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844|回復: 9

反驳中华民族大融合及汉本位的「文明一脉相承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 18:4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反驳中华民族大融合及汉本位的「文明一脉相承说」

官方的「中华民族主义」主张:历代少数民族大多「融合」入中华民族中。这些被「融合」的民族居然包括「高句丽族,维吾尔族,藏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由此推断:「中华文明」是地球上现在最古老的,通过同一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文明」。

右翼愤青的「汉本位民族主义」主张:五胡乱华之后,崖山之后,清兵入关之后,汉族屡被「强奸」,但是仍能坚信「华夷有别」,仍能挺过来,今天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单一非复合民族。由此推断:「汉文明」是地球上现在最古老的,通过同一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文明」。

其实,中华民族主义和汉本位民族主义都是错的。根本没有什么「通过同一民族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或「汉文明」。

汉字-儒家-筷子文化圈主义认为,汉字儒家筷子文化圈从轩辕黄帝开始,就是各民族开源共建的。一开始,就有华,夏,商,周,楚,九黎,山戎,东夷,秦等各种民族。这些民族谁胜谁负,并不是汉本位主义所说的「主体民族被强奸」,也不是中华民族主义者所说的「融合入单一主体民族「了。
五胡,崖山,入关,只不过是文化圈外的民族,加入这个文化圈,并从此遵循文化圈游戏规则而已。


至今,汉儒筷文化圈仍然是多民族多元的:它居然有一个「国际层面」:中华,日本,高丽亚,越南为该圈的「四柱」。在国际层面下,则有「现代国家层面」,比如说属于中华圈的台湾,香港,新加坡,本朝等邦国,和属于高丽亚的朝鲜和韩国。在现代国家层面下,有流球民族,满族,壮族,白族等民族,这是「语言民族层面」。语言民族层面下,有方言族群层面:如汉族中有客家族群,粤族群,晋族群,西北汉族群等。


我们的文明不是一脉相承的。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文明像印度文明,中东文明,东正教-基里尔文明,西欧文明等一样,从头到尾都是多元的,直到今天都是多元的。我们的文明维持到了今天,其过程充满不同外族加盟并壮大,成为某个时代的主导群体,然后又衰落的例子。这个过程,不是加盟民族被「融合」,并成为永久的正统的一部分的过程,也不是加盟民族暂时「强奸」某主体民族,最后主体民族又烈火凤凰的过程。 轩辕三代是西方入侵的「华传统」时代。秦汉南朝是「秦传统」时代。北朝到五代宋是「五胡-鲜卑传统时代」,辽金元是「契丹传统时代」,明是「后蒙古时代」,从清到现代,可以说是「满清-支那传统时代」。
这些奠定「传统」的「民族朝代」,很少可以说是「主体民族汉」建立的。它们之奠定传统,多是作为少数群体「加盟」入固有文明开始的。而没有一个朝代,没有一个时代传统,是永恒的。没有一个时代传统可以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古典时代」。在某时代是主导的民族传统,过几百年必然衰落而被取代。汉字儒家筷子文明圈,是一个传统被传统更替取代的文明圈。这和伊朗文明,印度文明没什么两样。

文明的名称从「华夏」变成「震旦」,变成「汉」,变成「桃花石」,变成「唐」,变成「乞台」,变成「支那」。

我们的文明的全称是:华夏-震旦-汉-桃花石-唐-乞台-支那文明。

可见它并不是「一脉相承」的。
 樓主| 發表於 2009-1-3 12:0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这些事情,从五十年代的人类研究学者凌纯声就早就知道了。中国考古老前辈苏秉琦说的更清楚一点。有时间可以看看他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他把中国传统历史学叫成(串糖葫芦),而且强调中国考古学的目的就是重修中国的国史。

学术界内其实知道的已经不少了。但是大众教育(尤其是小学及中学)是根本不提起中国的民族史。说得肉骨一点,中国大众是个没有民族史的群众。常骂日本人篡改历史,其实,中国人篡改历史是世界上第一名的。不然苏秉琦也不用搞考古学了。到了今天,中国大众有几个人了解自己民族和语言的来源?南方人看到了比较基因学的结果,还不是各个吓了一跳,自己怎么跟泰国人,越南人,马来人的基因来得比北方汉人接近?中国南方汉语方言,说得简单点,就是南蛮百越的人换讲汉语嘛。说得难听一点,中国人还不是一大堆亡国奴,数典忘祖的家伙的后裔?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寻根的世纪。这是不会错的。

世界上所有文明都是多元共建的。各个「加盟参与群体」都是各自为政,以各自的自我利益为根本,对文明发展到今天进行贡献的。所谓「正统」,在所有文明中,都只是一个神话。今天美利坚帝国说它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正统」,我们知道这当然是个神话。

对汉字儒家文化圈,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观:

1。同化主义观
2。血统-种族主义观
3。多元主义观

前两种,已经成为了江山各半。
多元主义观,是历史学家看别的文明经常用的,比较适合各组成部分多元参与的。


我想如果今天中国仍以女真族,宋族,党项族,白族,契丹族,渤海族,色目族,高昌族等几个民族分成多元的「诸华夏文化政权」的话,这些多元的现代国家,肯定会用多元主义观去看汉字儒家文明的。

但问题是,中国历史后期出现了大一统的明朝和清朝,联邦制的北洋时代民国也没有把其格局奠定下来。

所以由于这些历史上的意外,多元主义文明观在我文明圈几乎绝迹。

中国在境内发现的一些古文明,以前总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东西,常常忘了两件事情:(1)这些文明以前并不是汉文化,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汉人死敌。(2)中国今天境外的很多其它国家民族,同样是这些文化的后裔。这些古文明,不单是中国的,而是东亚各群族的共同产。

同胞?什么是同胞?中国人到今天才开始了解,自己就好像是被领养的孤儿,对自己亲身的生父生母根本没有了解。一场骗局。中国人今天长大了,虽然是很感谢养父养母,但是也有追求寻回自己生父生母以前故事的权利,来了解自己到底从哪儿来的。


 樓主| 發表於 2009-1-3 15:01:52 | 顯示全部樓層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二十一世纪时,需要同时完成双接轨的任务。一个是「古与今」的接轨,也就是如何循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来看未来的中国,如何 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一种动力。另一个就是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接轨。要求在认识上把「区系的中国」上升为「世 界区系中的中国」。中国东部、东北部、东南部的史前文化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环太平洋文化圈有着广泛的联系。例如作为饕餮纹祖型的那种眼睛部位突 出、夸张的神人兽面纹艺术风格、有段石锛等就与环太平洋文化圈中的同类因素可能有源流关系。进入成文历史时期之后,「四夷」的概念在不断变化,秦汉以后的 「四夷」主要指汉民族以外的边疆四隅的兄弟民族。这 「四夷」正是中国同外部文化的连接点与桥梁,很难把中国与世界文化截然分割开,这是其一。还有,在中国,从旧石器时代起,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这已 为许多考古发现证实。中国历史上诚然有过「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闭关锁国时代,但「闭关锁国」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事实上的中外交流几乎一天也 没有停止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略如此,不见经传的条条通路更是如此。史不绝书的沟通中外的功臣的业绩,只是中外艾流银河中的 一些明亮之星。这是其二,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世界上没有其他文明古国能像中国那样,既有如此广阔的文化区域,又有如此长久的文化传统。研究这样一种 文化实体,无疑将不断概括出新的理论认识,对世界文明史取得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人类必将对「地球村」的过去和未来取得 共识,现实世界必将走向「大同」!

http://www.pkuarch.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666&extra=page%3D1

