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思考了一下,更加堅定了我的這種劃分方式了: 實際上 OE 組,正如其名稱暗示的一樣,正正就是由 E 組同 O 組「疊加」而成的: ei + ɔ:i = eoi -> ɵi -> ɵy ii + u:i = iu:i -> yi -> yy -> y:
ɛ:u + ou = eou -> ɵu -> ɵy
i:u + uu = iuuu ->iu: -> yy -> y:
m, p 行,因為 O 組無韻,無法疊加至OE。
i:t + u:t = iut -> y:t
i:n + u:n = iun -> y:n
這個疊加規律十分嚴整。
此外,我還發現了兩個粵語元音中的概念:本元音和變元音。 所謂本元音,就是可以單獨成韻的元音,包括 [ a: ] [ ɛ: ] [ i: ] [ɔ:] [ u: ] [œ:] [y:]。其中本元音 [œ:] [y:] 正是由 [ ɛ: ] [ i: ] [ɔ:] [ u: ] 疊加而來。而變元音,則是那些由于條件音變,或者其它原因發生音變后產生的元音。這些元音的最大特征就是無法單獨成韻。 這樣,就可以找到三對以本元音為主體的窄闊相對了。 然而,這樣就剩下了 [ a: ]孤苦伶仃,沒有窄版本的本元音與它相對了。這個現象實際上在粵語有些方言中還保留著:四邑粵語完全不分[ a: ] [ ɐ ],只讀 [ a: ] ,有些地方有兩套的,但是 [ ɐ ]列缺少某些音節。這就強烈支持了 [ ɐ ]實際上是 [ a: ]的變音(可能是弱化音)。其出現的目的,正正是為了彌補 [ a: ] 組缺少窄寬對應的不平衡性。在入音中,為了強調變元音,產生了上陰入調。 所以實際上,上陰入調的產生,是粵語強調本元音在陰入聲中發生音變的手段,或者說,其產生是與本元音音變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 ɐ ]和 [ I ] [ o ] [ e ] [ ɵ ] 等,最好稱為變元音,而非短元音,一面與真正存在完整對立的長短元音混淆。
[ 本帖最後由 melop 於 2008-9-11 15:08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