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嘅係傳統字。傳統字分開「誌」同「志」﹐大陸將「誌」簡化為「志」。
臺灣《國語辭典》﹕
動詞「誌」﹕
一、記住﹑記憶。如:「永誌不忘」。新唐書.卷一.二.褚亮傳:「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目輒誌于心。」
二、記錄﹑記載。列子.楊朱:「太古之事滅矣,孰誌之哉?」聊齋志異.卷九.邵臨淄:「邑有賢宰,里無悍婦矣。誌之,以補循吏傳之所不及者。」
三、 表示。如:「誌哀」﹑「誌慶」。
動詞「志」﹕
一、記載﹑記錄。通「誌」。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變動。」
二、 牢記。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
《國語辭典》有「誌哀」﹑「誌慶」、「誌悼」﹐冇「志哀」﹑「志慶」、「志悼」。
古文有「誌哀」﹐冇「志哀」﹕
《春秋繁露.玉杯》﹕「緣此以論禮,禮之所重者在其誌。誌敬而節具,則君子予之知禮。誌和而音雅,則君子予之知樂。誌哀而居約,則君子予之知喪。」
所以﹐我點都睇唔慣「志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