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30|回復: 31

[資料收集] 介绍一个非常有用嘅网址——dada推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6-26 17:4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序

粵處中國之南方。其語言與各省不通。人幾疑為南蠻鵙舌。不知秦主中夏。
畧定楊越。置郡後。以謪徙民五十萬人戍五嶺。予越雜處。直不啻為越地移
民。厥後五胡亂華。中國民族播遷南省。迨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不
知幾萬家。宋末。陸丞相奉幼帝至厓門。兵數十萬。皆從中原來也。故粵俗
語言。本土中正音。非方言比。而何以其語言殊異。不能與各省通。則知黃
農世冑之子孫。其式微也久矣。夫有聲音而後有語言。有語言而後有文字。
故按其語言。而考證文字。卽知其民族之根源。吾粵語言。多有合於古音古
義者。如身體中之頭面頸喉大髀。與夫日頭月光。若粥若飯。其名稱皆本於
五經。非同呼腦袋。臉子。嗓子。腿子。太陽。月亮。稀飯乾飯。之外省語
。悉本方言土音之可比也。然粵語之名物雖正。而亦多有求其聲而無其字者
。何哉。則以語音讀音分而為二之故。於是輕重清濁之間而音變矣。無呼作
母。合呼作憾。返呼作翻。勿呼作米。尋聲者無從下筆。於是而生安白造之
俗字出焉。此外省人所以謂廣東多白字者也。不獨外省人云然。卽以屈翁山
之博學。其所著廣東新語。於土言一則。亦訛悞甚多。書中生造之字。亦復
不少。又如來有離者。卵有春音。而不之引正。雞伏卵謂之晡鬥。不知有菢
蔟字。似此紕繆。不一而足。文學大家且如此。矧俗人乎。著者不敏。謹將
平日考得粵語之字。分類而著之篇。名曰廣東俗語考。是亦講求廣東言語學
者所不廢也。尤望博雅君子。匡其不逮。有厚幸焉。          


民國二十二年  癸酉夏五月孔仲南序於四未能齋
發表於 2008-6-26 21: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簡單來講,就係孔先生嘅<廣東俗語考>

 

入面提供咗好多粵字寫法.

當然有好多係好好嘅考正.

亦有好多係牽強而字...(無辦法,為咗記低廣東俗語,搵唔到近嘅都只好牽強少少)

 

個人好推薦!

身為廣東人一定要睇!!

 樓主| 發表於 2008-6-26 21:18:45 | 顯示全部樓層
厾自序两个字就可以睇到
 樓主| 發表於 2009-5-18 13:38:1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多人想搵呢張帖喎!點解唔置頂呢?

發表於 2009-5-24 21:3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唔係想揾呢張帖,係想揾呢張帖嘅書——《廣東俗語考》。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21:47: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Jake_ct 於 2009-5-24 21:39 發表 唔係想揾呢張帖,係想揾呢張帖嘅書——《廣東俗語考》。

唔該睇下三樓嘅內容。

發表於 2009-5-25 19:56:19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非常非常感谢外外星人嘅分享。

 

因为之前睇唔明「厾」(duk1)字,冇查读音,所以唔知外外星人噏乜,故而忽略咗外外星人之前嘅回覆。

 

揢(kik1)入去真係有gif格式下载。

 

 樓主| 發表於 2009-5-25 20:48:10 | 顯示全部樓層

kak1

【卯集中】【手字部】揢 ·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苦格切《集韻》《正韻》乞格切,??音客。手把著也。 又《五音集韻》丘加切。?也。本作抲。又作?。 又《集韻》丘駕切,音髂。持也。一說與格通

English
--------------------------------------------------------------------------------
to seize; (Cant.) to block, obstruct

 樓主| 發表於 2009-6-25 12:4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黐過嚟,好睇好多,係咪?

— 俗語中可以不考者 俱付闕如 間有故實可考者 如雷公之類 一律引證 以資談噱

— 吾粵俗語 俗人不察 多以白字出之

— 粵俗多忌諱 如諱舌為脷 諱肝為潤 諱箸為快 諸如此類甚多 故其語往往不可究詰 凡不雅馴之市語 慨不採入 識者諒之  

— 粵語之難考者 尚多遺漏 再有所得 容出續集以補之 大雅君子 如有所發明 尚冀不吝教誨 以增多識



釋動物
蝙蝠--飛孇(飛雙)  飛孇即蝙蝠。『爾雅』蝙蝠服翼。『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蝙蝠謂之服翼。或謂之仙鼠。飛孇。

螳螂--馬蟷蠰  讀若浪抗。『爾雅』不過蟷蠰。注云。螗螂。螳螂別名。以其驤首如馬故曰馬蟷蠰。

壁虎--鹽蛇  此蛇好食鹽。故曰鹽蛇。四足。慣緣壁上。『說文』在草曰蜇蜴。在壁曰蝘蜓。亦曰守宮。

孑孓--沙蟲  此蟲游水際。遇人則沉又名蜎蠉『淮南子』孑孓為蚊『注』倒跂虫也。化為蚊。俗呼為沙蟲。

蚯蚓--黃螾  蚯蚓也。本音隱。『說文』作螾。本草一名曲蟮。一名地龍。入藥用白頸者。江東謂之歌女。

跳蚤--虱乸  虱之跳者。『玉篇』囓人跳虫也。『續博物志』土乾則生蚤。『曹植論』得蚤者莫不靡之齒牙。為害身也。

螞蚱--蜢  即阜螽『集韵』蚱蜢。蝗類。似螽而小。

貝殼--蜆  『類篇』。小蛤也。『劉臻傳』好啖蜆。以父諱顯。呼蜆為扁螺。

牛胃--牛百葉  選自《本草拾遺》

鳥食之--啄  音琢平聲。雞食曰啄。原為入聲。『說文』鳥食也。『戰國策』俯啄蚊虻而食之。『集韵』通作噣。

鳥含之--銜  讀若担平聲。鳥口含泥曰銜泥。『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本音咸。『說文』馬勒口中銜行馬者也。通作嗛

母雞孵卵--菢  音暴。雌雞伏卵曰菢。『唐韵』薄報切。覆也。『集韵』鳥伏卵也。通作抱。

巢--蔟  音斗。雀巢曰蔟。『周禮秋官硩蔟氏注』鄭司農云。蔟巢也。讀為爵蔟之蔟。以石擲其巢而毀之。

閹--六畜去勢曰閹『癯仙肘後經』扇馬。宦牛。羯羊。閹猪。鏾雞。善狗。净貓。各有名目。『郭崇韜傳』謂繼岌曰。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牛之已閹者曰犗。音戒『說文』騬牛也。又曰犍。音堅。猪之已閹者曰豶『易』豶豕之牙吉。馬之已閹者曰騬。音增。謂之曰攻特『周禮』祭先牧攻特。羊之已閹者曰羠。

猴子--馬騮  

蟑螂--甴曱

大蜘蛛--蠄蟧  近音字  正字有待考證

釋植物
空心菜--蕹菜  音甕。生水上。中通有節。葉長。可作蔬。『南方草木狀』蕹葉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名曰蕹菜。南海有浮沉之田。蕹浮田也。

浮萍--水浮  浮讀若蒲。萍之大者。土人採以飼猪。喂雞。

賽蘭--米仔蘭  『華夷花木考』蜀有花名賽蘭。花如金粟。香特馥烈。陳白沙詩。南有賽蘭香。即米仔蘭。

番石榴--雞屎果  『詒安舊誌』番石榴。一名拔子。俗又謂之番棯。雞屎果。

香菜--鹽荽  荽音西。香菜也。『唐韵』音綏。胡荽,香菜。張騫使西域得胡荽。『閒居賦』蓼荽芬芳。今謂之鹽荽。元荽。

刺--竻  音勒。竹之有刺者曰竻。『肇慶府誌』竻竹名。俗呼勒竹。有剌而堅。肇興新州舊無城。宋郡黃濟。募民以竻竹環植之。雞犬不能徑。

植物一熟--造  物之出世為造。桑造。蠶造。早造。晚造。最盛曰大造。將完曰末造。完了曰過造。末造見儀禮。夏之末造也。

玉米--爆粟  近音字  正字有待考證


釋身體
唾液--口水  『莊子』乾餘骨之沫為斯彌。『注』口中汁也。即涎沫。口水。

仰頭--昂頭  『說文』昂面前岳岳也。按即仰字音變。仰字入聲即作岳音矣。又變作平聲曰昂頭。

轉頭--擰轉頭  讀若寧去聲。轉也。『唐韻』音寧去聲。插空貌。凡物插空則可轉動。故曰擰轉。搖頭曰擰頭。

點頭--頷頭  點頭曰頷頭。『左傳』衛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言點首以應之也。

腦後--後尾胗  音枕。頭之後便為後胗。『說文』胗項枕也。

劉海--頭髧  讀若陰。額前所垂之旒海髮也。『廣韻』音諳。髮垂也。『詩』髧彼兩髦。俗謂女子額前髮為髧。即髮垂之義。諳陰聲之轉。

肩膀--膊頭  肩曰膊頭。『說文』膊肩甲也。『前漢武帝紀注』晉灼曰膊。許慎以為肩膊字。

咽喉--喉欖核  咽喉謂之喉嚨。以其突出類欖。故曰喉欖核。

四肢關節--肘  俗謂手曲處為爭。應作肘『說文』肘。臂節也。『禮』可以運肘。肘音帚。爭乃帚聲之變。

臀部--督  尾後曰督。故呼臀為督。凡尾皆曰督。如螺尾為螺督。屋尾為屋督。巷尾為巷督『玉篇』尾下竅也。

腳後--腳爭  脚板後底為爭。『集韻』爭足跟筋也。俗從足。為踭。

暴牙--齙牙  讀若鮑。牙出口曰齙。『玉篇』音庖。露齒也。俗人謂齒出於外者為齙牙。
              哨牙  牙露曰哨。讀若稍去聲。『禮投壺』某有枉矢哨壺。『注』枉哨。不正貌。牙外露則不正。故曰哨。

口不正--乜嘴  乜讀若咩上聲。嘴斜曰乜嘴。『廣韻』音咩。眼乜斜也。斜謂之乜。口不正曰乜嘴。今人以歪字當之。

手臂--手瓜  自肩至肘曰需(肉旁)。自肘至腕曰臂。臂形類藕瓜。故曰臂瓜。

大腿--大髀  音比。腳之上截為大髀。『說文』髀股也。股髀也。二字互訓。『禮』帶下無壓髀。『祭統』殷人貴髀。髀字最古。外省呼為大腿。

出汗--猋汗  音標。猛也。汗出猛曰猋。『說文』犬走貌。從三犬。『爾雅』扶搖謂之猋。暴風從下猋上也。汗出似之。

汗被吸--索  汗為衣衫所索盡曰索汗。索盡也。『說文』澌。水索也。『方言』澌盡也。 索水之說。本諸說文。索汗與索水同。『書經』惟家之索。傳云。索盡也。

一泡屎-- 一涿屎  音篤。糞溺俱稱一涿。口水亦稱一涿。『說文』涿流下滴也。今人說清水一點為一滴。濃液一點為一涿。見『段氏說文』

腋窩--旮旯  近音字  正字有待考證


釋天時

天上的雷--雷公  呼雷為公。見『王充論衡』畫雷之狀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杜甫詩』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雷公之名甚古。

星星閃動--熠  星光閃動為靨靨。通作熠。『蕭子顯樂府』。銀河欲轉星靨靨。按靨本作曄。音協。『說文』光也。靨乃借用字。

閃電--煜霅  讀若熠令。電光閃爍曰煜霅。『漢書』猋飛景附。煜霅其間。注云。 煜霅光貌。

雷擊--劈  雷擊物為雷公劈。『說文』震。劈歷震物者。『埤雅』震又曰劈歷。劈折也。所歷皆破折也。劈歷亦作霹靂。

雷聲--靂  『爾雅注』雷之急擊者為霹靂。疏云。疾雷一名霆霓。一名震。靂者狀雷之聲也。

風勢--陣  風之來勢甚猛。有如戰陣。故風曰一陣陣。又曰陣風陣雨。風又無形之物。又曰朕。只有影兆。故曰朕。朕兆也。淮南子注。朕形怪也。故煙亦稱一朕烟。氣味亦曰一朕。

風掃--颳  『字彙』音刮。惡風也。惡風所過之處。樹木房屋。一掃而平。粵語謂掃之至盡者為颳。有颳到正。颳到清之說。

小雨--溦溦雨  音若文。水浸田基。落雨洓洓。水浸塘牙。又曰雨毛『蘇軾詩』毛空暗春澤。自注云。蜀人以細雨為雨毛。

天想下雨--陰霃  音沉。粵謂天陰欲雨為陰霃。『說文』霃久陰也。

雨多--涔澬  『說文』久雨涔澬也。(現在也形容一個人老是來煩你,例如:你隻人啊涔澬做物哩!)

午--晏晝(簡體為:昼)  『玉篇』晏晚也『儀禮』問日之早晏。『淮南子』日至於桑野。是謂晏食。故日午為晏晝。

明天--明日,遞日(簡體為:递日)  『說文』遞更易也。『爾雅』遞迭也。更迭間厠相代之義。故遞字有更改而又接續之意。遞日者改日也。異時曰遞時。下年曰遞年。

偶然--暫中  『說文』暫。不久也。『類篇』暫須臾也。粵語暫時。非常久之謂。又曰暫中清。即偶然一次。可暫不可常之意。

三更半夜吃東西--消夜  中夜作食為消遣曰消夜。按『武林舊事』禁中歲除。後苑修內司。各進消夜果兒。以大合簇飪。凡百餘種。消夜二字甚雅。

慢,遲--耐  音內。『廣韻』忍也。『荀子仲尼篇』能耐忍之。粵語亦有能耐之說。幾耐者謂時候多少。時候多所以要忍耐。故謂之耐. 時候久曰好耐。

一整天--整數曰成。粵慣用成字。如整日為成日。又成件。成堆。成籮。成幅。成串。俱以成整言。又用作數目。如十分之五為五成。十分七為七成。

兒生一月--滿月  生子一月。謂之滿月。『北史節義傳』李式坐事被收。子憲生始滿月。汲固抱歸藏之。元稹有妻滿月詩。其語相沿甚古。

滿一年--對歲  小兒生滿一年曰對歲。不得稱對年。因喪服滿一年曰對年。做對年。喪家語也。凡人年紀皆以歲計。不以年計。

死日致祭--做忌  死日之謂忌。於祖先死日祭之。謂之做忌。按文王忌日必憂。『禮記』君子有終身之憂。忌日之謂也。是做忌自周始矣。


釋宮室
鑰匙--鎖匙  音時。用以開門者曰門匙。開鎖曰鎖匙。『正字通』鑰匙所以啟鑰者。鎖腹有須。匙入內鈎合其須則鎖開。  

滴水之處--屋簷  屋瓦下垂者為簷口。本作檐。『說文』也。音鹽。

建柱於墻腳--打樁  音莊。凡建築者。必於地脚打樁。使其堅也。『說文』樁橛杙也。

僧居--寺  僧居為寺。漢明帝時。迦葉摩騰竺法蘭。以沙門服謁見。館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處之。因其以白馬負經而來。馬死葬此。故以名寺。僧居名寺始此。

尼居--庵  『集韵』庵。小草舍也。『集韵』圜屋為庵。凡草廬皆謂之庵。今以為尼姑所居通稱。

道士居--觀  『韵會』道宮謂之觀。『史記』仙人好樓居。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壽觀。道觀始此。

窗在瓦面--天窗  天窗見『靈光殿賦』天窗綺疏。『李商隱詩』鳥影落天窗。『范成大詩』天窗曉色半熹微。

釋名稱

媳婦--心抱  翁姑呼子媳曰心抱。心抱即新婦之聲轉。

姻家--親家  男女姻家稱親家翁。見隋書李渾傳。及唐舊書蕭瑀傳。惟親字平仄兩讀。

曾孫--塞  曾孫曰塞。塞即為息之音轉。元孫曰黴。音嘜。見『廣東新語』。

人品不齊--三教九流  北朝周高祖定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釋為後。劉歆叙諸子分為九流。曰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婦女不正--三姑六婆 即: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釋衣服
縫補--細則為聯  聯連也。又聯合也。縫衣謂之聯者。取連合之義。
              粗則為敹  讀若挑。粗縫也。如敹衫骨。敹褲腳之類。『廣東新語』細曰縫。粗曰敹。着裡曰縫。著邊曰敹。按『廣韵』『集韵』並音聊。『書費誓』善敹乃甲冑。『疏』敹。謂穿徹之。言甲繩有斷絕。當使敹理穿治之。

