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7|回復: 5

[純水無大礙] 上海的语言歧视现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8-15 04: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上海的语言歧视现象

上 海属于吴语区,上海人极端鄙视苏北话(江淮官话)。近代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落后使得苏北话(江淮官话)沦为弱势语言。上海苏北人现在大多羞于说苏北 话,在某网站的调查上显示绝大多数苏北籍人士竟然认为苏北话和吴语关系密切而和北方话无关[]江南江北的人们本是同文同种,几千年的血脉交融,同文同种这 个在中华文化大圈子是这样,不过大圈子之下还有小圈子,淮和吴越就是两个小圈子。对于沪人而言,所谓的江北人是指扬州、盐城、淮阴等地的人(可能就是苏中 地区吧),应该不包括徐州那里。所谓的江北人应该是沪人对于原江苏中部地区人的一种蔑称,但是,在上海,文革前的人口统计,上海本地人仅占18%,江苏人 占39%。现在的情况更加突出,上海本地人只占12%,江苏人占42%。历史上跟上海淮裔发生矛盾的主要是上海浙裔。
上海话其实是北部吴语的通语,因为上海近代的居民就是主要由江浙移民和土著混合,语言也是如此;上海话里面有宁波话、绍兴话等浙北成分,也有苏州话乃至苏 北话的成分。比如:上海话说「大饼」的「大」发「da」音,这就是受苏北话影响,上海吴语「大」念「du」;还有「脆麻花」的「麻」发「ma」音,上海吴 语「麻」本音是「mu」。
我虽不是江苏籍贯,但是我认为尊重少数族群的文化权益,保障而不是借势侵蚀他们的语言使用空间,这才是普世价值下的天经地义。上海是一座人口和地域上的特 大城市,不是皖南宣州那样的山区农村。上海从开埠以来就是众多族群共同的生活区域,从来就不是纯吴语城市。上海经济是靠不同族群的移民一起发展起来的,每 一群体都发挥过作用。不光淮裔是外来人,占上海市区人口大多数的狭义上海人也是移民。而如果采取种种显性隐性的文化歧视,企图以此消磨淮裔的文化自主性, 则是不折不扣的沙文主义,而且站在大家同为移民的基础上,尤为可恨。

近年来吴语群体的「毁自己」,问题主要出在自己内部,是自己放弃向下一代传授吴语,而不是因为淮裔继续存在的缘故。吴语族群当然有权自保,但是自保不等于要去以卑鄙手段同化淮裔移民。淮裔也并没有完全被同化,他们的母语耗损比较严重,那更是需要保护。

有一部分狭隘的吴语居民,总是以有色眼镜和有罪推定论去看待上海淮裔。对于文化的差异,不是怀着平等的心态,而是钻进猎奇和先入为主的成见。

他们时时刻刻在言语中,在肢体表现上,在社会交际的其他方面歧视和排斥淮裔。这些所作所为,跟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在美国、在南非歧视非洲裔并没有本质区别。 因为上海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最蓬勃的区域,所以也萌生了最严重的族群矛盾。但是,上海人从来没有像美国、南非、澳洲的白人社会那样反思过族群歧视的严 重性。相反,今天甚至还有很多不明是非的人,希望通过时间与同化去遮蔽这些社会问题。

我只想提醒一点:上海淮裔一直存在着,他们的权益一直在受到事实上的侵害。只要淮裔的文化待遇一天不与吴裔平等,那么上海的文化多样性就一天实现不了。既 然连上海市民内部的文化分歧都不能和谐存在,那么哪里还有可能向外争取和谐上海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气氛,最关键的倒不是向国语群体争取吴语的权利。而是「反 求诸己」,彻底偿还吴语群体压迫淮语群体而欠下的一笔历史债。

这决不能通过和稀泥的态度去完成,回避问题、企图让时间冲淡记忆的做法是可耻的。吴语群体需要通过一个代言人,光明正大地向世代为上海发展做出贡献的淮裔真诚道歉。

淮裔在上海使用淮语,往往受到这样那样的非议。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对方带着先入为主的
观念评判人。这不是出于经济能力或人品素质在评判人,而是根据言语口音实行歧视。这种现象给淮裔造成社会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羞于公开讲自己的母语。导致 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淮语在上海淮裔社区得不到应有的继承发扬。这是迫于外界压力,而非完全取决于社区自主选择的结果,是不正常的。

江淮人移居上海,性质跟其他长三角移民进入上海没什么本质上的两样。淮籍移民和其他移民一样为建设上海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一样有功劳。

人权的平等必然包括语言权,淮裔在上海必须享有选择使用何种语言的自由。那种专门针对上海淮裔使用淮语或江淮腔吴语的歧视,是野蛮粗暴不讲理的。由于这种歧视造成上海淮社的文化流失,上海社会的吴语主流人群负有责任。

