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5|回復: 0

[說粵全傳] (轉貼) 专家称粤语非广东人古语 原是古代夏朝官方语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30 11: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新网1月30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发周云先生的文章,称「粤语不是粤人古语,而是中原夏语」。文章摘录如下:


  广东人喜欢看粤剧,首先就要知道粤剧的特点,就是以广东话作为声腔进行演出的。粤剧的源头在于外江戏,这不是广东本来自己土生土长的戏剧。


  更重要的是,广东话也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来的语言,而是原来黄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语言。到了今天,黄河流域已经不再流行这种语言了,已经成为失传的语言。反而广东保留了这种古老的语言,广东话成为中国汉语的活化石。


  汉语是汉人的语言,粤语却不是粤人的语言。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然而事实如此。


  粤语,俗称广东话,英文叫Cantonese,当地人称白话,正名该称「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并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语的形成地


  据邢公畹等先生考证,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即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了一场以中原为中心、在空间上向周围、在时间上向后世扩展的「夏语化」运动;到西周时期,进而形成以夏语原生地—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见《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当时各部落和民族结成了同盟,共同选领袖,治理天下,联盟之后,进行商品交换,分工合作,经济规模扩大了,部族之间的生存空间界线解决了,可以共同抗御自然灾害的问题,例如共同开发水利,治理洪水,大规模改善生活环境,生产力快速提高,发展出灿烂的夏文明。在共同的劳动中,就需要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文明中心,跟「夏语化」运动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今的汉语各大方言之间尽管千差万别,却总可以发现它与黄河流域的某种渊源。


  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便是如此。虽然它从古百越语言中吸收某些因素,但总体来看与古汉语有着更密切的渊源,有些语音和词汇,在今天中原汉语已经失传,在粤语中却保存完好。例如古汉语中的入声韵母,在今天的中原汉语中已不复存在,而在粤语中就完整地保存着。

 

以「粤」命名 却非土产


  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古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普通话——「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在秦代之前,广东被称为南蛮。这是百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百越」乃汉语音译,又写作「百粤」,是古代南方土著的自称。百越又通百粤,所以,广东话又叫做粤语。


  百粤的构词方法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意为「越(粤)人」。「百」是人的意思,越是族名,即越人,或粤人。越南胡说百越乃越南族之古称,长江以南自古以来就是越南的领土,可说是荒唐透顶。百粤与百越都是译音,同一回事,百越三千年前就在中国大地生活,越南仅是一个小藩属,按百越之继承逻辑,岂不是现在的越南也是广东的领土?


  从这一语词可看出,那时候广东人的交际用语是与中原汉语有很大差异的「百越语」。但「百越语」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难以考证。唯一的「化石」,是一部分地名中所保存的非汉语因素,例如「六建」「六贺」「六谢」「六吟」中的「六」,是指「山冲」,「那务」「那霍」「那录」中的「那」是指「田」,「罗镜」「罗龙」「罗沙」中的「罗」是指「山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名的构词方法,也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同时,其中通名的意思,今天居住在那里的人已经完全不晓得,也就是说,这些地名中的非汉语因素在当地今天的粤语中已经不使用,恰好证明今天的粤语跟古百越语没有继承关系。


  由此可见,粤语虽然以「粤」命名,却非由古「粤人」的语言演变而成,不是古粤地的「土产」,而是从外地「引进」的,是汉族移民带来的。这汉族,是秦代的汉族,主要是晋、赵、燕、魏的旧贵族及其下属兵丁。

 

汉人南移 传播「雅言」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原汉人南移,发生于秦统一中国之际。公元前223年,秦国60万大军攻灭楚国,便将大军驻扎于湘南五岭,准备南征百越。到了公元前218年,西江中部的「西瓯国」起兵反秦,秦始皇派50万大军征讨。又派史禄在海阳山开凿灵渠,将湘江与漓江沟通,以保证军事上的运输。灵渠便成为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第一条主要通道。公元前214年,灭了西瓯国,战争告一段落,秦「发诸尝捕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广注:「五十万人守五岭。」(《集解》)这50万人,便是第一批汉族移民。


  在秦始皇时期,岭南各郡地旷人稀。直至东汉时的统计资料,南海郡(广东珠三角洲)也只有9万人。因此,迁入50万人,足以改变岭南越人「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一下子迁入那么多移民并无可能。但我们知道,大移民是秦灭六国之后为了巩固政权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分期分批移入。秦始皇既然可以将12万户豪富迁徙到咸阳以及巴蜀,又将内地大批罪人迁徙到河套以及甘肃一带,那么,完全有可能将大批中原汉人迁至岭南。虽不一定有50万那么多,但也肯定为数不少。而秦始皇之所以搞大迁徙,其目的主要在于铲除六国的地方势力,把族人和故土分开,交叉汇编,徙到南蛮之地戍边,也就连根拔起,不能在秦的京城附近形成威胁,做其复国之梦,秦朝的统治就牢固得多了。这些移民不可能来自与岭南毗邻的楚国,而多半来自中原或北方各国。由于他们是成批迁入,所以到达岭南之后,思念故土、怀念昔日乡音,特别强韧有力地固守原有的文化习俗以及语言,因而成为岭南最早的「雅言」传播者。

 

广东怀集「标话」成为古粤语活化石


  中新社肇庆一月二十七日电 题:广东怀集「标话」成为古粤语活化石


  作者 黄耀辉 谭扬汉


  把「猪肉」叫「牛素」,把「吃饭」叫「寄沟」,至今在广东怀集仍有十万的「讲标人」生活在当地,而「标话」被学者称之古粤语活化石。


  在该县永固镇、诗洞镇的乡民中,世代形成独特的标话语言交流,经专家、学者考察后称,「标话」不同于广东境内的广府话(白话)、客家话、潮汕话,是古粤语的「活化石」。


  据专家们初步考证,讲标话的怀集汉人祖先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由中原迁至,比该县讲白话的汉人先祖要早几百年,被当地讲白话的村民称为「讲标人」。


  「讲标人」大都居住在大山里,很少与讲白话的汉人交往,既保留了古汉语的音节,又融合了壮族、侗族的部分语言,外人视为「天外之音」。在当地,「讲标人」聚姓而居,多为单姓自然村,其中植、黄等姓氏为大姓。


  过去嫁女,「讲标人」一般都有「哭嫁」的传统习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讲标人」很少「哭嫁」了。


  在「标语」中,「抹桌子」读作「坐床」、「什么东西」读作「门西」、「猪肉」读作「牛素」、「眼泪」读作「眼水」、「早饭」读作「饭早」、「饮茶」读作「寄南波」、「装饭」读作「斩沟」、「吃饭」读作「寄沟」。


  当地姓梁的非本地人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用白话向一位讲标话的阿婆问路,阿婆听不懂,总是用「标话」回答「奶文屋荡(问什么地方)?」


  据介绍,「讲标人」的传统节日与广东其它地区一样,但多了农历四月二十一的「食大王」节和稻谷成熟时的「吃新谷」节。在这两个节日里,包括外嫁女在内,「讲标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但在「讲标人」众多吃的节日中,很少有人吃狗肉,他们认为狗与天狗有关,吃狗肉,不仅会手脚生疮,而且会影响生育。


  「讲标人」与该县讲白话者不同,妇女服饰喜欢穿古老的大襟衫,头上扎着红头绳。而如今,许多讲标话的少女外出打工也不再穿大襟衫了,只有回乡结婚生子后,仍会保留与祖辈一样穿上大襟衫的传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2 13:54 , Processed in 0.0645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