音樂與全真道音樂兩大類。

 

道教音樂,從其縱向的歷史上,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巫舞巫樂﹔從其橫向的地理分布來看,它與道教的傳播相聯繫,遍佈大江南北、華夏神州。站在今天的現實位置,我們以一宏觀的視角來看道教音樂在整個中國範圍內的分佈,其整體傳播結構基本定型於自明代始而分別開來的全真和正一兩大系統,而究其兩大系統之風格異趣,恐怕早自宋元道教諸宗派形成之時,就已促使了這一各具特色之風格的形成。南宋和金、元政權的長期南北對峙,造成了道教宗派的分衍。如前所述,大體說來,南方道教以符籙諸派為主,至元代南方符籙諸派統歸於天師道世系為首的正一派。北方道教則有太一教、真大道和全真道。由王重陽於金大定年間創立的全真道其勢最盛。元一統以後,全真道渡江南傳,不久,江、浙、鄂、閩等地皆有了全真道活動的蹤跡。自此,作為煉養派代表的全真道已經發展成為足以與正一符籙派抗衡的一個重要派別。

 

全真道,正一道兩派的對峙,使兩道派音樂因道派體系不同而相應產生並形成風格上的差異。受全真道教義順應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潮的影響,全真道借鑒佛教的某些形式來發展自己的科儀音樂。叢林制度的建立和課誦音樂的完善,標誌著全真道音樂規模咸備。正一道在承襲唐宋道教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趨向完整和規範,成於元初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不僅是一部齋教科儀全書,也是一部道教科儀音樂的要典。興盛的元雜劇和南戲與道樂互為影響,關係密切,這既構成了元代道教音樂發展的一個特點,也為明清時期道教音樂趨向民間化、民俗化作了準備,創造了條件。

 

全真道音樂

 

全真道音樂始於何時,目前尚無確考,但規範、統一於全真道內所使用的音樂,是在王重陽創立全真道以後才逐步形成的。未形成全真道之前,全真道音樂應是與其他道派音樂同一源宗的。起初是受原始巫祝樂舞的影響,後又歷經各歷史時期的發展和演變,逐漸理順成形,最終因教派的分野而形成了具有全真道之個性特徵的全真道音樂。

 

全真道音樂主要用於修持、慶祝、祈禱等法事之中。修持法事中的音樂,就是「早壇功課經」和「晚壇功課經」音樂,慶祝法事的音樂,主要在慶賀神仙、祖師的聖誕等活動中進行,祈禱法事音樂大多用於祈晴禱雨、超度亡靈、賑濟等儀式之中,如「放施食」、「上祖師表」等。這些法事中的音樂,以聲樂形式為主體,另有以打擊樂為主的器樂形式。日誦早晚課全為聲樂詠唱,有鍾、鼓、木魚、鈴、鐺、鈸、磬等小件法器伴奏,有些宮觀加有少量管弦樂器伴奏。

慶祝法事和祈禱法事中的音樂,以聲樂形式為主,間或有規模較大的宗教樂舞場面,配合這種場面,往往有鼓、大鈸、大鐃等大件法器以及少量吹管樂器加以伴奏。儀式進行中,有時還穿插演奏一些相對獨立的樂器曲牌,如某些宮觀演奏的「鐃鑔牌子」及各種短小的「耍曲」等。

全真道音樂中的聲樂演唱形式有由高功、都講擔任的獨唱及齊唱、散板式吟唱等;器樂形式以合奏為主,少見有獨奏或重奏形式。全真道音樂最突出的特點是其統一性和相對穩定性。

 

全真道音樂的傳承,歷來嚴謹、規範,通行於全真道內的音樂以《全真正韻》亦即教內通稱的「十方韻」為範本,各宮觀均準規嚴行。經韻的承傳,全憑上師密傳,口傳心授,故其音樂型態上有著高度的統一性。從現今各主要全真宮觀的音樂上看,各地所誦之「十方韻」 無論是韻腔風格,還是具體的旋法、節奏都大同小異,在道內有「死全真」之說,意即全真道音樂是不得隨意改動的,因此便形成了全真道音樂固有的統一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特徵。

 

全真道音樂歷代少有記錄,見諸於文字記載的資料也較少。唯有在清代後期由四川成都二仙庵雕版印刷的《重刊道藏輯要‧全真正韻》,為目前所見最完整的一部全真道樂譜輯。

 

正一道音樂

 

正一道早期的齋醮儀式簡單易行,道樂形式也比較簡單。六朝以後,北魏寇謙之的《雲中音誦新科之戒》,是正一道音樂較早的書面記載。此後,有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撰訂齋醮儀軌,使正一道音樂初具規模。此後各朝各代,不斷更新改造,日趨完善。元代以來,道教形成正一全真兩大教派,北方以全真為主,正一則為南方道教的中心,正一道音樂隨此而在南方,特別是江南一帶廣為流布。

 

正一道音樂主要運用於諸如設壇、上供、焚香、升壇、畫符、唸咒、發爐、降神、迎駕、誦經、讚頌等齋醮儀式中,根據法事情節的需要,來組合串聯各種道曲。法事不同,音樂的組合也相應發生變化。

