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0|回復: 3

[語音探討] 聲調與字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0-1 13:44: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字調與聲調
作者:皮紮諾

 

  中國的漢語語音學理論,大概除了關于聲調的理論之外,其它的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人的研究成果,中國是一個缺乏思想創造力的國家。但是,僅僅就漢語的聲調理論來說,那也實在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科學,因爲漢語的那套聲調理論完全是一套主觀臆斷的産物,那套思維跟真正的科學思考方法完全背道而馳。
  産生錯誤的根本原因在于北京話的標准化,然而,北京話卻正好是最不標准的漢語語種,北京話是一種以字調來識別漢字讀音而不是以聲調來識別漢字讀音的語言,字調,是北京話區別于漢語的最顯著的特點。
  聲調是漢語區分漢字讀音的基本語音特征,這個特征是其它民族語言所缺乏的,幾乎每一個漢語音節都存在聲調上的要求,漢語不存在無聲調的音節。聲調是音節的元音音高屬性,特定的音高變化使漢語音節衍生出更多的語音種類,這些因聲調不同而各不在聽覺上各有區別的語音種類起到區分漢字讀音的作用,這就是漢語的音節,也是漢語音節區別于其它語言音節的最大特點。音高是聲調本質,音高屬性也是聲調賴以産生和存在的根本前提。漢語靠聲調衍生出更多的音節種類,並利用這些語音種類區分漢字的實際讀音。
  (同一音節)聲調與漢字之間的關系如下:
漢字A<——>音節A(聲調1)
漢字B<——>音節A (聲調2)
漢字C<——>音節A(聲調3)
漢字D<——>音節A(聲調4)
漢字E<——>音節A(聲調5)
漢字F<——>音節A(聲調6)
  就是說,聲調音節與漢字之間是一一對應關系,同一個音節(A)因聲調讀法的不同而被認定成不同的聲調音節(A1、A2、A3……An),漢語語民在聽覺上完全具備及時准確區分那種讀音差異的能力,所以,漢語語民比其它民族語言的語民多利用了人類語音的另外一種特性——音節的音高(tone)——即聲調(tune)。
  從唯物辨證的角度看,人類使用聲調必然是首先基于它本身的自然屬性——音高特性,因而聲調必然具有唯一被辨認的音高特征,談聲調必然離不開音高特性,識別語音音高特性也必然能夠識別聲調。但字調是漢字的産物而不是自然聲音的産物,是超越音高屬性的事物,辨證的結論只能是,世界上沒有建立于本身自然屬性之外的事物,所以,字調是並且只能是聲調的産物。
  然而,北京話實際上並不是以聲調來區分漢字讀音的語言,北京話實際上是以字調來區分漢字讀音的。 字調,表面上看似乎跟聲調是相同的一件事物,但世界上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字調本質上是聲調搞混淆的産物,字調好比色盲,色盲人可以將紅色與綠色混淆成一種顔色,字調同樣地是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聲調混淆成一個調類而形成的,字調在主觀上是一類音高,在客觀上則多類音高,就象色盲人看顔色一樣,在主觀上是一種顔色,在客觀上則是兩種或者多種顔色。
 
