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非廣州本地人的網友在論壇上閑逛或看帖子的時候,是不是都曾碰到過一些類似「睇」 、「邊個」、「點解」等的粵語用語,並對這樣的字眼感到莫名其妙呢?記者發現,在網上使用粵語發帖或回復的現象,在不少論壇上,尤其是某些廣州本土網站和論壇上是相當普遍的。有人認為用粵語發帖是對廣州方言的一種維護,有人卻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封閉的做法,由此也引發了一場網上的大爭論。
超九成廣州網友認可用粵語
近日,網友「ctterly」在以廣州本地人居多的大洋網上發帖建議,廣州人在網上發帖時應用普通話的書寫方式來寫帖文,這樣能便於不少非廣州本地人的網友閱讀,也有利於各地網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帖子發出後馬上引來了不少網友的關註和討論。
回復偏激被指排外
「ctterly」說,提出這個建議並非是想抵制粵語,但是就一個論壇來講,雖然大洋網是一個廣州本土論壇,其面向的也絕非僅僅是廣州本地人。對於那些不懂粵語的網友來說,更希望大家都能用普通話來發帖。
在看了不少網友回復後,「ctterly」回應表示,的確,人應該入鄉隨俗,其實自己現在也在學習粵語,但平時都是通過身邊的朋友學,感覺在論壇上學習的效果不太好,所以才提出這個建議,他的想法本身是並沒有惡意的。但是,看到不少網友的回復都較為偏激,不禁令其覺得廣州人是不是在排擠外地人?
記者通過對帖子的回帖調查發現,在大洋網上,超過九成回帖網友並不同意發帖者的提議,其中絕大多數是廣州本地人,他們認為作為維護廣東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和途徑,廣州人有需要而且有必要堅持講廣州話。只有剩下的約一成網友覺得使用普通話來書寫和表達有利於網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值得提倡,從立場和文字表述方式上來看,其中絕大部分並非廣州本地人。
「在廣州就應懂粵語」
正所謂入鄉隨俗,在廣州生活和工作就應學習粵語,在不少「老廣州」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外地人如想在廣州生活,首先應適應廣州本地的語言環境。粵語難學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即使學不會講,至少也應學會聽。像「ctterly」這種希望別人改變來適應自己的想法更是不可取,而這就叫「適者生存」。「個人喜歡用什麽話就用什麽話,這是地方論壇又不是國際性的。央視春晚還不是很多方言類的節目。這是保留地方傳統!」
有廣州本地網友更聲稱,絕不會選擇使用普通話,要求廣州人不用粵語交流就像到了國外,要求外國人不講英語而講普通話和自己交流一樣的可笑。「如果D人睇唔明嘅,但又想知我哋講乜,最好既方法就學粵語啦!(如果看不懂,又希望知道是什麽意思,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粵語啦)」,「咁咪變咗我哋連交流都唔用粵語,系咁同抵制粵語有乜分別啊?(如果連廣州人之間都不用粵語來交流,那和抵制粵語有什麽區別)」 該網友留言說。
常見粵語
俚語
頂櫳:就是「最多」或者「極其量」的意思。
煲粥:全稱為「煲電話粥」,指長時間的拿著電話筒跟別人聊天閑談。
執生:隨機應變、伺機行事的意思,在事前沒有準備或情況臨時有變時,懂得靈活應變。
歇後語
有早知-冇乞兒(世事難料)
搞搞震-冇幫襯(沒有建設,專門搞破壞)
有姿勢-冇實際(虛有其表)
眼光光-等天光(失眠,滿懷心事)
語序顛倒:
我地走先啦。(我們先走了)
應該加d乜呢,今次個節目,覺得點呀你?(這次這個節目你覺得應該加些什麽東西?)
粵語回帖
「廣州點講都是大都市啦,點都應該有自己既野架,上海夠有上海話啦,唔通我地出國叫人地學中文啊?」
(翻譯:廣州怎麽說都是大都市啊,怎麽樣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東西,上海也有上海話啦,難道我們出國也要叫人學中文嗎?)