 

正一道使用的音樂有獨唱(通常由高功、都講擔任)、齊唱、散板式吟唱和鼓樂、吹打以及合奏等多種形式。器樂形式常用於法事的開頭、結尾、唱曲的過門以及隊列變化等場面,而且在法事過程中,音樂的演奏可根據主持醮儀的高功在供香、步罡、繞壇、禮拜等許多宗教儀式動作的需要,採取坐樂和行樂的形式演奏,以協調出壇法師的動作。

 

聲樂形式是正一道齋醮音樂的主要部分,其聲樂題材主要有「頌」、「讚」、「步虛」、「偈」等格式。正一道音樂最明顯的特點是地方性。其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不少宮觀所用道樂,雖在總體風格上有一定的趨同性,但各地的行腔、旋律潤飾都帶有地方特點而顯得各不相同。如蘇州道樂的讚、頌、偈等,雖在名稱、經詞上與毗鄰的上海道觀一樣,但韻曲的風格則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首唱偈,蘇州道樂的唱偈帶有濃郁的本地民歌(吳腔)韻調。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經文,各地一般都選用本地音調配曲,諸如「步虛韻」、「吊掛韻」等,幾乎是一個地方一個樣子,有所謂:「三里不同道,十曲九不同」。

 

除地方性特點外,正一道音樂還具有一定的民俗性。如江浙一帶的正一道音樂,大多採用了民間的「江南絲竹」和「十番鑼鼓」音樂。許多道樂曲牌就是道士們從民間傳統音樂中吸收發展而來的。正一道中,除一部分出家住觀道士外,還有一部份散居民間不出家的火居道士,這類道士長期在民間行法布道,與民間藝術長期融會在一起,也加強了正一道音樂的地方性、民俗性特點。

 

正一道音樂使用的樂器無統一定制,除鍾、鼓、磬等法器大致統一外,其他所使用的樂器多有地方特點,如上海、江蘇、浙江一帶正一道所用的樂器多為:笛、弦子、鼓、鈸、笙、簫、古提琴、雙青、雲鑼、大鑼、小鑼、大小嗩吶、二胡等。而北方山西、陜西、河南一帶正一道所用的樂器則多以管、嗩吶、笙和笛為主。

 

正一道保持最完整的樂譜資料是清嘉慶四年(1799)蘇州玄妙觀道士曹希聖將吾定庵所收集、整理的道樂樂譜匯編成的《鈞天妙樂》(分上、中、下三冊)、《古韻成規》、《霓裳雅韻》三部樂譜,三部樂譜用工尺譜法記錄,教內稱為「曹譜」。

 

.

 樓主| 發表於 2009-3-10 22:43:50 | 顯示全部樓層

.

道教音樂系列之三:道教音樂的功能和形式

 

一、道教音樂的功能

 

道教音樂的作用從宗教角度來看,在於宣揚教義,澡雪精神,使人淨化,使人豁達;從實踐的角度來觀察,道教音樂的功能在於敬神和娛人。

 

敬神

 

道教音樂的內涵、精神、韻味和道教教義、教規、宗教思想是相一致的。道教道教音樂是出於對道教諸神的崇敬,對道教教義的崇信,對道教教規的崇尚而產生的,因而,道教音樂多追求莊重、肅穆的情調,表達與道教思想相一致的風格,以配合宗教儀式特定氛圍的需要。圍繞道教儀式「請神→禮神→謝神」的固有程序,道教音樂有讚美「三清」、諸神的頌歌;有表現神仙應召而來的飄拂飛翔之聲;有表現鎮邪避魔的莊嚴威武之曲;有表現仙境佳所的雲樂之歌等。敬神可以說是道教音樂的核心和主旨。

 

娛人

 

道教儀式除了面對各界神靈,也面向於一般的俗民百姓,道教音樂從功能意義上亦帶有娛人的作用,如武當山道士們演奏的具有娛樂性的「耍曲」;在蘇州、無錫一帶道士們表演的類似雜耍性質的「飛鈸」 等等,就是供齋醮道場上的一般民眾欣賞的,目的是喚起參與者對宗教的體會,提高他們參與儀式的興趣。

 

音樂作為廣意「聲音」的含意,其在儀式中具有的功能意義,是每一個道士入道之時就心領神會的。儀式過程中,道人們非常清楚音樂於功能上的主次之分:與經文內容聯繫在一起的音樂(即聲樂誦唱經文的部分),在儀式中的作用是主要的;而經文之外的器樂演奏,則居次要地位,只起作烘托道場氣氛,調節道場情緒的作用。因此,武當山道士們稱帶有娛樂性的器樂為「耍曲」;在蘇州、無錫一帶則可見到道士表演「飛鈸」等等。

 