生命的幸福 ——怀苏秉琦师

俞伟超



    今年的7月18日,北京正处在半个世纪来少见的酷热季节中,人们很少走动。但考古学界却实现了一次人数空前的相晤——没有专门的邀请,没有特意的联络,见 面后没有问候,只有相视和默默无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六百人,聚集在八宝山,向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苏秉琦先生告别。

    我知道,此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沉甸甸的感激。大家感谢的是,他三十至四十年代在宝鸡斗鸡台的研究中,首先把欧洲创立的考古类型学理论成功地实现了中国 化,并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通过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和仰韶文化的研究,把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到了新高度,而且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初,又进而提出考古学文化 的「区、系、类型」理论,在全球范围把考古类型学理论推向了新高峰。

    大家还感谢他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结合辽西地区的考古新发现,提出了「古文化、古城、古国」是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典型道路,「古国、方国、帝国」是古 代国家形态发展的三部曲,北方原生型、中原次生型、北方草原续生型是我国国家形成的三模式的考古学的、也是古史的理论。

    大家更感谢的是,他在建立了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至九十年代初,又提出了「重建中国史前史」的奋斗目标。我理解,他再一次地提出这个目标,是要告诉大家史前史不等于史前考古学,应当是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合为一体的研究成果;而这正是在下一个世纪要奋斗的目标。

    秉琦师对考古学最珍贵的贡献,我感到是他在生命最后年代为寻找中华古文明的民族灵魂和精神支柱所作的探索。他已经开始提出善于工艺、精于创造和富于兼容性 及凝聚力等等是中华文明悠久传统的想法。可惜生命的规律停止了他的思考。但他把古今文化联成一体而寻找内在联系的思想,无疑已触及考古学最根本的价值,而 这正是考古学生命之树的根系。

    秉琦师是极厚道的人。他对四方的求教者,永远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告诉别人。他对别人从不苛求,只有鼓励,而且是热情洋溢的鼓励。如果你做事有毛 病,想法不对,他总是耐心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我深深地体会到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管遇到什么委屈,即使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不发怨言,只是为实 现自己的理想而一心地工作。

    他对全国考古工作者的关心,几乎是有口皆碑的。这本是他出于对生命的热爱,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我体会尤深。

    6月5日,秉琦师因癌症引起肠梗阻而进协和医院开刀。动手术前,疼痛难忍,口不能语,手不能动。动手术自然要麻醉,至6月7日下午醒来,见我在旁,就紧握 我的双手反复说,「我前几天手不能动,嘴不能说话。现在手能动了,也能说话了,我感到,(有)生命真是太幸福了。」数天以后,他进入昏迷状态,中间曾清醒 两三天,但仍不能说话,直至6月30日1时30分安详地告别人间。我听过秉琦师无数的教导,但这回是最深刻、最动人的人生真谛的阐述。秉琦师为考古学的进 步,为考古学能阐释人生真谛,为全国考古界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而奋斗终身,我理解,他是为了报答生命的幸福。

    秉琦师的去世,使我不禁想起我的另一位老师,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最接近的老师,大约每周有一两个晚上到他家去求教的沈从文师。那时,他已远离文坛,似乎专心 研究古代的丝织品和瓷器。我对古文物研究的兴趣是他传授给我的;他对学生,普通百姓,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相爱之心,也在我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这种印 记,在我年轻幼稚时,似乎还不懂其价值;当我经过一些挫折后,就慢慢明白这是从文师和秉琦师先后给我的恩赐。世间万事,有时也发生巧合。从文师去世后,张 兆和师母只在八宝山举行了仅十余人参加的告别活动。报上也只有滞后的小消息。我是过了十多天后才到他家中的小灵堂里默哀。当我联想一位文学大师和一位考古 学大师告别人世后在新闻报道方面类似的反映,虽然有些难受,但还是完全明白整个文坛和考古学界仍然会按照自己的认识,长久地、深深地哀悼这两位光彩夺目的 大师。

    对生命的赞颂是秉琦师的最后留言,也是一切理想主义大师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基础。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苏秉琦谈考古学的中国梦(不看是损失!)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苏秉琦谈考古学的中国梦
访问整修:邵望平 修订:俞伟超
来源: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02
共十二部分



    苏秉琦自述,他至今六十年的研究过程可分为两段,前三十年主要精力花在两个方面:一是绕出两个怪圈,即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和把社会发展史当作全部历史; 二是找到新的起点。其中第二阶段可以一九七五年开始提出区系类型学说为起点。苏秉琦认为,自己在这二十多年中又走出了两步:一是从宏观角度,围绕中国文明 的起源问题,用区系观点选择田野工作重点并做理论探索,最终是为阐明把亿万中国人凝聚到一起的基础结构,二是从微观角度,应用分子分析方法,围绕中国文明 起源问题对中国文化传统中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找到它们如何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烈火,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的「破密」的钥匙。
    问: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古兆申先生曾拜访您,说《明报月刊》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向您请教。但他公务缠身,匆匆回港,委托我继续做这一事,我代表《明报月刊》编辑部向您致谢。
    答:我正式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已六十三年,算得上是考古界一个老兵,把所知、所得公之于世,是我的职责。
    问:第一个问题是,一九八六年您在辽宁兴城座谈会上的《文化与文明》讲话中提到,对中华文明的思考,今天巳不像「五四时代」那样简单,而是要构想如何建设 同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现代化文明,引伸出来的思考就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灵魂是什么?精神支柱是什么?这其实也是当今中国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当时您 讲话的对象是考古界,着重谈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几种形式,对后面的问题未做详述。现在希望谈一下这方面的想法。
    第二个问题是,在您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二卷》序言中说,中国远古史涉及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从猿到人,二是从氏族公社到国家。中国考古学半个多世纪的发掘 与研究,证实这两个阶段的文化一脉相承,否定了本世纪初中国人种、中国文化外来的看法。从旧石器时代到今天,中国文化的发展连续不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那么,关键性的原因是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抑或是特殊的物质文化造成的特殊意义形态?是世界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
    第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是以什么物质文化条件的出现为标志?西方考古学的论点是以文字、城廓、金属生产工具的出现为重要标志,但中国考古学界 近二十年的讨论冲击了这种认识。牟永抗、吴汝祚两先生在《水稻、蚕丝和玉器——中华文化起源若干问题》一文中,以水稻、蚕丝和玉器作为中国原生文明的重要 特色。他们认为,对说明中国文明起源来说,宗庙比城墙更重要,而玉器作为一种礼器,也达到了很高的意识形态层次,我们是否一定要用文字、城廓来标志文明 呢?中华文化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文化体系,可否归纳出标志自己文明起源的特质呢?
     第四个问题是,「玉器时代」的提法能否成立?「玉器时代」相对于「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代而言,似乎更能表现中国文明的特色。这一提法,和其他三种时代的提法,出发点有无不同?学术界有无争议?
    第五个问题是,您以「区、系、类型论」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六大区系文明,上古的神州是多民族、多源文化并进发展的格局。泰统一后,中国仍是多民 族国家,但是秦始皇提倡书同文、车同执,又统一度量衡,使中国文化走向一体化。那么,此后先秦时的多源文化是否仍涵摄其中?秦汉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往后的发 展会不会改变从前那种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体与多元有没有矛盾?统一的作用是积极性多,还是消极性多?
    第六个问题是,您提出的「区、系、类型论」已成为当今中国考古学的基础理论。但用这一学说来论述秦以后的中国文化发展,是否依然适合?就我所知,即使对论 述新石器时代也仍有争议,如安志敏先生在《论环渤海的史前文化——兼评「区系」观点》一文中所述。您对此有何评议?
    答:古(兆申)先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说明他对中国考古学的现状很了解。他所提的六个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大题,即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在史学、考 古等学科研究中的作用,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即中国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的特点与道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即精神支柱、民族魂)是什么?对于这 三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是我一生奋斗的中心。一九九四年当我八十五岁生日时,我的学生写了几十个字祝寿说:「历史已逝,考古学使她复活,为消失的生命重返 人间而启示当今时代的,将永为师表。」他们就是这样理解我的。
    在具体说明这些问题前,先叙叙家常,算作背景。我的学生和朋友编辑、出版了我的第二本论集《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我写了一篇不足两千 宇的自序,题目是《六十年圆一梦》。我的梦就是考古学的科学化和大众化。这个愿望现在已实现了很多,《明报月刊》的来访及所介绍的读者的关心,也说明了这 一点。科学化、大众化是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归宿。我六十年的研究过程,可分为两段,前三十年主要精力花在两个方面:一是绕出两个怪圈,即根深蒂固的 大一统观念和把社会发展史当作全部历史;二是找到新起点,即从对一种古器物(瓦鬲)的研究到对一种古文化(仰韶文化)的研究。这个新起点,对以后中国考古 学研究的新进展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第二阶段可以从一九七五年开始提出区系类型学说为起点(「文化革命」的十年,也是我不停思考这个学说的十年);一九八O年时我又说「在国际范围的考古研究 中,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学派开始出现了」,此时这个思想已经成熟。「文化革命」以后的二十多年,是中国考古学迅速发展的好时期,区系类型理论得到普遍 应用、检验,日益完善,成为我国大多数考古学者的共识,发挥着基础理论的作用。我在这20多年中又走出了新的两步;一是从宏观角度,围绕中国文明的起源问 题,应用区系观点选择田野工作重点并做理论探索,最终是为阐明把亿万中国人凝聚到一起的基础结构;二是从微观角度,应用分子分析的方法,围绕中国文明起源 问题,对中国文化传统中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找到它们如何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烈火、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的「破密」的钥匙。这是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 合乎逻辑的发展。我和许多朋友已经走过了第一步,正在用心地走第二步。《明报月刊》读者关心的三大问题,我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得到现有认识的。

