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6991|回復: 26

[簡繁體漢字] 「只」同「祇」-highyun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7-21 10: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只」同「祇」唔係粵語問題。不過我見呢度有人支持用「祇」﹐所以將我所知嘅寫出嚟畀大家睇吓。 《另類辭典》有一篇〈只和祇〉﹕ 「只是」的「只」字,常見有人寫作「祇」。這個「祇」,也不知怎解的,備受偏愛,一些為人師表者,也鼓勵學生寫「祇」字,皆因「只」被誣陷為「俗字」也。 查《漢語大字典》,「祇」字有三種讀者,qi音,指一、地神;二、大;三、此,茲。另讀chi,解作一、病;二、安。讀zhi,解一、正、恰;二、通祇,敬。 這三種讀法多種解法,都無「只」的含義;因此,也不知從甚麼時候起,「祇」取代「只」的「正室地位」,廣見於文字之中;甚至文人所寫下詩文的「只」,竟也被改作「祇」;夫復何言! 《國語辭典》解釋「祇是」﹕「但是、只是。唐.李商隱.錦瑟詩:『此情可待成追憶,祇是當時已惘然。』」我嗰部《唐詩三百首》寫嘅係「只是當時已惘然」。所以﹐「甚至文人所寫下詩文的『只』,竟也被改作『祇』」呢句話﹐好似講得啱。 《國語辭典》雖然有收入「祇」﹐但差不多全部詞例都係「只」。喺1980年臺灣出版嘅《大林國語辭典》﹐「祇」冇「只」嘅意思。 最後﹐東漢嘅《說文解字》已經有個「只」字﹐不過係虛詞。
發表於 2005-7-21 17: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其實我寫咗「只」字已經成十幾年,睇咗dada呢篇文,我決定寫返做「只」。
發表於 2005-7-22 07:58:16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可能觉得“只”系简体字,所以好多人有意写“祇”,以示系繁体。
發表於 2005-7-27 10:11:45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其實「祇」係繁體字嚟嘅, 「只」係減筆字,我細個嗰陣都係寫「祇」。    同形字 一、祇 1.ㄑㄧˊ(qi2) (名)地神, 如:神祇(在天為仙, 在地為祇)。┐            (形)大, 如:祇悔。           │     2.ㄓˇ(zhi3) (副)「只」原字形, 僅僅; 但。      ├ 示偏傍     3.ㄓ (zhi)                     │   祗 1.ㄓ (動)尊敬, 如:祗承於帝。              │        (副)恭敬地, 如:祗頌學安, 祗請近安。       ┘   衹 1.ㄑㄧˊ 和尚衣服         ┐     2.ㄓ (動)適; 如:衹以成惡。    │        (連)同「祇」, 但, 只。   ├ 衣偏傍     3.ㄑㄧˊ 同「祇」        │   袛 1.ㄓ  袛禂(短衣)        │     2.ㄉㄧ(di)            ┘
發表於 2005-7-28 07:29:49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有人甚至会用“隻”做“祇”
發表於 2005-7-28 08:05:39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隻"當做"祇"好明顯就係錯.應該係輸入法亂咁繁體化嘅結果.
發表於 2005-7-29 06:46:04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anl在2005-07-28 00:05:39說道:[br]"隻"當做"祇"好明顯就係錯.應該係輸入法亂咁繁體化嘅結果.
好多繁简自动转换软件都会将“只”一律变成“隻”
 樓主| 發表於 2005-7-29 07:39:10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只是個「只」都係繁體字。 臺灣教育部嘅《國語辭典》有一個「祇是」﹐五十七個「只」(通「隻」嗰個「只」唔計)。 我細個時候讀臺灣嘅教科書﹐寫嘅係繁體字﹐從未寫過「祇是」。我啱啱問過一個九歲離開臺灣嘅姨甥﹐佢都話喺學校學「只」。
發表於 2005-7-30 06:39:06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問題就係要問一問阿松兄喺邊度搵到嗰啲資料?
