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樓嘅資料係由《新編東方國語辭典》東方出版社編, 及《國語新辭典》薛頌留主編 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哩兩本辭典整理抄出嚟嘅。7/30趁住陪老婆返外家,搵咗外父嘅《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印行 高樹藩編纂 王修明校正)嚟抄:
● 祇 p1172
(形聲)(會意) 甲文、金文、祇字闕。小篆祇:从示、氏聲, 本義作「地祇、地神日祇;
對文則各異, 教文則互通, 以所稱為神, 故从示。又以氏為姓之根源, 亦即子孫所從出之本
體; 地祇為載育萬物之神, 因有萬物自此出生之意, 故祇从氏聲。
[音] 勤移切 音祁 ㄑㄧˊ
[義] [名]地神曰祇。例 (1) 「天神無以降地, 地祇不至於天。」(書‧呂刑傳) (2) 「
『登乎頌祇之堂;』顏注: 『地神曰祇』」(漢書‧揚雄傳) (3) 「地者、其卦曰坤, 其德曰
母、其神曰祇。」(物理論)
[動] (一) 祀; 優禮之。例「順民之經, 在明鬼神, 祇山川, 敬宗廟, 恭祖舊。」
(管‧牧民)
(二) 病; 疾加; 通「疧。」例「壹者之來, 俾我祇也。」(詩‧小雅)
[形] 大。例 (1) 「『不遠復, 无祇悔;』疏:『祇、大也。』」(易‧復) (2) 「
經始圖終, 式免祇悔。」(王儉‧禇淵碑文)
[音] 職漪切 音支 ㄓ
[義] [副] 適; 通「祗」;表性態。例 (1) 「『成不以富, 祇以異;』毛傳曰:『祇、適
也。』」(詩‧小雅) (2) 「晉未可滅而殺其君, 祇以成惡。」(左‧僖十五年) (3) 「此曲
祇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詩)
[辨正] (連文異義) 天神曰神、地神曰祇。(本字辨似) 祇右作氏不作氐, 作氐為祗; 祇
祗形似音近一義相通而餘義迥別。
● 祗 p1175
(形聲) (會意) 甲文、金文、祗字闕。小篆祗: 从示、氐聲, 本義作「敬」解, (見說文
許著)乃肅敬之意; 人以祀祖祭神最當肅敬, 故从示。又以氐本作「底」解, 有至本之意;
祗為敬之至極, 故以氐聲。
[音] 戰伊切 音脂 ㄓ
[義] [名] 祗德: 敬德之稱。例「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以教祗德。」(書‧呂刑)
[動] 敬, 尊敬之。例 (1) 「上帝是祗!」(詩‧商頌) (2) 「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書‧說命) (3) 「父不慈, 子不祗。」(左‧僖卅三年)
[副] (一) 敬; 表性態。例 (1) 「文命敷于四海, 祗承上帝。」(書‧大禹謨)
(2) 「祗事宗子宗婦。」(禮‧內則) (3) 「聞王臨境、故來祗候!」(魏書‧劉休賓傳)
(二) 適; 恰好; 表性態。例 (1) 「胡逝我梁, 祗攪我心。」(詩‧小雅)
(2) 「無損於魯, 而祗為名。」(左‧哀十三年)
[辨正] (同訓異義) 方、正、適、鼎、秪。(本字辨似) 祗右作氐不作氏, 作氏為祇; 祗
祇形似音近一義相通而餘義迥別。
● 袛 p1627
(形聲) (會意) 甲文、金文、祗字闕。小篆袛: 从衣、氐聲, 本指「祗禂」一詞而言,
袛裯之本義作「短衣」解, (見說文許著)即汗濡, 為著以受汙垢之短衣, 故袛从衣。又以氐
為柢字初文, 本作「本」解, 乃直根, 因有直下及底意; 袛裯即汗濡, 乃在內貼身以受汗垢
者, 亦有直及於身意, 故袛从氐聲。
[音] 的鷖切 音低 ㄉㄧ
職伊切 音脂 ㄓ
[義] [名] 袛裯: 汗襦曰袛裯; 今稱汗衫, 為著以受汗垢之短衣; 方言: 「汗襦、自關
而西或調之袛裯。」例「『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注: 『說文曰:「袛
裯、短衣也;」廣雅云: 「即襜褕也。」』」(後漢書‧羊續傳)
[辨正](本字辨似) (一) 袛左作衤不作礻為袛; 袛祇形似音近而義迥別。(二)祗左作衤