二 如何绕出怪圈?

问:能否简要地讲一讲您是如何绕出「怪圈」的?
    答:一九三四年我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进入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工作,副院长李书华把我安排在考古组,从此开始了我的考古生涯。当年即随徐炳昶老师到了陕 西宝鸡,目的是找先周、先秦的遗存。先发掘斗鸡台,后来又沿渭河作了调查。关中地区的考古工作到抗战开始后被迫停顿,我受命把这批发掘资料运到大后方。一 九三九年初,在昆明的黑龙潭安顿下来。我—个初学者面对百十多座墓葬的「哑巴」材料,就像学读「天书」一样,如醉如痴地摸挲、端相,苦思这批从未有人认识 的陶器、陶片及其他随葬晶在文化上的意义。不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从几十件瓦鬲中找到破译「天书」的「密码」。瓦鬲是中国独有的,分布地区广,时间 延续又长(约距今五千至二干多年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标准化石」。我按照发生学原则把瓦鬲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描绘出各自的「谱系」,进行了分期,并 推出变化过程。研究的结果使我明白,相当于商王朝时期,周人已在西部关中兴起,殷人的瓦鬲和先周时代的周人瓦鬲共存。从宝鸡地区的瓦鬲上又可看出,先周文 化有两个来源,一是西北方向来的姬姓成份,一是关中土著的姜姓成份。到了周王朝时期,秦人已在陕西兴起。当秦人东进到宝鸡地区时,带来了索面袋足鬲、屈肢 葬、铁器等文化因素。这就使原已有的商周秦不同源、各有文化发展脉络的想法(王国维已有类似意见),得到了考古学实证。一九四O年我写了十万宇的《陕西宝 鸡斗鸡台所得瓦鬲的研究》,得到同在后方的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石璋如诸位先生的肯定和鼓励。稿子交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去出版,后因香港沦陷,书稿下落不 明,直到一九四八年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瓦鬲研究的基本结论.使我绕出了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怪圈。至于另一个怪圈,则是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前期才绕 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有幸参与了文物考古事业的最初筹划。一九五O年成立了考古所。当时百废待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大量考古人才进行工作,仅仅一个考古所 是不够的。裴文中、梁思永等人,还有我,策划了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五年闻,共办厂四期,这期间,出于从考古学科的长远建设考虑,一九 五二年又决定在北京大学设立考古专业,由我与向达先生共同组织、主持。我把相当多的精力投入这项工作,认真思索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方向问题。当时「向 苏联学习」的口号高唱人云。我们向苏联莫斯科大学索要了考古教学大纲,请来苏联专家讲学,按苏联模式办学。当时考古界忙于挖坑发掘、整理资料、发表报告。 大学生们则思想活跃,一九五六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特别是在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的政治风云涌动下,学生们慷慨激昂地提出,在考古教学、研究中 要「贯穿红线」、「见物又见人」。我请了老朋友、考古界的老革命家、考古所尹达副所长,来北大作了以「建立马克思主义考古学体系」为突出内容的报告。后来 又施行教学革命,师生一起写书,参力口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当时以为一手拿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一手拿着考古实物资料,两者一结合,就会成为马 克思主义的中国考古学。大家努力了,但结果谁都不满意,于是产生了困惑。我经反复思考后感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考古学专业理论属子不同层次;发展 中国考古学并没有现成模式,只有开僻自己的路。
    机会来了,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陕西华县泉护村、元君庙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实习,我在指导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从大量文化因素中提取了 在八百里秦川各仰韶遗址中普遍存在的三类六种陶器,作为仰韶文化的「分子」;并由此重新界定仰韶文化的「类型」,认识到仰韶文化的半坡
和庙底沟是各自发展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主要类型。这是认识仰韶文化基本特征、社会发展程度、分布和源流等方面的基础。当时得到的认识,集中反映在《考古学 报》一九六五年第一期《关于仰韶文化的问题》一文中。我通过解剖仰韶文化这只「麻雀」.顿悟到考古学研究必须对文化遗存作分子分析,并在不同遗存间进行文 化分子的比较研究,确定哪些遗存属于同一文化共同体,每一文化共同体各自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受何种动力驱使,如何一步一步地前进。仰韶文化的典型解剖 启发我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不知存在过多少这样的文化区系。我就是这样绕出了把考古材料硬套社会发展规律教条的怪圈。绕出这两个怪圈, 也就找到了新的起点:中国古代文化是多源的,必须按实际存在的不同系统寻其渊源、特征及各自的发展道路。这一认识为我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新基础,孕育了考古 学文化区系类型的学说。