攘外必先安内,上海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氛围,必须从上海社会内部做起。首先是讲吴语的上海市民和讲淮语的上海市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包容与尊重。语言间的 问题,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间的问题。上海土地上的多语的和谐,必须实现为上海市民的不同母语群体之间的和谐。不能实现这种向内的包容与尊 重,就完全没有基础谈什么国语和方言的共存。

要求多样性,首先是反求诸己,是实现自身对多语现象的包容力与心态和谐。其次,才是站在这个基础上,向外、向强势语言寻求被理解被包容与被尊重。如果自己 就只信奉文化上弱肉强食,那么向强势语言提出的要求就显得苍白。那种做法是双重标准,不是站在真正理解普世价值与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的。

攘外必先安内,要被尊重就要先学会尊重人,否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虚伪逻辑。要自己族群的独特文化价值被珍视,首先就至少不能蔑视其他族群的独特文化价值。为吴语寻求前途的事业,要想区别于那种江湖啸聚,首先要在文化观念上告别蒙昧。

香港和台湾是2个相反的例子,广府人,客家人,潮州人三大岭南族群,历史上在两广内斗的你死我活的,但到了香港,香港700万粤语人,真正原籍广府的,只 占40%,其余大都是客家人,潮州人等其它族群,彼此很和睦,社会也没有族群矛盾,都认同自己是香港人。反观台湾~ 社会族群被人为的撕裂,族群间的互斗,已经严重影响了台湾,所以香港与台湾正是一个一正一反的例子。

从我的一贯立场来看,上海~ 就是要做中国的美国。

江淮官话(代表语言:南京话、扬州话)是有很多中原雅语成分的,尤其是南京话自东晋以来一直是国语标准:金陵雅音。
现在的苏北话,是中原人在战乱时期,大迁移的结果。那时候的中原人讲的话,是流行在中国的通语。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把中原 话带到江南吴语地区,在那里形成今天横亘江苏和安徽的江淮官话。还有移居者继续南下,到了江西,由于山川阻隔,他们很少跟外界磨合,保留了很纯正的方言, 就是客家话。
南京大学的鲁国尧先生研究认为客、赣方言和属江淮官话的通泰方言均源于南朝通语,为同源关系。他认为,北方先民从中原迁至长江流域生息蕃衍,后代操的即南朝通语。《客、赣、通泰方言源于南朝通语说》(《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南京话是明朝的国语,客家话则是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源于中原雅语之洛阳音,而洛阳音又是金陵雅音的本源。所以,江淮官话尤其是通泰片(南通、泰兴一带)和客家话同源。
应该说,客家话和江淮官话的前身在1500年前本来就是一种语言:中原雅语。
苏北话(江淮官话)是古代中原汉语的嫡系后裔。


發表於 2008-8-15 07:03: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enkyamp 於 2008-8-15 04:47 發表 香港和台湾是2个相反的例子,广府人,客家人,潮州人三大岭南族群,历史上在两广内斗的你死我活的,但到了香港,香港700万粤语人,真正原籍广府的,只 占40%,其余大都是客家人,潮州人等其它族群,彼此很和睦,社会也没有族群矛盾,都认同自己是香港人。反观台湾~ 社会族群被人为的撕裂,族群间的互斗,已经严重影响了台湾,所以香港与台湾正是一个一正一反的例子。

唔知宜家點樣呢?面對普語文化嘅強勢侵入,兩廣應該停止内鬥,一致對外啦在。。。
發表於 2008-8-15 12:54:00 | 顯示全部樓層
推普机
發表於 2008-8-15 16: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外外星人 於 2008-8-15 12:54 發表 推普机
見到你個表情,就諗起火燒豬頭。。。
發表於 2008-8-15 22:13:00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吳語區人士真係好鍾意內鬥。。。我都好睇唔慣~~

明明差咗冇幾里路,就唔當係一家人。。。重要相互排擠。。。

記得大學時,啲上海郊區嘅同學都鍾意用普通話交流,因為佢哋嘅語言同市區嘅上海話唔同。。。。

不過吳語區對學普通話好似冇乜意見~~其實生喺邊度邊度就係自己嘅根,學普通話淨係為咗以後行遍全國都冇語言障礙,而母語係與生俱來,唔使喺學堂學就自然識。。。。只要唔落禁令話唔畀我哋講家鄉語,學普通話大家都係樂意嘅~~~

 

發表於 2008-8-15 22:34: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Jean 於 2008-8-15 22:13 發表 其實吳語區人士真係好鍾意內鬥。。。我都好睇唔慣~~ 明明差咗冇幾里路,就唔當係一家人。。。重要相互排擠。。。記得大學時,啲上海郊區嘅同學都鍾意用普通話交流,因為佢哋嘅語言同市區嘅上海話唔同。。。。不過吳語區 ...

 

关键系以自愿为前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8 02:37 , Processed in 0.070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