風衣服--風褸  褸『說文』衽也。無帔義。當作幧。『玉篇』幧頭也。『古樂府』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幧頭。庶幾近之。

小兒涎衣--口水褸  『郭注』即小兒涎衣也。俗謂之口水褸。

衫結--紐  讀若扭。衫結曰紐『說文』紐。系也。『博雅』束也。古之衫紐。用帶系束之。故字從絲。

帶紐--釦  讀若扣。帶紐曰帶釦。衣紐日衣釦。『正字通』俗謂衣紐曰釦。

地毯--地氈 『五代史』唐明宗時。吐蕃披虎裘以拜。落其氈帽。『實錄』羌人首服以羊毛為之。

襁褓--綳帶  綳讀若咩。綳束也。束小兒而負之背者。謂之襁褓。前漢宣帝紀注。襁即今之小兒綳帶也。

釋飲食
米粗--糙  讀若醋。米之至粗者曰糙米。『廣韵』『集韵』並音燥。粗米未舂者。

米黏--糯  糯音懦。稻也。『說文』沛國謂稻曰糯。『增韵』糯。稻之黏者。可以為酒。

米不黏--占  今所食者占米。有油占。鼠牙占。緣米種出自占城。故曰占米。

煮粥水少--稀  煑粥米少水多為稀。稀少也。言米少也。

煮粥水多--竭  米多水少為竭。竭盡也。言水已盡也。故水盡為竭粥。

鍋巴--飯皮  鑊底之焦者曰飯焦。亦曰飯皮。外省人呼為鍋巴。『徐孝子傳』吳人陳遺母。好食鑊底焦飯。遺每取焦者奉母。僅見於此。

喂豬水--滫水   讀若哨。米水也。米水留以養猪。故曰猪滫。『說文』滫。淅米汁。

米蒸者(如:蕉葉餈)--餈  讀慈。以糯米粉作餅曰糯米餈『說文』餈稻餅也。荔枝有名曰糯米餈者。言其多肉。狀類糯米餈也。

沸騰--涫  俗作滾。湯之沸者曰涫湯『說文』涫沸也。『史記』心如涫湯。粵謂水之沸者曰涫水。

以殼取飯--舀  讀若遙上聲。以殼取飯曰舀飯。『說文』舀。抒臼也。段氏曰。抒挹也。抒臼者乃於臼中挹出之。

手指放入嘴中--吮  吮讀若船上聲。兒飲乳為吮捏。又吮快子。吮指兒。皆用口敕之意。『說文』敕吮也。『史記』吳起為卒吮疽。

用力口含吮--嗍  音朔。口含吮曰嗍。『韓詩』酒醪傾共敕。凡食田螺必以口嗍之。氣吸入者為嗍。『說文』作敕。吮也。『通俗文』含吸也。

爛熟,軟化--腍  讀若稔平聲。本作飪。大熟也。『禮郊特牲』腥肆腍祭。注云。腍熟也。

酸臭--醙  音宿。隔夜飯菜變味為醙。『廣韵』『集韵』音搜。『玉篇』飯壞也。

宿 搜一音之轉。醙者必酸。故曰酸醙。

臭油(如:油膱味)--膱  音益。食物日久油氣變味曰膱。『韵會』肉敗也。『博雅』膱臭也。

腐敗生白--發殕  音毛上平聲。物將腐敗發生白衣曰發殕。『博雅』敗也腐也。『廣韵』『集韵』並音撫。物敗生白衣曰殕。

羊肉腥--臊  讀若蘇。羊臭為臊。『說文』臊豕膏臭也。

宰牲--湯  俗作劏。宰牲謂之湯。蓋宰後必以沸湯去其毛。凡宰必用湯故以湯字代宰也。



釋疾病
對眼--鬥雞眼 到眼曰鬥雞眼。凡雞鬥時。其眼輒互詈視。到眼者似之。

眼不明--瞢  讀若懵平聲。眼不明也。『說文』目不明也。俗謂之瞢眼。

噴嚏--啊嚏  嚏音痴。鼻噴氣也。『說文』悟解气也。『禮』民多九(鼻旁)嚏。『燕北錄』王太后啊嚏。近臣齊呼治夔離。猶漢呼萬歲。即今人呼大吉利市之意。

聲破--聲嗄  讀若沙下去聲。喉破曰嗄聲。又讀作沙。聲嘶曰沙聲。『玉篇』聲破也。『老子』赤子終日號而聲不嗄。和之至也。

咳嗽--咳疨  音蝦。喉病疨氣曰牽疨。或作瘕。

手足廢--跛  不能行也。手不能動曰手跛。『說文』行不正也。『篇海』足偏廢。『易』跛能履。

身熱--身臖  音慶。身熱也『玉篇』腫痛也。凡腫痛必發熱。引伸之。凡熱皆可謂之臖。如口臖鼻臖之類。故身熱謂之身臖。

敷--罨  讀若鵪入聲。醫者治病有冷罨溫罨法。以藥敷瘡亦曰罨。『廣韻』通作音(從罒頭)罨。覆也

結痂--結掩(正字未能顯示)  音掩。瘡愈時結痂曰掩。『集韻』瘍痂也。劉邕嗜食瘡痂。即瘡所結之掩。




釋動作

給--畀  音比。予也。『爾雅』畀賜也。『書洪範傳』畀與也。有分與意。畀日者。言分出一日作事。不拘何日皆可。

指取之--攞  讀若籮上聲。『說文』拏持也。平聲轉為上聲。

手執之--拎  讀若擰。持取也。如聲拎來拎去。畀手拎之類。『玉篇』手懸捻物也。

以布揩拭之--瀎  讀若蠻上入聲。以布揩拭為瀎。如瀎台之類。『說文』瀎拭滅貌。『揚子方言』淨巾謂之瀎布。粵名瀎台布。

手拉折之--拗  音拗上聲。『說文』手拉也。『增韵』折也。『尉繚子』拗矢折矛。

硬物擊之--摼  音亨。打擊也。擊頭曰摼頭。擊脚曰摼脚。『說文』摼。擣頭也。『廣韵』撞也。

以繩繫之--綯  音陶。以繩繫之曰綯。『爾雅』綯絞也。『詩』宵爾索綯。又『楊方合歡詩』衣用雙絲線。寢共無縫綯。

用繩縛之--紮  音扎。凡用繩縛之曰紮。如紮脚。紮蹄紙紮之類。『廣韻』纏弓巴(弓旁)也。『類篇』纏束也。

氣吸入--欶  音朔。俗作索。氣吸入曰欶。人受苦則曰欶氣。『說文』吮也。人吮物則氣吸入。故吸入謂之欶。

被鋪覆之--罯  讀若衾上聲。『說文』覆也。如罯氈罯被。皆此字也。

洗衣服揉之--捼衫  讀若糯平聲。同挼。『說文』兩手相切摩也。洗衫者以兩手切磨之。故曰捼衫

掃大便--潷  音筆。凡糞除不潔之物曰潷。如潷糞潷擸之類。『博雅』去汁曰潷。引伸凡除去皆謂之潷。

氣不能出--丂  音古。如:丂住一肚氣。氣不能出。謂之丂氣。有丂埋一泡氣之說。又云激得丂丂聲。『說文』氣欲舒出。上礙於一也。

除雜質--篩  音若師。篩米所以去米碎也。『前漢』篩土築阿房之宮。『注』篩以竹— 為之。去粗取細也。

尾隨--跟  隨人後曰跟尾。見事即做。曰跟手去做。『說文』跟足踵也。『釋名』足後曰跟。象本根也

窺視--睺  音若口。以斜眼注視之。半見半不見之意。所謂窺視也。『方言』半盲為睺。即半見半不見。如睺住佢。有監視之意。睺倒佢。有窺見其隱之意。

頓足--蹋  頓足曰蹋。皆作去聲讀。本音沓。『說文』踐也。

伏地--匐  手與足伏地也。『說文』 匐。伏地也。『詩』誕賓匍匐。『注』兒以手行也。

滾在地上--番地  讀若碾。凡獸四脚行地曰番。『說文』獸足謂之番。從釆田。象其掌。

失足跌地--躂  音丹入聲。失足跌地也。擲之落地曰躂。如躂生魚之類。『玉篇』躂足跌也。

翹足--蹻  音橋。梨園花旦扎脚曰跴蹻。『說文』蹻。舉足行高也。僑裝札脚者。脚踭不到地而以趾行。即舉足行高之義。

傳物--遞  音弟。以物相傳授曰傳遞。自下傳上曰遞高。『說文』。更易也。『廣韻』代也。既傳授則更代之矣

埋入土--壅  讀若甕平聲。以泥培之曰壅泥。葬山曰壅人。『廣韻』塞也。『史記』河決不可復壅。一曰。加土封也。培也。

取水--撈  白得為白撈。『唐韻』沈取曰撈。如草屩撈蝦。水中撈月。

擤鼻涕--擤鼻屎  以手捻去鼻涕曰擤。『篇海』手捻鼻膿也。

擇取--柬  柬同簡。俗作揀。分別物之美惡而取之曰柬擇。『說文』分別簡之也。粵諺有千柬萬柬。柬個爛燈盞之說。

蓋--揞  音菴上聲。以手覆之曰揞。『唐韻』藏也。『集韻』掩也。通作揜。手揜物也。如揜耳盜鈴之類。

尖物刺之--豛  讀若篤。凡以器械剌人曰豛。如針豛肉痛之類。『唐韵』『集韻』並音篤。『說文』椎毄物也。或謂直擊為豛。橫擊為打。

回歸--返  回歸也。『說文』還也。『伍被傳』往者不返。通作反。斷獄平反。

藏匿--廋  音收。藏匿也。『揚子方言』廋隱也。謂隱匿也。『論語』人焉廋哉。『孟子』若是乎從者之廋也。

求之--哀  苦求曰哀求。

動--蠕  讀若郁。微動曰蠕。有蠕蠕下之說。『說文』動也。『集韻』音儒。蟲行貌。以北音讀之。即作郁音。



釋性質

形容「美」--靚,四正,其理  『上林賦』靚妝刻飾。人美曰靚。物美亦曰靚。

聰明--靈醒,醒水,精  『書傳』靈神也。『詩傳』神之精明者稱靈。靈則不昧也。『說文』醉解曰醒。人醒則不沈迷也。

笨--大懜,懵懂  愚蠢無知曰大懜。『說文』懜不明也。『廣雅』闇也。或作懵。『正韻』懵懂。心亂也。不甚明白曰懜懂。米元章父子工山水。

發藕豆--發怐愗  音若藕豆。『玉篇』怐愗。愚貌。『楚詞』直怐愗以自苦。『荀子』作傋瞀『說文』。瞀低目謹視也。低目謹視。則神氣索盡可知。故人無精神。亦曰怐瞀。

浮夸--大奅  音炮。言語浮夸曰大奅。俗作大炮。『揚子方言』以大言冐人曰奅。又礮石曰奅。可與今之砲字通矣。

安閒--逍遙  讀若搜由。舉止安閒曰逍遙。『詩經』河上乎逍遙。禮記作逍搖。莊子有逍遙遊篇。義取閒放不拘。怡適自得也。

不干凈--邋遢  讀若辣撻。地方不潔曰邋遢。『廣韻』音臘榻。邋遢。不謹事也。事既不謹。即不修潔之謂。『敬止錄』俗謂不潔曰邋遢。

女子風騷--媱  俗作姣。『廣雅』姣窕姣也。作姣。『方言』作遙。遙窕淫也。九嶷荊郊之間。謂淫為遙。遙通作媱。





釋量詞

壹顆釘--壹口釘  釘尖利在咀。故曰一口。針之利亦在咀。故針亦曰一口。

台几--凡檯几以張計。『左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說文』張。凡物可以張設者。故曰張。

床被--床帳被褥以鋪計。鋪讀平聲。陳也。布也。『小雅箋』乃鋪席與群臣安燕以樂之。故有床鋪被鋪之說。

香燭--三枝香為一炷『說文』本作主。燈中火主也。『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

藥--藥一服為一劑。讀若濟平聲。『唐書』武為救世砭劑。故藥名藥劑。

車--凡車必有馬駕之。故曰車駕。人力車以人拉之。故謂之駕。

排,列 --迾  讀若辣。一檔謂之一迾。『廣韵』音列。遮也。遏也。『後漢』遮迾出入。通作列。『廣韵』行次也。位序也。

棋局--盤  『說文』承槃也。棋局形方類盤。故以盤稱之。

台階--級  『說文』級。絲次第也。有次第即有等級。『曲禮』拾級聚足。言上階級也。

線--  子,結  凡絲線之一結。謂之一子。以形如子字也。又謂之一結。歸束曰結。一結猶一束也。

壹口--壹啖  飲之食之曰啖。故有食啖飯飲啖茶之說。

人--隊,幫,齊  隊者軍隊。一隊者言如軍營之出隊也。帮者同黨也。同黨曰同幫。生意曰帮。非公家生意曰私帮。與人共同為一齊。如一齊行。一齊食。『莊子』萬物一齊。孰長孰短。

單個--伶仃  孤單曰伶仃。『魏觀詩』形影何伶仃。亦作零丁。『陳情表』零丁孤苦。言獨行無侶也。




釋聲氣

小聲--韽  讀若音。聲小也。即柔聲下氣。俗謂細聲曰韽聲細氣。『唐韵』恩甘切。『集韵』於金切。音陰。『說文』下徹聲。『廣韵』聲小。『周禮』微聲韽。『注』聲小不成也。

大聲--喊  『揚子方言』喊聲也。又今人謂啼聲曰喊。有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之諺。

喧嘩--嘈  常作吵。『玉篇』嘈聲也。『廣韵』喧嘈。鬧擾也。『柳宗元文』以召鬧取怒乎。又妄起風波曰鬧事。諺又有嘈吵。嘈嘈閉語。『白居易詩』大絃嘈嘈如急雨。

人多--鬨  音若洪。人嘈謂之墟鬨。言如墟市之鬨也。『孟子』鄒與魯鬨。注鬨聲也。古稱一鬨之市。此墟鬨之說所本。

言多--呀吒  言語無度也。『玉篇』。口吒吒言聲大也。牙刷





釋器具

物亁--鯗  俗作爽。乾也。『廣韵』『集韵』並音想。乾魚腊也。鯗乃魚乾。引伸凡物之乾者謂之鯗。

物少損--比皮  音披。物已少損曰比皮口。『揚子方言』南楚之間。器破未離謂之比皮。通作紕『廣韵』繒欲壞也。

物殘餘--苴  俗作渣。讀若揸上聲。凡物殘餘謂之苴。如鹹魚苴之類。『莊子』其土苴以治天下。

底尾--豚  音若督。臀也。底也。通作。如屋尾曰屋豚。籮底曰籮豚。鑊底曰鑊豚。『廣韵』豚尾下竅也。

筆套--筆錔  音塔。所以有銅筆錔。『說文』以金有所冐也。『玉篇』器物錔頭也。

耕田器--犂,鋤  音黎。耕具也。『廣韵』墾田器。『山海經』后稷之孫。叔均所作。
                  『釋文』鋤助也。去穢助也。劉章耕田歌。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圓而扁之碗--音拨入聲。圓而扁者曰鉢頭。頭者大也。