三 、区系类型说的主要论点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区系类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指导意义。
    答:一九七五年我在考古所给吉林大学同学讲中国史前文化的总体分析,首次提出了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此后数年中,应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钢铁学院、北 京大学以及北京史学会等单位之邀,作了反复阐述。这一理论的主要之点是,在中国古文化大系内部,可分为六个大的文化区:一、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 方区;二、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区;三、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区,四、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区;五、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区;六、以 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南方区。这六大区系又可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各三区的两半,或为面向东南海洋和面向欧亚大陆的两半。六大区并非简单的地理 划分,而是着眼于考古学文化渊源、特征与发展道路的差异。我最初把「区」称为「块块」。这三南、三北或三东南、三西北的六大「区」或六个「块块」,直到今 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未完全消失,五、六十年代的行政大区划分,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我把「系」又称为「条条」,这是一个探索,古文化源流的新概 念、新范畴。我国古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错综复杂、连绵不断、丰富多彩的,追本溯源时要考虑文化的分解与组合,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发展程度对文化发展所起的 作用,特别是其中阶段性的突变,还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这就是「系」所包含的内容。所谓「类型」,则指各大区系内部的不同分支,或称为「小块块」。「 类型」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能明确显现其渊源又有充分的典型特征和完整发展道路的,往往只是一、两小块(类型)。也就是说,每一大区系中各有范围不 大的文化发展中心区域(常常是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大国的中心区域)。当然古代文化区系并非一成不变,更不像今天行政区划那样界限分明.各大文化区系之间也 还会有一些交汇带。由于区系类型的理论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因而并不深奥难懂。依我看,全国曾经存在过的几百个「地区」建制,相当多的部分就与考古学文化中 类型的分布范围差不多。
    正因区系类型研究的最终结果可建立中国古文化的基础结构,一经提出.即得到广泛响应,并视为考古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大家认识到,要研究中国史前社会,就必 须有明确的「区」、「系」概念。如果像以往的历史书那样,把全国各地的考古材料凑到一起,用「红线」串起来,显然与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中国史前史相去甚 远。这除去客观原因(如考古资料不如今日丰富)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把史前中国,特别是三代时期的中国,看成是铁板一块。

四、中原文化不是中国文化之源

关 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历来有一些学者认为,不论在原始农业、陶业和文化的其他方面,中原从来就是最先进的;或认为中国文明起源子中原一地,然后才光被四 夷,其结论就是中原中心论。在中华民族形成问题,则导致了汉族中心论,把汉族以外的兄弟民族视为「非我族类」,有了诸如「五胡乱华」之类的观点。合理的态 度就是应认真按区系类型理论,对中国文化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以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主体)的系统性、阶段性和多样性这样一 些中国历史中头等重要的问题,作出更为接近史实的回答。
    我还经常指出,这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论。我常说「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讲,初学解牛,所见「皆牛也」即都是全牛;经过一段解牛的实践,再看到牛,则「无全 牛」;最后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境界。以此类比,初级的能力只把古代中国视为「全牛」,而以区系类型理论当作解剖刀,就能认识「古代中国」这个「牛体」 内部复杂的结构及其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无全牛」的认识高度。有了这样眼光的考古学的「庖丁」们,便能逐渐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如果把认识一直停留在 「皆牛也」的阶段,岂不只是一个放牛娃!
    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曾提出「环渤海考古」是一个重要课题。古人所谓的「海」即是渤海,正如古人所谓的「河」,是专指黄河一样。「环渤海」既指注入 渤海的辽河、滦河、大小凌河、海河和黄河下游等流域,又指辽东、山东、朝鲜三个半岛的广大海域周边及其腹地。还可以将其中的京、津、冀看作一摊,辽河东西 是一摊,鲁北和胶东半岛又是一摊。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如把「环渤海」看成是一个「区」,也并非无理,就像现在所说的「环渤海协作区」一样。由其自然地理和 人文、历史关系而言,既可统属广义的北方,又可归于我国面向太平洋的重心位置。渤海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大门。中国古人认识这一点,比西欧人认识地中海更高 明些。它是打开东北亚(包括我国大东北)的钥匙,又是连接整个东南沿海的龙头,「环渤海考古」指上述广大区域诸文化区系间相互联系的研究,要把山东、辽 东、渤海西岸的古文化同东亚、东北亚的大文化区联系起来考察。如果对此还有争论,我看不必理会。区系类型理论不只可用子分析远古中国,也是认识秦汉以后的 中国、甚至是整个古代世界的理论。

中华文明发展有自己的道路

问:您是否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核心问题是从氏族公社如何转变为国家及国家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文化传统问题?若是,能否先就前一问题谈一谈主要论点?
    答:八十年代中期,区系类型理论已经经受住了相当的实践考验,成为我国大多数考古学者的共识。在这一条件下如要把学科建设再推进一步,就应深入探讨各区系 内部的文明进程,其核心就是国家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历史,自公元前八四一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有中断过。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文明,特别是发达的青 铜器,堪称为世界古代文明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然而,有人则以为中国文明始自商代,并认为是近东两河流域成熟了的文明的再现与发展。考古证明这些推断不符合事实。璀璨的中华文明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特征,需要找到自己的渊源。
    对干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认识,我概括为:
    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典型道路—— 古文化、古城、古国;
    国家发展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
    国家形成的三模式一一北方原生型、中原次生型、北方草原续生型。
    所谓「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是普通含义的城市;形成这些认识,得益于辽西考古在八十年代前期的突破性收获。最重要的有三项:
    一是公元前三千多年红山文化的石砌祭坛、女神庙和乱石冢遗址群(即习惯简称的「坛、庙、冢」)的发现;
    二是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赤峰大甸子墓地、英金河沿岸链式城堡群的发现与深入分析;
    三是作为秦帝国国门的绥中——秦皇岛大型宫殿基址群的发现与宏观认识。
    在这些收获的基础上,一九八五年我作了《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讲话,是想通过探索辽西地区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方式,来推动中国考古界对文明起源 问题的思考。由于传播媒体的参与,出乎意料。一时间竟形成了「中国文明起源热」。但由此也明白,这实在是值得关心的大问题。
    再说辽西的「古文化、古城、古国」。辽西古文化有兴隆洼——查海、赵宝沟文化等,或称之为前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极盛期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也就是产生「坛、庙、冢」的时期。「坛、庙、冢」遗址群所在的建平、喀左、凌源三县交界的数十万平方公里范围 内,没有发现日常生活居址,这里显然是某个较大的社会实体的宗教活动中心。既然有大型的「积石冢」,就必定有了阶级、阶层的分化;既然有祭坛和神庙,当有 神职人员;既然发现不少真玉制作的礼器、神器,肯定已经存在着专业玉匠;还发现了治铜遗迹,而铜器的铸造从采矿、冶炼到浇铸,是复杂的工艺过程,必然存在 一种有组织的协作劳动。可见,辽西地区的古文化到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新的劳动领域,更新了技术,促进了社会分工及其专业化-社会的分化除出现贵族、军事首 领外,还表观为祭司或巫师的存在。
    当社会分工与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城」的出现。「城」是一种表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的概念,不一定有「垣」。西亚早在九千年前无陶新石器时 代的聚落中,就,出现了石砌的「垣」,而商代殷墟遗址至今也还未发现城垣。辽西那个拥有「坛、庙、冢」祭祀中心场所的社会实体,应该已是凌驾于氏族公社之 上的、有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了。与大面积宗教活动场所相应的生活聚落,想必也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分化,应具「古城」性质,甚至可能已是一个原始的国家 ——「古国」了。从红山文化中看到的这种基于社会分工、分化而形成的「古国」,我归类为「原生型文明」。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明,所以又称之为「中 华文明的曙光」。
    辽西的材料也表现出了「古国——方国——帝国」这一个国家发展的三部曲。
    在红山文化、后红山文化那种文明初期的古国群的基础上,公元前第二千年初期,辽西地区发展起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辽西历史上又到了一个文 化昌盛期。在一处「大甸子」墓地中,一些贵族大墓随葬了许多象征特殊身份的器物,如权杖的铜杖首、成组的精美玉器、仿中原铜器的陶器以及大量有复杂纹样的 彩绘陶器。这种彩绘陶器,决非日常用具.而是礼仪重器,与其他区系的青铜礼器有类似性质。如作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结构肯定要比红山时期复杂,这一文化还 有另一突出特征是,密集分布在河谷地带的聚落几乎都有防御设施,一大几小的城堡构成有机的群体;在英金河两岸又有呈链式排列的城堡带。战国秦汉的长城大致 与其平行,后来的长城显然受到了它的启示,似乎已具「原始长城」的性质。这就意味着当时已建立起统辖多个古国、独霸一方的「方国」,进入了国家发展的第二 阶段。
    夏家店下层文化之后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错共存。由夏家店上层文化到西周分封以前,直到西周时期的燕文化,其国家形态都还处于方国阶段,只 是发展程度有低有高罢了。燕文化及其共存的其他文化,在周朝的八百年中,为进入下一个更高的国家发展阶段准备好了条件。
    下一个阶段就是秦汉帝国。辽西地区原有方国(群)已成为帝国的组成部分。秦汉在辽西打上了帝国的烙印。史书记载,秦统一后,营建了阿房宫、骊山大墓,同时 也提到碣石。我们在渤海湾西岸,绥中的止锚湾和秦皇岛的金山嘴一带,发现了自秦始皇到汉武帝时营建的两处大型宫殿建筑群。两处遗址群连成的东北——西南向 的直线,恰恰和渤海湾中由辽东旅顺至山东北隍城岛一线相对应,而又面对着矗立于海水中的「碣石」。遗址群分列左右的形势,宛如宫城的双阙.从这里远眺可把 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其所环抱的海域连为一体。史书记载,秦始皇最后两次东巡到海边,确曾有过择地作「东门」(国门)的设想。秦皇岛——绥中的两组一体的 建筑群确似「国门」.颇具秦汉统一大帝国的气势。
    这样,解释辽西这三大文化古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从一个实例体现了中国国家起源(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原生型与国家发展的典型道路(古国、方国、帝国)。
    对于中国六大文化区系来说,国家的起源与发展,都走过了这样的道路,虽各有特色,却是殊途同归。

