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参观陈家祠,第一感觉就系壮观,单系见到屋顶极之复杂嘅雕刻。入门之后,觉得靓,唔单止屋顶,连横梁、木门、漏窗、木柱、石级、玻璃等等我见得到嘅建筑元素,都有雕刻,而且非常复杂精致。当我慢慢影低一啲我觉得靓嘅雕刻嘅时候,我发现,佢哋好精细,呢个系第三感觉。基本上每一付(唔知用付啱唔啱)雕刻都系一个古仔,而古仔嘅内容唔止岭南古仔,有好多(虽然我已经唔记得名),而且栩栩如生(呢个形容词用到烂了已经,不足以表达我嘅意思),迟啲有相摆出嚟畀大家睇。首先我想介绍吓陈家祠基本情况:
陈家祠 :系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喺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清代中叶以后,广东各县多喺广州建书院,以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又系祭祖的宗祠。该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系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坐北向南,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为五座三进、九堂六院,建筑面积ffice:smarttags" />ffice:smarttags" />6400平方米。以大门、聚贤堂和后座为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为厅堂,两边以偏间、廊庑围合;每座单体建筑以青云巷隔开,建筑间以长廊相连,由大小19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进深三进。祠堂前辟有宽阔的庭院,还有东院和后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中轴线上嘅主要建筑有头门、聚贤堂同埋后堂。头门面宽五间27.56米、进深三间14.91米。17架梁用四柱、梁架、驼峰、斗拱、雀替均刻有花卉、瓜果、人物等纹饰。头门大门上挂住「陈氏书院」 横匾,两边有石砌垫台,门前两侧立一对直径1.4米、连座高2.25米的石鼓,两扇大门上彩绘河神。大门内设四扇双面镂雕屏风。头门明间与次间梁架高10.09米,稍间梁架高9.69米,形成高低错落两个屋面,硬山顶封火册墙,屋面铺碌灰筒瓦,正梁塑花鸟、人物灰塑纹饰,砌石湾陶塑人物瓦脊,垂脊塑寿果、蝠鼠和狮子等。两侧东西厅堂面宽14.05米、进深三间11.9米,其建筑规模、装饰比头门稍次。
聚贤堂位于书院主体建筑嘅中心,堂宇轩昂,庭院宽敞。原先系陈姓族人举行春秋祭祀和议事聚会嘅地方。面宽五间27.84米、进深三间16.7米,二十一架梁六柱出前后廊,梁架、驼峰、斗拱、雀替雕刻花纹,梁架雕镂精细,后外金柱明间、次间装12扇镂雕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稍间设有花罩;堂前白石露台,宽16.84米、深5.76米,石雕塑柱以岭南佳果为装饰,栏杆嵌以铁铸嘅花卉等图幅。中进聚贤堂屋顶上嘅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 4.2米,系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
后进后堂及大厅三间原先系安放陈氏祖先牌位及祭祀嘅厅堂。中后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二十一架梁用五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各设高7米嘅木镂雕龛罩,后稍间设神龛,内设21级木阶放置神位、牌位,经过文革而家已经得返两个灵位。fficeffice" />
除中轴线主体建筑外,其他厅堂、廊庑、斋室、厢房等建筑中广泛采用咗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梁架、斗拱、驼峰、墙壁、墀头、踏道等均以梅兰菊竹、花鸟虫鱼、岭南佳果、历史典故、戏曲人物等题材为装饰内容。
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喺20世纪 20年代已受到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嘅重视,德国同日本嘅建筑艺术专著里面已有专题介绍。1959年辟建为广东民间工艺馆(后于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至今)。1980年国家拨专款再次重修。后来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系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嘅「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名列羊城新八景之一。
[ 本帖最後由 飛鳥 於 2008-6-24 00:0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