從功能形式上看,音樂的功能在儀式中又表現為隱伏功能和外顯功能兩種類型。

道教儀式中,有「內齋」和「外齋」之分。據《金籙大齋啟盟儀》:「內齋者,恬淡寂寞,與道翱翔。昔孔子以心齋之法告顏淵,蓋此類也」,「外齋者,登壇步虛,燒香懺謝,即古人禱祈之餘意也。」可見,「內齋」是含有一種靜意的儀,「外齋」則是含有一種動意的儀。在儀式行為之中,像念經禮懺,其動作程度不大,可以認為是「內齋」含意,而登壇拜表、步虛穿花、召請散花等均可以視作「外齋」含意。 此處我們所說的音樂之隱伏功能和外顯功能,與「內齋」和「外齋」是相對應的,亦即,音樂的隱伏功能作用於儀式的「內齋」,音樂的外顯功能作用於儀式的「外齋」。

 

音樂的隱伏功能是依附於經文而存在的,其功能的引導動機也自然來自於經文所賦予的內容。經文出現甚麼內容,法事隨之便會有相應的情節。而不同的經文選用何種音樂?被選用的音樂在儀式中起何種功能作用?這是局外人難以得知其詳的。

 

相對於隱伏功能而言,音樂的外顯功能則易於外觀者所理解。事實上,這一外顯功能也正是針對參與道壇的信眾和百姓而發生的,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以音樂這一形式吸引百姓,提高他們參與儀式的興趣。

 

二、道教音樂分類及形式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道教內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聲樂形式為「韻」、「韻腔」、「韻子」等;稱器樂形式為「曲牌」、「牌子」等。在以上兩種形式中,因各自的運用場合和接受對象不同,聲樂部分又有「陰韻」、「陽韻」,器樂部分有「正曲」、「耍曲」之分。陰韻是用於外壇齋醮的韻腔,多在「賑濟」、「放施食」等度幽薦亡的陰事道場中使用。陽韻是用於內壇祀典儀式中的韻腔,一般在殿堂內部唱誦,多在「朝聖拜斗」、「祈讓祝福」等陽事道場中使用。正曲主要用於內壇陽事太平齋醮科儀及外壇陰事薦亡齋醮科儀程序進行的中間,在轉壇之際演奏。耍曲是吸收民間音樂發展變化而形成的曲牌,主要在為俗民百姓做道場時於開壇之前和收壇之後演奏,帶有很強的娛樂性質。

 

韻腔

 

韻腔形式有獨唱、齊唱、散板式吟唱等,體裁包括「頌」、「讚」、「步虛」、「偈」等格式。頌、讚、步虛和偈,單一使用時,它是結構短小的分上下句式或起承轉合的四句式歌曲;若將某一曲調配上若干段不同的經文,便可構成大型的更複雜的曲式結構,運用這種一腔多用的組合變化手法,與經文念白、誦經、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根據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聯各種頌、讚、步虛、偈等道曲,形成既有著千變萬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聲樂唱誦形式。器樂形式中所使用的樂器,不同的宮觀和不同的流派有所不同。正一道所使用的樂器豐富,吹、拉、彈、打樂器俱全,演奏技法較為高超。全真道所用的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器(法器),部分宮觀加有少許管弦樂器,演奏形式較為單一,主要用作渲染道場氣氛,及為唱誦韻腔伴奏。

 

聲樂

 

聲樂,是指道人們用人聲詠唱或念誦經韻的一種音樂形式。根據經韻的音樂形態和道人唱誦的方法,又有「詠唱式」、「念唱式」、「吟唱式」、「朗誦式」等不同形式。

詠唱式是一種歌唱性很強的經韻唱誦方式。這種唱誦法具有細膩悠揚、抒情表意的特點。運用這種唱誦法唱誦的韻腔最多,韻腔的旋律性最強。各種「韻」(如《澄清韻》、《幽冥韻》、《悲嘆韻》)、「讚」(如《大讚》、《小讚》、《中堂讚》)、「引」(如《幽魂引》、《梅花引》、《小救苦引》、《大救苦引》)、「偈」(如《大偈子》、《小偈子》、《刀兵偈子》)以及《步虛》、《吊掛》等等,都是運用這種唱法詠唱的。此種唱法,往往有法器和笙管笛蕭及彈撥拉絃等樂器進行伴奏。

 

念唱式的聲樂形態,音樂起伏曲折不大,音調平穩規整,是一種似念似唱的形態,旋律精簡,少拖腔,呈公式化有規律性的上下句式結構。這種唱法多在道士每天早晚課中所誦習的諸尊神、真仙之訓誡文誥的「寶誥腔」的唱誦中。該唱法的形式是由於寶誥腔的腔體結構和腔調旋律特徵所決定的。寶誥腔旋律簡練,不用襯字、襯詞,沒有拖腔,上下句結構規整。

 

吟誦式是專用於誦念咒語而形成的聲樂形態。這種誦念唱法,韻腔旋律性較弱,以近語言性音調沿著五聲音階的框架,一字一音,在較狹窄的音域內展開,句未結尾落音趨規範化,可細分為「有節拍」的吟誦和「無節拍」的吟誦,上下兩句無限反覆,直至將咒語念誦完畢。這種韻腔形式,有道士稱之為「棒棒經」。


朗誦式是唱中夾說白的聲樂形態。這一唱誦法是一種按照自然語言聲調而略為戲劇化了的經韻音樂,韻曲的旋律材料基本上集中在幾個音上,通常表現為,在一段或幾段經韻唱完後,插入一段有一定韻律的經文道白或咒語,然後再接唱經韻。

