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5|回復: 1

[閒話雜談] 好死還是賴活:關於近現代粵劇劇團演出形式逐漸式微的簡單探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9-2 20:35: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to be or not to be?

好死還是賴活:關於近現代粵劇劇團演出形式逐漸式微的簡單探討

1、未講式微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粵劇什麼時候最興旺?

答案是民國初期(19111937年),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一大批外國華僑回歸,伴隨著清朝的結束與民初經濟的興盛,粵劇藝術也蓬勃發展起來,最著名的就是:爭欄爭欄,開埋三十六班,領兒軒,石印板。可見當年下鄉粵劇戲班數目之多,粵劇藝術發展之盛可見一斑。鳳凰不落無寶之地,行業的暢旺自然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粵劇行當,他們在繼承先輩藝術傳統的基礎上按照當時時勢及觀眾不斷提高的要求進行藝術及市場運作方面的提升,最出名的就是所謂的「薛馬爭雄」,兩位都不是粵劇的世家,但是都為粵劇行當的傳承與發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種形勢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大批藝人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粵劇行當從此由盛轉衰。

2、粵劇從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

a、八年抗戰加三年內戰的損害無論對於民族經濟還是民族文化都是一大衝擊,由此也可以看出對外的抗侵略能力(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與對內的地域、民族協調能力對於一個民族來講實在是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b、對於內地來講是解放後,原因?很簡單,及共產黨人民民主專政政體的基本邏輯思維與戲劇藝術宗旨的相違背。對於戲劇來講,其吸引觀眾之處無非有三點:內環境,即粵劇表演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唱腔、功架等,稱為)、外環境(劇本、舞臺等)及競爭者(其他曲種、其他藝術表現形式(話劇,舞劇等)的比較優勢。

1)內環境。國共內戰造成的分治,導致一大批粵劇工作者分隔于穗港兩地不能自由流動,造成無論內地還是港澳的粵劇界,實力均打了一半折扣,間接造成現時內地粵劇界的固步自封(未能以港澳作為視窗吸收外界的優點),以及港澳粵劇界的人才式微(人口基數大總是有好處的,不過未能達到偉大領袖的願望)。

2)外環境。由於共產黨人民民主專政政體的基本邏輯思維是我既然是人民支持下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從而取得政權,那麼我的一舉一動都是合符人民要求的(現在也是這樣認為),因此,藝術界對我應該是歌功頌德,有贊無彈。但是戲劇自所以能深入民心,廣受貧苦大眾歡迎,就是因為戲劇先天性的具有通過表演來針砭時弊,通過虛擬舞臺使得老百姓發洩怨氣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說戲劇具有天然的批評性,如果要它對政府歌功頌德,那麼這種「偉光正」的宣傳手段必然導致低下階層對這種藝術的唾棄。

同時,廣大編劇也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導致產生所謂的「紅色經典」,甚至政治掛帥,南腔北調,生搬硬套某些政治正確的其他曲種的戲,比如樣板戲。此時,粵劇就形成了以北方編劇為主,本地編劇為次,甚至只是掛名的奇怪體腦顛倒的編劇手段,大量mardarin(四韻普通話)式粵語替代cantoness(九韻粵語)成為編劇的定式,內地粵劇開始政治化,平庸化,北調化,其危害影響至今。

同時,舊有的粵劇體系,如江湖十八本之類的基礎戲,懲惡揚善的傳統戲,感情細膩的生旦戲被從粵劇學校的教育課程到現實的演出中人間蒸發,觀眾觀看粵劇得不到應有的視聽享受以及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反而是受難般接受所謂憶苦思甜、偉光正的洗腦教化。觀眾自然就產生抗拒的心理。

另外,由57年開始的反右直至十年浩劫,造成一大批粵劇演藝工作者的數次劫難,造成一大批箐英的過早離開粵劇舞臺,導致粵劇藝術出現從幕前到幕後的一代斷層,粵劇的傳承被打斷。同時,某些工作者的政治投機表現亦導致社會對粵劇從業人員的鄙視態度回潮,間接影響了粵劇的聲譽,粵劇藝人也從工作者的身份回復到優伶的地位。。。。

