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舉報
原帖由 HKCantonese 於 2008-9-6 12:12 發表 廣州話是否曾經有豐富的介音組合?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tong),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koeng)原來肯定強是讀如「kiong」的。我覺得應該還有粵語方言是這樣讀的,但廣州話里這個介音已經單化,搞到不押韻了。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6 14:59 發表 我覺得肯定有。起碼現在的 oe 韻就是從介音 uo io 之類的韻單化來的。其實看古詩押韻就知道啦, oe 經常跟 介音+o 的韻相壓的。比如,木蘭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tong),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koeng)原來肯定強是讀如「ki ...
如:將[dzoeng1]讀成[dziong1],,,而相對普通話嘅[jiang]音
so,我都覺得[oe]有好多時都係由[io]化成
原帖由 xiss 於 2008-9-6 17:16 發表 維基裏面關於ia同eo等音節嘅描述。韻母方面,粵語容許單元音、雙元音或單元音加非元音韻尾作韻母,雙元音容許元音韻頭與[-i/-y]、[-u]兩種元音韻尾相連,因此,-ia、-ie、 -ua、-ue等雙元音韻母都不是粵語韻母(但現存的gw-、 ...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6 20:39 發表 我自己臆測是因為當時城市生活節奏快,導致這些介音顯得很麻煩,于是就合并產生了比較容易發音的oe。而且這可能也是城市人區別于「鄉下音」的一種手段,因為現在聽 iong 音不影響理解,但是直覺就覺得是「鄉下口音」,「不夠高雅」。
原帖由 xiss 於 2008-9-7 12:21 發表 我覺得唔係,因爲應該係現有音嘅區別,再產生「鄉下音」同「城市音」嘅概念。唔會掉返轉嚟。就好似城市人同埋鄉下人一樣,具有相同嘅器官,但係城市人唔會為咗區分兩者嘅唔同,自己改造自己嘅器官嚟到以示區別嘅~~~~~ ...
原帖由 tonybean 於 2008-9-7 22:45 發表 呢個例子唔一定正確。《木蘭辭》係北朝民歌,晚於粵語形成嘅東晉,而且喺北方,語音演化方向唔一樣;用普通話讀就押韻,可能當時嘅漢語已經揉合咗少數民族語言嘅讀音。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2-24 09:38 , Processed in 0.0617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