中原文明是次生型文明

黄 河中游的早期文明是「次生型文明」。公元前四千年前后是特别值得看重的里程碑阶段,氏族制度发展到了极盛期,成为往国家方向发展的转折点。但这里古国的出 现比北方的红山文化晚一些,大约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典型遗址是山西襄汾陶寺。陶寺有一处墓地,性质已超出了原始氏族——部落阶段,大型墓葬的葬制与随 葬品,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丰富」,朱绘龙纹陶盘及成组彩绘陶器、成组漆木器,特别是巨型土鼓、鼍鼓和特大石磐等成组乐器,颇带「王气」,决不是普通百 姓的日用品,应是象征王权的礼器。
    我把中原文明说成是「次生型」,有两个基本理由。一是因为陶寺遗存有华山、泰山、北方三个主根,还有来自太湖及其他区系的文化因素,更难排除北方红山文化 早期文明的影响。另一是洪水期与治水事业。治水事业大大促进了原始部落间的接触与联合,强化了管理公共事业的国家职能。在这里国家的出现既有社会分工、分 化而来的内部动力,又有北方原生文明的影响以及治理洪水带来的文化交融。因而就比最早出现的北方的「原生型文明」起点高,基础广。四面八方的文化成果汇集 中原,形成了最初的「中国」,又经数百年发展,继续吸纳各地文化精华,终于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载人史册的夏王朝。《左传》「哀公七年」谓「禹合诸侯于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王朝只不过是「万国」中的一个「方国」,类似春秋的「盟主」。后经商、周时期,到秦始皇才完成了统一帝国的大业。需要指出的是, 夏、商、周、秦并不是一脉相承的王朝更替,而是不同族源的方国间的替代。夏、商、周、秦各有起源与开国史。其中秦的建国史最完整.经历了襄公(古国)、缪 公(方国)、始皇帝(帝国)三部曲。
    在我国全部古史中,「古国——方国——帝国」的公式多次重复,立体交叉。秦汉帝国解体之后的一、两千年间,一直是北方草原民族大迁徙的时代。所谓的「五胡 」,各有各的开国史,辽、金、元亦无不如此,直到满清帝国。女真——满族就曾经是一个比较落后、长期处于「四夷」地位的民族。由努而哈赤上溯六世,为「肇 基王业之祖」,在女真社会内部分散的部落政权(相当于「古国」)间进行了无数兼并、重组,直到一六一六年才在沈阳东北的新宾设立帝王之位,建立后金国,成 为一方大国 (方国)。自努而哈赤到皇太极又进行了大量兼并征战,一六三六年改后金为大清,建立了满、蒙、汉三个八旗,为入主中原作了充分的政治、军事、文化和人才的 准备,终在一Look Sea四年完成清帝国的统一伟业。在这里,我想提一提满清创业中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庄妃。她不仅以民族利益为重,成为统治阶级内部凝聚的核 心,而且能吸收、继承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国之道,集结、吸引各族优秀人才 (如她对洪承畴的说服),为推翻政权的准备立下了大功。可以说,一部满清帝国的建国史,仍然是「古国——方国——帝国」这一公式的重复。
    上述北方民族的文明起源与发展,显然不完全是由本族自然成长的文明因素的积累,相当程度上是因受到汉族文明的影响,依靠历史的借鉴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才以较快速度走了国家发展的捷径,因此,我把这种发展模式的文明称为「续生型文明」。


七、文明要素与文明因素

问;有一些西方学者曾把「城市」、「文字」、「青铜器」视为「文明三要素」。国内也有人使用过这种提法。但有的学者不同意三要素之说,而提出了另外的几要素。您能否就这一问题谈一谈。
    答:刚才我讲了,古城、古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数种文明因素交错存在、互相作用的综合体,各区系自有各区系特有的文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出现的不同条件 (契机)。因此,很难说进入文明时代在物质文化方面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或者说是有相同的物化形式。城市、文字、青铜器这三者固然是文明因素,但不必把他们 说成是「三要素」。「要素」者,缺一不可。世界各地和中国的考古发现一再说明,有一些文明是「三缺一」,甚至缺得更多,但却有其他现象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完 成丁由氏族公社到国家的转变。因此,我常说,不要队概念出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什么文明因素就是什么文明因素,然后分析其综合发展程度能否 说明当时已进入文明阶段,看看各区系的文明因素经过「辐辏」、「辐射」的交流,有哪些逐渐变成中国古代文明的共同因素。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的 研究过程。正如不必急于把「坛、庙、冢」说成是「中国文明因素」一样,也不必急于把「稻、蚕丝、玉器」说成是「中国文明因素」,更不必在中国史前史上另划 出一个「玉器时代」。当然,也不要贬低甚至否定「坛、庙、冢」或「稻、丝、玉」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它们最终都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文化、文明的 重要因素。