雨傘--遮  以傘遮雨曰遮。『正韵』遮蔽也。古謂之蓋。『檀弓』敝蓋不棄。為埋狗也。

扁擔--擔挑  擔。讀若胆平聲。背曰負。肩曰擔。『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

車輪--車轆  轆如車轆。凡圓者曰轆。故棍曰一轆。

衣箱--籠  籠音龍上聲。箱籠也。

踢毽子--毽  音燕上聲。以沙魚皮及銅錢。穿雞毛踢之曰毽子。『帝京景物畧』諺云。楊柳兒死踢毽子。

剪刀--鉸  讀若教。裁縫所用以翦布者曰鉸剪。「六書故」交刃也。利以剪。『李賀詩』細束龍髯鉸刀剪。



釋情狀
輕薄-- 讀若遭質。將人輕薄曰『說文』輕薄也。

危險--徯醯  亦作兒戲。凡事不安穩曰徯醯。『揚子方言』徯醯危也。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雜亂--歷亂  歷讀若立。亂也。亦曰歷歷亂『大戴禮』歷者獄之所由生。『注』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勞碌--奔波  跑路勞苦謂之奔波。『韓愈文』老少奔波。

時尚--時興,潮流興  凡物為當時所習尚者曰時興。又曰趨時。言趨時所尚也。故凡事占人先曰時頭。凡事落人後曰時尾。

聲威--價勢  俗作架世。價者聲價。勢者勢利。言有聲價而又有勢力也。
發表於 2009-12-31 17:38:25 | 顯示全部樓層

lak1 kak1 mak1 sak1



「曾孙」以下的,有分别称为 Lak1  Kak1  Mak1  Sak1  四种辈分,Sak1 就是「曾孙」,其余三个的排列顺序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之就是比 Sak1 辈分还细的。


「息子」的本义是「亲生儿子」,显然完全不是「曾孙」之意。所以我认为 「民国旧文人」 孔仲南先生 的所谓「考证」绝大半数都是牵强附会。这也怪不得他,他身处的清末民初年代,正是皇汉思想「爆灯」的年代。

我的观点是, Lak1  Kak1  Mak1  Sak1 是越语,无需考字。


發表於 2009-12-31 17:45:00 | 顯示全部樓層

S.M.K.L (问清楚了)



正话请教过长辈,是这样排的: 仔 > 孙 > sak > mak > kak > lak > ???

lak后面应该就没有了。


發表於 2010-3-31 00: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內容只作聯想記憶標記。討論可,爭辯則無必要……

蚯蚓--黃螾  蚯蚓也。本音隱。『說文』作螾。本草一名曲蟮  
這個我回想了一下,應該是"曲蟮  "的變音。

玉米--爆粟  
苞粟?這邊是念苞谷的……

香菜--鹽荽
這個應該也是變音,很容易聽出來。

唾液--口水
這個我覺得南北都一樣用的吧……

臀部--督  尾後曰督。故呼臀為督
這個我們是三個字,屁股DER……有兒化音……疑似兩個同義詞組合的。

暴牙--齙牙
這個我一直也以爲是南北通用的……

口不正--乜嘴
這個音老年人口裏聽過……但是都是上學之前了……

天上的雷--雷公
從小就這麽講了……

蜀人以細雨為雨毛。
的確是講"毛毛雨"的……

兒生一月--滿月
這個應該也是南北通用吧……?

米不黏--占  
家裏叫大米做占(普通話一聲)米。

煮粥水少--稀
我們沒粥這個說法……直接"稀飯"……

米飯就是"乾飯"……
粥煮好又攪得水米分離叫 "GAO醒"
攪拌這個動作是GAO,這個字的調子普通話沒有,有點類似粵語音調的4聲。(6個調的標記法)

喂豬水--滫水  
又見過打成「潲(shao)」水……讀是讀成sao的……

米蒸者(如:蕉葉餈)--餈
這個厲害了……
通常都是打成糍粑,但是糍粑其實是打得黏黏的,混合在一起的。
我們這裏炸油條的早餐攤又有炸【餈巴塊】的,這個「餈」字如果單單做「米蒸」來講呢,其實【餈巴塊】的意思更接近點?
絕對沒有碾磨過的,看得清楚一顆顆的米。而且這個其實該叫【炸餈巴塊】,因爲是先「蒸」后「炸」的。用米蒸成「餈」再切成「塊」然後「炸」的。「巴」字大概類同于鹽巴……嘴巴這樣用?

以殼取飯--舀
這個基本沒區別。

手指放入嘴中--吮
用力口含吮--嗍
我們兩個音都有點像,但是又完全不是……
變成一個類似「JU」(是W,不是V)這樣的音……兩種情況下都用到……

噴嚏--啊嚏
頓時覺得其實平時都是直接念這個詞……

聲破--聲嗄  讀若沙下去聲。喉破曰嗄聲。又讀作沙。
這個用法一致。'聲音SA'這樣

手足廢--跛
這個字讀音都是BAI這樣的吧= =?
最簡單就是"跛子"這個詞了。
其實好像粵語用"仔"做後綴的很多,這邊用」子「做後綴的詞也很多。

用繩縛之--紮
「紮緊」,發音應該沒區別……
「紮鞋帶」「紮褲腰帶」……
但是「紮」和「綁」都有人講。
比如說「綁起」。不知道粵語裏面「綁」字是怎麽用的。

氣不能出--丂
原來這個字是這麽寫的……
「丂住一口氣」「丂倒起」……

伏地--匐
說人全身撲地摔仔地上。用DA PU PA
可能就是【躂 匐 趴】這三個字喔……
或者是「撲趴」?

埋入土--壅
這邊不一定是埋進土都時候這麽用,把頭放進水裏也說「壅」的。

擤鼻涕--擤鼻屎
這個是讀XIN么= =?如果是的話應該沒區別……

蓋--揞
通常都是做「按」吧。
但是像「按按鈕」這樣的用法呢,「按」是有用力的。這個「揞」僅僅表示覆蓋上去的動作的話,會比較像這邊方言里常用的情景。

尖物刺之--豛  讀若篤
這邊方言比較像DUO,但是音調是一樣的。

床被--床帳被褥以鋪計
這邊講「鋪蓋」……
但是現在「鋪蓋」都是講「蓋」,「鋪」是用「毯」……只有講「床鋪」的時候才是指「鋪」。

排,列 --迾  讀若辣
有聽過類似的音……但是都很模糊了……

棋局--盤  
是用盤的,不是用局的。

台階--級
這個應該也是南北通用吧……?

小聲--韽  讀若音。聲小也。即柔聲下氣
這個說法很久沒聽人講過了,但是句子就還記得。「講話韽起韽起的,不曉得在講啥子。」
應該是這個「韽」吧?

大聲--喊
字應該是南北通用吧……不過北方說「叫」的就好像多一些……

喧嘩--嘈
「嘈得很」「好嘈喔」
但是都覺得是南北通用的呃……

物殘餘--苴  俗作渣
一直覺得渣字有點髒髒的感覺……
說茶渣倒無妨……
但是現在也算約定俗成了吧……用渣字的很多喔……

圓而扁之碗--音拨入聲。圓而扁者曰鉢頭。頭者大也。
「缽缽」……其實化緣不就是用缽的么……
南北通用的吧……?

時尚--時興
這個南北通用吧…………

聲威--價勢  俗作架世
這個不是架勢么= =?
這邊方言說「架不起勢」就是說人做事不爽利。
「好有架勢喲」通常形容做事很有氣勢,一鼓作氣。或者就是對方看起來很有氣勢。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37:34 | 顯示全部樓層
上卷 

釋天時



天  
粵人呼天曰天公。『羯鼓錄』明皇命羯鼓。臨軒縱擊。柳杏皆開。笑曰。此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范成大詩。一曲打開紅杏蕋。須知天子是天公。  
雷  
呼雷為公。見『王充論衡』畫雷之狀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杜甫詩』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雷公之名甚古。  
劈  
雷擊物為雷公劈。『說文』震。劈歷震物者。『埤雅』震又曰劈歷。劈折也。所歷皆破折也。劈歷亦作霹靂。

靂  
靂音歷上入聲。『爾雅注』雷之急擊者為霹靂。疏云。疾雷一名霆霓。一名震。靂者狀雷之聲也。

霅  
電閃光曰—電。— 讀曰颯。電讀曰領去聲。『說文』——震電兒。文甲切。又『廣韵』—之涉切。音攝。粵亦有讀攝音者。

颸  
—音絲。『說文新附』—。凉風也。粵謂微風而凉者為風—『謝眺詩』輕扇動凉—。古辭有所思曲。秋風肅肅晨風—。

颶  
颶音具『韵會』海中大風。『投荒雜錄』嶺南諸郡。皆有颶風。以四面風俱至也。『韓愈赴江陵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韵箋引楊慎說。颶作颶。從貝音背。佛經云。風虹如貝。又李西涯謂北人不知南人之候。悞以貝為具。不知粵俗只有風颶之說。從無讀作貝音者。西涯未免強作解人。

舊  
粵又呼為打風舊。『廣東新語』南海歲有舊風。亦曰風舊。蓋颶風也。按舊為惡鳥。風之惡如舊。余謂當作風耳(音舊)。言風之成耳也。粵稱一塊為一耳。

朕  
風之來勢甚猛。有如戰陣。故風曰一陣陣。又曰陣風陣雨。風又無形之物。只有影兆。故曰朕。朕兆也。淮南子注。朕形怪也。故煙亦稱一朕烟。氣味亦曰一朕。

逆  
逆。粵語呼作額。如忤逆。亦作額音。按逆字。入十一陌韻。陌額音相近不謬。逆風曰頂頭風。又曰石尤風。

颳  
—音關入聲『字彙』音刮。惡風也。惡風所過之處。樹木房屋。一掃而平。粵語謂掃之至盡者為—。有—到正。—到清之說。  
溦  
溦『說文』小雨也。無非切。粵謂細雨為雨—仔。又諺云。落雨——。水浸田基。落雨洓洓。水浸塘牙。又曰雨毛『蘇軾詩』毛空暗春澤。自注云。蜀人以細雨為雨毛。

洓  
『說文』—。所責切。小雨零兒。音乍。粵語謂落雨乍乍聲。有落雨——。水浸塘牙之說。



『說文』—雨—也。粵謂天下雨為—雨。通作落。自上而下曰雪落。曰落雪。霧曰落霧。



—『廣韵』徒歷切。音狄。——雨也。粵語有雨水一——之說。按雨—本作雨滴。『說文』滴。水注也。『增韵』涓滴水點。又瀝下也。

沰  
雨點聲曰滴—。讀曰狄度(度入聲)『崔實農家諺』上火不落。下火滴—。言丙日不雨。丁日有雨。其聲滴—也。


—音侵。粵謂天陰欲雨為陰—。『說文』—久陰也。直深切。

湒  
粵謂雨水天為—兮。—音邑。『說文』—雨下也。

澬  
粵謂雨多為涔—。讀若朕榭。『說文』久雨涔—也。—原音咨。轉為謝。咨謝雙聲也。

蒸  
粵謂日晒為日蒸。蒸讀若正。按『類篇』蒸諸應切。音証。氣之上達也。列子注。溫蒸同乎炎火。音去聲。

晾  
粵謂曬衫為曬晾。晾音郎去聲。有日謂之曬。無日謂之晾。『字彙補』曬晾也。呂毖小史。作曬晾。『說文』曬。暴也。

靨  
星光閃動為靨靨。『蕭子顯樂府』。銀河欲轉星靨靨。按靨本作曄。音協『說文』光也。靨乃借用字。通作熠。

葥  
落—讀曰勒查。掃把也。彗星曰長尾星。粵人謂之落—星。『爾雅』—王彗。注云。王彗似藜。其樹可以為掃彗。江東呼為落帚。落—。落帚。勒查。語音之變。其實一也。

鬼  
鬼頭風。旋風也。鬼頭當作回頭。風回旋故曰回頭風。回鬼同聲。猶油炸檜之訛為油炸鬼也。

撞  
憑空而來曰白撞。如竊匪撞入人家。謂之白撞。當烈日下忽落雨。故謂之白撞雨。

朦  
天將曉為朦朧光。朦讀若懵平聲。朧讀若碌平聲。言天未明如月之朦朧也。又謂之天朦光。

嗏  
粵謂天將曉為天麻—。麻茶者眼未看真之意。唐李涉題宇文秀才櫻桃詩。趁愁得醉眼麻—。麻—看不真也。

朗  
朗白。天光也。朗讀洛上聲『說文』朗明也。天將曉時。東方發白。漸漸明朗也。粵語讀洛上聲。不讀落上聲者。音之變也。

侵  
清早為侵早。按『說文』侵。漸進也。侵早者。亦取漸進之義。『杜甫詩』天子侵早朝。『賈島新居詩』門嘗侵早開。

晏  
『玉篇』晏晚也『儀禮』問日之早晏。『淮南子』日至於桑野。是謂晏食。故日午為晏晝。

挨  
挨音隘平聲。天將晚曰挨晚。按『六書故』挨旁排也。『楊子方言』強進曰挨。『正字通』凡物相近謂之挨。將近晚故曰挨晚。  
黑  
夜晚曰黑後。言夜後則到處皆黑也。又曰黑齊。將夜曰臨光臨黑。『釋名』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以夜為黑。由來久矣。  
消  
中夜作食為消遣曰消夜。按『武林舊事』禁中歲除。後苑修內司。各進消夜果兒。以大合簇飪。凡百餘種。消夜二字甚雅。

更  
因時變易刻漏曰更。督夜行鼓曰打更。司更者為更夫。『楊萬里詩』天上歸來有六更。注云。內樓五更後。梆鼓徧作。名蝦蟆更。所謂六更也。

殺  
五更後收更為殺更。亦曰殺擂。殺讀若散。『文徵明詩』野寺荒譙亂殺更。殺者收殺。卽殺科殺尾之意。

暴  
暴猶初也。暴暴猶初初。故初冷為暴冷。初熱為暴熱。初到為生暴。又曰初來暴到。按『正韵』暴。猝也。『史記』何興之暴也。粵語暴離牀。有猝義。

霎  
霎時。猶頃刻也。霎音颯『集韵』同(言雨頭)『說文』震電貌。電光最快。霎時言如電光之快也。俗謂忽然而起者曰霎時。

耐  
耐音奈『廣韻』忍也『荀子仲尼篇』能耐忍之。粵語亦有能耐之說。幾耐者謂時候多少。時候多所以要忍耐。故謂之耐。時候久曰好耐。重而言之曰耐耐。


由往日計至今日為向來。卽巳過時間。又謂之一向。按向。猶昔也。『莊子』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唐書』既往不咎。向事久巳忘之。通作嚮。

工  
作工者一日為一工。半日為半工。按『律例』一日以百刻計。一工以朝暮計。此說卻有所本。


整數曰成。粵慣用成字。如整日為成日。又成件。成堆。成籮成幅。成串。俱以成整言。又用作數目。如十分之五為五成。十分七為七成。成日亦曰周日。成年曰周年。


停讀若聽平聲。『唐韻』停。行中止也。今日中止不行。停一日以待也。如停朝。停年。即明字。又讀上聲。曰停候。既等人必要停止。故曰停候。等候一息間曰停一停。又曰停一陣。


『說文』遞更易也。『爾雅』遞迭也。更迭間厠相代之義。故遞字有更改而又接續之意。遞日者改日也。異時曰遞時。下年曰遞年。


邊者問詞。邊有四。東邊西邊。南邊北邊。邊者不知其屬於何邊之詞。諺云。唔記得邊一日。又云想番邊一日。邊字作何字解。


畀音比。予也。『爾雅』畀賜也。『書洪範傳』畀與也。有分與意。畀日者。言分出一日作事。不拘何日皆可。


大者過也。『國策』無大大王。大訓過。大後日。過後日也。更後一日曰大大後日。

就即也。從也。即刻曰就。如就做。就來。就食就疴。就搽就好。剛才亦曰就。如就至食飯。就至去街。


『說文』暫。不久也。『類篇』暫須臾也。粵語暫時。非常久之謂。又曰暫中清。即偶然一次。可暫不可常之意。


『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候日晷為刻。故謂晷度曰刻。按十五分為一刻。一小時四刻。粵語一時三刻。言緊急也。


