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不要一成不变的传承!
曾敏妍
|
|
|
图片由思琪工作室提供 | |
|
|
|
|
文/记者 曾敏妍
本专题请从B20读起!
■人群速写
80后的新人类,才刚刚离开校园,保留着学生的稚气,冲劲十足,在社会上迅速地成长了以后,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志同道合者也很容易一拍即合,来自各方的合力,扭成一股新生的力量。他们嘴上都不说,实际上已经自动自觉接下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使命。
两个「搞事」的核心者碰面了以后,达成了一致的想法:我们不要和以前「一模一样」的传统,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不同特征的「广州味」!
最近的广州很热闹,并非明星频频到访,也没有盛大的国际性演出,不过从黄金周开始,舞台剧、动漫节、音乐剧……老越秀的北京路,以前只演粤剧的南方剧院,变成80后新人类们原创聚会的据点。
听到长辈们说:「我地旧阵时(我们以前那时候)……」很多年轻人就会觉得烦。没想到一本80年「后生仔」的漫画书《炭烧老广》出版后,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成为城中热话。30多个80后撑起一出貌似粤剧、实际是音乐剧的《塚爱》,令观众反省现实的爱情观,同时进一步引起大家的兴趣:百花冢到底在哪里?两个「搞事」的核心者碰面了以后,达成了一致的想法:我们不要和以前「一模一样」的传统,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不同特征的「广州味」!
一本漫画———
狂热不够,「炭烧」才正!
嗜食如命,相信是很多外地人对「老广」最深的印象。《炭烧老广》中,就是通过一个叫茨菰仔的漫画人物带领我们见识「饮茶」(喝早茶)、「抢单」(亲友吃饭抢着结账)、「士多」(广式小杂货铺)等老广生活的种种细节,从起床、排队、茶楼社交、享受生活,画到多种茶点的前世今生、炮制方法等,充满市井气息。我们平时说归说,但看到如此生猛的食相、搞怪的茨菰仔……漫画的直观感觉,还是觉得大呼过瘾。
为什么要叫「炭烧」?作者火精灵就说:「『狂热广州』的热情不够,要『炭烧』才够热度!」他说的是他心中对广州的感情。
火精灵有着绝对的茶楼情结,书中有大量关于茶楼的细节。原来,他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经常自己和自己玩,总是期待着每周一次的家族聚会———去茶楼饮茶。他说:「茶楼对我或者对广州人来说,不单单是满足食欲那么简单!我觉得饮茶凝聚着广州人亲情、友情的羁绊。」
平时一有空,他就跑去老区的食肆、士多里呆着,品尝美食之余,观察人生百态。根据他和经纪公司的计划,《炭烧老广》不会只出一本,将在明年年初出来的第二本将会有更多饮食文化的故事,接下来也会画关于民生民俗的。火精灵一边画,一边想得也不少,他透露:画的是饮食文化,其实也是描写我们广州人的性格。他期望这份「炭烧」,除了火候够猛,也要有一定持续性。
一出舞台剧
为百花冢而演的一群80后
梁祝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传唱,但广州真人版的「梁祝」故事,你又是否知道?百花冢就是他们热烈爱过留下来的证据!别说年轻人,就算是上了年纪的广州本地人也未必知道。而在今年的国庆黄金周,这个故事被一群80后的年轻人演绎成音乐剧,在南方剧院里重现了。
二年前,广州流行乐手东山少爷,一曲《百花冢》唱出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让广州的年青人开始了解这个故事。电视台短剧编剧郑琨就是其中一个狂热者。他听到歌后,对故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四方查找关于百花冢的历史文献以及资料。今年,他和音乐人张炜根据相关史料《莲香集》,创作了《赠孟阳》、《孔明灯》等一系列的原创音乐,并召集来自各行各业的同龄人,集中用4个月的时间,打造了这样一部音乐剧《塚爱———云山凄迷情千古》。从编导到演员乃至幕后工作人员,参与该剧的全部是八零后,他们当中并非全是专业演艺科班出身,老编、全才音乐创作人、模特儿、京剧教师、咖啡店老板,跆拳道教练及电台主持……却都是各行各业的对本土文化的承传怀有热诚的「80后」人才。
演员们穿着古装却唱着流行歌曲,编曲者特意把主人公的诗词融入流行的词汇与乐韵声中。最特别的一首《班主叹》,以粤剧唱腔与爵士结合而成,令人耳目一新。为了传承广州的文化,剧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现代与广州传统的民风民俗结合的场景。例如,恩宁路铜器店老板「苏哥」亲自下手为剧组量身订造了一个明朝家喻户晓的用具;舞狮的场景也穿插其中。用幽默调侃的戏剧方式,去演绎这个悲剧,对比强烈而新鲜的手法,令本来抱着看个好玩想法的观众们都看得眼湿湿。
80'这样看
火精灵:本土文化也可以很潮!