發表於 2005-8-2 00:15:13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3樓嘅資料係由《新編東方國語辭典》東方出版社編, 及《國語新辭典》薛頌留主編 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哩兩本辭典整理抄出嚟嘅。7/30趁住陪老婆返外家,搵咗外父嘅《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印行 高樹藩編纂 王修明校正)嚟抄: ● 祇  p1172   (形聲)(會意) 甲文、金文、祇字闕。小篆祇:从示、氏聲, 本義作「地祇、地神日祇; 對文則各異, 教文則互通, 以所稱為神, 故从示。又以氏為姓之根源, 亦即子孫所從出之本 體; 地祇為載育萬物之神, 因有萬物自此出生之意, 故祇从氏聲。   [音] 勤移切 音祁  ㄑㄧˊ   [義] [名]地神曰祇。例 (1) 「天神無以降地, 地祇不至於天。」(書‧呂刑傳) (2) 「 『登乎頌祇之堂;』顏注: 『地神曰祇』」(漢書‧揚雄傳) (3) 「地者、其卦曰坤, 其德曰 母、其神曰祇。」(物理論)     [動] (一) 祀; 優禮之。例「順民之經, 在明鬼神, 祇山川, 敬宗廟, 恭祖舊。」 (管‧牧民)        (二) 病; 疾加; 通「疧。」例「壹者之來, 俾我祇也。」(詩‧小雅)     [形] 大。例 (1) 「『不遠復, 无祇悔;』疏:『祇、大也。』」(易‧復) (2) 「 經始圖終, 式免祇悔。」(王儉‧禇淵碑文)   [音] 職漪切 音支 ㄓ   [義] [副] 適; 通「祗」;表性態。例 (1) 「『成不以富, 祇以異;』毛傳曰:『祇、適 也。』」(詩‧小雅) (2) 「晉未可滅而殺其君, 祇以成惡。」(左‧僖十五年) (3) 「此曲 祇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詩)   [辨正] (連文異義) 天神曰神、地神曰祇。(本字辨似) 祇右作氏不作氐, 作氐為祗; 祇 祗形似音近一義相通而餘義迥別。 ● 祗  p1175   (形聲) (會意) 甲文、金文、祗字闕。小篆祗: 从示、氐聲, 本義作「敬」解, (見說文 許著)乃肅敬之意; 人以祀祖祭神最當肅敬, 故从示。又以氐本作「底」解, 有至本之意; 祗為敬之至極, 故以氐聲。   [音] 戰伊切 音脂 ㄓ   [義] [名] 祗德: 敬德之稱。例「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以教祗德。」(書‧呂刑)     [動] 敬, 尊敬之。例 (1) 「上帝是祗!」(詩‧商頌) (2) 「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書‧說命) (3) 「父不慈, 子不祗。」(左‧僖卅三年)     [副] (一) 敬; 表性態。例 (1) 「文命敷于四海, 祗承上帝。」(書‧大禹謨) (2) 「祗事宗子宗婦。」(禮‧內則) (3) 「聞王臨境、故來祗候!」(魏書‧劉休賓傳)        (二) 適; 恰好; 表性態。例 (1) 「胡逝我梁, 祗攪我心。」(詩‧小雅) (2) 「無損於魯, 而祗為名。」(左‧哀十三年)  [辨正] (同訓異義) 方、正、適、鼎、秪。(本字辨似) 祗右作氐不作氏, 作氏為祇; 祗 祇形似音近一義相通而餘義迥別。 ● 袛  p1627   (形聲) (會意) 甲文、金文、祗字闕。小篆袛: 从衣、氐聲, 本指「祗禂」一詞而言, 袛裯之本義作「短衣」解, (見說文許著)即汗濡, 為著以受汙垢之短衣, 故袛从衣。又以氐 為柢字初文, 本作「本」解, 乃直根, 因有直下及底意; 袛裯即汗濡, 乃在內貼身以受汗垢 者, 亦有直及於身意, 故袛从氐聲。   [音] 的鷖切  音低 ㄉㄧ     職伊切  音脂 ㄓ   [義] [名] 袛裯: 汗襦曰袛裯; 今稱汗衫, 為著以受汗垢之短衣; 方言: 「汗襦、自關 而西或調之袛裯。」例「『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注: 『說文曰:「袛 裯、短衣也;」廣雅云: 「即襜褕也。」』」(後漢書‧羊續傳)   [辨正](本字辨似) (一) 袛左作衤不作礻為袛; 袛祇形似音近而義迥別。(二)祗左作衤 不作礻, 右作氐不作氏; 左作礻右作氏為祇; 袛祇形似音近而義迥別。 ● 只  p0117   (象形)(會意)(指事) 甲文只字闕。金文只: 林義光氏取聊膚盤[女只]字偏旁, 以為「只 為『歧』之本字, 古作{共}(註: 這是金文, 無法打字, 上是兩邊向上翹的嘴形, 下是八字) 从{廿}(註: 金文, 無法打字, 是兩邊向上翹的嘴形), 象物形, 人象分歧形; .... 爾雅『 二達謂之歧』」林氏以物分歧之形, 而會只為兩歧之意。小篆只: 从口而象其氣下引, (口 下之八示氣下引)其本義作「語已詞」解, (見說文句讀)乃常於句末以示其意及此而止之子。   [音] 軫倚切 音紙 ㄓˇ     職漪切 音支 ㄓ   [義] [動] (一) 語中助詞; 無義。