八、黄河是不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问:关于中华民族形成的途径,也是读者关心的重大问题,能否展开谈一谈?
    答;我多次讲过,中华民族是大熔炉的产物,而各文化区系也都是熔炉。这和以往所说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有着明显差异。过去把黄河中游称作「中华民族 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看成是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真实。因此,对研究民族的组合与重组、中华民族的形成 过程来说,区系类型的研究仍是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文明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历时不散的生命力。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古国」阶段是各先远支系形成期,也是多源一体格局的奠基期,距今四、五千年间最为明显;
    「方国」阶段是夷夏关系互为消长和夷夏共同体重组、新生的阶段,大约在战国时期,多源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帝国」阶段把初步形成的多源一体格局从政治上固定下来,并不断得到强化。
    当万年之前农业发生后,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三大经济文化区:华南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华北和东北南部旱地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东北北部、内蒙古高原、新疆、青藏高原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一次组合。
    约在公元前六千五百——五千年间,在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区域性的考古学文化。如黄河流域的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后李·北 辛文化、内蒙古东南、辽西的查海·兴隆洼等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彭头山·城背溪文化等等。公元前第四千年间,由于农业的继续发展和人口的增殖,在一些地区形 成了殖民垦荒浪潮,出现考古学文化的大传播和不同文化间的接触、影响、融合。如庙底沟类型的大举西迁到甘青之间,向北涌人河套地带;大汶口文化通过胶东半 岛渡海移民到辽东半岛,等等。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二次组合,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之际,各区系稍有先后进入所谓「早期龙山」、「龙山」阶段。各地分别以快轮制 陶、养蚕缫丝、专业治玉、漆器工艺、烧制石灰、夯筑技术、冶金技术等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这些新技术一旦出现,就会有一个推广过程,即匠人流动、文化传 播的过程。同时,也就促进厂经营性的交换、贸易;刺激了掠夺、战争的经常化和武器的改进;出现并不断强化防御工事;引起了社会的大动荡、大改组,进入「古 国」时代。这是文化区系的又一次大重组,表现为考古学文化分布图的大改观,也是中华民族中汉民族形成之前最重要的一次重组,由此奠定了多源并趋向一体的基 本格局。
    进入「方国」时代,亦即夏、商、周三代已有文字记载,出现了「四夷」与「华夏」的区分。如果说,夏、商两代还是「诸夷猾夏」.‘诸夷率服」那种夷夏较量而 互为消长的话,周王朝时期则是「以夏变夷」为主流,在周初的大封建中,将「殷民六族」分封给鲁公时,要求「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 」;将「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时,要求「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怀姓九宗」分封给唐叔时,要求「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都是按当地传统办事,有一 点类似今天的「特区特办」。这正是孔子赞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一个原因。西周之后又历经东周五百年的夷夏融合,夷夏共同体——汉民族终于形成。秦汉 帝国能使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巩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九、长城是各民族文化的熔炉

在 中国古代史上.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陕北、晋北、冀北及内蒙古南部这个大体东西向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从史前到三国时代 是北方畜牧文化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接壤、过渡地带。长城内外的两种经济类型、两种文化传统的民族(群)长期接触、共存,既经常冲突,又需要互补而互为依 存。它是一条很宽的「带」,直到近世仍是「那达慕」盛会分布的地带。「那达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组织农工产品与牧业产品的交流。长城是农区与牧区的分 界,长城地带也是一个活跃的民族熔炉。在历史大动荡时期,这一地带经常起到缓冲的作用。建立北朝的北方民族正是通过这一地带的若干「口岸」南下的。北方民 族入主中原,即所谓的「五胡乱华」,与欧洲的所谓「蛮族入侵」不完全一样。「五胡」是牧人。他们虽
也带来战乱,但是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朝的文化十分昌盛,其遗物、遗迹显现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光彩。北朝文化在都城建筑以及农 业、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可称为瑰宝的遗产。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源子北朝。北朝经济的发展也并不比南朝逊色。总之,北方草原民族不仅为中华民族注 入了生命活力,还带来了欧亚大陆草原民族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方民族南下的另一个后果,则是造就了大批中原人南迁形成的「客家人」式的新群体,至于客家式.人在发展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当然无需多说。
    所以,只有用新观点、新方法,才能从浩瀚的文献和考古史料中发现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一般规律性的民族形成的历史脉络,重建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符合历史真实的中华民族史。


十、多源一统、历久不衰的文化

问:先生能否更深一层地谈一谈中国历史地形成了这样一个多源一统的国家、中国文化又历年不绝的主要原因?
    答:多源一统的基础结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有地理的因素,如多样的天时,广阔复杂的地利,造就了原始经济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源性。但中国的黄河与长江 流域,没有难以逾越的地理阻隔,有利于族群与文化的流动、接触和多次重组,我在前面已谈到,从距今万年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三次大的文化组合与重组,就是在 这样一个舞台上演出的,如果说,最早的三大经济类型区中所见各自的共性,还主要是因经济类型的一致而引起的,那么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自西至东, 从陇山到渤海,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后李·北辛文化虽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经济类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别(如支座、磨盘、 磨棒)甚至器形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定共性.至少暗示着曾经存在过的联系。再如,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有着强大的扩散能力,其影响从关 中向北达到黄河河套.向西直达甘青之交?向南至于长江沿岸,向东抵今山东省腹地。特别是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所谓「龙山时代」,几乎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各 区系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呈现了相当的一致性,以灰,黑陶的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为共同特征。上述诸例,意味着文化的交流,族群的组合与重组,是在六大区 系之间交互进行的,发展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或裂变、或撞击、或融合。特别是到「龙山时期」八方文化精华幅辏中原之后,出现了以传说中尧、舜为代表的「中国 」。此后,这个「中国」就再也没有真正地分解过。当然从尧、舜的「中国」到秦皇、汉武的「中国」,又经历了多次重组。意识形态上与之相应的则经历了由共识 的中国到理想的中国而到现实的中国。这里所谓共识的中国,指在「万邦林立」的条件下,中原的古国由于治水、居中的地利以及个人等因素,万邦诸侯「朝觐、诉 讼之中国」的(:中国」,这个「中国」.只是一种共识。理想的中国,就是《诗经·大雅·北山》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种「中国 」,大一统「中国」的愿望虽已明确,也只是周王朝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的,则是秦汉帝国。所以中国多源一统格局的形成,既有天时地利的环境条件,更有远源 流长的族群、文化融合的历史趋势以及思想上的共识等原因。


十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什么?