「我認為吖,睇果一刻既心情咯,有D興奮點凈系用粵語先可以表達出我想表達既意思。」
(翻譯:我認為要看當時的心情了,有些興奮點只能用粵語才可以表達出來我想表達的意思。)
「老一輩嘅廣州人有好多受過高等教育,系社會各行業精英中亦少不了佢地嘅身影,只不過當時佢地無受到煲冬瓜教育,系用粵語或者系英語,當年我讀書果陣有好多大學教授就系講煲冬瓜講唔掂,但系粵語同英語就講得好好。
(翻譯:老一輩的廣州人很多都受過高等教育,在社會各行業經營中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只不過當時他們沒有接受到普通話教育,是用粵語或英語教的,當年我讀書的時候很多大學教授就是說不好普通話,但粵語和英語就說得很好。)
記者將上面選出來的廣州網友回復拿給幾個非廣州本地人看,結果沒有一個人能把上面的幾句話完全看懂。以在廣州工作生活整整3年的黃小姐為例,她只能勉強看懂個別包含語氣詞較少的句子,對於其中全部用繁體字書寫的或好幾個廣州話俚語連在一起的則是完全沒轍。她告訴記者,平常和同事交流講的都是普通話,自己對廣州話的那麽一點點了解還是從QQ群上學來的,如果說要完全聽懂和會講那可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當然應該用普通話來寫啦,廣州話大部分都是看不懂的」,她覺得,廣州是個大城市,外來人口也尤其的多,無論是在口頭還是書寫上都應考慮到更多人的需要,體現出大都市的包容和大度。
爭議
正方
使用粵語並不等於排外
一廣州網友認為,雖然廣州人平常不講普通話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聽不懂或不會講,什麽「推普不力」、「排斥外地人」等的指責更是無中生有。該網友說,基本上全國各地的學生,包括廣東的小學生在內,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學習用普通話的書寫方式。除了個別50歲以上,在放解初期接受教育的人外,現在的廣州本地人能聽懂並使用普通話的可以說是占了90%。廣州人與廣州人之間的交流,不用普通話是相當正常的,就像上海人互相之間會講上海話一樣,完全是無可厚非的。推普只是讓全國各族人們用普通話來溝通,但並沒要求全國只能用一種語言。因此,批評廣州人推普不力或排外完全是沒有道理的。「不論簡體和繁體,隨意就好,何必借此搞風搞雨!文化傳承靠民意選擇,只有得民心喜愛者才可以傳之久遠!」網友說。
有非廣州本地網友也回帖表示,自己在老家的時候,在論壇上,大家也都喜歡用當地的方言來交流。但是,因為自己在廣州工作的需要,也為了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多點籌碼,還是相當樂意學習廣東話的。
反方
用方言不利與人溝通
對於非廣州本地人,並提議應盡量使用普通話的網友來說,雖然講本地方言是無可厚非,但在寫文章、在論壇上發帖或在聊天室聊天時還是應盡量使用大家都能看懂的語言表達方式。假如用方言書寫,即使看的人能看懂,也多少會讓人覺得別扭,更會讓人產生此人難以溝通的感覺。
有網友更舉出了客家人的例子。該網友稱,雖然客家人在相互之間交流的時候都會講客家話,但卻很少人會用客家話在論壇上發帖,或用客家話在聊天室裏跟人聊天。一般在寫信等牽涉到書面文字表達的時候,客家人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話去表述,而不會使用客家方言。方言的多樣性是國家文化多樣性的表現,這雖然是好現象,但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上,通用的表述方式則顯得更為恰當。否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隔閡。
此外,也有廣州的網友認為,作為一個有素質有層次的廣州人,不但要會講白話,還應精通普通話和英語,這樣才更能體現現代廣州人的精神面貌。
專家:粵語不是規範的書寫語言
就在論壇上發帖時是否應盡量采用普通話的爭論,記者采訪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葉春生。他說,還是建議盡量使用規範的文字和書寫格式去書寫和發帖,這不僅僅是針對粵語這種方言,也並非只針對網絡的這個場合,像「油菜」、「打醬油」等不少現今在網絡上相當流行的網絡用語其實也應盡量少用,這樣將有利於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和規範統一。
隨後,記者又采訪了廣州大學研究嶺南文化的湯國華教授。在采訪中湯國華表示,他不贊同在書寫的過程中使用廣州話文字。「在日常說話的時候,說粵語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但粵語只是一種語言,並不是文字,像我們粵語交流中經常出現的‘邊個(普通話:是誰)’,所使用的兩個字其實都是普通漢字,我們只是根據它的讀音而使用相應的漢字,但它在粵語中並沒有意思相對的文字表達。」湯國華說。
「雖然說我們要保護自己的本地方言,不過在書寫過程中使用粵語,卻不會有這個效果。」湯教授說,「因為粵語文字沒有公認的字體,很多字在正規的字典上根本找不到,所以即使在書寫過程中使用粵語字,也不會對推廣有多大作用。就像客家話,根本很難寫出客家話表達的文字,但它在客家地區卻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我認為即使沒有在文書格式中使用粵語字,也不會對粵語的保護和發展有影響。」
「我認為無論網上聊天發帖,還是日常的文書寫作,我們都應該使用規範的文字和書寫格式。」湯國華說,「使用規範的文字和書寫格式,其實更有利於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來自不同地區的人使用同一種語言交流,才能使對方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更好地宣傳自己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