毕业于广州大学艺术设计系商业美术专业的火精灵,「名衔」有很多个:某职业技术学院三维动漫专业教师、自由漫画家、商业插图师、Wa-com特约讲师。跟记者碰面的时候,他穿着白T恤和休闲牛仔裤,仔细一看,T恤上的图案全是广州的标志性路名。火精灵得意地说,那是他淘了很久才淘到的,图案也是一家本地T恤品牌原创的。
火精灵,原名胡庆麟,地地道道的「广州仔」。生活在广州20多年,耳闻目睹广州人对饮食的执著,对传统的执著,在工作以后,有段时间经常要在上海、湖南、杭州等地出差,有了比较,他更加觉得广州是一座「很疯狂的城市」。自小爱画画的他,出书之前就经常在食肆、士多处写生,零零散散画一些自传式的漫画,直到在两年多前的国际动漫节上巧遇「伯乐」,才下定决心,要把漫画集汇成册。
在新生代漫画家中,火精灵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别人都在模仿,而他无论是画动画或者漫画,都主打本地文化特色。他坦承,这是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有网络的审美观,有香港林海峰、黄子华等栋笃笑的那种搞笑又无厘头的风格。做了老师之后,他开始明白同龄人和学生们的想法,并有了惊喜的发现:「大家并非不关心本土文化,而是没有一个新的形态去包装,去让年轻人喜欢。我们喜欢不完全一样地传承,时代是向前走的,单单保留是不足够的!以前有以前的广州味,现在也应该有现在的广州味!」
郑琨:爱广州要有行动
对于传承本土文化,貌似闷骚的双鱼座郑琨绝对是个行动派。
在这个音乐剧之前,行外人对他几乎一无所知,其实他早在2000年进入电视编剧行业,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创作有关本土文化的作品,编剧作品包括《老猫烧须》、《山水友相逢》、《外地媳妇本地郎》以及正热播的《七十二家房客》等。
两年前听到东山少爷的《百花冢》,郑琨就开始积极收集各种相关史料。偶然得知,有民间作家陈魏忠用十多年时间,根据对古籍诗词的研究与揣摩,用小说形式再现了三百年前百花冢的凄美爱情故事,并收录成书。郑琨马上去各大书店搜寻,辗转取得陈魏忠的联系方式,当晚就不顾狂风暴雨,直奔他家,把酒聊天,一见如故。一老一少两个「广州迷」就这样成了忘年交。今年年头,陈魏忠病逝,郑琨伤心之余,创作音乐剧《塚爱》以完成「老朋友」的遗愿。
他也常常听到人家说:广州是文化的沙漠,但心里倔强地否认:只是我们还没有了解、未仔细挖掘这个城市的文化味道而已。只上演过两场的《塚爱》,是他挖掘本土文化的一个迈步。他努力地从各种途径宣传音乐剧,带过不少学生去探访百花遗址,为的不只是赚人气、赚名气,更希望大家关注到百花冢以及更多的本土文化,然后一起来保护它们。
(人物照片曾敏妍摄)
【关于百花冢】
明末著名歌妓张乔精通诗词歌赋,因为遭家庭变异,沦落青楼成为一个卖艺不卖身的艺妓,与母亲相依为命。身在妓寨,在满怀心计的老鸨与狡猾的戏班班主的掌控下,每天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由于她的才华出众,深得文人墨客青睐,许多公子哥儿都为之倾慕,可是张乔并不为之所动。
渴望自由的她在一次意外中认识了命定的天子———彭孟阳。两人很快便产生了感情,并在梅花坳(即今天沙河梅花园)的花海下许下了爱的承诺。为了能给张乔幸福,彭孟阳决意带张乔私奔,让她从此离开妓院这烟花之地,只可惜命运不随人所愿,私奔之策遭到阻止,张乔从此在单相思的日子中度日如年,最终难受怪病之痛及相思之苦而逝。当时,张乔还不到19岁。
悲痛欲绝的彭孟阳便把张乔与她生前最为喜爱的鲜花合葬在白云山下的梅花园内,为她写下凄美的诗句,并亲手在那块见证着二人忠贞爱情故事的妆台石上刻下了「百花塚」。
目前,症苦已经把「百花冢」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百花冢」故事的众多场景,历经三百多年沧海桑田后,所剩不多。墓冢本体仍未找到,只有入口处有一大石,至今仍能见到蝴蝶双双飞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