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白话调查报告
fficeffice" />
汪小玲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 本次白话调查的对象是户口在南宁的南宁市民。我们根据不同的性别、民族成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选取了100 位南宁市民作为调查对象,从5个大的方面:本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语言使用情况、文字使用情况、以及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等方面对其进行面对面式询问,以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南宁说白话的市民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关键词] 南宁白话; 语言; 文字; 态度; 使用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182(2007)增20005202
调查的背景: 在二〇〇七年四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十一五」规划》颁发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发起了《广西大中城市多语状况和语言态度调查》课题的国情调查工作,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此项调研选择南宁市、桂林市、贺州市三个地点。每个城市作500人次的问卷调查。其中,南宁: 西南官话100人、白话100人、平话100人、壮族、侗族、瑶族、苗族、么佬族、毛难族等200 人。本人所在的专业承担了南宁500 人次的问卷调查工作,本人承担了南宁白话100人次的问卷调查工作。整个调查工作要求在2007年7月完成。
调查的目的: 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南宁说白话的市民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和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好本次的调查工作,并期望能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抽样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性别、民族成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选取了100 位南宁市民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①(面对面式询问)调查的时间: 2007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本次白话调查的对象是户口在南宁的南宁市民。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南宁说白话的市民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我们根据不同的性别、民族成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选取了100 位南宁市民作为调查对象, 从5 个大的方面对其进行面对面式询问: (一) 本人基本情况;(二)家庭基本情况; (三) 语言使用情况;(四) 文字使用情况;(五)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现将被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统计如下并作简要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本人基本情况
本次选取的100 名被调查对象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当, 民族成分上汉族比例是壮族的两倍多一点, 年龄上我们划分为三个年龄段: 15 岁—35 岁、36 岁—55 岁、56 岁—79岁。100 名被调查对象三个年龄段的人数比例基本上是3: 2:1。此次被调查的南宁市民大多是住在西乡塘区、兴宁区、江南区,还有少数是住在良庆区、青秀区、城北区。从出生地看,大多数是南宁本地的,有小部分人是在外地出生,后来随父母来南宁落户。从居住情况看,大部分被调查对象15周岁前住在南宁,有30%的人15周岁后离开南宁去外地做生意、打工、居住或上学。由于我们选取了南宁市明秀小学作为一个调查点,所以在文化程度、职业上看,有近一半的人是大专以上学历, 教师就有19人。同时,我们大都是在南宁市内沿街道商店、去小区、广场调查, 所以被调查对象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人也偏多,个体劳动者也占一定比例。在婚姻状况上,以已婚者偏多。
二、被调查对象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的家庭以三口之家为主,四口之家的多是南宁市郊的。而且,这100 个被调查对象的家中常住人口年龄也多集中在15-69岁之间。有33%的被调查对象本人或其家庭成员有与其它民族通婚的情况, 如汉族与壮族, 汉族与瑶族,壮族与瑶族等,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广西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和方言并存的地方。并且被调查对象对不同民族间通婚基本上都持提倡、尊重、接受的看法。
三、被调查对象语言使用情况
因为本组的调查对象是说白话的群体,所以65%的人最先学会的话都是白话,与父母亲(小时侯和现在)、妻子或丈夫(已婚的)、本民族邻居聊天、去集贸市场买东西等也多用白话。当被问及与其他人、外民族邻居交流、初次与陌生人见面、去政府部门办事、给亲人或朋友讲故事、谈论国家大事或体育比赛时持何种方言,普通话使用频率最高,白话次之。可能与国家大力宣传推行普通话的方针有关, 7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上小学时老师都用普通话授课,而且对于年代一代的父母亲来说,他们与自己的子女也大多使用普通话,他们说这样做有利于子女今后更好的发展。在整个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被调查对象基本都是多方言、语言使用者,一般都会说桂柳话、白话、平话、普通话,少数会说客家话、壮话,有1人还能用湖南话和别人交谈。另外,有两位老人在家务农,从没去过政府部门办事。
从被调查对象对所使用的方言和语言听、说的熟练程度调查时,我们看出在听方面,听白话、普通话不存在问题,近一半的人基本能听懂桂柳话, 还有过半的人听不懂客家话、壮话。在说方面,用白话、普通话交流也不存在问题,36%的人能说桂柳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说平话、客家话、壮话。另外,还有一些人由于工作、出门或生活需要学会了一些其它方言和语言, 如四川话、武汉话、湖南话、英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等。
四、被调查对象文字使用情况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调查被调查对象对壮文和汉文的使用情况。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0 名对象中只有3人会壮文。这3人能看懂壮文的书籍、报纸; 有2人能用壮文写一般文件或公文,1人只能用壮文写便条;这3人中有1人通过读书看报阅读壮文,1人通过看文件或公文阅读壮文, 还有1人则是在看电视时阅读壮文; 在用壮文写作方面,只有1人还用壮文写点便条,其他2人则不用壮文了。这说明学习壮文的人很少。在汉文使用上,97%的人都能用汉文读书看报、看懂一般文件或公文、看懂家信和便条;71%的人能用汉文写文章或其它作品、写一般文件或公文、写家信和便条;98%的人都是通过读书看报来阅读汉文;在用汉文写作方面,46%的人用汉文写文章,49%的人用汉文写文件或公文,52%的人仅用汉文写便条。这些被调查对象说现在有电话和手机,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了,所以很少用汉文写作了。