 

「陰韻」為用於外壇齋醮的「韻腔」,多在「賑濟」、「放施食(焰口)」等戶外或在齋主家中舉行的科範儀式中唱誦。其接受的對象包括信眾和看齋的一般民眾。

 

「陽韻」為用於內壇祀典儀式中的「韻腔」,一般在殿堂內部唱誦,其接受對象主要是持修道教徒及天靈地祇和各界神明。

 

器樂

 

器樂是指用樂器或法器演奏的道教曲牌音樂。曲牌音樂主要運用於紀念法事與齋醮法事之中。在這二類法事科儀中,道教法師除諷經、詠唱各類韻腔外,還有畫符、念咒、禹步、掐訣等宗教科儀內容,為了用來配合法師行法時騰雲駕霧、呼風喚雨、踏罡步斗、降妖捉鬼的各種宗教動作,需要演奏器樂曲牌。器樂曲分為正曲、耍曲及法器牌子三類。

正曲是由樂器或法器演奏的器樂曲。主要用於內壇陽事太平齋醮科儀及外壇陰事薦亡齋醮科儀程序進行的中間,在轉壇之際演奏。


耍曲的曲牌是吸收民間音樂發展變化而成,主要用於為俗民做道場,在開壇之前和收壇之後演奏,帶有很強的娛樂性質。

 

法器牌子在道教音樂中雖為數不多,但地位卻十分重要,在詠唱韻腔時,有時絲弦、吹管等伴奏樂器可以略去不用,然而法器是必不可少的。法器是道教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顯示法力的一種象徵性器物。宮觀中的法器平時皆陳列於法壇的法器架上。通常用的法器有兩類:一類為仰啟神仙、朝敬祖師及為了驅惡鎮邪的器物,如朝簡、如意、玉冊、玉印、寶劍、令旗、令箭、勅令牌、天蓬尺、鎮壇木;另一類為各種打擊法器,常用的有大鐃、小鐃、大鑔、小鑔、鐺子、手鈴、大小木魚、大鼓、小鼓、大鐵磬、大銅磬、小銅磬。道教科儀音樂中所使用的法器,主要是打擊法器。法器牌子又分為鐃鑔牌子與鐺鑔牌子兩類。演奏鐃鑔牌子之用的法器是大鐃、小鐃、大鑔以及大、小木魚、大、小鼓和大、小磬;演奏鐺鑔牌子使用的法器是小鑔、鐺子、手鈴以及大、小木魚、大、小鼓和大小磬。鐃鑔牌子常作為各類法事科範儀式程序的轉換、連接而單獨演奏;同時還在各類韻腔、器樂曲牌的演唱、演奏中作為引子、尾聲、間奏使用。鐺鑔牌子則常作為韻腔、器樂曲牌的伴奏法器,起到擊拍數板、烘托宗教氣氛的作用。

 

.

 樓主| 發表於 2009-3-10 22:47:29 | 顯示全部樓層

.

道教音樂系列之四:道教音樂與傳統民間音樂

 

談到道教音樂與傳統民間音樂,首先得從更廣闊的範圍提及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論及道教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學術界有這樣的觀點,認為道教進入中期以後,對許多文化領域的輻射作用有不斷加強的趨勢。大凡一種重要宗教,都有四個層次,從內到外,一為宗教信仰(基本宗旨),二為宗教理論(教義、學說、戒律),三為宗教實體(宗教組織、設施、活動),四為宗教文化(在宗教推動和影響下形成的多層多向文化)。宗教文化是關於宗教的最廣泛的概念,道教文化的涵蓋面極寬,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化都染上了一層道教色彩,道教文化的痕跡隨處可見。 因此,近代文豪魯迅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道教與文學藝術

 

民間文學方面,道教仙話與民間傳說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如從道教的八仙,嬗變出「八仙慶壽」、「八仙過海」等許多生動的民間故事,流傳極廣。作家文學方面,李白號稱「謫仙人」,他的一些詩歌表現了仙風道骨,超逸不俗;又如小說《封神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道教內容。

 

道教與民間習俗

 

道教許多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民間習俗,代代相傳,蔚然成風氣。如喪葬要請道士誦經修福,超度亡靈;春節以道觀為基地舉辦廟會,進行民間祈神、遊藝、商業等綜合性節日活動;歲時節令,天災疫疾,齋醮祭祀,求福免禍等。

 

《道藏》與傳統文化

 

道教典籍在匯集編輯過程中,不斷容納大量與道教直接或間接有關的各類學術著作,至最後編成《道藏》。它不僅是道書總集,而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作品大係,包羅萬象,豐富無比。以其多而雜,使學者望而生畏;又以其多而雜,使它成為難究底蘊的文化資料寶庫。《道藏》在內容上天文、地理、文學、生物、化學、醫學、藝術,不一而足,是一部超大型中國思想文化史叢書,不僅研究道教史需要它,研究中國文化也需要它。

 

二、道教音樂與傳統民間音樂

 