凡物為當時所習尚者曰時興。又曰趨時。言趨時所尚也。故凡事占人先曰時頭。凡事落人後曰時尾。


—音呷。以手指占卦曰—時。『說文』—。爪刺也。『玉篇』爪按曰—。


謂人折墮曰延世。言其人延長不死須受此折磨也。又負累人曰累世。生曰出世。死曰去世。


凡生人年歲。皆曰年紀。年紀二字。始於漢光武建武十五年。戶口年紀。又宋王旦曰。寇準許大年紀。尚獃耳。

滿
生子一月。謂之滿月。『北史節義傳』李式坐事被收。子憲生始滿月。汲固抱歸藏之。元稹有妻滿月詩。其語相沿甚古。


生子百日。謂之百邏。不言百日。以百日為喪家語。漢明帝奉佛。營壽陵。詔過百日。惟四時設奠。故粵語諱言百日。謂之百倮。以百日內尚赤倮倮也。或作百邏。詹菊隱說。

小兒生滿一年曰對歲。不得稱對年。因喪服滿一年曰對年。做對年。喪家語也。凡人年紀皆以歲計。不以年計。


死日之謂忌。於祖先死日祭之。謂之做忌。按文王忌日必憂。『禮記』君子有終身之憂。忌日之謂也。是做忌自周始矣。


粵婦女以每月初一為好日。動曰初一——。讀若能上平聲。按『廣韻』『集韻』並烏猛切。『六書略』明也。一曰六合清明也。俗諺云。二十——。月上一更。


酷音斛。熱甚也。『說文』—。酒厚味也。『白虎通』極也。『集韻』—熱者極甚之謂。古人有大暑去—吏語。粵語曰本此。又曰熱辣辣。又煖曰凹凹。地之凹處必煖。故曰煖凹凹。




—讀曰蔞。天冷曰冷——。『集韻』—手足凍貌。重言以狀之也。『傳燈錄』作湫。冷湫湫地去。又曰凍冰冰。『說文』凍冰也。又曰凉浸浸。凡水浸之物必凉。故曰凉浸浸。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地理



地之高堆曰墩。『廣韻』平地有堆曰墩。墩同。冶城北有謝公墩。古作敦。『爾雅』丘一成為敦丘。郭注。今江東呼地高堆為敦。今加土作墩。敦墩古今字。


地之企巖為—。『廣韻』—。巖崖之下。今謂之企—。又謂之弔—。


—音笪。地一段為一—。地之大者曰大—地。『集韻』—地之區處。德盍切。音搨。讀若丹入聲。


俗謂這處為個堵。何處為邊堵。個堵即阿堵。『晉書』王衍口未嘗言錢。妻以錢繞牀。衍晨起見之。呼婢曰。舉阿堵物去。又顧愷之每畫人數年不點睛。人問之。答曰。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田一塊為一稜。稜讀若嶺去聲『杜甫夔州詩』塹底公畦稜。注云。京師農人指田遠近多少曰幾稜。今稱一稜兩稜是也。『陸龜蒙詩』我本曾無一稜田。『范成大詩』菜污一稜小周圍。此語自唐有之。


一—即一稜。『說文』—田二十畝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注云。十二畝為—。是—即田畝。其數無定也。


又凡田契書田必曰幾丘。丘即區也。


—。俗作尖。爾雅釋山銳而高『注』言—峻『疏』銳則—也。言山形—峻而高。今通作尖字。


山岡之屈曲卑下處為坳。讀曰拗去聲『集韻』於教切。窊下也。


竉音碌平聲。地中有穴曰—。有入—。掘—。泥—。地—。之說。按『廣韻』『集韻』並魯孔切。孔—空也。平上一聲之轉。亦有讀上聲者。


涔俗作氹『集韻』涔仕濫切。窪也。『淮南子俶真訓』牛蹄之涔。粵謂路上低陷處有水。曰水涔。又謂之牛蹄涔。俗人不解用涔字。別作氹字。


—音壇上聲。水邊沙—也。『廣韻』音但。『爾雅』—沙出『注』今江東呼水中沙堆為—。諺語有蛋家打仔。唔慌走上—。


音沖小水也。本為湧字粵借作內河小水用。  

山岡之小者曰麼麼岡。按『玉篇』么麼細小。『廣雅』微也。麼麼者小之又小。



瓦渣謂之擸。讀曰立颯『集韻』和雜也。粵謂糞除之物為——。堆積如岡也。


滓音止。凡物之有渣曰渣滓。『說文』—澱也。阻史切。音紙。不作  讀。


『說文』—。澱也。疑靳切。讀若銀去聲。水之有渣滓者曰—。故溲水曰 —。尿積曰尿—。諺有人要留情。水要留—之語。


泡。音袍上聲。水上浮—也。凡物落水必有一泡起。『說文』音拋。又音庖。又皮教切。音炮。粵語亦有讀去聲者。謂虛浮者為泡。譆若炮。


黴音眉。水污垢起衣也『說文』—。物中久雨青黑。『玉篇』—敗也。又物之生—者曰—菌。又讀若雞。物敗變青色曰發青—。


埒讀曰聯入聲。高要人謂水道曰水埒。巷中溝渠曰巷埒。『周官』稻人以列舍水。鄭注云。列。田番之畦埒也。『爾雅』水注所環埒丘。是埒即水界。


—讀曰浚。田間水道曰—『集韻』—朱閏切。溝也『前漢』后稷始—田。以二耜為偶。廣尺深尺曰—。按—古畎字。畎浚。聲之變也。通作圳又音震。


—讀若絕去聲。水之回旋者曰打—。『說文』回泉也。音旋。又『集韻』『韻會』並隨戀切。粵言打個—。謂之白鴿—。言其回旋如水—也。

涸  
涸音確。竭也。禮記仲秋之月。水姑涸。凡乾皆謂之涸。


水多為濃。濃讀棯去聲。厚也。淡之對。墨少為淡。墨多為濃也。本平聲粵讀去聲者。聲之變也。


披備切『說文』水暴至聲。粵謂水多者曰——聲。罵妓女曰—貨。比之江門豆腐。亦水多之義。  


—音董。物墮水聲曰—。凡拋物落水必作—聲。『集韵』—。物墮水聲。


蘸讀若林去聲。凡物墮於水曰蘸。『廣韵』『正韵』並莊陷切『說文』以物投水也。俗語有蘸落水之說。狀其聲也。


挹讀若粒。以杓取水也『說文』音邑。抒也。『廣韵』酌也。『大雅』挹彼注茲。然亦有呼作上聲者。音之變也。


音喃上聲。夾魚具也。今謂取水草肥田曰—河泥。故挹水亦謂之—水。按即挹字之變聲。


—音富。—水者。以—斗挹水而出之也『廣韵』—斗。舟中渫水器。又抒也。


澆音驕。用手洒水曰澆『說文』澆沃也。沃灌溉也。『左傳正義』盥為洗手。沃謂澆手。



酒音賴。與灑同。以水澆之謂之洒『廣韵』所買切『集韵』所蟹切。與賴音協。又『正韵』沙下切。讀若沙上聲。義同。然淋花俱讀賴音。


去水存渣曰泌。音秘。粵語有泌米水。泌到清之說。『說文』泌狹流也。狹流則水緩去。泌水者。必徐徐而去之。義同。


澄讀若瓊。置水不動使清也。『增韻』水靜而清也。通作澂。粵有水多澄埋有垽之語。澄至見底。故曰澈底澄清。


音朗。又洛上聲。『說文』滌器也。『廣韻』滌盪搖動貌。如洗口曰盪口。洗塔曰盪塔。凡水因搖動而瀉曰盪瀉。讀唐上聲。


—讀若撰。地下泥水激上衫袴曰—。『說文』—。污灑也。音贊。通作濺。水激曰濺。即污灑之義。贊撰一音之轉。


—音必。射水為—『詩經』觱沸檻泉。—沸。泉湧出貌。泉之湧出。有如水射。故射水曰—。  

—讀若箋入聲。水射出也。水射出有聲—然也。按『廣韻』『集韻』—泊水聲。又『增韻』水相楔也。『上林賦』偪側泌—。諺有放入布袋由布眼—出之語。


漂讀若飄去聲。以水濯之使白也。『廣韻』『集韻』並匹妙切。水中擊絮也。『史記』竟漂數十日。


—音區去聲。水浸曰—。久則爛也。『說文』久漬也。『詩』東門之池可以 —麻。引伸之。煮魚至透亦曰—。


—音帝。粵謂一滴漏為個—漏。按『廣韻』『集韻』—音帝。『埤蒼』滴水也。『說文』本滴字。『書』省作—『地藏輕』一毛一—。一沙一塵。粵諺有外母見女婿口水滴滴—之語。


音詐。水竭時於泥汁取水曰—。『集韻』洒漉也。『水經注』耿恭吏士渴乏。 —馬糞汁飲之。又—酒。—油。


泅音游。『說文』浮行水上也。『列子』人有濱河而居者。習於水。勇於泅。今通作游。


沒音味『說文』沉也。『韻補』協明秘切。音寐。『曹植七敗』翔爾鴻翥。 —然鳧沒。謂泅水者潛入於水底曰沒水。


粵語形容滑之狀態曰滑——。讀若灘入聲。『廣韻』『集韻』並音闥『字林』滑也『韓愈詩』磴蘚—拳局。餅有蛋—。即此字。


粵謂濕者。必以納納二字形容之。按『說文』納。絲濕納納也。蓋絲方繅起時。水氣未乾。內仍帶濕。故納從內。濕在內也。


蟄讀若謝。『釋名』下濕曰隰。隰蟄也。蟄濕意也。粵語濕蟄蟄本此。蟄本音姪。姪謝一聲之轉。


埃音哀。『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塵埃佈覆。粵有白紙扇塵埃埃之謠。  

—音碰。—之而塵起也。『字彙』—。蒲幪切。同埲。塵起貌。


—音辦。泥—也。如—坑渠。好深—之類。『廣韻』『集韻』並薄鑑切。深泥也。



—音叉去聲。路之歧出者曰—。又名椏叉路『集韻』—楚嫁切。歧道也。或借用差字。韻會小補引唐詩。枯木岩前差路多。『通雅』山岐曰—水岐曰汶。



—音百。轉角為—角。諺有左上右落。轉灣—角之語。按『廣韻』音陌。越也『玉篇』走貌『新方言說』凡從百者皆有斜義。今人行道。方折曰轉灣。斜越曰—角。俗作抹『水滸傳』抹過一座林子。


乍者阻之不行也。『說文』乍止也。從亡從一。乍以止亡。謂出亡者一以止之。即阻止去路之說。粵有南雄嶺無竻乍之諺。引伸為耳乍之乍。


赴市買賣曰趁墟。趁音櫬。『說文』趁。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柳宗元詩』緣荷包飯趁墟人以其朝而滿夕而虛。故曰墟。


—讀若赧入聲。用火燒—也如—引。—燈。火—肉痛。『說文』燒也。『左傳』—僖負羈氏。『史記』入火不熱(草頭)『廣韻』如劣切。


焙讀若背下去聲。以火烘之也。『集韻』『正韻』蒲昧切。烘也。粵有火焙鴨。火焙荔技乾。『六書故』烘也。故烘火謂之焙火。


—音慶。火熱為—『廣韻』音近。火氣也。『玉篇』炎也。『左傳』行火所 —。『注』—炙也。『小爾雅』暴映晒也。粵亦有讀作艮音者。


—音康去聲。以火—之使乾也。『說文』—乾也。『廣韻』火—也。  

烙讀曰陸。火燒傷也。『唐韻』音洛『說文』灼也『廣韻』燒也。洛與陸音相近。引伸之凡為滾水所傷者亦曰烙。滾水亦從火來也。


—音譚。以火—之使熱也。『說文』火熱也。『禮內則』五日則—湯請浴。『釋文』—溫也。


—音謝。以火燒紅鐵入水曰—『說文』堅刀刃也。『玉篇』火入水也。『史記』火與水合為—『廣韻』七內切。音遂。


—音梅。火烟—也『說文』灰炱—也。『玉篇』烟塵也。『呂氏春秋』嚮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


—音屎。火燒過者曰火—。粵有飛天火—之諺。『唐韻』音斜上聲。『說文』燭—也。『李商隱詩』燭—燈光奈爾何。


—音基。炭之製成坯者為—。『廣韻』音激。『說文』土—。未燒磚坯。基與激一聲之轉。


—音短去聲。火燒成灰曰鍛灰。俗作煆。字書無煆字『說文』—小冶。『廣韻』打鐵。冶金必燒之至透。謂之—鍊。在他物則成灰矣。



—讀若拂。吹紙條火則作此聲。『集韻』—火不時出而滅也。吹紙條火者。往往或出或滅。其義正同。



音必扑。『玉篇』火聲也。『集韻』—竹火聲。


—音照。『說文』所以然持火也。『玉篇』炬火也。本音椒。一音照。凡火謂之一燋火。


—音簡。『正字通』俗以灶灰淋汁曰—水。去垢穢。俗作梘。今有舶來品。名曰番—。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0:39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宮室




凡屋俱稱屋舍。自謙曰茅舍。左右曰隔籬鄰舍。『說文』市居曰舍。『釋名』舍。於中舍息也。『禮』將適舍。『孟子』舍館未定。是古人皆以屋宅為舍也。


『說文』宇。屋邊也。『易』上棟下宇。『詩』八日在宇。注云。簷下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翼自蔽覆也。按屋四垂為宇。即滴水也。


每一屋為一間。亦有一屋而三間兩廊者。『杜甫詩』安得廣廈千萬間。故間者間『去聲』也。高要呼祖堂曰上間。西樵呼廚房曰下間。


—者尊崇之稱。樓以崇高故稱座。山以崇高亦稱座。『李嶠表』八座樞机。


墻有兩邊。如布帛之有邊幅。故謂之一幅。『說文』幅布帛廣也。『左傳』如布帛之有幅焉。字畫亦以輻計。亦此意也。


粵謂門為一度。古者天子五門。諸侯三。大夫二。應門二轍三個。二丈四尺。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皆有制度。故稱度。



—讀若胭入聲。門開聲『說文』—。門聲也。乙轄切。『廣韵』門扇開也。『韓愈詩』扶門呀拗—『集韵』乙黠切。音義同。


—讀若凭。門闔聲。按『廣韵』『正韵』並音怦。『集韵』闔聲『楊子法言』開之廓然見四海。閉之—然不覩其裏。



關門之木曰—。讀曰山。俗作閂。『唐韵』『集韵』關門機也。『韵會小補』同栓。木釘也『類纂』貫物也。門閂以木條作貫。義同。


—讀碌上聲。在門外作關防可走動者。『說文』—檻也。房室之疏也。今人施之於瓦面者曰天—。施之於門曰走—。


—讀曰董。直柱曰企—。如一條—。椏叉—之類『廣韵』音洞『玉篇』船板木也。繫船之柱亦曰—。


—音時。俗作匙。用以開門者曰門—。開鎖曰鎖—。『正字通』鑰—所以啟鑰者。鎖腹有須。—入內鈎合其須則鎖開。     

音健。鎖鬚也。牡謂之鍵。牝謂之閉。


街坊設門於街頭巷尾。早啟夜閉曰閘。用鐵者曰鐵閘。『說文』閘。開閉門也。街閘亦取開閉之義。



—讀若林去聲。形容深者之詞。按『廣韵』『集韵』並都含切。——。屋宇深邃貌。通作沈『史記』顆頤。涉之為王沈沈者。謂其王宮沈沈然深也。


—音板。『集韵』牝瓦也。即瓦片。施於屋上以瀉雨水者。以瓦筒覆之。故瓦筒為牡瓦。—為牝瓦也。



—讀若筒。瓦之覆者為瓦—。『廣韵』『集韵』並音同。小牡瓦也。


—渠所以流水。瓦—所以瀉水。『爾雅』—虛也。『增韵』陷也。瓦虛而陷。故謂之—。


—讀若淫。屋瓦下垂者為—口。本作檐『說文』也。音鹽。鹽與淫音相近而變耳。


屋角隅為角落頭。落上入聲。凡有界域為落。如村落。部落之類。按『禮記公室視豐碑注』角落相望。故云四角。粵語本此。


—讀若止。小閣所以藏物者。『說文』 閣也。『集韵』—閣藏食物『禮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注』以板為之。—食物也。『唐書牛仙客傳』前後賜予。緘—不取用。是凡物皆可藏。不僅食物也。


—讀若檠。灶頭四邊為—『禮月令其祀灶注』東西設主於灶—。灶 —謂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