不作礻, 右作氐不作氏; 左作礻右作氏為祇; 袛祇形似音近而義迥別。
● 只 p0117
(象形)(會意)(指事) 甲文只字闕。金文只: 林義光氏取聊膚盤[女只]字偏旁, 以為「只
為『歧』之本字, 古作{共}(註: 這是金文, 無法打字, 上是兩邊向上翹的嘴形, 下是八字)
从{廿}(註: 金文, 無法打字, 是兩邊向上翹的嘴形), 象物形, 人象分歧形; .... 爾雅『
二達謂之歧』」林氏以物分歧之形, 而會只為兩歧之意。小篆只: 从口而象其氣下引, (口
下之八示氣下引)其本義作「語已詞」解, (見說文句讀)乃常於句末以示其意及此而止之子。
[音] 軫倚切 音紙 ㄓˇ
職漪切 音支 ㄓ
[義] [動] (一) 語中助詞; 無義。例「樂只君子, 福履緩之。」(詩‧周南)
(二) 語末助詞; 表決定或感歎。例「毋也天只, 不諒人只。」(詩‧鄘風)
(三) 語末助詞; 義同「耳」。例「諸侯歸晉之德只, 非歸其尸盟也。」(左‧
襄卄七年)
(四) 語末助詞; 義同「著」, 詞曲中多用之。例「他前面引只, 我背後把他
跟隨。」(元曲‧黑施風)
[音] 之乙切 音質 ㄓˊ
[義] [名]計物數之量詞: 同「隻」例: 三只; 五只; 又「火腿每家四只,」(儒林外史‧
五回)
例 : (一) 但; 不過; 通「祇;」表範圍。例: 只合、只好、只有、只要、只能、
又: 「一泓清可沁詩脾, 冷暖年來只自知。」(林洪‧冷泉亭詩)
(二) 僅; 獨; 表範圍。例「兩邊字畫, 多半是時下各人的筆墨; 只有中間掛
着一幅中堂<只>畫一個人物....上題着『大風張風』四字, 也寫得極好。」(老殘遊記‧三章)
[辨正] (同訓異義) 惟、唯、止、但、徒、第、啻、翅、徑、直。
=> 縱觀本字典解說舉例, 都盡量摘取古文獻的詞句例子。對於「只」字, 本字典舉例,
作「唯獨」解及作「隻」量詞解, 是元明後的作品。相信這是元代中華文化遭受蒙古
征服禮崩樂壞下, 文人訛傳借用作「祇有」的簡體「只有」, 及「一隻火腿」的簡體
「一只火腿」而留傳下來的。而由第一音義中看, 及其舉例可知, 「只」在古代本是
作為虛詞使用的(現代語的助詞, 介詞等), 和「祇」及「隻」毫無關係。
中國漢字在秦小篆時出現分化及造了許多新字, 到唐又一次分化並繁體化(意義的精確
化), 而在元代漢字卻出現了許多簡體字, 但這只能是流傳於民間的非正式使用, 也未
得知識階層所確認接受。1950年代的簡化字運動中, 摘取了這些民間成果, 由官方出
面規範出簡化字, 取「只」為正字而取代了「祇」和「隻」, 這等於是變相宣佈廢除
了「祇」和「隻」兩字的正式使用。
今人在只熟簡化字使用環境中, 而轉用傳統寫法(註), 往往就可能會由簡化字「只」
出發而混用錯用了「祇」及「隻」兩個不同意義的字:該用「祇」場合, 錯寫成「隻
有, 隻能」, 該用「隻」場合錯寫成「一祇狗, 一祇貓」。
其實, 有一個好方法來區別的, 即是用方言粵語發音, 使可馬上區分去「祇」和「隻」
。往往有些國音中同音字, 一時無法確定誰是誰, 用方言一發音(不管用粵音, 閩南語
音, 或客語音), 馬上可以區分出來。
註: 其實繁體字這個稱呼並不恰當, 是先有了簡化字後, 站在簡化字立場回頭看傳統,
才造出所謂「繁體」的名稱, 較恰當名稱是傳統「正體字」, 英文稱traditional
chinese。而1950年代規範的叫簡化字(英文稱simplified chinese)而非簡體字,
因為簡體字(南洋口頭上習慣叫它作減筆字)自元明以後即有, 那是傳統中屬於非
正式的一部份。簡化字和簡體字兩者是有所分別的, 簡化字除了取用傳統簡體字
, 另又憑簡化原則創設了更簡化寫法, 如权、戏....及一些簡化專用偏旁, 如纟
、亦(代替「變」上半部)、饣......。
● 衹 本書這麼大本, 又蒐集有上自甲骨文到楷書的各書體字形, 竟然沒有此字。我推測這
是一個訛字。
補充: 1970年以前, 我較少見到「只」; 1970年以後, 使用「只」作「祇」情況漸多。目前大部份所見, 喺台灣亦係「只」多過「祇」。所以樓上有講台灣小學教「只」並不為奇。但係, 台灣就冇人使用「只」取代「隻」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