例「樂只君子, 福履緩之。」(詩‧周南)        (二) 語末助詞; 表決定或感歎。例「毋也天只, 不諒人只。」(詩‧鄘風)        (三) 語末助詞; 義同「耳」。例「諸侯歸晉之德只, 非歸其尸盟也。」(左‧ 襄卄七年)        (四) 語末助詞; 義同「著」, 詞曲中多用之。例「他前面引只, 我背後把他 跟隨。」(元曲‧黑施風)   [音] 之乙切 音質 ㄓˊ   [義] [名]計物數之量詞: 同「隻」例: 三只; 五只; 又「火腿每家四只,」(儒林外史‧ 五回)     例 : (一) 但; 不過; 通「祇;」表範圍。例: 只合、只好、只有、只要、只能、 又: 「一泓清可沁詩脾, 冷暖年來只自知。」(林洪‧冷泉亭詩)        (二) 僅; 獨; 表範圍。例「兩邊字畫, 多半是時下各人的筆墨; 只有中間掛 着一幅中堂<只>畫一個人物....上題着『大風張風』四字, 也寫得極好。」(老殘遊記‧三章)   [辨正] (同訓異義) 惟、唯、止、但、徒、第、啻、翅、徑、直。   => 縱觀本字典解說舉例, 都盡量摘取古文獻的詞句例子。對於「只」字, 本字典舉例,    作「唯獨」解及作「隻」量詞解, 是元明後的作品。相信這是元代中華文化遭受蒙古    征服禮崩樂壞下, 文人訛傳借用作「祇有」的簡體「只有」, 及「一隻火腿」的簡體    「一只火腿」而留傳下來的。而由第一音義中看, 及其舉例可知, 「只」在古代本是    作為虛詞使用的(現代語的助詞, 介詞等), 和「祇」及「隻」毫無關係。    中國漢字在秦小篆時出現分化及造了許多新字, 到唐又一次分化並繁體化(意義的精確    化), 而在元代漢字卻出現了許多簡體字, 但這只能是流傳於民間的非正式使用, 也未    得知識階層所確認接受。1950年代的簡化字運動中, 摘取了這些民間成果, 由官方出    面規範出簡化字, 取「只」為正字而取代了「祇」和「隻」, 這等於是變相宣佈廢除    了「祇」和「隻」兩字的正式使用。    今人在只熟簡化字使用環境中, 而轉用傳統寫法(註), 往往就可能會由簡化字「只」    出發而混用錯用了「祇」及「隻」兩個不同意義的字:該用「祇」場合, 錯寫成「隻    有, 隻能」, 該用「隻」場合錯寫成「一祇狗, 一祇貓」。    其實, 有一個好方法來區別的, 即是用方言粵語發音, 使可馬上區分去「祇」和「隻」    。往往有些國音中同音字, 一時無法確定誰是誰, 用方言一發音(不管用粵音, 閩南語    音, 或客語音), 馬上可以區分出來。    註: 其實繁體字這個稱呼並不恰當, 是先有了簡化字後, 站在簡化字立場回頭看傳統,      才造出所謂「繁體」的名稱, 較恰當名稱是傳統「正體字」, 英文稱traditional      chinese。而1950年代規範的叫簡化字(英文稱simplified chinese)而非簡體字,      因為簡體字(南洋口頭上習慣叫它作減筆字)自元明以後即有, 那是傳統中屬於非      正式的一部份。簡化字和簡體字兩者是有所分別的, 簡化字除了取用傳統簡體字      , 另又憑簡化原則創設了更簡化寫法, 如权、戏....及一些簡化專用偏旁, 如纟      、亦(代替「變」上半部)、饣......。 ● 衹  本書這麼大本, 又蒐集有上自甲骨文到楷書的各書體字形, 竟然沒有此字。我推測這     是一個訛字。 補充: 1970年以前, 我較少見到「只」; 1970年以後, 使用「只」作「祇」情況漸多。目前大部份所見, 喺台灣亦係「只」多過「祇」。所以樓上有講台灣小學教「只」並不為奇。但係, 台灣就冇人使用「只」取代「隻」嘅。
 樓主| 發表於 2005-8-2 05: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我講嘅「只」同「祇」﹐淨係「只是、祇是」﹐唔係話要用「只」代替「隻」或「神祇」個「祇」。 金文字典有個「祇」字。 嗰本《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幾多嘢睇﹐比我識嘅字典豐富得多。
發表於 2005-8-4 08: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我當然知道你淨係講「只是、祇是」, 但其他因為有相關, 我就全部貼曬上嚟啦,大家參考下。﹐ 你講「金文字典有個「祇」字。」係邊本金文字典,但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對「祇」的解說:甲文、金文、祇字闕。即係話金文裡邊無喱個「祇」字。
發表於 2005-8-5 05:38:37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既然冇一個最權威嘅標準,噉大家有冇共識到底邊個寫法更有味道:只是、祇是定衹是?我個人係受anl影響一直用“祇是”。。。
