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屋,顾名思义,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所以称竹筒屋。竹筒屋还有一种叫法,那就是「商铺屋」。广州的竹筒屋产生于19世纪。当时广州工商业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内地皮开始紧张,地价上升,在这种形势下,竹筒屋这种商住屋建筑形式应运而生、成为近代广州传统住宅形式之一。普通市民和部分富裕人家都成为其居住者。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广州工商业的发展,竹筒屋或称商铺屋亦随之迅速发展。那时广州几乎所有商业比较集中的街道都大量建筑这种屋式。竹筒屋主要集中在霞飞坊、盐运西街、将军东街、将军西街一带。
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其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不等,宽不过4~5米。短者7米左右,长者达2O多米。呈长方形,排列在狭小街道两旁。
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外面为脚门(吊扇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对开的厚硬木门,具有采光、通风、保安的功能。竹筒屋很少朝外开窗,完全形成封闭式。楼上临街一面设有内阳台,阳台用木质或有图案的彩瓷筒作护栏,多为半月形。阳台既可采光通几,晾晒衣物,又可作消闲休息,观望街景,是竹筒屋惟—一处关闭底楼大门后通向外界的「空中楼阁」。最顶的楼面的图案,有各种不同的具有岭南传统风格的设计。
在19世纪后期,广州的竹筒屋仍然保持着岭南传统特色。也就是说面窄而进深大,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进深的加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看似为一层,因屋高达四五米,故常设夹层和增设楼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那时亦出现前部为单层,中、后部为二层的竹筒屋。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广州的竹筒屋也发生了变化。层数增加,出现二三层,甚至四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的梁和过梁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以混凝土代替砖木结构,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改为平顶。人称这种竹简屋为「洋楼」。
广州的竹筒屋具有低层、高密度、适于南方气候的特色。除广州以外,竹筒屋还分布于省内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以及汕头、湛江等地。原属广东省的海南岛海口市也有许多这类屋式。越南河内及东南亚一些城市也有竹筒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建工作的进步,许多竹筒屋也逐渐被拆除,改建成现代化的商住大厦。目前荔湾区西关一带仍保留一些竹筒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