—音通。竈窟之通烟者曰烟—。『廣韻』—。灶突也。『集韵』通孔也。所以通烟。故謂之通。


—音莊。凡建築者。必於地脚打—。使其堅也。『說文』—橛杙也。


—音師。凡築墻必以版夾之。其名曰墻—。『說文』—。築墻短版也。本音住。師住聲之轉。


—讀若橫去聲。梯之橫木為—。有七—九—之分。『廣韵』古曠切。織機 —。機之橫木也。與梯之橫木同。  

—音抗。所以坐者曰—牀。『篇海』音抗。—牀。坐牀也。


—音減下上聲。門之有—。所以限制人物之出入。其制頗高。出人必跨之。豬欄亦有—。謂之豬—。『說文』—戶也。因其置於戶。故以戶訓之。『唐韵』—苦減切。


—者—事也。本作聽事。古者治事處謂之聽事。即庭也。六朝後作—事。花 —即分庭之轉語。


—讀若躉。柱下以石盛之曰柱—。『集韵』音真。桂下石也。真躉一聲之轉。『說文』礩柱下石。礩—亦一聲之轉。


屋上承瓦者曰—。『說文』—榱也。椽方曰—。『玉篇』屋桁。屋橫木也。桁音坑上聲。


『史記注』郎堂下周—。廂當作箱。『前漢周昌傳』呂后側耳於東箱聽。師古曰。正寢之東西室皆曰箱。言似箱篋之形。


—音辣。『說文』—遮也。『後漢』遮—出入。闌干所以遮闌。而架木為之。故曰—架。


照壁者障屏也。古者天子外屏。所以自障。照壁即障屏之聲變。或曰外壁與衙門相對照。故曰照壁。


—音心去聲。屋裡暗井所以藏水者曰—井。『說文』—下漉也。暗井之水從下去。故曰—井。


—音陶。—井者。—去其泥沙使淨也。『韻會』—澄汰也。通作洮。  

—讀若蔞上聲。水隔過渣曰—『正韵』音慮。澄也。自行簡有—水羅賦。注云。用輕紗粗葛為之。滓在上。水在下則水潔淨。今人以沙隔之曰沙—。


編木為之曰—。『說文』—棚也。昔之客店簡陋。編木為棚以栖行旅。故謂之—。儲貨之地亦然。故曰—房。馬欄亦編木為之曰馬—。雞籠以木為之者曰雞—。


僧居為寺。漢明帝時。迦葉摩騰竺法蘭。以沙門服謁見。館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處之。因其以白馬負經而來。馬死葬此。故以名寺。僧居名寺始此。

菴 庵
『集韵』—。小草舍也。『集韵』圜屋為—。凡草廬皆謂之—。今以為尼姑所居通稱。


『韵會』道宮謂之—。『史記』仙人好樓居。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壽—。道—始此。


—讀若陸。豕圈謂之豬—。『詩』執豕于—。—字以正音呼之。即作陸音。


—音特。所以挂衫及手巾者謂之—。『說文』—杙也。『爾雅注』—橛也。謂橛木橫出。可以挂物者


天花—所以承塵。古謂之綺井。『山房隨筆』元好問姊。手自補天花—。作詩云。補天手段自施張。不許纖塵落畫梁。


天—見『靈光殿賦』天—綺疏。『李商隱詩』鳥影落天—。『范成大詩』天 —曉色半熹微。


『高僧傳』唐僧會於吳赤烏十年至建業。孫權使人求舍利子。既得之。乃造 —藏之。此中國造番—之始。


『西京雜記』茂陵富人袁廣漢。築園四五里。激流水注其內。攝—為山。高十餘丈。此石山之始。


—讀若梗去聲。門閂也。今謂之門閂—。『說文』—所以支器。『吳都賦』房櫳對—。『廣韵』—兵欄也。『集韵』俎跗橫木。是凡橫木可以支欄者。皆謂之 —。



—音阿。凡物傾倒謂之—。『說文』—門傾也。『廣韵』—砢欲傾貌。本音婀。上聲。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2:02 | 顯示全部樓層
釋衣服





凡製衣先以剪裁布而後—之。故成衣匠謂之裁—『說文』裁製也。『說文』 —以針紩衣也『周禮』—人掌王宮—線之事。聯連也。又聯合也。縫衣謂之聯者。取連合之義。


—讀若挑。粗縫也。如—衫骨。—袴脚之類。『廣東新語』細曰縫。粗曰 —。着裡曰縫。著邊曰—。按『廣韵』『集韵』並音聊『書費誓』善—乃甲冑『疏』— 謂穿徹之。言甲繩有斷絕。當使—理穿治之。


—音杭。以線粗聯之曰—。『廣韵』下更切『博雅』緣也。『玉篇』縫紩也。音巷。粵讀平聲。一音之轉。


—讀若止。婦女縫衫謂之針—。有學針—做針—之說。『說文』—。箴縷所紩衣『爾雅』鄭注。司服云。黼黻絺繡為—。謂剌繡也。


—讀若卑。衫前幅也。『集韵』音陂。『急就篇注』—即裳也。一名—。後世不穿裙。故仍以衫前幅為—。亦讀作擺。


衫脚雨旁開處曰—口。—讀若叉去聲。『玉篇』衣—也。『李商隱詩』裙— 芙蓉小。不特衫有—。裙亦有—矣。


—讀若摺。裙襇之摺叠者曰—。因其摺叠至多。故曰百—裙。『廣韵』『集韵』並音攝。『博雅』詘也『類載』衣襞積『梁簡文詩』熨斗成裙—。俗以摺字代之。悞矣。


袴之中幅曰—。讀曰浪。小童所穿者無—。曰開—袴。成人所穿有—者。曰密—袴『前漢外戚傳窮袴注』即今緄—袴也。袴為脛衣。古人穿裙。故袴僅有兩股。而開—。窮袴者。即今之密—袴。


—音單。衣無裡曰—。有裡曰袷『說文』—衣不重也。『揚子方言』汗襦謂之—襦。『廣韻』袷複衣。『韵會』夾衣也。


—音捆『說文』—織也。音滾。凡織帶均可為衣服緣邊。故緣邊曰—邊。亦謂之曰纕—。纕亦帶也。大為纕。小為—。或作捆亦通。  

—讀若吞去聲。除衫曰—。又曰—換。『韵會』卸衣也。卸衣必向後。故凡向後者曰打到—。


將衫抖擻以去其塵曰—。讀若墩去聲。如—被。—牀席。—蚤虱之類。『說文』—奮也。『廣韵』勸也。『楚詞』新浴者必—衣。粵又有—蝦籠。—荷包之說。 —而動之。去其內藏也。


豛 —讀若篤。凡以器械剌人曰—。如針—肉痛之類。『唐韵』『集韻』並音篤。『說文』椎毄物也。或謂直擊為—。橫擊為打。


—側洽切。捲起衫袖也。如—起杉袖。—高袴頭之類。『詩經』薄言襭之『傳』—袵曰襭『疏』—衣上袵於帶也。粵語本此。


—讀若糯平聲。同挼『說文』兩手相切摩也。洗衫者以兩手切磨之。故曰— 衫


洗衫以手腳擠之曰—。讀若忸。『廣韻』音祿。『爾雅』竭也。『方言』涸也。『廣韻』去水也。『周禮』練帛清其灰而—之。粵語本此。通作漉。


—讀若納。上入聲。補舊衣服曰補—『唐韻』『集韻』並音納『廣韻』補— 紩也。


—讀若釘。粵有補鞋—屐之說「說文」補履下也。『博雅』補也。是—即補之義。屐爛補之謂之—。


—讀若湛。聯襪底為—。粵諺有兩文錢油。—三文錢襪底。唔—無得使之說。『廣韻』作紺切。簪去聲『篇海』以針—物也。


—讀若扭。衫結曰—『說文』—。系也。『博雅』束也。古之衫紐。用帶系束之。故字從絲。後世以銅為之。故俗作鈕。


—讀若扣。帶紐曰帶—。衣紐日衣—。『正字通』俗謂衣紐曰—。

襻  
—讀若扳去聲。帽帶為—。『類篇』衣系曰—。『庾信鏡賦』裙斜假—。凡所以繫裾繫帽者。皆—也。


—。綬属。即絲絛。昔之帽頂。皆以絲絛—成。故曰帽—。或作棗。謂其形如棗。非也  

—讀若博。開領處也。『爾雅』釋器。黼領之謂—。『詩』素衣朱—。『傳』—。領也。—肩者。以其在肩。故曰—肩。



—音摳。小孩涎衣也。『揚子方言』繄袼謂之—。『郭注』即小兒涎衣也。俗謂之口水—。


—讀若彎。裁衫肋下之餘布曰—仔。『廣韻』『集韻』並云。—子裁餘也。『正字通』今采帛鋪謂剪截之餘曰—子。



『古今注』——。三代之襯衣也。禮曰中單。『灸轂子』燕朝袞冕。有白紗中單。有明衣。皆汗衣之象。以行祭接神。至漢與項羽交戰。汗透中單。改名——。貴賤通用。


讀若親去聲。婦人以底衫為—衫。按『唐韻』『集韻』並音趁。近身衣也。


—讀若碌上聲。凡穿單衣袴而無內衣者。謂之通—。如通—衫。通—袴之類。『說文』。—袴踦也。『急就篇注』袴之兩股曰—。



—讀若匹。線步綻裂也『說文』—方吻切。上聲。以囊盛穀太滿而裂也。即線步—之說。粵讀入聲。一音之轉也。



—讀若渣。衣服美麗也。『說文』合五采鮮色曰—。假借作楚。『詩經』衣裳楚楚。楚與渣一聲之轉。



——讀若藍漏。敝衣也『玉篇』衣壞也。『揚子方言』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或謂之——。俗語穿破衣者曰。衣衫——。


粵稱衣紙曰幾—。人衣則曰幾件。不言襲。『玉篇』衣上下具曰襲。語最古。而人衣不稱襲。豈以襲為用於鬼者。遂不用於人耶。



—讀若衾上聲。蓋被謂之—『說文』覆也。亦讀入聲。音給。蓋被謂之給。掀讀若軒。粵語有得上牀掀被—之說。『說文』掀舉出也。『廣韻』以手高舉也。


—讀若勸。做鞋之模曰鞋—。『說文』—。履法也。織履中模範。故曰法。



『說文』—。蹈也。從反止。讀若撻。粵謂跴踭鞋為—踭鞋。俗作撻非。因穿舊鞋者。必跴其踭。故曰—踭。  

—讀若委。編絲為繩曰—線。『博雅』絛也。


—讀若互。一音蘇。『說文』—。繹繭出絲也。


凡—布。直線為經。橫線為緯。經讀若耕。緯讀若會。經必先用漿水膠之。謂之漿經。


—讀若教。裁縫所用以翦布者曰—剪。「六書故」交刃也。利以剪。『李賀詩』細束龍髯—刀剪。


—讀若湯去聲。『外記』商紂以—斗燒燃。使人舉之。手爛。王莽有威斗。即—斗也『晉東宮舊事』皇太子納妃。有金塗—斗三枚『韓伯休傳』火在斗中而柄自熱。今既著襦。下亦當煖。即—斗也。


凡藉以坐者曰几—。又臥席曰薦。莞曰席。藁曰薦。『晉書』湛氏所臥新薦。通作墊。裀褥也。如鋪墊炕墊之類。音典去聲。


讀若辱。所以薦牀者曰褥子。『類篇』藉也。『正韻』裀褥也。『釋名』褥。辱也。人所坐褻辱也。


—讀若蜢平聲。所以束腳者曰腳—。『說文』—束也。『墨子』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之。


—讀若卦。『釋名』婦人上服曰—。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後漢』 —裳鮮明。本音圭。卦圭變之聲。


耳  
耳衣曰煖—『唐人邊塞曲』金裝腰帶重。錦縫耳衣寒。古已有之。


婦女穿耳。不知始於何時。『山海經』青要之山宜女子。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鐻。『莊子』天子之御。不爪剪不穿耳。是三代已有之。(杜甫詩)玉—穿耳誰家女。


毛氈。氈帽也。『五代史』唐明宗時。吐蕃披虎裘以拜。落其—帽。『實錄』羌人首服以羊毛為之。之—謂帽。即今—笠。



『名義考』晉輿服志。文武皆有囊綴綬。八座尚書則荷紫。今謂囊曰荷包本此。荷包之大者謂之兜肚。



魏明帝常著帽。被縹綾半袖。楊阜曰。此於禮何法服也。此即半臂。今謂之背子。亦曰背心。


『史記』司馬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即今之牛頭袴也『唐庚詩』他時名譽牛心炙。晚歲窮空犢鼻褌。


有底曰囊。無底曰槖。槖即今之裹肚也。用以纏腰。亦曰腰纏。  

即—肚『中華古今注』—肚文王所制。謂之腰巾。以繒為之。宮女以綵為之。謂之腰綵。至漢武以四帶。名曰襪肚。今謂之煖肚。


此裙入廚所用。故曰廚裾稱『二儀實錄』牛頭袴俗名廚裙。西戎以皮為之。夏后氏以來用絹。長至於膝。北齊則與袴長短相似。


『世本』伊尹為草『釋名』草曰—。木曰屐。即今之蔴鞋也。『舊唐書』德宗入駱谷。值霖雨。李昇等六人護乘輿。著行滕釘鞋。更控上馬以至梁州。『葉適詩』釘鞋明齒痕。


靴同。有柄鞋也。本北俗。趙武靈王好胡服始用之。『文獻通考』隋文帝聽朝之服。有六合靴。與貴臣同服。煬帝出幸。令百官以戎服從。一品紫。次朱。次青皂靴。


被與席謂之鋪蓋。鋪陳也布也。『小雅乃安斯寢箋』乃鋪席與群臣安燕以樂之。是鋪者席也。蓋者覆也。覆蓋者被也。


—讀若林去聲『唐韻』當敢切。笠上聲『說文』—大污也。『廣韻』大污垢黑。粵語重言以形容其黑。


—讀若卒。烏黑之狀。『唐韻』『集韻』並蘇骨切。『按朱子語錄』若上面著巾布袍。裏面著布襖。便是內外黑——地。



—讀若料『唐韻』力小切。『玉篇』面白——也。



—讀若懵平聲。白之形狀。『說文』—麴生衣也。麴衣白色。故用為白色之形狀。故白曰白——。


眼看不清楚謂之—茶。『李涉詩』趁愁得醉眼麻茶。是—者。黑之形狀。又黑麻麻讀若媽。


—讀若棖。紅色也。『正韻』—音情。『說文』赤色。『詩經』魴魚—尾。棖情雙聲。


『說文』—帛淺黃色。粵以—形容黃色。曰黃——。無異以墨形容黑色。曰黑墨墨。同一意義。


—讀若或上入聲『說文』大赤也『集韻』郝格切。音同。『蜀都賦』丹—沙熾出其坂。


—音非。紅色。雪—色紅中帶白。『說文新附』—帛赤色。『唐車服志』袴褶之制。五品以上—。



音唐。赤色也。『肯綮錄』人面色赤曰紫—。


繃讀若咩。繃束也。束小兒而負之背者。謂之襁褓。前漢宣帝紀注。襁即今之小兒繃帶也。


—音滔去聲。凡物重沓者為套。故衫袴曰一套。轉入聲。讀為一脫。脫乃套之聲變。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釋飲食


糙  
—讀若醋。米之至粗者曰—米。『廣韵』『集韵』並音燥。粗米未舂者。


市上米店有眷米名稱。考前清番禺花縣。陽春。徵收民米。向有廚房米。宮眷米名色。事例起於前明故藩。清初改為旂營武職俸米。乾隆間總督覺羅鶴年文勤公。始奏革之。此眷米所由來也。



糯音懦。稻也。『說文』沛國謂稻曰糯。『增韵』糯。稻之黏者。可以為酒。今所食者占米。有油占。鼠牙占。緣米種出自占城。故曰占米。



煑粥米少水多為稀。米多水少為竭。稀少也。言米少也。竭盡也。言水已盡也。故米少為稀粥。水盡為竭粥。  

煑飯水多為—飯。—音爛。『廣韵』『集韵』飯糜相著也。『爾雅』摶者謂之—。『疏』淖麋相著也。



—讀若削。爛飯也『類篇』煑米為—『食經』作—法取蒸米一升沸湯。勿令過熱。出著新籮內。『廣韵』煮米多水也。因爛飯有類於—。故謂之—飯。泥湴之爛者曰—泥。阿爛肚者曰—屎。