五、被调查对象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在被调查对象语言文字的学习途径、动机上,64%的人认为自己的桂柳话是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的,77%的人认为自己的白话是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的,69%的人认为自己的白话是家里人影响的,93%的人认为是在学校学会普通话的,97%的人认为是在学校学会汉文的。据了解,有很多的桂林、柳州一带的人在南宁做生意,南宁本地人为了交流方便而学会了桂柳话。
在问到和别人交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或问题,大部分人都说没有什么障碍,也没有感到不方便。他们说在交流时看对方说什么话他们就用什么话。对于工作的群体来说,他们感到周围的人说方言的少,大多说普通话;对于呆在家里的群体来说,他们感到说普通话的机会少,大多说本地话。有20% 的人担心经常说白话会影响自己的普通话水平,21% 的人感到说普通话还是没有白话方便,他们说有些意思用普通话不好表达。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或听不懂别人说普通话的人都是年龄较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普通话学习, 而是在社会交往中模仿别人学会的。
在调查语言文字的有用程度方面, 68%的人认为学习桂柳话有一些用, 36%的人认为学习壮文有一些用,89%的人认为学习白话很有用,99%的人认为学习普通话很有用,98%的人认为学习汉文很有用。同时,还有37%的人认为学习壮文没有用。在重要性方面,78%的人认为白话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88%的人认为普通话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另外,还有2人认为英语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这说明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文,人们已认识到学习普通话和汉文的重要性。
在学习桂柳话、白话的目的上,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学习桂柳话是感到更方便和工作需要,对于白话是母语的群体来说,74%的人认为学习白话是因为说白话更方便, 近半的人是出于工作需要学会白话, 因为在南宁市, 除了普通话,白话也是使用的最多的方言。前面提到在100位调查对象中,只有3 人会壮文。问到他们学习壮文的目的时,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壮族人应该学壮文。在汉文的学习目的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汉文是为了便于跟外界交往、工作外出需要以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普通话的学习目的上, 这些被调查对象都普遍认为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大部分认为说普通话谁都听得懂, 说起来更方便,而且,出门办事说普通话也更方便。在学好普通话有前途这一点上, 青年人都普遍认同,中老年人并不怎么认同。
另外,在问及壮文的发展前景上,49%的人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即可, 20%的人无法回答,19%的人希望它有很大的发展,9%的人认为应该让其自然发展,自生自灭,还有3人则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不再使用。在保护壮文的必要性方面,75%的人都认为有必要保护,15%的人无法回答,1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保护壮文的措施上,一半的人都赞同办壮语的报纸和广播,30%的人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壮语课程,14%的人建议在中小学用壮文课本,13%的人建议用壮文进行成人扫盲。对于已婚调查对象来说,53%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小学老师只用普通话授课,他们认为当地话不用教,孩子受环境影响就能学会,4人认可用普通话和当地话两种语言授课,都不认同只用当地话授课。
小结
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南宁市说白话的市民的语言文字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到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一) 家庭环境在调查的100 位南宁市说白话的市民中,他们的白话基本都是从小就会说的,这显然是受父母家庭环境的影响;(二) 居住地区的语言环境这些说白话的群体很多都会说平话、桂柳话或客家话等方言,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如果他们的周边有说平话的,出于交流需要,久而久之,他们也学会了平话;(三) 年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5—35 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使用普通话,中老年人使用白话的频率高得多;(四) 文化程度在接受调查的100名对象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近一半,他们普遍认同普通话、汉文和白话,认为壮文有保护的必要性;(五) 职业因素在接受调查的100 名对象中教师、公司职员、学生等群体认为普通话和汉文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像个体劳动者、工人等群体则认为白话、桂柳话、平话更实用一些;(六) 民族因素接受调查的群体以汉族、壮族为主,30位壮族被调查对象都认为有必要保护壮文,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壮语课程、办壮语的报纸和广播等。而作为汉族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则认为有必要保护壮文但没有必要像学习汉文那样的学习壮文。
(责任编辑: 胡春燕)
收稿日期: 2007- 10- 25
作者简介: 汪小玲(1978- ),女,安徽怀宁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2006 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
①问卷调查所用的调查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课题组设计的。
第29 卷 增刊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Vo l. 29 Supp 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c,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