北京話與漢語聲調的關系如下:
字調與聲調關系圖.JPG

解釋:
  1, 由于北京人無法區分漢語的高音區的上升調(即陽上)和低音區上升調(即陰上)這兩個調型的讀音差異,他們把漢語的陽上和陰上這兩個調型混淆成一個不區分高低音區域的上升調類,這就是北京話的第2聲(見《普通話的第二聲一調兩聲》);
  2, 由于北京人不能區分漢語的低音區仍然存在著的平行、上升和下降3種不同的聲型差異,他們把漢語的低音區平行調(即陰平)、低音區上升調(即陰上)和低音區下降調(即陰去)這3個調型混淆理解成一個低音區的不分升降變化方向的讀音較低的調型,這就是北京話的第3聲;
  3, 而漢語的高音區平行調(陽平)則能夠較好地被北京人所識別,這就是北京話的第4聲;
  4, 漢語的高音區下降調(陽去)也由于讀調較高,同樣地容易被北京人所識別,這就是北京話的第1聲;
  5, 由于漢語的低音區下降調(陰去)是一個讀調十分地低的調型,說高音語言的北京人既不能靠聽覺將它辨別出來,也不能從發音動作上將它准確地發出來,所以,北京人將這個漢語聲調調型整個地弄丟了,所以,北京話中不存在象漢語那樣普遍適用于所有音節的獨立的低音區下降型聲調。但問題是,北京人所使用的是漢語的全部漢字,就是說,北京人所完全無法聽讀的低音區下降調(陰去)原來所對應的那些漢字卻仍然被北京人所全部地使用,其結果只能是,這個調型所對應的那些原來漢字讀音被北京人雜亂無章地讀成其它不同的調型,完全混淆了漢語字與調一一對應的漢語聲調法則,同時也混淆了字調(聲調組屬)與漢字之間一一對應的法則,這個調型在北京話中完全不具備識別漢字的功能,這個低音區下降調型成了北京話字調體系的系統外調型,這個調型被北京人解讀成一個莫名其妙的低音,這就是北京話的輕聲。
  就象西方人初學漢語時所說的那種聲調亂七八糟的漢語完全一模一樣,這就是輕聲的本質,輕聲不是什麽神奇的語音現象,它是漢語聲調被混淆到完全丟失系統識別漢字讀音能力的系統外調型,輕聲不是聲調,也不是字調,它不具備漢語聲調和字調的那種區分漢字讀音的基本功能。
  字調與聲調是本質不同的,字調是北京人不能區分部分漢語聲調而將漢語的聲調調型錯誤地歸屬于其它調型的産物,原來漢語調型所對應的漢字也跟隨著字調的錯誤解讀而被歸拼于新的錯誤調類之中。跟聲調相比,字調保留了調類與漢字之間的對應關系,因而字調仍然可以到達 粗略區分漢字讀音的功能,但是,跟聲調相比,字調不具備聲調的那種音高唯一性,不具備音高的自然屬性與漢字讀音之間的直接對應關系,就象色盲人所說的顔色不具備自然顔色的唯一性一樣,紅綠色盲人所說的「紅色」實際上是紅色和綠色,雖然這個「紅色」不具備自然顔色的那種唯一性,但是,紅綠色盲所說的「紅色」跟藍色、紅色等其它顔色仍然是有區別的,因而色盲人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具有辨別顔色的能力,但那種能力是非精確的,字調也是如此,字調混淆了聲調的部分調型,如高升調型與低升調型而成爲一個「上升調型」,而這個「上升調型」卻與其它的平行調型或者下降調型保留著大體的區別,因而字調仍然具有區分漢字的功能,但是,這種識別功能不是精確的和客觀的。
  字調是聲調被錯誤解讀的産物,字調是並且只能是依賴于聲調而産生和存在的特殊語言現象,字調不具備曆史的穩定性,字調的曆史演變完全是圍繞自然聲調而波動的,字調的波動演變離不開聲調的範疇。因爲字調是語民族群主觀理解的産物,而聲調則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語音現象,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跟元音、輔音一樣,聲調是人類語音的自然組成。
  現代語音學關于聲調的理論恰好是在把北京話作爲腳本對象的前提下提出來的,但北京話卻又正好是字調語言而不是聲調語言,因而現代漢語語言學錯誤地把字調當成聲調來研究,這完全背離了漢語北京話的語音實際,因而是主觀的和不科學的,也必然是不可靠的,除了初級的語文教學上仍然能夠大體指導實踐之外,漢語聲調理論在實驗語音學、對外漢語教學以及語言美聲學(如播音主持藝術,詩歌韻律美學、戲劇人聲美聲)等領域已經陷入無法前進的境地,這種理論最終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崩潰的命運,那是曆史的必然。
  聲調與字調關系問題在粵語問題論壇上有什麽相關呢?
  答:因爲粵語是聲調語言,而北京話則是字調語言,粵語的聲調系統跟北京話字調系統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

 

『概念』
  【聲調】是指在發聲生理特性、聲音的物理特性和人對聲音音高的聽覺感知特性上都是唯一被辨別的音高形式。
  【字調】是指在功能上能夠區別漢字音節的可辯調的種類,它可以是一種形式(一字一調),也可以是多種形式(一字多調);
  【輕聲】是指具備發聲生理、聲音物理和聽覺感知的獨立特性但卻完全不具備區別漢字音節功能的音高類型。

[ 本帖最後由 皮扎诺 於 2008-10-1 13:51 編輯 ]
字调与声调关系图.JPG
發表於 2008-10-2 17:20:31 | 顯示全部樓層

好遺憾地....

我係睇唔明嘅..............

 

 樓主| 發表於 2008-10-4 22:25:16 | 顯示全部樓層

 

 

舉個間單的例子就好明白了。
             下圖是普通話朗讀的例子,觀察「秋天是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這兩句話的正常朗讀就會發現,「提琴」和「長笛」在普通話中都是第2聲,然而在普通話中「提琴」和「長笛」的發音並不壹洋,其中,「提琴」的發音較高,而「長笛」的發音則較低。如果對比粵語就會發現壹個有趣的現象,這兩句話中,「提琴」發音調高完全等同于粵語的第二聲,而「長笛」發音調高完全等同于粵語的第五聲,本人用粵語的聲調標示這兩句話的實際調高,如下:


普通話:秋天是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
粵語調:試試思屎屎,試試思屎思屎市市。

 

             這個例子說明什麽問題呢?說明普通話的字調變化是不超出粵語聲調體系的範疇的。

上声.gif
 樓主| 發表於 2008-10-4 22:2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閩南話                                    粵語                                    普通話
             簡稱     名稱  調高 字例(xi)         簡稱    名稱 調高 字例(si)           簡稱    名稱 調高 字例(ma)(xi)
     第壹聲: (high level  ) 55 (咨)     =       第壹聲: 陰平 55 (思)     =       第四聲: 去聲 55 (罵)(戲)
     第二聲: (mid rising  ) 35 (試)     =       第二聲: 陰上 35 (屎)     =       第二聲: 陽平 35 (螞)(席)
     第三聲: (high falling) 53 (市)     =       第三聲: 陰去 53 (試)     =       第壹聲: 陰平 53 (媽)(西)
     第四聲: (mid level   ) 33 (取)     =       第四聲: 陽平 33 (時)     =       第三聲: 上聲 33 (馬)(喜)
     第五聲: (low rising  ) 13 (妻)     =       第五聲: 陽上 13 (市)     =       第二聲: 陽平 13 (嘛)(席)
     第六聲: (mid falling ) 31 (池)     =       第六聲: 陽去 31 (事)     =       第壹聲: 陰平 31 (麻)(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7 21:52 , Processed in 0.0904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