粘讀若拈。『晉殷仲堪傳』食常五盤。無餘肴。粘落席間。輙拾以噉之。是粘即飯之碎粒。


糜讀若微。以茶濕飯焦之薄者曰飯糜茶。『說文』黃帝作糜。『釋名』煑米使糜爛也。


鑊底之焦者曰飯焦。外省人呼為鍋巴。『徐孝子傳』吳人陳遺母。好食鑊底焦飯。遺每取焦者奉母。飯焦故事。僅見於此。  

—讀若哨。米水也。米水留以養猪。故曰猪—『說文』—。淅米汁。


送飯者謂以肴饌下咽。因目肴饌為送菜。買肴曰買送。多肴曰好送。大食曰大送。


粵人以肴饌為菜。謙詞也。買肴為買菜。言所買所食者。不過菜蔬之類。不敢侈言魚肉也。


—音枚。猪肉之瘦者。通稱枚肉。『說文』—。背—也『廣韵』脊側之肉也。故背脊謂之背—。


—音團。以粉為之。取團圓之義。『集韵』粉餌也。故曰粉—。


—讀慈。以糯米粉作餅曰糯米—『說文』—稻餅也。荔枝有名曰糯米—者。言其多肉。狀類糯米—也



—音堆。以油煎餅曰煎—『李萼饞語詩』拈—舐指不知休。


—音散上聲。油器曰油—『廣韵』—飯也『說文』熬稻長皇(米旁)也。



讀若朴撐。煎糯米粉為之『玉篇』—飪餅屬。



——音雲吞『正字通』——餃餌別名。屑米麵為末。空中裹肉。類彈丸形。籠蒸啖之。按今以湯煮之。『食物志』——象其圜形。程大昌曰。——出於混氏屯氏。『稗史』晉石崇造——。


—音陷。凡食物。坎其中實以雜味曰—。以豆沙作—曰豆沙—。以肉作—曰肉—。


—音唐。以麥芽煮之成飴—也『說文』—飴和散(食旁)也『唐詩』簫聲吹煖賣—天。


—讀若文。包子也。又曰—頭。『集韵』餅也。『事物紀原』諸葛亮渡瀘。土俗殺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麪畫人頭祭之。此—頭之始。



今之包餕。通稱點心『唐書』鄭參夫人曰。治妝未畢。我未及。爾且可點心。『雞肋篇』宣和間有孫賣魚者。館寶籙宮道院。上至院。微覺餒。孫出懷中蒸餅云。可以點心。


—音眾。蘆葉裹米角黍也。『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人以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區曲見人自稱三閭大夫曰。君見祭。可以棟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畏也。今人作粽本此。  


以紅豆綠豆去殼而搗爛之曰豆沙。『雲仙雜記』虢國夫人廚吏鄧連。以吳興米擣為透花茲(食旁)。以豆洗皮。作靈沙霍(肉旁)以供翠鴛堂。豆沙故事。始見於此。


—讀若唐。煮蛋未全熟曰—心。言蛋內不凝結也『博雅』—淖也。濡甚曰 —。即不凝結之謂。


—讀若窩。煎蛋不令過熟曰—蛋。『說文』—多汁也『博雅』—搪淖也『淮南子』甚淖而—即搪心之意


—見地理類


—讀若昆上聲。湯之沸者曰—湯『說文』—沸也。古玩切『史記』心如— 湯。粵謂水之沸者曰—水。俗作滾悞。


—讀若習。清湯曰—。故有清水白—之說。『玉篇』瀹也。『廣韵』士洽切。—湯。即清水白—之義。若煮物熟之。當作習(月旁)熟。用習(月旁)字。  

—讀若藍。少沸即熟曰—。瀹湯也。『說文』—。於湯中瀹肉也。『玉篇』音潛。潛藍音相類。


—讀若灼。以菜與肉入湯少煮之也。『說文』—。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即少煮之謂。


本作烝『說文』火氣上行也。『詩』蒸之浮浮。疏云。炊之干甑爨而蒸之。


炊飯。以鑊曰煑。以鍋曰煲『說文』烹也。『爾雅』是刈是煑。鑊—之也。『前漢』冶鑄—鹽。


—俗作煲。字書無煲。或云即—字『玉篇』火熟也。按即缶字之變『說文』缶。瓦器。俗謂茶煲。粥煲。皆以煲呼之。蓋煲與缶聲之轉耳。


俗以隔水蒸之為—。本停頓之頓今假—為之。


—音碧。以猛火煑肉。使以速爛曰—。有—牛白腩之說『說文』以火焙肉曰 —。


『說文』燒爇也。『玉篇』燔也。古謂之膾灸。即今之—猪。—鴨也。



凡魚肉之類。慢火熬之曰—。如煎膏煎魚之類。亦讀曰箭『曹植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猛火以炮之曰炒。如炒蝦炒魚片之類。  


—音卓。用油猛火炸之曰—。如—芋蝦。—煎堆之類『廣韵』—火急煎貌『類篇』熾火急燃謂之—。


如—穀之類。



—讀若憲。凡炒肉。以豆粉抽油拌之曰打—。『廣韵』『集韵』—黏也。豆粉有黏性。故名。外省謂之牽頭。


—讀若贊。先煎油至沸。然後下水曰—油鑊。『集韵』以膏煎稻曰—。『玉篇』以羹澆飯也。粵亦有—飯焦茶之說。即羹澆飯也。


以殼取飯曰—飯「說文」—。讀若遙上聲。以沼切。抒臼也。段氏曰。抒挹也。抒臼者乃於臼中挹出之。粵有一殼—起之說。


酹音賴。以酒祭地也。凡拜神把酒奠於地曰—酒。『說文』—綴祭也。『廣韵』以酒沃地也。『橋元傳』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張奧傳』以酒—地。


加添曰侵。如侵油侵水。侵米侵柴之類。俱作加添解。又侵江水。侵山墳。按侵伐者。以師加人之謂。亦取加義。


音湛『說文』以物投水也。『庾信鏡賦』黛蘸油檀


—音審。凡餚饌加以葱花芫荽曰糝『說文』—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葱花成粒。故曰—芫荽葱。


—讀若閹。以鹽漬魚曰醃『玉篇』葅也。『廣韵』鹽漬魚也


—讀若閹入聲。以鹽漬肉曰—『說文』漬—也。


—音老。與鹵同。以香料與鹽醃肉曰鹵味『說文』鹵象鹽形亦作瀂。



—音末。研胡椒成粉曰胡椒—『說文』—麩也。又米和細屑也。今通作末。


呷讀若喊入聲。吸水曰呷『說文長箋』吸而飲曰呷。如呷醋呷湯之類。  

—同咬。『說文』齧骨也。『前漢』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張協七命』口—飛刃。


噍音兆。咬也。咬之至爛曰噍爛。或作嚼。牛食草亦曰噍。故有牛噍杜丹之說『說文』噍齧也


啖音淡。食也。大食曰大啖『說文』啖噍也。通作噉。


—音角。以口啜之也。『說文』齧也。『前漢』上使—癰色難之。『注』 —。齧其膿血也。凡吸茶壺咀者曰—茶。


吮讀若船上聲。兒飲乳為—乳。又—快箸。—指頭。皆用口敕之意。『說文』敕—也。『史記』吳起為卒—疽。


—讀若斂上上聲。他點切。以舌舐物曰—。有—乾淨之說。按『篇海』—以舌—物也。


舐讀若柴上聲。以舌取物也。舐廱。見莊子。亦作咶『荀子』伏而咶天。


—『唐韻』子答切。讀若眈入聲。合而未吞曰—。所謂—真味道也。『說文』—謙也。口有所銜曰謙『淮南子』—味含甘。


—音朔。口含吮曰—。『說文』作敕。吮也。『通俗文』含吸也。『韓詩』酒醪傾共敕。凡食田螺必以口—之。氣吸入者為—。


—讀若畏。飼養也『玉篇』—飼也。『說文』食牛也。今養畜生皆曰—。如 —猪。—狗。—牛。人亦稱—者。如—飯與小兒食。




—音集。食物有聲曰—『說文』—噍也。凡噍食必作——聲也。




—他協切。食有聲也。『玉篇』大食聲。諺有食得——聲之語。



—音救。食飽曰食—。『說文』—飽也。與彀字通。但彀字普通皆可用。— 字惟用於食飽。稍異耳


飫音於去聲。食飽曰飫『玉篇』食多也『廣韵』饜也。今人食飽曰飽到飫。


食飽謂之屯飽『廣雅』屯塞飽並訓滿。王氏疏証序卦傳云。盈屯也。屯飽即飽滿之謂。



—讀若傾入聲。凡飽謂之飽——『玉篇』—飽也。其字從畐『說文』畐滿也。字亦作幅『方言』腹滿曰幅


—讀若靜。有餘曰—。或作剩。有餘錢曰—錢。有餘飯曰—飯。食—謂之餕餘。


—。讀若噴。形容香味曰香——『說文』—。雜草香也。借用作凡香之稱。


—讀若弗。香氣也。『玉篇』大香也。『博雅』香氣。通作必(食旁)。重言之曰香——



上音翳下音泥去聲。香之濃者曰——『雜韵』音倚你。香也。  

—讀若稔平聲。本作飪。大熟也『禮郊特牲』腥肆—祭。注云。—熟也。


—讀若淵。肉味變也。諺云。—猪頭有盲鼻菩薩。『說文』—菸也。菸萎也。萎則物不鮮矣。


—音遏。『廣韵』肉敗臭。今謂死猪肉曰—猪。『博雅』—敗也。凡臭尿氣亦曰—



—音甕。物味變也。『廣韻』烏孔切。臭也。


—音宿。隔夜飯菜變味為—『廣韵』『集韵』音搜。『玉篇』飯壞也。宿搜一音之轉。—者必酸。故曰酸—。



音劫。大鹹也。『廣韵』音減鹹也鹵也。減與劫一音之轉也。凡鹹之極者必 —也。


—音益。食物日久油氣變味曰—『韵會』肉敗也。『博雅』—臭也。


—音毛上平聲。物將腐敗發生白衣曰發—。『博雅』敗也腐也。『廣韵』『集韵』並音撫。物敗生白衣曰—。撫毛一音之轉。


魚臭為腥。韭蒜芸薹胡荽薤為五葷。臭味難聞。故有腥葷葷之說。


迷讀若微。形容酸味曰酸迷迷。『詩經』言采其莫。『疏』莫味酢。五方通謂之酸迷迷。


—讀盾平聲。童謠云。賣魚佬。腥葷葷。猪肉佬。肥——。肥謂之—『說文』音突。牛羊曰肥。豕曰—『左傳』牲牷肥—。粵語亦有讀若躉入聲。與突音更相近。


—讀若聊。牛膏也『說文』。牛腸脂也。『詩經』取其血—。『箋』—脂膏也。


—讀若蘇。羊臭為—。粵諺有唔食羊肉惹得一身—之說。『說文』—豕膏臭也。



—音吹去聲。易爛也『說文』小耎易斷也『唐詩』彩雲易散玻璃—。食物— 者必爽。故曰爽—。  

—音銀去聲『說文』—柔而固也。牽之不斷。故曰堅—。『玉篇』—堅肉也。從肉從刃。


—讀若道。以藥—人也。如—虱乸。食砒霜—狗。皆讀道音。


有酒無肴曰飲—酒。蓋以酒與肴相配。若夫婦之匹偶。今缺其一。猶—公— 婆。無趣味也。


粵人宰牲謂之湯。蓋宰後必以沸湯去其毛。凡宰必用湯故以湯字代宰也。俗作劏誤。

刏 刉 —音稽『廣韵』斷切也。刺也。刲傷也。『周禮注』釁禮之事用牲。毛者曰 —。羽者曰耳(血旁)。


—割曰切『說文』切寸(刀旁)也『廣韻』割也『禮內則』聶而切之為膾。即切片也。


—讀若琢。以刀碎魚肉為丸曰—魚丸。『說文』—擊也。『玉篇』刀—。又以刀斬物曰—。


—讀若禁。婦女餧兒時。以手置飯其口曰—。『玉篇』含也。『廣韻』手進食也。


—讀若含。婦女呼小兒食曰—。又重言之曰——。


簋音鬼『說文』黍稷方器也。今人謂擺酒席閒有九盌者曰九大—。『詩』陳餽八—。又每食四—。


酒席也。粵有大排筵席之說『周禮司筵注』鋪陳曰—。藉之曰席。—鋪於下。席鋪於上。所以為位也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形體



—音岳。仰面曰—。仰面則頭必高。故曰—高頭『說文』—面前岳岳也。按即仰之字音變。仰字入聲即作岳音矣。又變作平聲曰昂頭。



—音韱。俯首曰—低頭。『說文』—低頭也。五感切。上聲變作去聲。讀若讖。又變作入聲。讀若砧入聲。

幌  
—讀若宏上去聲。搖也。本音恍。帷幔也。帷幔風動則左右搖擺。故頭搖曰 —。



—讀若寧去聲。轉也。『唐韻』音零去聲。插空貌。凡物插空則可轉動。故曰—轉。搖頭曰—頭。

頷  
—讀若嗑下入聲。點頭曰頷頭。『左傳』衛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言點首以應之也。



—音拗平聲。額出頭鋤曰—。『玉篇』頭凹也。『集韻』大首深目貌。粵謂之—頭突額。

囟  
—音信。頭頂曰腦—。『說文』頭會腦蓋也。『方書』頂中央旋毛中為百會。百會前三寸為—門。



—音枕。頭之後便為後—。『說文』—項枕也。

觜  
今人謂口為嘴。口唇曰嘴唇『說文』觜奮頭上角—也。本為鳥喙。俗借作人口用。『南齊書』武人厲其—吻。作口用古矣。

顄  
—讀若含上聲。『說文』頤也。謂之下—。又曰下爬。通作頷。漢班超燕頷虎頭。言其下爬闊若燕子也。

呀  
呀音鴉。口開也。『說文』呀張口貌。『韓愈詩』如口開呀呀。

嗑  
—讀若揜入聲。口動曰—。多言曰亂—。又曰—三—四。『說文』—多言也。通作噏。

凵  
—讀若含。口開出氣也。又謂之打欠(音喊)露。禮記謂之欠伸。『說文』張口也。象形。凡欠伸者必作呀—之聲。故曰呀—。  
沫  
—讀若蚊。口水也。原音末。蚊末一聲之轉。『莊子』乾餘骨之—為斯彌。『注』口中汁也。即涎—

簧  
兒童讀書而不識字義曰口簧。有口簧熟之說。『說文』笙中—也。『詩疏』笙管中金簿葉也。小兒不識字。只能作聲。如簧在口而已。

乜  
—讀若咩上聲。嘴斜曰—嘴。『廣韻』音咩。眼—斜也。斜謂之—。口不正曰—嘴。今人以歪字當之。

齙  
—讀若鮑。牙出口曰—。『玉篇』音庖。露齒也。俗人謂齒出於外者為— 牙。

哨  
牙露曰—。讀若稍去聲。『禮投壺』某有枉矢—壺。『注』枉—。不正貌。牙外露則不正。故曰—。

齦  
—音斤。『韻會』齒根肉也。牙下之肉為牙—。亦曰牙牀。

齶  
—音岳。口內上下肉。在上者為—。『玉篇』齒齗也。『字彙』齒內上下肉。

齞  
—讀若偃。唇反於外不掩齒也。『廣韻』研蜆切。『說文』張口齒見。『宋玉賦』—唇歷齒。

舌  
粵俗以舌音與蝕同。商家忌蝕本。故諱言舌。以利字代之。故呼舌曰利。猪舌曰猪利。

舕  
—音粘上聲。舌吐出為—。粵諱舌為利。故曰—利。『集韻』他點切。舌出貌。

眨  
—讀若斬。又讀入聲。『唐韻』側洽切。『說文』—目動也。粵語以眼一開合為—。



—音颯。瞥見曰—眼。『集韻』目動貌。與眨同。俗有—眼嬌之說。

瞠  
—音撐去聲。擘大眼也。『倉頡篇』直視也。『莊子』瞠乎後矣。粵諺有瞠大眼洒溺之說。通作瞪。  
瞪  
『晉書』—眸不轉。『唐書杜甫傳』—視曰 。嚴挺之乃有此兒。