習慣上,一般將傳統民間音樂分為:民歌、曲藝音樂(亦稱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和民間器樂五大類。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其根基在民間,道教所潤發出的道教音樂,也植根於民間。每當我們聆聽道教音樂時,總能感受到濃郁的地方民間音樂風格。這種特性無可置疑的折映著道教音樂與地方民間音樂的血緣關係。具體而言,上述五類傳統民間音樂形式,其中的民歌、曲藝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都不同程度地與道教音樂相關聯。

 

道教音樂與民歌

 

民歌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形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藝術品種之一,眾所周知,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可以入歌唱誦的《詩經》。歷史上逐步形成的說唱、戲曲、民間器樂曲等藝術形式也都廣泛地受到民歌的影響,或說民歌是這些藝術品類的重要源泉。道教在其流傳和發展中,始終淫浸在這民歌的大海之中,它的體內滲透著民歌的成分自不待言。如武當山道教音樂、山東嶗山道曲、瀋陽太清宮的東北新韻等,分別都包含有湖北民歌、膠東民歌、東北民歌的內容和特色。

 

道教音樂與曲藝(說唱)音樂

 

曲藝音樂,又稱說唱音樂,是中國民間音樂的一種體裁,具有以敍述性為主,兼有抒情性並與語言音韻密切相結合的音樂特徵。全中國各地現存的曲藝品種有340多個,大致可歸納為鼓詞、彈詞、道情、牌子曲、琴書等五大類。以道情為例,它與道教音樂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道情,也稱漁鼓或漁鼓道情,其淵源便是道教音樂中的「道情音樂」。「道情」原為道士傳經佈道和募化時所唱的歌曲。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便是手捧漁鼓,這顯然是道士唱道情的寫照。道教的道情音樂是由唐代的「俗講」演變而來。「俗講」,是一種歌白相間的藝術形式,演唱時,先唱一首歌,叫做「押座文」,內容是解經題,接下來以白話講述經文,終了再唱一首歌,叫做「解座文」。這一頭一尾的歌曲是道教原有的「讚頌」音樂,而白話部分也不盡然「白」,這裡往往包含著一定程度的韻律,而善音律的道人,講唱起來更是饒有趣味,引人入勝。這種歌韻結合,有說有唱,自由發揮的「俗講」形式,已經成為當時道教音樂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明清以來,道情音樂得到了很大發展。演唱者不再局限於道士,題材擴大,內容廣泛。音樂上或採用當地其他曲種的聲腔,或與其它曲種合流,漸漸演變為民間道情,成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藝術形式而盛行於民間。如河南墜子就是由道情發展而來,它是道情與「鶯歌柳」(一種民間小調)結合的產物。

 

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

 

在許多地區的民間流傳著一種道戲,如山東的「道情戲」,湖南、廣西的「師道戲」,江蘇的「僮子戲」、「香火戲」,貴州的「地戲」等。它們是道教和戲曲合二為一的產物,道戲演出既是道教的宗教活動,也是戲曲表演,這種文化現象生動地揭示了道教與戲曲的密切關係。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彼此滲透,互相影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混融現象,以至產生了道戲這種混融體。從總體上來看,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的混融蘊含著二者的共性特徵,這些共性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唱腔的結構以曲牌聯綴和板式變化為基本程式;二、有節奏、有韻律的念白是道教音樂和戲曲音樂的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三、貫穿始終的打擊樂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歌、舞、樂一體的綜合音樂體制等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以及影響和被影響的關係是不盡相同的,這種區別反映了道教音樂和戲曲音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存在價值。

 

道教音樂與民間曲樂

 

民間器樂,是指用民族樂器演奏的民間樂曲。它的歷史悠久,傳統深厚,是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樂器的演奏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各種樂器的獨奏,還有不同樂器不同組合的齊奏、重奏、合奏等。不同樂器組合,加上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如陝西鼓樂、河北吹歌、蘇南吹打、江南絲竹等。這些樂鍾,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們與道教音樂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近現代的道樂,與民間器樂的相互交往和彼此吸收的關係更為頻密。如上海白雲觀道樂與江南絲竹、蘇州玄妙觀道樂與蘇南吹打、河北巨鹿道教音樂與河北吹歌、西安城隍廟鼓樂與西安鼓樂、香港道樂與廣東音樂、台灣道樂與福建南音等,從不同程度上表明了道樂與民間器樂的這種關係。

 

.

 樓主| 發表於 2009-3-10 22:49:17 | 顯示全部樓層

.

道教音樂系列之五:道教音樂之藝術表演與展示

 

