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这一习俗的沿袭使木屐在国庆临近时又走俏起来
朱朝旺、易建成、 姚颖
做木屐生意也要看季节
东莞本土人现在还保留着新娘须穿着木屐过门的习俗。国庆临近,一年当中婚嫁的小高潮即将掀起,东莞石龙镇竹器街的木屐生意也好了起来。
在石龙镇中山路上,经营木屐的店铺达到数十家之多,还有的店铺在门前挂上一只硕大的木屐作招牌招揽顾客。东莞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每逢嫁女或乔迁新居都来到石龙购买木屐。
梁锦泉是东莞仅存的几个木屐制作者之一。他说,改革开放前,木屐曾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那时,穿鞋着袜者甚少,赤脚者比比皆是,人们睡觉前必穿着木屐冲凉。他自己小时候,父母只有在过春节时才给他买一双新木屐。大年初一,他穿着新木屐,一大早到街上「滴滴答答」一番。
据介绍,随着现代制鞋业的发展,木屐渐渐被各种各样既轻便又美观的拖鞋、凉鞋所取代。加上现在的人们大多住进了楼房,楼上楼下仅一层水泥板相隔,楼上人家穿着木屐形成的噪音必定使楼下的住户苦不堪言。所以木屐的销量大不如前了。另外,一双木屐的制作需要经过20道工序,耗时两三日才能完成,如果遇上雨季则需要一个星期。而一双木屐的卖价不超过10元,利润很小,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拜师学艺了。
「好在东莞本土人还沿袭着新娘出嫁时须穿着木屐到男方家,拜过天地、先祖后再换鞋的习俗,另外,东莞人仍保存乔迁新居时须穿着木屐的习俗,使我的手工艺还有生存的空间。」梁锦泉欣慰地说。
本报记者 朱朝旺 易建成
通讯员 姚颖 摄影报道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