—讀若微。將眼撮小曰—。『說文』—小視也。莫佳切。—埋眼即小視之意。

瞌  
—音恰。『正字通』人勞倦合眼坐睡曰—。又曰—眼困。『貫休詩』瞌睡山童欲成夢。『後漢』耿純曰。昨夜困乎。困倦則思睡也。俗謂眼倦為眼困(音訓)

瞧  
瞧讀若潮。視也。謂人不顧視。有眼尾都唔—之說。『字彙』—偷視貌。『稽康論』覩文學則目—。



音睇。視也。今作睇。通作題。『詩』題彼脊令。

睩  
—音碌。目動曰—『王逸九思』哀世兮——。

睜  
—音靜。怒視也。『字林』名(目旁)睜。不悅視也。

詈  
—音例。恨視也。通作盻。音係。『孟子』使民盻盻然。粵諺有眼詈詈生猪蹄之說。



—音莊。窺視曰—。如在門罅—見之類。『楊子方言』—伺視也。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或從舂從見。

睺  
—呼鉤切。讀若口平聲。以斜眼注視之。半見半不見之意。所謂竊視也。『方言』半盲為—。即半見半不見。如—住佢。有監視之意。—倒佢。有窺見其隱之意。眼——。有眈眈注視之意。

嗅  
—讀若控。以鼻取氣曰—。『集韻』香仲切音控。通作臭(鼻旁)。『前漢』不—驕君之耳。

鼾  
鼾音寒。睡時鼻有聲為—。『說文』臥息也。宋太祖云。臥榻之側。豈任他人鼾睡。

齁  
—讀若具。又讀若乙。鼻鼾聲。『廣韻』—鼻息也。

齇  
—音渣。鼻發紅斑也。又名紅鼻哥。凡面有紅泡。謂之生酒—。宋前廢帝罵孝武為—奴。『魏書』王氏世—鼻。

齆  
—音甕。鼻不通為—。『埤倉』鼻病也。『字彙』鼻塞也。『埤雅』語云蛇聾虎—。  
鼼  
—音竅。鼻仰也。『王沈論』鼻翏(鼻旁)—而剌天。言鼻孔—起向天也。

擤  
—讀若生去聲。以手捻去鼻涕曰—。『篇海』呼硬切。亨上聲。手捻鼻膿也。

肫  
—音朱。面兩頰也。本音諄『說文』—面權也。即兩頰。

顴  
—音權。面兩旁骨曰—骨。『集韻』輔骨曰—。或作雚(骨旁)。通作權。『洛神賦』靨輔承權。


凹  
兩頰有微渦曰——。之應作靨。即靨輔也。『楚詞』靨輔奇牙。宜笑嫣只。俗謂人有腮過必能飲酒。故曰酒凹。



—音朶。耳輪謂之耳—。『五音類聚』—音朶。耳垂也。

耾  
—音宏上平聲。耳鳴聲也。凡耳為大聲所觸。輒作——之聲。『韻會』—耳中聲。

揞  
—音菴上聲。以手覆之曰—。『唐韻』藏也。『集韻』掩也。通作揜。手揜物也。如揜耳盜鈴之類。

翹  
—讀若竅。凡物樹起曰翹『廣韻』巨要切。尾起也。尾樹起曰尾翹。鬚樹起曰鬚翹。

綹  
—音柳。凡鬚有五撮者。曰五—長鬚。『說文』緯十縷為—。

髧  
—讀若陰。額前所垂之旒海髮也。『廣韻』音諳。髮垂也。『詩』—彼兩髦。俗謂女子額前髮為—。即髮垂之義。諳陰聲之轉。  
鬃  
—音宗。髻尾曰—『玉篇』高髻也。諺有長—大髻說。

髆  
—音博。肩曰—頭。『說文』—肩甲也。『前漢武帝紀注』晉灼曰。—許慎以為肩—字。

喉  
咽喉謂之喉嚨。以其突出類欖。故曰喉欖。



自肩至肘曰需(肉旁)。自肘至腕曰臂。臂形類藕瓜。故曰手—瓜。

肘  
俗謂手曲處為爭。應作肘『說文』肘。臂節也。『禮』可以運肘。肘音帚。爭乃帚聲之變。

抓  
—讀若爻上平聲。以指甲搔癢曰—痕。『莊子』有一狙焉。委蛇矍(犬旁) —。見巧乎王。『杜甫詩注』玉搔頭。今之—頭也。掐字見天時類。

搲  
—音蛙上聲。以手爬物也。『集韻』音蛙。手捉物也。『類篇』烏瓦切上聲。又以指甲搔曰—。如—爛口面。—損皮膚。則爪所傷也。


肋  
上音格。腋下曰—。脅肋也。『博雅』—謂之腋。『說文』肋脅骨也。粵謂腋下為——底。



—音掩。腰兩旁軟肉曰軟—『廣韻』苦簟切。腰左右虛肉處。『正字通』凡畜腰後窊處曰—窩。  


—音拐。腰骨也。粵有腰長—懶之說。『說文』—背口也。象脅肋。通作乖。乖拐一聲之轉。青蛙曰騎籬—。以腰長也。



—音篤。尾後曰—。故呼臀為—。凡尾皆曰—。如螺尾為螺—。屋尾為屋 —。巷尾為巷—『玉篇』尾下竅也。


—音比。腳之上截為大—。『說文』—股也。股—也。二字互訓。『禮』帶下無壓—。『祭統』殷人貴—。—字最古。外省呼為大腿。

  
音囊。脚囊肚之囊當作—。『說文』益州鄙言人盛諱其肥謂之—。『博雅』 —肥也。以脚肚肥。故曰—肚。



—音爭。脚板後底為—。『集韻』—足跟筋也。俗從足非。  


—讀若撐去聲。伸脚曰—。有死鶴—脚之說。本音棖。『說文』—距也。


—讀若不。以足撥之使去也。『類篇』足跋物也。『前漢』常—兩兒棄之。


—讀若怕平聲。手與足伏地也。原音白。與怕(平聲)一聲之轉『說文』 —。伏地也。『詩』誕賓匍匐。『注』兒以手行也。


—音琶。手足並行。謂之四脚—。『韓愈月蝕詩』—沙脚手鈍。


—讀若荷蘭豆之蘭。凡獸四脚行地曰—。『說文』獸足謂之—。從釆田。象其掌。音煩。


—音標。猛也。汗出猛曰—。『說文』犬走貌。從三犬。『爾雅』扶搖謂之 —。暴風從下—上也。汗出似之。


汗為衣衫所—盡曰—汗。—盡也。『說文』澌。水—也。『方言』澌盡也。 —水之說。本諸說文。—汗與—水同。『書經』惟家之—。傳云。—盡也。


—音殘。汗液之有膠黏者曰—。『倉公傳』出及—水。注云。手足液也。口水痰謂之瘕—。



—讀若鳩。『字彙』—男子陰異名。


—讀若雞。『正字通』音卑。女子陰。



—音春。赤子陰也。俗呼小孩子生殖器為—。『老子』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 —作。精之至也。  


—音姑。小孩生殖器曰脧—。腎丸曰—。『靈樞經』腰脊控—而痛。注云。 —陰丸。


如厠曰出恭。『直語補正』引劉安別傳。安既上天。坐起不恭。仙伯主者。奏安不敬。謪守都厠三年。出恭之說或本此。又明會典載。太學有出恭入敬牌。諸生如厠。必領此牌。故如厠曰出恭。


洒讀若賴。大小遺也。『廣韻』『正韻』所買切。通作灑『說文』汎也。以水洒地也。按洒當作遺。讀若拉扯之拉。遺失謂之拉。轉上聲。讀若賴。



即屎字。『說文』糞也。從草胃省。

涿
—音篤。糞溺俱稱一—。口水亦稱一—。『說文』—流下滴也。今人說清水一點為一滴。濃液一點為一涿。見『段氏說文』


—音筆。凡糞除不潔之物曰—。如—糞—擸之類。『博雅』去汁曰—。引伸凡除去皆謂之—。



—音楞上聲。身細小曰—『玉篇』力登切。身小也。平上一聲之轉。


  
本音國歷。赤體也。今作赤肋。謂赤身露肋也。

  谷
—音約下入聲。氣出於口也。『廣韻』其虐切。『說文』口上阿也。

丂  
—音古。氣不能出。謂之—氣。有—埋一泡氣之說。又云激得——聲。『說文』氣欲舒出。上礙於一也。

肚  
肚腹也。『廣韵』腹肚。讀若桃上聲。指腹言之。又讀若睹。則指胃言之。如猪—牛草—之類。

脘  
—音碗。胃所藏曰胃—。『說文』胃府也。『博雅』—脯也。『正字通』胃受水穀曰—。有上—中—下—之分。

馱  
馱音陀。懷孕曰馱胎。『玉篇』馬負曰馱。引伸凡背負亦曰馱。胎之言馱。有負義。



牙音迓。將髀擘開曰—髀。『說文』—跨步也。若瓦切。引伸為—乍之—。髀既—開。阻止去路。此—乍之義也。  
衋  
—音激。心苦惱曰心—。『廣韻』音昔。『說文』傷痛也。『書』民罔不— 傷心。

左  
情意不合。面不相向。故曰左。『南涼錄』示人以弱。計之左也。左有違反意。面左左。即面相違反也。

剜  
—音圈。挖之成圓曰—。如—眼核。—糞眼之類。『唐詩』醫得眼前創。— 卻心頭肉。『韓愈詩』有洞若神—。

鉻  
—音落。削髮曰—。『說文』剔也。『正字通』言剔去髮也。『梵書』鬚髮目—。通作落。

鬀  
—音替。俗作剃。『說文』剔髮也。大人曰髠。小兒曰—。盡及身毛曰易(髟頭)。

落  
落讀上入聲。脫牙曰落牙。如落佢棚牙。謂強脫之也。

撏  
—音潛。拔取也。『方言』取也。『集韵』摘也。

眶  
眶讀若梗平聲。眼圈曰眶。古作匡。『說文』眥目眶也。後加目作眶。

管  
毛孔謂之管。『風俗通』物貫地而芽。故謂之管。管者。貫也。



—讀若旱。毛之最幼者曰—毛。『廣雅』—謂之毫 。通作寒毛。『晉書夏統傳』聞君之言。不覺寒毛盡戴。

髥  
今人謂胡鬚為胡連鬚。胡連即胡—。『漢高帝紀』美鬚—。師古曰。在頤為鬚。在頰為—。音嚴。嚴連雙聲。

髲  
—音被。假髮為—。『儀禮注』古者或剔賤者刑者之髮。以被婦人之髻為飾。即今婦女之頭—。又謂之髢。『詩』不屑髢也。

蠃  
—通作螺。凡人十指頭作箕斗文者曰螺。『淮南子』冠無觚—之理。注云。 —讀指端—文之—。因其文旋轉類螺形也。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疾病 



瞢  
—讀若懵平聲。眼不明也。『唐韵』本空切。『說文』目不明也。俗謂之 —眼。

矇  
眼不明曰矇。『說文』童矇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詩』矇膄奏公『疏』即今青盲。又謂之眼麻茶


眵  
讀若微痴。目汁凝則目不明。故曰——『說文』—。目眵也。又曰目汁凝也。


雞  
到眼曰鬬雞眼。凡雞鬬時。其眼輒互詈視。到眼者似之。


光  
青光即青盲也。『後漢李業傳』公孫述連徵命。待以高位。皆託青盲以避世難。『墨客揮犀』楊某尚書詩。一心更願青盲了。免見高家小馬兒。

啞  
俗謂啞曰啞窒。窒讀若質。塞也。啞。不言也。與瘂同。『戰國策』豫讓吞炭為啞變其音。

吃  
吃讀若覲入聲。言語不流麗也。『說文』吃言蹇難。漢周昌口吃。對漢帝言。臣期期以為不可。謂重言也。

嚛  
—音確。凡食辛燥之物。入喉不順曰—喉。『說文』食辛—也。


—音颯。聲喉破曰喉—。『集韵』悉盍切。讀若三入聲。破聲也。

嗄  
嗄讀若沙下去聲。喉破曰——聲。又讀作沙。聲嘶曰沙聲。『玉篇』聲破也。『老子』赤子終日號而聲不—。和之至也。

嘶  
嘶音西。聲破曰聲—。『王莽傳』大聲而—。師古曰。—聲破也。通作沙。『內則』鳥麃(白旁)色而沙鳴鬱。(注)沙猶—也。

痄  
—音詐。腮腫痛也。『朱氐雜驗方』宋仁宗患—腮。道士贊寧。用赤小豆七粒為末傅之。立愈。  
泡  
泡音剖平聲。黃腫曰黃泡。『唐韵』音拋。水上浮漚也。人面黃腫如浮漚。故謂之泡。



—讀若巢。面皮有皺紋曰—。通作憔。『說文』—面焦枯小也。音潮。潮巢音之轉耳。  
皴  
皺讀若卒。皮憔曰皺。憔讀若巢。凡物搓之使憔曰皴憔。『說文』—音逡。皮細起。



—音噟入聲。食咽作聲曰打嘶—。『玉篇』嘶噎也。『廣韵』—噎聲。通作呃。

嚏  
嚏音痴。鼻噴氣也。『說文』悟解气也。『禮』民多九(鼻旁)—。『燕北錄』王太后噴嚏。近臣齊呼治夔離。猶漢呼萬歲。即今人呼大吉利市之意。

痚  
—音敲。久欬不已曰連喘。腰背相引。坐寢有聲者謂之—病。

疨  
—音蝦。喉病—氣曰牽—。或作瘕。

躽  
—音偃。胸突出曰—胸。『廣韵』身向前也。『玉篇』—體怒腹也。

駝  
背曲曰駝背。以其類槖駝之背也。謠云。少見多怪。見槖駝謂馬腫脊。『柳宗元郭槖駝傳』郭病僂。癃然伏行。有類槖駝。故鄉人號之駝。『薩都剌詩』一女淺步腰半駝。

跛  
跛。讀若蔽平聲。不能行也。手不能動曰手跛。『說文』行不正也。音頗。『篇海』足偏廢。『易』跛能履。

拐  
足不能行。以物枝之曰拐。『唐韵』手脚物枝也。八仙中有李鐵拐。其脚跛。以鐵杖持而行。故曰拐。

皸  
—音捐。脚拆也。『唐韵』音軍。『說文』足拆也。『前漢』將軍士寒。手足皸瘃。『注』凍裂也。按軍字以北音讀之皆呼作捐。



痺音秘。血不行故脚痺。『說文』濕病也。『稽康書』危坐一時。痺不得搖。

痠  
—音酸。脚—軟也。『集韵』—疼也。  

掉  
上音了。下音喬上聲。『說文』行脛相交也『六書故』今人謂筋骨弱舉足不隨為——。

癱  
癱讀若坦。四肢不仁。不能行動也。『字彙』音灘。『正字通』筋脈拘急。痲痺不仁。謂之風癱。



—音偏。半身不遂曰—枯。『說文』半枯也。『集韻』公孫綽有—枯之藥以起死者。



—音淵。骨內痛曰—痛。『廣韻』骨節疼。『集額』骨酸。『內經注』足肚酸疼也。

瘌  
—音辣。『說文』楚人謂藥毒曰痛—。『方言』凡飲藥傳藥而毒。南楚之外謂之—。今俗亦云——痛



—音域。頭痛曰——聲。『說文』—頭痛也。

顫  
顫音戰。肉動也。『廣韵』四支寒動也。又手顫腳顫。讀作震。戰震音相類。即四支寒動之意。



—音撻。皮損為—。『集韻』皮起也。—皮者即皮起。因損而起也。

臖  
—音慶。身熱也『玉篇』腫痛也。凡腫痛必發熱。引伸之。凡熱皆可謂之 —。如口—鼻—之類。故身熱謂之身—。



人疲倦曰憊。憊讀若癩。—讀若飯蓋之蓋下去聲。『集韻』—音喙。『玉篇』困極也。『方言』—極也。江東呼極為—。倦聲之轉也。通作帶彖(二字歹旁)。

痙  
—音梗。頸不能左右顧曰—頸。『說文』—強急也。『內經』諸—頸強。皆属於濕。

癭  
—音罌。頸生肉瘤曰—『說文』—。頸瘤也。『方書』—有五。肉—。筋 —。血—。氣—。石—。俱生於頸。故曰大頸—。

砭  
砭音奄。以刀種痘曰砭痘。『說文』以石剌病也。悲廉切。

罨  
—讀若鵪入聲。醫者治病有冷—溫—法。以藥敷瘡亦曰—。『廣韻』烏合切。通作音(從罒頭)。覆也



—音濃去聲。瘡潰曰—。『說文』腫血也。—痛也。俗作膿非。  


—讀若箋入聲。以手揸其膿使出也。又音止。『廣韵』手搦酒也。『玉篇』手出其汁。又讀若揸。揸止一音之轉。



—音掩。瘡愈時結痂曰—『集韻』瘍痂也。劉邕嗜食瘡痂。即瘡所結之—。

疤  
—音乸平聲。瘡愈後有痕曰—。『正字通』瘡痕曰—。或作瘢。

疿  
—音匪。熱生之小瘡曰—。『集韻』熱瘍也。『素問』汗出見濕。乃生痤 —。

瘤  
—音留。肉突起曰肉—。『說文』腫也。『玉篇』息肉也。『釋名』—流也。血流聚所生—腫也『正字通』—疣似同實異。與肉偕生為疣。病而漸生者為—『抱扑子』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以藏醜。