 樓主| 發表於 2005-8-5 12:35:59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唔好意思﹐我本來想話金文有「祗」字﹐抄錯咗。好似真係冇「祇」字。好在嗰部字典話兩個字都冇﹗ 我嗰部係陳初生嘅《金文常用字典》﹐陝西人名出版社﹐2004年1月修訂再版﹐「祗」字喺頁17。喺呢度都可以睇到﹕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 cterinput=%e7%a5%97 喺「定、安」呢個意思上﹐《金文常用字典》話﹕「祗﹐或作祇﹐文獻中祗、祇形近多混用。」
發表於 2005-8-6 00:37:04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祗」,「衹」都有解釋係同「只」,不過用「只」一定冇錯,我都習慣用「祗」,習慣問題
發表於 2005-8-9 06:31:38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一时查唔到,记得周振甫讲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应作“祗“,而且应解作”正因为“。我未详细研究过,好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發表於 2005-8-9 07:58:52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余福智在2005-08-08 22:31:38說道:[br]一时查唔到,记得周振甫讲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应作“祗“,而且应解作”正因为“。我未详细研究过,好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我觉得似乎心境可以有两种理解: 1、乐观心境,会认为“只是”解作“正因为”,正写应作“祗” 2、悲观心境,会认为“只是”解作“但系” 不过我更偏爱第二个解释,因为更有一种悲剧嘅美感。 另外我想请教余sir,繁体入面嘅只、衹、祇、祗 意义有咩分别?
發表於 2005-8-9 08:30:52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余福智在2005-08-08 22:31:38說道:[br]一时查唔到,记得周振甫讲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应作“祗“,而且应解作”正因为“。我未详细研究过,好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热烈欢迎佛山著名汉语言权威专家余sir大驾光临本论坛!
發表於 2005-8-10 06:51:50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16楼所提问题,我光靠手边字典解决不了,正想在本坛请教高明。
發表於 2005-8-14 19:01:09 | 顯示全部樓層

Re:「只」同「祇」

引用: 我觉得似乎心境可以有两种理解: 1、乐观心境,会认为“只是”解作“正因为”,正写应作“祗” 2、悲观心境,会认为“只是”解作“但系” 不过我更偏爱第二个解释,因为更有一种悲剧嘅美感。 另外我想请教余sir,繁体入面嘅只、衹、祇、祗 意义有咩分别? 『本文僅代表作者[highyun]的觀點,版權屬作者與粵語協會論壇共同所有』 ====================================================================== 不如等我作回覆: ---------------------------------- 先查《漢字簡繁體轉寫字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陳月明 戴潔 編著 只—衹、祇 ~此一家 ~當 ~得 ~顧 ~管 ~好 ~會 ~能 ~怕 ~求 ~是 ~限 ~要 ~有 ~爭朝夕 | 不~ 僅~ 按《漢字簡繁體轉寫字典》,衹、祇都係有“只”一樣意思,通用。 《中華新詞典》香港中華書局 只(祇) 通用 《廣州音字典》 只(衹、祇),將“祇”歸入異體。 祇:讀“旗”音,①古代稱地神。②同“只” 祗:讀“之”音,表示恭敬。祗仰,祗候光臨。 《廣州話正音字典》 只(衹、祇),不分異體。“只、衹、祇、祇”各字解釋與《廣州音字典》一致。 《康熙字典》 衹、祇,均無“只”字意思。 ---------------------------------- 依書所云,衹、祇,均講同“只”,但平時使用當中,我就絕少見到用“衹”,一般用“祇”比較多,好似《中華新詞典》一樣。我記得以前香港電視字幕都係用“祇”,唔知幾時開始改咗用“只”。 至於用字習慣,我係用“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09:43 , Processed in 0.0637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