隨著道外專業音樂人員參與道教音樂的收集、整理、研究及藝術實踐,鮮為人知的「道教音樂」這一名詞開始陸續出現在各學術刊物的專論及學術專著之中;有專業音樂家加入表演的「道教音樂」走上了舞臺,走向了民眾,甚至走出了國門。這種藝術化了的道教音樂演示活動慢慢被社會認同接受的同時,部分道教宮觀便有了從事這種演示活動的組織──「道樂團」。1988年8月22日,北京白雲觀正式成立了「白雲觀道教音樂團」,並首次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彙報演出。於此前後,湖北武當山、蘇州玄妙觀、江蘇茅山道院等亦相繼成立了道樂團,江西龍虎山於1991年成立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河北省道教協會於1996年成立河北省道教經樂團;上海城隍廟於1997年創建了上海道教樂團;山西綿山於1997年成立綿山宗教樂團;四川青城山及成都青羊宮於2003年分別成立了青城山仙樂團和青羊宮道樂團;2005年,廣東省道教協會以廣東圓玄道觀為訓練基地,由廣東圓玄道觀經樂隊、羅浮山沖虛觀、羅浮山黃龍觀、南海雲泉仙館、新會紫雲觀、開平梁金山道院,惠來龍藏洞等樂師組成廣東省道樂團。其中上海城隍廟、北京白雲觀、湖北武當山、蘇州玄妙觀、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江蘇茅山道院、四川青城山、成都青羊宮等宮觀的道樂團還多次應邀到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新加坡、加拿大、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作專場道教音樂演出。大陸之外,1996年,由香港蓬瀛仙館主辦的香港道樂團正式成立,這是經香港政府註冊的唯一專事道教音樂表演的團體。2003年,新加坡道樂團正式註冊成立。

 

在各地道樂團各自做道樂表演展示的同時,道內近年來有組織地策劃並實施了由海內外多個道教團體聯合參與的大型道樂表演活動。

 

2001年11月,香港蓬瀛仙館、香港道樂團與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在香港聯合主辦了「首屆道教音樂匯演」。這次匯演彙集了來自大陸、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的多個道樂表演團體,北京白雲觀道教經樂團、河北道教音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新加坡道樂團、香港道樂團等作了專場道樂表演。為了增强此次匯演的社會參與性尤其是學術性,匯演特意選擇在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進行,演出進行期間還特別安排了六位道內外學者 現場解答觀眾提問,使觀眾有機會就相關問題面對面地,直接地與學者們交流,令觀眾有一種親身參與的感受。

 

2002年6月,第二屆道教音樂匯演在臺北成功舉行,與首屆道教音樂匯演相若,來自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的多個道樂團,帶來不同地區不同色彩的道教音樂,不僅給觀眾以精神上的享受,更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道教文化的難得機會。與首屆道教音樂匯演一樣,香港「道教文化資料庫」將匯演實况作了全球網上現場直播,讓不能親赴現場觀賞演出的人們,從網上分享了這一表演盛况。

 

2003年,由中國道教協會、香港蓬瀛仙館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道教音樂匯演於3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北京白雲觀道教經樂團、台灣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新加坡道樂團、新加坡大士伯公宮《道德經》唱誦團、香港道樂團、茅山道院道樂團、蘇州姑蘇仙樂團、山西綿山宗教樂團應邀參加了演出。

 

第四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4年3月7日在新加坡嘉龍劇院隆重舉行。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等地的八個道樂團參加了這次匯演。與前幾次匯演相比較,這次匯演有這樣一些特點:第一,演出規模龐大。有近三百人參加了這次演出,其中,新加坡道樂團、大士伯公宮《道德經》唱誦團、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香港道樂團等都派出了四十人以上的團隊參加了演出,整體氣氛宏大、隆重。第二,演出水準高。首次亮相於道樂匯演的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以及演出經驗豐富的茅山道院道樂團等,訓練有素,既保持了道教傳統經韻的風格,又較好地體現了道教音樂的藝術觀賞性。第三,演出曲目有特色。這次匯演,茅山道院道樂團、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澳門道樂團、新加坡道樂團等都表演了具有各自地方代表性的曲目,如《茅山頌》、《龍虎山天師道道曲聯奏》、《清水祖師傳奇》等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澳門道樂團純樸、自然的演奏風格,香港道樂團基於道教理念重新演繹的《二泉映月》,以及場面壯觀的壓軸節目《萬神朝禮》,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5月21日至22日,連續兩場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的第五屆道教音樂匯演,參演團體和表演人數數歷屆匯演最多,規模龐大,盛况空前!表演團體中,有自舉辦匯演以來,每年都積極參與並對這項活動給予大力支持的新加坡道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香港道樂團;多次參加匯演的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以及第一次參加道樂匯演的廣東省道樂團、上海道教樂團、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成都青羊宮道教樂團以及香港至和道教中樂團,從各團隊精彩的表演中欣賞到了:龍虎山天師祖庭的正宗道曲,武當山的仙樂神功,上海道樂團帶來的江南雅韻,廣東省道樂團展示的嶺南仙聲,青羊宮道樂團配有編鐘、古琴襯托的川西古韻,海外新加坡道樂團演繹遠傳南洋的華夏神曲,高雄文化院國樂團、南投玉皇宮國樂團演奏的寶島玄音,香港道樂團、香港至和道教中樂團表演香江仙樂等,可謂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目不暇接。廣東電視台、《廣州日報》、《中國道教》、《新華網》、《大公報》等海內外媒體紛紛報導了匯演盛况,好評如潮。

 