问:您提到中国的文化传统问题,不论是历史学者、其他学者还是一般读者,都非常感兴趣.非常关心。
    答:回顾历史,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
问题被提出和受到重视的背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转折点。五四运动前后,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社会上出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中国文化落后了,需要向西 方学习什么,答案之一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到七、八十年代之交,即中国CCP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又一次被提了出来:要开放,要 建设现代化,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日本式的.新加坡式的,欧美式的?当然不行。我们要建设的是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比。这就是自然 而然地提出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什么,民族灵魂是什么,精神支柱是什么的问题。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明特色、中国文化传统等问题,正是社会转折时所引起的历 史反思的组成部分。这两次历史反思的社会思潮局限性就是引发我梦想的最初萌发和更为完整的契机,也是中国考古学二十年代产生和八十年代走向成熟的时代背 景。
    各国历史有各国特点,各民族有各民族特点。特点就是差异,既有体质上的差异.也有民族气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些文化传统可能 随社会的变化而消失,或被新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世代相传。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积极作用的传统,我多次提到过的有:   
    精于工艺,善于创造。这一特点可以上溯到中国猿人那里。他(她)们采劣质的石材(例如脉石英),却打制出小型石器。这一传统在其后数十万年中一直传承。如 良渚玉器的细雕工艺、丝绸、漆器、瓷器、「四大发明」以及流传至今的数百种民间手工艺,总体的精巧水平在世界上似无与伦比。中国农业亦以精耕细作闻名于 世,直到今天还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一传统与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美德融为一体,几乎可称为是创造中华文明的基因之 一。
    极富兼容性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形成主要不是由于外力、武力,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融、组合与重组,并在思想上形成了越来越强的认同趋势。当「中国」产 生之后,君权 (王权)的大一统政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汉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给中原民族注人新鲜血液,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由此产生了更强的凝聚 力。自秦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从总体来说,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主流。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中,方块字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方块字以形、意为 主,能克服各地方言障碍,在不同方言区域内,比较容易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推行统一的政治,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兼容性和凝聚力。
    玉代表了一种崇尚高洁、坚贞、温良的美德,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人类从会制造石器起.就有机会与玉石打交道.后来又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 石」选出来制作装饰品和贵重用具。真正把玉与一般石材区分开而用来制作珍贵饰物是万年以内的事。例如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了十多件真玉 器物,除一件玉锛外,均为装饰品。玉的一个特点是「温」,冬天摸玉,有温润感。玉又有特点为「坚」.除金刚石以外,几乎无物能克。中华民族把玉所具「温润 」、「高洁」,「坚硬(贞)」等特点,转化到人文观念中,纳入社会生活。玉器体现美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又是自史前时期以来一直承袭着的传统。
    近来我曾反复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与敬重,是中国人传统信仰的最高、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除了有些政教合一的少数民族以外.从来没有高于王权的宗教,也就是没有国教。一些外国人不能理解,于是想出了一个中国人自己并不认可的宗教——「儒教 」。然而,所谓的「儒教」,没有教主,没有教规,没有教义,也没有宗教意义上的经典。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最高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天、地、君、亲、师 」。
    我国古人对「天、地」,赋于了超自然的属性。这里的「天」。是一种抽象的权威象征,一种不可抗拒的超自然正义力量。大家很熟悉的明、清两代的天坛,就是皇 帝同天对话的神圣之地,可是在祈年殿里并没有设置一般宗教庙宇里的那种偶像。这是由于任何偶像都不足以代表天的伟大;从祈年殿到圜丘之间的天街东侧,有所 谓的「七星石」,实际上,那应是泰山的象征。对于「地」的崇拜,反映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至于对「君」的崇拜,则反映着对社会秩序化即国泰民安的追求。 对于「亲」的崇拜,我看至少包括「祖先崇拜」以来至现实生活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是维系、协调入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对「师」的崇拜,则 是要求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继承。
    如果今人能够对这一思想体系赋予这时代的新涵义,就能够更好地去对待自然,重视和协调人与自然和人际的关系。敬老爱幼,尊师重教,继承发扬这样的文化传 统.就能对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好的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大众化的当代中国考古学,也就能站到现实社会中应占的位置上。

十二、世界必将走向「大同」

问:谢谢!最后还请您作为中国考古学会的理事长,在世纪之交,向《明报月刊》的读者展望一下中国考古学的远景。
    答:人生短暂,我已是八十八岁的老人,我不讳言老,我很欣赏英国哲学家罗素讲的哲理。他说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涓涓细流,在狭窄的堤岸间 行进,冲过岩石,跳过瀑布;其后水量变大,堤岸后退,流速湍急;最后,没有明显的停顿,汇人大海。我意识到和年轻的考古同人在一起,似乎融入其中,与事业 合为一体,生命将在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延伸。一九九四年我的第一本考古论文选集获得首届国家图书一等奖,朋友们前来祝贺,我平静地回答:「同喜!同喜!事情 是大家干的,这是学科的荣耀。考古学是人民的事业。」
    承香港商务印书馆美意,不久将出版一本我的大众化的著作,把我一生所知、所得,简洁地说出来。这不仅是给考古同行做个交代,也希望使史学、民族学界以及其 他对中国古史有兴趣的海内外朋友们,理解最近二十多年来许多中国考古学者奋斗的目标和成果。我的愿望是希望大家清醒地看到,我们已取得的成绩是很有限的, 仅如一部大书的序言,未知数是大大的。跨世纪、二十一世纪的考古学新局面是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的,事在人为,老一代人当然应该继续发挥作用,但终究有赖于 年轻一代的拼搏、开拓。不仅学科整体如此,就是一个重要课题也往往需要一代接一代地像接力赛那样传递下去。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二十一世纪时,需要同时完成双接轨的任务。一个是「古与今」的接轨,也就是如何循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来看未来的中国,如何 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一种动力。另一个就是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接轨。要求在认识上把「区系的中国」上升为「世 界区系中的中国」。中国东部、东北部、东南部的史前文化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环太平洋文化圈有着广泛的联系。例如作为饕餮纹祖型的那种眼睛部位突 出、夸张的神人兽面纹艺术风格、有段石锛等就与环太平洋文化圈中的同类因素可能有源流关系。进入成文历史时期之后,「四夷」的概念在不断变化,秦汉以后的 「四夷」主要指汉民族以外的边疆四隅的兄弟民族。这 「四夷」正是中国同外部文化的连接点与桥梁,很难把中国与世界文化截然分割开,这是其一。还有,在中国,从旧石器时代起,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这已 为许多考古发现证实。中国历史上诚然有过「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闭关锁国时代,但「闭关锁国」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事实上的中外交流几乎一天也 没有停止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略如此,不见经传的条条通路更是如此。史不绝书的沟通中外的功臣的业绩,只是中外艾流银河中的 一些明亮之星。这是其二,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世界上没有其他文明古国能像中国那样,既有如此广阔的文化区域,又有如此长久的文化传统。研究这样一种 文化实体,无疑将不断概括出新的理论认识,对世界文明史取得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人类必将对「地球村」的过去和未来取得 共识,现实世界必将走向「大同」!
    转载自香港《明报月刊》97年7月号
    承蒙《明报月刊》准允全文转载,谨此致谢!
發表於 2009-1-3 18: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長,冇睇晒