因此,80-90年代粵劇的短暫復興只不過是劫後餘香、迴光返照,實際是粵劇藝術在內地已經是積重難返,日暮途窮。在粵劇的土壤污染未清除,深層次矛盾未解決之前,實在難望其有脫胎換骨的表現。

粵劇近代(內地篇)完結,下麵是粵劇近代(港澳篇)。

PS:近日看到粵語在某位新市長的號召之下瑟縮於寒風之中,之後又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力撐,似有星火燎原之勢,不禁要對諸位潑一盆冷水。在現行的政治制度下,既然我等對本市的摣fit人既無選擇的權力(權利),又無制衡的權力(權利),那麼現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組織多幾次市政府門口的快閃行動,展現一下市民無聲之力,使其行為有所收斂而已,實際效用如何,不在我等譁然之力,在其內部的權謀攻訐之勢也。

粵劇近代(港澳篇)

經過38個月的日占時期,香港的粵劇行業元氣大傷,和平後所謂的十大戲班齊開鑼只不過是臨時湊合撐門面的,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君不見解放初期香港還不斷有人舉家回遷內地生活,實際上真正的復興是在51年後(韓戰爆發)。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一向以來都是內地資本與人員的避難所,因此與內地具有一個反相的特徵,其表現為:內地好則香港差,內地差則香港好。解放初期由於土改及三反五反運動,香港其實並不太平,不斷有內地的特工進出香港進行相關活動(具體請參考北韓特工在日本的活動),而由於當時英國經歷二戰後元氣大傷,對內地政府一直深存懼意,害怕其收回香港,頗有朝不保夕之感,因此對此類行徑只眼開只眼閉,對口岸邊防的檢查亦相對寬鬆,一直到韓戰爆發。得到美國撐腰的不止是蔣某人,大不列顛亦是受益者。其時馬上收緊邊防檢查,同時對特工行徑進行嚴厲打擊,方始維護了香港的和諧穩定(對比現在,是不是很有諷刺意味)。此後,粵劇在港澳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十年黃金期(51-61

相比於內地的側重幕前演員,淡化幕後編導(表現為專有名詞「集體創作」,當年內地很多劇本在作者欄那裏都是這樣標的)不同,香港的粵劇明顯呈現出編演齊頭並進的局面,甚至編的地位還高於演的地位,原因很簡單:當年香港粵劇行業內好的演員人才濟濟,但是好的編劇就只有一位:一代名編劇家唐滌生先生。唐生妙筆生花的能力大家可以參閱相關史料,但是,有一點是很遺憾的,香港的粵劇行當是成也滌生,敗也滌生,唐生的編劇能力太過高明,其編撰的劇碼無論是古典的雜劇改編還是新的現代故事,都做到曲文流暢,詞藻清麗,後期的巨作更臻至全劇無閑場的巔峰之境,至今尚且無人能及。但其編撰手法未能在其在生之時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理論體系,亦未能設座授徒。觀眾(甚至粵劇演員)在普遍接受唐氏的高級文化後對其他編劇的劇本不屑一顧,導致其死後(59年)2年內,當其作品完成電影拍攝後,香港的粵劇進入了極度低潮期。隨著名編劇的夭亡及名伶的退隱,梨園就如同股市在沖頂之後產生快速的下落趨勢,整個行業不敵其他競爭者對觀眾資源的的強烈爭搶,同時整個社會轉型向西方文明學習,導致粵劇從燈光下的主角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配角,只有在傳統盛行的邊遠地區(如新界、離島等)通過神功戲的形式保留一席之地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人們文化水準的不斷提高,其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深化,藝術在這方面有明顯的輪動效應。

發表於 2010-9-3 16:4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 neshgb


聽聞舊時甚多人以大戲宣傳一啲對抗活動,故此甚多官方人打擊大戲

唉,而家啲人對乜野都要高檔,見大戲樂器唔中唔西唱腔唔南唔北就當正佢係低俗

而家啲人連「國樂」都唔聽,重講乜野睇大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11:40 , Processed in 0.0614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