瘀  
—音於上聲。積血不行曰—。『說文』積血也。『楚辭』形銷鑠而—傷。

皰  
—音庖。皮膚暴起如泡也。『唐韵』音庖去聲。『說文』面生氣也。『淮南子』潰小—而發痤疽。



—音邦入聲。肉墳起也。『廣韵』音剝。墳起也。一曰皮破也。『玉篇』肉貴(肉旁)起也。

榎  
—讀若諧。本作賈(木旁)。—與諧叶聲。物澁曰—。以—之為木。皮甲粗錯。故凡物之粗澁不滑者。皆謂之—。

皵  
—讀若生下入聲。『廣韻』『正韻』並音鵲。皮皴也。又木皮甲錯也。『爾雅』大而—楸。小而—榎。『疏』樊光云。—猪皮也。謂樹皮粗也。故皮粗曰—。重而言之。曰——。

疵  
疵音資。皮膚癢病。『說文』病也。『前漢』吹毛求疵。凡生癩者曰癩疵。貓犬生癩亦曰生疵。

皯  
—音汗。肉黑白雜曰—班。『說文』面黑氣也。『列子』焦然肌色—每(黑旁)。



—音扭。肚痛曰—肚。『說文』腹中急也。音絞。『方書』穢氣感觸邪熱而發之病。  
舋  
—讀若能去聲。人被撻有痕曰—。『廣韻』『集韻』並音認。龜瓦裂痕皆曰 —。一從玉。玉破裂痕也。『揚子方言』器破未離曰—


頷  
上音林去聲。『說文』飯不飽面黃起行也。頷音嗑去聲。『說文』面黃也。人瘦弱行動不起曰——。『廣韻』——。瘦也。



—。音生上聲。瘦也。『唐韻』『集韻』並作景切。音省。瘦也。今人謂身瘦者曰瘦—。

癯  
—讀若騎。今人言瘦者曰瘦——。『廣韻』音渠。瘠也。『前漢』列仙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

鼓  
腹滿曰鼓脹。『通雅』臚脹謂腹鼓脹也。

引  
吸鴉片有嗜好曰上引。按運鹽執照曰引。鹽商納稅領受執照曰上引。言既成嗜好。與承正餉無異也。俗作癮非。

痳  
—音林。小便不通也。『說文』疝痛。『玉篇』小便難也。今謂之生沙—。

聤  
—讀若伯平聲。洗耳膿者曰臭耳膿—。『廣韻』—音庭。耳出惡水也。



—讀若爭上聲。耳聾曰生耳—。『說文』—音宰。益梁之州。謂聾為—。奏晉聽而不聞。聞而不達謂之—。徐曰。不全聾也。今謂之撞聾。撞亦—之聲變。

  
—讀若赧去聲。凡蚊咬搔之而皮膚腫癢者曰蚊—。『說文』音擔。皮剝病也。『正子通』皮膚多癢如風疾。故曰皮剝病。亦曰皮蛙。赧與—均從得聲。



大痲瘋之痲當作—。『說文』—惡氣著身。一日蝕創。正是此病。發大痲瘋者周身腐蝕。若痲風熱病。當作麻。麻木不仁。非伯牛之疾也。

跔  
—讀若渠上聲。手足凍不能伸也。天寒時血不流走。故手—脚—。『說文』 —天寒足—也。『玉篇』寒凍手足—不伸也。
 樓主| 發表於 2010-6-5 03:47:27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動作(上)


拈  
『廣韵』—指取物也。『杜甫詩』舍西柔桑葉可—。

撮  
—讀若執。一執米。即一—米也。『說文』兩指—也。『玉篇』三指取也。一執毛。一執村。—即撮字

摣  
—音渣。今作揸。手執為—。『說文』作且(手旁)。挹也。『方言』—取也。一手所執為—。如一—米。—大包之類。

攎  
—通作攞。讀若籮上聲。『唐韵』音盧。『說文』拏持也。平聲轉為上聲



畧之聲變。畧強取也。如被盜曰被人—了。不以道取曰畧。如人—得。我— 得。又—來衰。皆非其有而取之。



—音滅上入聲。手斯曰—『唐韵』『集韵』子列切。摘也。又『唐韵』資悉切。音唧。粵亦有讀作覓入聲尖音者。

捋  
—聲聯入聲。以手—高其袖也。『時詁』以指歷取曰—。本作寽。五指寽也。—衫袖亦以五指寽之。—

疈  
—音覓上入聲。以手分析其殼曰—殼。『廣韻』芳逼切。凡劈物使分析曰— 『王維詩』簞食伊何。—瓜抓棗。


—讀若煎。去皮曰—。『說文』—分枲莖皮也。『唐韻』撫刃切。『篇韻』澄知切。知煎雙聲。

斯  
用手分開謂之斯。或作撕。如撕融撕爛之類。『說文』斯析也。『詩』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呂覽』與之脯一句(肉旁)。日斯食之。  
拎  
—音匿平。持取也。如聲—來—去。畀手—之類。『玉篇』手懸捻物也。



—音楷上聲。又讀平聲。以手拈持曰—。『集韵』持也。使人拈物於己曰— 來。來讀若黎。

搦  
—音匿。用手持物曰—。如—枝筆。—包袱之類。『說文』按也。『廣韻』捉—也『錢俶小詞』金鳳欲飛遭掣—。

畀  
—音比。以物與人曰—人。向人索物曰—我。『爾雅』—賜也。『詩』彼姝者子。何以—之。『傳』—予也。

摳  
摳音溝。手提高曰—。如—袴脚。—飯碗之類。『說文』—衣升堂。謂以手於衣下舉裾也。『禮』兩手—衣去齊尺。



—音稱去聲。『說文』上舉也。『方言』拔也。出溺為拯。與拯通。又轉入聲。讀若斥。



—音甕上聲。以手推門曰—。如亂推亂—。又—跌—倒之類。『說文』—擁也。

攩  
—音黨。抵拒也。抵—凶辰惡煞者。曰—煞。喻抵拒凶惡也。『集韵』—遮遏也。

扳  
扳音蠻上平聲。手挽曰—。如—舵。—梢。—折樹枝。—翻來之類。『廣韻』挽也。引也。援也。『公羊傳』諸大夫—隱而立之。

擸  
—音獵。用手理而順之曰—。有貓兒毛要順—之說。『說文』—理持也。謂順理而持之。故曰順—

揗  
—音秦上聲。黑夜摸物曰—。『說文』—摩也。食尹切。

扔  
音詠上平聲。擲也。又讀去聲。搖也。即左—右—之—。搖搖不定曰。掉掉 —。

撒  
撒音殺。拋擲曰撒。如撒米。撤錢。撤散人馬之類。『集韻』音薩。散之也。一曰放也。如撤手。撒潑。皆散放之義。



掟音疔去聲。拋擲為—。如—石。—煲。—落地。—穿頭之類。『集韻』張梗切。揮張也。『唐韻』徒徑切。去聲。

揩  
—讀若鞋上平聲。『博雅』摩拭也。  
抹  
抹音捫入聲。揩抹也。『增韻』塗抹也。亂曰塗。長曰抹。古有東塗西抹語。粵有一手抹過之說。



—音蚊上聲。揩拭也。『唐李勉傳』居官久未嘗—飾器用車服。通作民(手旁)。抹也。『呂氏春秋』吳起民(手旁)泣。

刷  
刷音察。磨刷也。『博雅』揩磨拭也。『說文』刷刮也。『爾雅』刷清也。『注』摩刷所以為潔清。

扴  
—音頑入聲。兩物相摩擦也。『說文』刮也。訖黠切。『廣韵』揩—物也。『韓愈詩』室晏曉—『注』機柱揩—聲。

瀎  
—讀若蠻上入聲。以布揩拭為—。如—檯—几之類。『說文』—拭滅貌。『揚子方言』淨巾謂之—布。粵名—檯布。

揪  
揪音周。手執住其人為揪。『正字通』手揪也。

捽  
—讀若轉。手持人髮曰—。『說文』持頭髮也。存入聲。今轉上聲。『金日禪傳』—胡投何羅殿下。『淮南子』溺則—其髮而拯。

摷  
—音沼。手執之曰—。有人逃走。今被執住謂之—。『說文』拘擊也。凡被 —之人不免捱打。即拘擊之義。

撦  
—音奢上聲。用手裂之曰—。如—爛。—碎。—開兩邊。—開幾比之說。『唐韵』—。裂開也。『劉克莊題跋』溫李諸人。困於尋(手旁)—。

拗  
拗音拗上聲。『說文』手拉也。『增韵』折也。『尉繚子』拗矢折矛。  


—讀琴去聲。以手按之使扁也。『說文』作金(手旁)。急持也。『玉篇』巨禁切。持也。粵有搓得圓—得扁之說。言其人圓通。可方可圓也。



—音的。掣牽也。『西征賦』貫鰓—尾。—之使不能動走也。

捵  
—音年上上聲。手執為—。『集韵』他典切。手伸物也。伸之則長。故有— 長條頸之說。又—扁—緊。有用力揸住之意。

攇  
—音虔上聲。以手—頸而死之曰—死。『唐韵』虛偃切。『博雅』手約物也。

搩  
—音桀。以手抱持之也。『集韵』—手度物也。

挾  
挾音箝入聲。用腋底挾住也。『說文』俾持也。『增韵』掖也。『齊語』挾其槍刈耨。鎛『注』在掖曰挾。



—音連上聲。搬運也。有左—右—。—上—落之說。『唐韵』力展切。擔運物也。『南史』何遠為武昌太守。以錢買井水。不受錢者。—水還之。『埤雅』果嬴 —泥作房。如併竹管。



—音潛。拔毛曰—。如—毛—鬚—籌。俱抽取之意『唐韵』『集韵』—。摘物也。凡摘以手指。—亦以手指。

抌  
—音砧上聲。以拳擊之曰—。打樁曰—樁。『說文』—。深擊也。—者有出力之意。故曰深擊。

摑  
—音國。掌耳也。『唐韵』批也。又打也。  
挻  
—音先。『六書故』掌擊也。—重於批。俗謂用藤條打人亦曰—。


策讀若或上入聲。以鞭打之曰策。本音冊。與或上入聲相近而變耳。

摏  
—音宗。打擊人曰—。有用拳頭—。用鎗頭—之說。『左傳』—其喉以戈。通作從(手旁)。



—音篤。『說文』椎擊物也。如—穿窿。針—肉痛。粵語慣用—字。

扑  
扑音邦入聲。輕敲曰扑。本作攴。『說文』小擊也。『書』扑作教刑。今墊師以界尺—學生頭曰扑頭。

摼  
—音亨。打擊也。擊頭曰—頭。擊脚曰—脚。『說文』—。擣頭也。『廣韵』撞也。

撞  
撞音狀。『廣韵』突也。『國策』迫則杖戟相撞。故衝突曰衝撞。

碰  
—讀若捧去聲。撞也。此字本從手旁。俗從石旁。

摐  
—讀若鎗。遇事與人頂撞曰—。『博雅』—撞也。如說話—到硬。與頂字同義。

撟  
—讀若轎。執拗曰拗—。如—馬脚。阻止之意。『倉頡篇』止也。『前漢』 —枉遇其正。注云。正曲曰—。『荀子』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強君—君。

搰  
—音彎入聲。發掘曰—。『說文』—。掘發也。『吳語』狐埋而狐—之。俗作挖非

撚  
諂媚人曰挪撚。挪謂搓挪。柔軟之意。『說文』撚執也。『廣韵』以手撚物也。如小孩子撚公仔。撚泥沙之類。

搓  
搓音初。以手搓之使圓也。『集韵』搓挪也。『陸游詩』柳細搓難似。如搓水圓。搓紙條之類。皆用手搓圓之。  
扠  
—音釵。本作虒(手旁)。以拳—粉也。『唐韵』丑佳切。

穵  
—讀若彎入聲。手探穴也。

擔  
擔。讀若胆平聲。背曰負。肩曰擔。『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



—音鄧。擔物僅有一頭謂之—。『集韵』博雅。—負擔也。

搜  
—音守。—索也。『說文』一曰求也。『揚子方言』—畧求也。就室曰—。於道曰畧。本音收。收守—音之轉。如—身—屋。俱讀字音。

抄  
—音鈔去聲。搜索也。將衣箱搜檢曰—。『魏志』—畧諸郡。『唐韵』初教切。又音鈔。—家之抄讀平聲。



—讀若箝入聲。逼—也。故有—到實之說。『說文』—摺也。『公羊傳』使公子彭生送桓公。於其乘馬。—幹而殺之。

拶  
—音研入聲。前清刑具。以兩木研—手指也。『唐韵』姊末切。逼也。相排迫也。『韓詩』漰騰相排—。

搖  
—讀若鼈。以手—之也。—之則實者鬆矣。『說文』—動也。

摟  
—音蒟。牽引人從己曰—。『說文』—。曳聚也。『孟子』踰東家牆而—其處子。『唐韵』牽也。攬取也。

迮  
—音責。以上壓下曰—。有大石—死蟹之說。『說文』——起也。『玉篇』迫—也。『陳忠傅』鄰里比舍。共相壓—。

颭  
—音玷。輕拂之曰—。如—親。—著。—一—之類。『說文』—。風吹浪動也。前人詩有風—荷珠難暫圓句。即輕拂意。  
掉  
—音調去聲。『說文』搖也。『左傳』尾大不—。又擺臂曰—臂。拐脚曰— 脚。擲之亦曰—。俗謂擲物於地曰—落地。

幌  
—讀若吰去聲。搖頭曰—。有—頭—腦之說。本音訪。『玉篇』帷幔也。帷幔常搖擺。故搖動謂之—

縛  
—音榜。『說文』—束也。博音。博與榜一音之轉。俗作綁非。

掕  
—讀若能上去聲。以繩縛住為—。『唐韻』里甑切。『說文』止馬也。『博雅』止也。粵諺有馱手—脚。藤—瓜瓜—藤之說。

綯  
—音陶。以繩繫之曰—『爾雅』—絞也『詩』宵爾索—。又『楊方合歡詩』衣用雙絲線。寢共無縫—。

纏  
纏音賤。以繩或帶縛束曰纏。故紮脚曰纏脚。袋之用繩束之者曰纏袋。

紮  
紮音扎。凡用繩縛之曰紮。如紮脚。紮蹄紙紮之類。『廣韻』纏弓巴(弓旁)也。『類篇』纏束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10:32 , Processed in 0.0751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