發表於 2009-1-3 20:54:35 | 顯示全部樓層
反華言論,不聽也罷。
 樓主| 發表於 2009-1-4 17:06:57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历史问题上,我主张双重标准,但是,这绝不是对国内历史问题的双重标准,而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上的双重标准,第一,对于国内历史上的民族争端与杀戮,淡化 之,历史学家们可以去研究这些事情的真相,对于普通民众,在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今天高调强调这些没有现实意义,当然,淡化不是美化,反对任何美化这种杀戮的 行为.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民族融合,而不是挑起民族间的无谓争端.第二,对于近代历史(1840年起)以来列强对中国的杀戮与掠夺,不 能忘记,时刻牢记这些异域政权给中国造成的耻辱,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之一,我们的人民被杀戮,我们的珍宝被掠走,我们的国土被占领,时至今天,这种被耻辱 依然存在,这让我们警醒,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发展自己,但是,我们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与人民的幸福而发展,并不是为了复仇而发展,当我们用仇恨面对世界,我 们就会被仇恨所拥抱,这并不是中华文明的生存之道,我们是致力于推动民族融合的多民族的大国,既要牢记异域民族带给我们的仇恨,也不要被这种仇恨所左右, 当我们成为真正的强国,我们的利益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证,让我们成为强国政治的受益者,才可以最终消除孱弱时代的种种屈辱.
〖1〗有些问题,不立即解决比立即解决效果要好一些。比如,中国没有在1949年收回香港,没有拿下金门。留下香港,在西方的封锁中留下了一扇让中国可以与世界保持联系的窗口。留下金门,保留了台湾与大陆母体的脐带,从此,无论这个孩子如何哭闹,都无法离开母亲的怀抱。
  〖2〗有些牌,我们可以当它是对方的牌,也可以当它是我们的牌,具体取决于我们的需要。如西藏问题与人民币的汇率。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是他们 的牌,我们主动把人民币贬值的时候,是我们的牌,而升与贬的实际操作权在我们手里。他们愿见达赖的时候,是他们的牌,我们想批达赖的时候,是我们的牌,当 然,西藏在我们的手里,不在他们手里。
  〖3〗有一张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效,这张牌叫国家实力。有了这张牌,一个国家可以纵横天下,没有了这张牌,一个国家的命运总是容易操纵在别人的手里。
  〖4〗台湾问题的本质,绝对不是统独问题,而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统一的问题。我们在经济总量不及台湾的时候,在列强的围堵下,都没有让台湾都没有实现独立,更何况今天,台湾甚至不及内地的一个省,我们甚至有勇气敲打西方。
  〖5〗有些时候,不与政治持钩比与政治持钩可以取得更好的政治效果。如对非洲援助,既然是一件帮助人的事情,双方都愉快的效果总比双方都不愉快要好。
  〖6〗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我们要是放弃了武力,还能和平崛起吗?
  〖7〗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是,由我们自己来确定对方是不是已经使用了核武器,也由我们来确认我们是不是真的使用了核武器。
  〖8〗声称不要主导权,并不代表放弃主导权。比如,我们对待东盟的态度,我们的态度是由东盟实施主导权,我们只需要对这种主导权施加足够的影响就可以了。
  〖9〗我们是美国的朋友吗?我们是俄罗斯的朋友吗?都不是,他们的共同的唯一的朋友叫利益。所以,与他们相处,我们的朋友也叫利益。
  〖10〗西方先用贸易打击我们,然后用民//主//打击我们,现在,我们用贸易打击西方,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用民//主//打击西方。
  〖11〗钓鱼岛、藏南、南沙诸岛是三把鞭子,鞭策我们,比我们富的国家可以占我们便宜,比我们穷的国家也可以占我们便宜,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比他们及背后的力量更强,才没有人可以占我们的便宜。
  〖12〗我们永远不称霸,我们不要求额外的东西,只要求与人口数相符的世界权益,同时,我们希望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要求超越人口数的权益。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似乎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利坚,这个国家似乎与所有的国家都接壤,你能想象出他有多大吗?
  〖14〗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我们实力不济的时候,我们强调后半部分,当我们实力强大的时候,我们强调前面部分,很和谐,不矛盾。
  〖15〗在国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争取权利的时候,让他们多想想我们的总量,当我们考虑义务的时候,让他们多想想我们的人均。
  〖16〗美国愿意为石油打架就打架吧,反正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石油都拉回家,反正大家烧的是同一种油。
  〖17〗买武器永远买不成一个军事强国,卖武器倒是有可能实现这一点。
  〖18〗反思历史让我们方向正确,反思现状让我们少走弯路。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反思,而是要反思后多做实事。
  〖19〗加入G8,我们只能代表1/9,不加入G8,我们或许可以代表1/2。
  〖20〗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最大收获不是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应该是两个字:务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如果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务实,务实,再务实一些。
  〖21〗保持低调,不代表放弃高调。低调而不软弱,高调但不霸道,高低结合,这才是大国的正确选择。
  〖22〗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正确的事就是希望对方不做正确的事。所以,有时,对方竭力反对的,或许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坚持的。
  〖23〗价值外交只是利益外交的遮羞布,有些国家就是喜欢一边修牌坊,一边当婊子。
  〖24〗文明冲突、民族冲突、种族冲突,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冲突。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冲突就会愈演愈烈。
  〖25〗对手的对手不一定是我们的朋友,当然,一定不要让他也成为我们的对手。
  〖26〗要当领头羊,别当出头鸟,前者是用来尊重的,后者是用来练枪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27〗国国有本难念的经,中国是这样,世界各国均是这样,没有例外。
  〖28〗西方喜欢打牌,中国喜欢下棋,西方喜欢拳击,中国喜欢太极。
  〖29〗天下熙熙,莫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大国之间永远玩的是这套利益博弈的游戏。
  〖30〗韬光养晦不是闷头受气,有所作为也不是胡作非为。

或许这就叫中庸之道,极左,我们就会像许多庞大帝国那样被自己的进攻性所毁灭,极右,我们就会缺乏维护一个庞大国家的凝聚力,今天的中国就会像欧洲一样,分裂成一个个中小国家.
  中华文明传载数千年而不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这个文明不追求极端,至少在主流上不追求极端,这个文明内部还有一种强大的自纠错机制,当 文明走向衰落的时候,纠错机制就会启动,重新走向正途,所以,虽然"其亡也忽焉",但是"其兴也勃焉",过去两千年多里,我们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领先世 界,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这里,世界历史上有无数个民族拥有帝国时代(国家强大\疆域辽阔),但是其它的民族多只拥有一个或两个,中华民族却拥有十数个.而 且相互之间是传承关系,而不是其它帝国之间的那种毁灭关系,即中华民族的帝国交替全部是民族的内部实现的,中华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今天的异域民 族称霸中华大地的事实,而其它民族的帝国交替往往是建立在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毁灭性打击上面.
 樓主| 發表於 2009-1-5 04: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个盲点。就是明天的情况跟今天一样。让你先想想十,二十年后国内婚姻问题。这个问题美国经过了,台湾也正在走这条路。

美国白人女人搞女权。制造了很多单身贵族。美国白人没办法只好找少数民族,或者往外国找婚姻对象。美国今天纯白人越来越少。

告诉你台湾的情况:有钱或漂亮的女孩子嫁一些外国人。或者搞单身贵族。内部女孩子条件高。很多男孩子只好找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女孩。

中国将来这条路线是无可避免的。国内汉人男孩先找农村女孩或少数民族。造成一些不平均。农村男孩或少数民族男孩怎么办?还不是往外找?婚姻幸福是基本人权,这每一个国家都会照顾的。

这就是说,你在教一些民族主义观念时,对一大堆下一代的人,他们会觉得跟现实脱节。下一代很多人会觉得国籍不过是个附属(affiliation),人群你来我去。各个国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欧洲以前杀来杀去。今天同一体了,法国第一夫人还不是意大利人?怎么分?

中东问题是有宗教信仰排除通婚。中国可没有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中国就不排除外族。(除了黑人。这是算遗憾的。不过那是更久以后的事情了。)

苏秉琦的世界大同就是他眼光看得远。国籍,民族感情等,当下一代跑来跑去时,重要性会比你预期的低。一些以前的战争,耻辱等等,对下一代来讲,也不过是历史而已。上一代人关心的,下一代人并不一定会注重。就像美国印第安人,他们现在是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开赌场赚钱。

人,生出来也就是人而已。民族感情观念等等,是后来放进去的。上一代人是强迫中奖,你非得这样想那样想。下一代可是有他们自己选择想法的余地,你要管他们,可能也管不了。
 樓主| 發表於 2009-1-5 16:26:20 | 顯示全部樓層
多元主义观与融合主义观并不矛盾,没有多元就不存在融合的前提.

所谓:"一脉相承",其"脉"------阴阳[螺旋]行进中的那根若有若无的轴心.

既然找不到"无穷小",那么,怎样现实相处的整体主义是第一必需.

个人主义只有和整体主义结合,才能趋近事物的真相.,

大智若愚.

动态是自然的真实面目.
我们需要西式的模型,需要西式的假设.但那只是补充,同样解决不了根和本,   刻舟求剑,海中捞月

毫不夸张的说,追求光明的西式思维正在走火入魔, 摩西的那根手杖不是万能的

阴阳论滋生惰性[道学],唯神论助长贪欲[犹太教]
二者调和,往往奸谋伴生[儒教]
苦乎?
生不若死,一心归佛:'(

:P 虚无主义观是一劳永逸的


[融合主义观
血统-种族主义观
多元主义观]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發表於 2009-1-16 01:4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紫凤凰 於 2009-1-3 20:54 發表 反華言論,不聽也罷。

为少数族裔鸣冤即反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7 22:53 , Processed in 0.0631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