第六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6年8月26日在成都「第二屆中國(成都)道教文化節」期間舉行。新加坡道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香港道樂團、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青城山仙樂團、成都青羊宮道樂團作了各具特色的精采表演。新加坡道樂是由中國飄洋過海傳到南洋的,因而融合了中國不同地方的道樂和南洋音樂特點;高雄市文化院國樂團的表演,有別於一般傳統道樂的莊嚴肅穆,特別富有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與新穎傳神的藝術韵味;香港道樂團分別表演了江南、東北及香港不同風格的道樂;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演奏的上海道樂,既有江南民樂的韵律,又體現了濃郁的江南道樂風格;說起武當就會想起武當功夫,為了繼承弘揚武當道教傳統武術、音樂,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武術道樂二合一的精彩展示,得到了觀眾的好評;青城山仙樂團純樸、典雅的道曲「原生態」清唱,盡顯仙風道骨;壓軸表演的成都青羊宮道樂團以圓滿的仙歌道韵之演繹,為此屆道樂匯演劃上完美句號。

 

道教音樂匯演這一形式,得到了各地參演單位尤其是道內相關組織的大力支持,這一形式已納入道教界的一項常規活動,每年例行一次在不同的地區進行。

 

2005 年 7 月底 8 月初,大陸與台灣相關機構首次歷史性地在臺灣聯合舉行了以「蓬萊仙韻頌太平」為標題的海峽兩岸道教音樂會。在中國道教協會的組織下,大陸道教音樂赴台演出團由江蘇蘇州姑蘇仙樂團、江西龍虎山天師府道樂團、湖北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四川青城山仙樂團和成都青羊宮道樂團等五個道樂團組成。這次海峽兩岸道教音樂會在臺灣共舉行了三場。參演團體除大陸的五個道樂團外,還有臺北草山樂坊、臺北市道教會科儀團、臺北松山慈惠堂國樂團和台南市道教會科儀團。第一場演出於7月20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行。雖然受颱風吹襲的影響,但兩千五百多個觀眾席仍然基本坐滿。第二場演出於7月26日在台南市社會教育館演藝廳舉行。能容納八百多人的大廳座無虛席。第三場演出於8月3日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演奏廳舉行。除了八百多個座位全部爆滿之外,連走廊上也坐滿了人。用臺灣主辦單位的話來說是一票難求。除三場正式演出外,大陸道教音樂團還應邀分別在高雄道德院、花蓮港天宮和宜蘭鎮平宮進行了即興表演。在高雄道德院演出時,該院組織了數千名信眾前來觀看,其場面之壯觀不亞於正式演出的情形。

 

.

 樓主| 發表於 2009-3-10 22:51:09 | 顯示全部樓層

.

道教音樂匯演簡述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始,隨著專業音樂人員參與道教音樂的收集、整理、研究及藝術實踐,鮮為人知的「道教音樂」這一名詞開始陸續出現在各學術刊物的專論及學術專著之中;有專業音樂家加入表演的「道教音樂」也搬上了舞台,走出了國門。這種藝術化了的道教音樂演示活動慢慢被社會認同接受的同時,部分道教宮觀便有了從事這種演示活動的組織 ── 「道樂團」。1988年8月22日,北京白雲觀正式成立了「白雲觀道教音樂團」,並首次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彙報演出。於此前後,上海白雲觀、蘇州玄妙觀、茅山道院、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河北省道教協會等亦相繼成立了道樂團,其中蘇州玄妙觀、北京白雲觀等宮觀的道樂團還多次應邀到英國、比利時、新加坡、加拿大等國作專場道教音樂演出。1996年,由香港蓬瀛仙館主辦的香港道樂團正式成立,這是經香港政府註冊的唯一專事道教音樂表演的團體。

 

首屆道教音樂匯演.香港

2001年11月,香港蓬瀛仙館、香港道樂團與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在香港聯合主辦了「首屆道教音樂匯演」。這次匯演彙集了來自大陸、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的多個道樂表演團體,北京白雲觀道教經樂團、河北道教音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新加坡道樂團、香港道樂團等作了專場道樂表演。為了增强此次匯演的社會參與性尤其是學術性,匯演特意選擇在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進行,演出進行期間還特別安排了六位道內外學者(黃信陽、蔡文、曹本冶、劉紅、黎志添、王忠人)現場解答觀眾提問,使觀眾有機會就相關問題面對面地,直接地與學者們交流,令觀眾有一種親身參與的感受。

 

第二屆道教音樂匯演.台北

2002年6月,第二屆道教音樂匯演在台北成功舉行,與首屆道教音樂匯演相若,來自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的多個道樂團,帶來不同地區不同色彩的道教音樂,不僅給觀眾以精神上的享受,更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道教文化的難得機會。與首屆道教音樂匯演一樣,「香港道教文化資料庫」將匯演實况作了全球網上現場直播,讓不能親赴現場觀賞演出的人們,從網上分享了這一表演盛况。

 

第三屆道教音樂匯演.北京

2003年,由中國道教協會、香港蓬瀛仙館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道教音樂匯演於3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北京白雲觀道教經樂團、台灣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新加坡道樂團、新加坡大士伯公宮《道德經》唱誦團、香港道樂團、茅山道院道樂團、蘇州姑蘇仙樂團、山西綿山宗教樂團應邀參加了演出。匯演翌日,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白雲觀主持了一個有各參演單位代表和在京部分道教文化及音樂界的專家學者參加的座談會,就道教音樂匯演及道教音樂文化的相關話題進行了座談,大家在肯定匯演獲得圓滿成功並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同時,也對道教音樂的繼承和發揚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意見。

 

第四屆道教音樂匯演.新加坡

第四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4年3月7日在新加坡嘉龍劇院隆重舉行。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等地的八個道樂團參加了這次匯演。與前幾次匯演相比較,這次匯演有這樣一些特點:第一,演出規模龐大。有近三百人參加了這次演出,其中,新加坡道樂團、大士伯公宮《道德經》唱誦團、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香港道樂團等都派出了四十人以上的團隊參加了演出,整體氣氛宏大、隆重。第二,演出水準高。首次亮相於道樂匯演的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以及演出經驗豐富的茅山道院道樂團等,訓練有素,既保持了道教傳統經韵的風格,又較好地體現了道教音樂的藝術觀賞性。第三,演出曲目有特色。這次匯演,茅山道院道樂團、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澳門道樂團、新加坡道樂團等都表演了具有各自地方代表性的曲目,如《茅山頌》、《龍虎山天師道道曲聯奏》、《清水祖師傳奇》等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澳門道樂團純樸、自然的演奏風格,香港道樂團基於道教理念重新演繹的《二泉映月》,以及場面壯觀的壓軸節目《萬神朝禮》,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屆道教音樂匯演.廣州

2005年5月21日至22日,連續兩場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的第五屆道教音樂匯演,參演團體和表演人數數歷屆匯演最多,規模龐大,盛况空前!表演團體中,有自舉辦匯演以來,每年都積極參與並對這項活動給予大力支持的新加坡道樂團、高雄文化院國樂團、香港道樂團;多次參加匯演的龍虎山天師府經樂團、台灣南投玉皇宮國樂團;以及第一次參加道樂匯演的廣東省道樂團、上海道教樂團、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成都青羊宮道教樂團以及本港至和道教中樂團,從各團隊精彩的表演中我們欣賞到了:龍虎山天師祖庭的正宗道曲、武當山的仙樂神功、上海道樂團帶來的江南雅韵、廣東省道樂團展示的嶺南仙聲、青羊宮道樂團配有編鐘、古琴襯托的川西古韵,海外新加坡道樂團演繹遠傳南洋的華夏神曲、高雄文化院國樂團、南投玉皇宮國樂團演奏的寶島玄音、香港道樂團、香港至和道教中樂團表演香江仙樂等,可謂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目不暇接。廣東電視台、《廣州日報》、《中國道教》、《新華網》、《大公報》等海內外媒體紛紛報導了匯演盛況,好評如潮。

 

第六屆道教音樂匯演.成都

2006年8月26日,第六屆道教音樂匯演在成都藝術中心嬌子音樂廳舉行。來自海內外的七個道樂團:新加坡道樂團、臺灣高雄文化院國樂團、香港道樂團、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青城山仙樂團、成都青羊宮道樂團,為觀眾獻上了一台精彩的道樂仙曲匯演。匯演由遠道而來的新加坡道樂團開場,五十多人的表演團隊場面宏大,氣氛莊嚴而隆重,歌、樂、舞貫穿始終,讓觀眾領略了源自中國遠傳南洋之道教音樂的傳統本色;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是一支創團歷史長久,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團隊,樂團訓練有素,三首獨具江南特色的道曲,經十八位道長細膩而嫻熟的詮釋,引得全場喝采;青城山仙樂團帶來的是地道的原生態道樂,十六位坤道(女道士)在吳理充道長的帶領下,唱誦了她們平時在宮觀裏誦經說法的經韵,配合走五方、行八卦、轉太極等身伐動作,超凡脫俗的塵外之趣躍然于眼前;臺灣高雄文化院國樂團,是每屆道樂匯演都積極參加的團隊,這次匯演派出了强大陣容,表演了四首富有臺灣特色的道曲;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表演的「武當仙樂神功」,是去年第五屆道教音樂匯演催生的一個帶有創意性的節目,該節目巧妙地將武當山道教音樂與武當山拳、劍及功夫結合于一體,道樂中穿插武功,武功伴隨著道樂,仙樂神功,動靜結合,剛柔相濟,賞心悅目,精采紛呈;香港道樂團是歷屆道教音樂匯演的組織策劃者之一,這次匯演該團為大家表演了三首分別具有江南、東北及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曲,令觀眾們在不同風格之道曲的體驗中,感受到道教音樂的豐富多彩;匯演壓軸節目由東道主成都青羊宮道樂團表演,該團的表演特點是在樂隊中使用了編鐘、古琴等古樂器,古老的樂器演繹歷史悠久的道教音樂,可謂珠連璧合,相得益彰,新一代年輕道長演奏老道長阿炳的傳世之作《二泉映月》,別有一番神韵!

 

道教音樂匯演這一形式,得到了各地參演單位尤其是道內相關組織的大力支持,這一形式將納入道教界的一項常規活動,每年例行一次在不同的地區進行下去,並使之在完整的組織架構下趨於規範化、系統化。我們相信,伴隨著一形式,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道教文化會在不同的層面上得到更廣泛的宣傳。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11 02:14 , Processed in 0.0670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