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Ψ丹尼王子

[八卦時聞籮] 香港最慘烈塌樓!!!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31-1-2010

《東方日報》

揪冧樓元兇


土瓜灣「冧樓」災難,消防員昨晨完成廿一小時搜救行動,在災場共尋獲四具屍體,當局已核實兩男兩女死者均為住客,同時展開追查「冧樓」元兇的蒐證行動。消息稱,事發時有數名工人在唐樓後巷清拆僭建物,逃出現場後即玩失蹤,警方重案組正抽絲剝繭搜尋各人下落,昨邀請包括判頭在內的兩男一女助查,但有人否認曾拆卸主力牆或結構支柱,而屋宇署亦取走磚石樣本化驗及尋找目擊者調查肇因。



重案組探員與鑑證人員,在塌樓現場蒐證。 (鍾健國攝)


整幢坍塌的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五層高唐樓現場,消防員經通宵挖掘,昨晨六時四十一分挖掘出一名女子的遺體,至十時許清理現場,證實再無失蹤者,結束搜救行動。另一方面,在冧樓奪四命慘劇後,屋宇署人員展開全港檢驗舊樓大行動「補鑊」,同時派人到現場循三個方向調查肇因,包括檢查結構、取走殘垣樣本化驗及找目擊者蒐集資料。據悉,案件會交由死因庭進行研訊,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亦展開全方位調查,試圖揭開事件真相。



通宵搜救
大批消防員冒生命危險,通宵在廢墟中搜尋被活埋居民。 (張曉楠攝)



疑拆僭建工人逃出玩失蹤

昨晨十一時許,廿多名重案組探員及鑑證科人員,返回現場勘察,並用攝錄機拍下廢墟的細節,又到附近大廈尋找目擊者。消息稱,由於事關四條人命,警方出動百多名人員參與調查,其中兩隊負責為肇事及外圍大廈的住客及街坊錄取口供,以了解樓宇近日的結構及地下空置店舖進行工程的情況,另一隊人員再結合消防處及屋宇署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餘下兩隊則跟進死因及現場指揮工作。

消息指,警方的調查方向有多方面,包括唐樓結構是否早已出現問題,如長期滲漏影響結構安全,最終可能因一些事故,導致整座大廈倒塌。但是,由於不能排除有人在現場清拆僭建物時,觸及到唐樓主力牆或結構支柱,故在場的工人亦成為調查關鍵。現場消息稱,事發時有目擊者見到六、七名裝修工人由空置的地舖逃出,警方在尋找他們時,卻發現有人玩「失蹤」,並關掉電話。




昨日:完成清理
五層高唐樓坍塌現場,昨經清理後,仍抹不掉居民的陰影。 (李少雄攝)




前日:堆積如山
唐樓前日倒塌,十秒間變成大堆瓦礫。




工人加固危樓前,在現場拜祭求安心。


住客曾投訴   地產舖女冬凸停業

經過追查,警方昨成功聯絡到兩男一女,包括一名裝修判頭及一名工人,女子則是其中一人的妻子,三人昨被邀請協助調查,但有人否認曾拆卸主力牆或結構支柱。警方發言人昨晚表示,案件仍在調查中,暫沒有人被捕。

另外,有地產代理透露,肇事唐樓的租務由附近一間地產舖包辦,女東主在此經營十多年,事前曾有租客投訴住所有問題,但該女東主昨晨突鎖閘及暫停營業,並拒回應事件。據悉,事發時正在裝修工程的舖位,前身是成衣店,舖位交吉廿多天,近日才有工人開工。

另一方面,由於肇事大廈旁的樓宇仍有傾斜及塌下危機,屋宇署派員運送大型工字鐵到場,對毗鄰唐樓作臨時鞏固工程,確保樓宇結構安全。




地產舖女東主昨晨鎖閘離去。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131/00174_001.html  (有片)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1-31 23:28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10:54 | 顯示全部樓層
350消防冒死搜救

【本報訊】經歷一場「冧樓」災難後,馬頭圍道頓成人間煉獄,消防處總動員三百五十人拯救,更出動王牌隊伍「坍塌搜救專隊」,帶備大批先進儀器,爭分奪秒以人手及機器並用進行挖掘,最終在瓦礫中尋回四具屍體。消防處坦言搜救工作面對很大困難,因毗連舊樓搖搖欲墜,期間更有冷氣機從高處墮下,在場的消防員冒死挖掘及上樓疏散居民,期間更遇上住客拒絕離去及通道封閉,增加救人難度。

消防處九龍南分區指揮官官岳忠昨晨總結搜救行動時指,事件CCP出動三百五十人,四十三輛消防車及十八輛救護車,前日下午一時四十三分收到通知,至昨晨十時廿三分停止,約廿一小時搜救。消防員更出動去年十一月成立的「坍塌搜救專隊」,該隊成員曾參與四川大地震救災行動,均是特別拯救小隊精英,並使用生命探測儀器、聲納探測器及視像鏡頭搜救,每當發現生命迹象,即轉用小型機械及人手挖掘。

上樓疏散   住客拒離去

官續稱,消防員剛抵達時,毗連危樓亦搖搖欲墜,不時有冷氣機等雜物跌落街,加上災場布滿石屎及鋼筋,雖然危樓隨時倒塌,但在場的消防員均冒着生命危險挖掘。此外,上樓疏散居民,期間有住客不願離去,亦有消防員從後樓梯上樓搜救被困人士,惟通道被磚頭封死,需架起雲梯救出被困危樓的一對男女。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26:40 | 顯示全部樓層
副學士家中苦讀遇橫禍

冧樓災難中最年輕死者為一名勤奮副學士,每日在家苦讀,準備再戰高考圓大學夢,惜天意弄人,當他在家中專注溫書時,不察大禍臨頭,結果大廈十秒間「粉身碎骨」,青年被活埋慘死,其相依為命母親在災場驚聞噩耗,難抵喪子悲痛,一度不適送院。

慘劇中最年輕死者童慶濤(廿歲),與母親同住上址,其他親戚全在內地。阿濤為品學兼優好學生,中學時入讀油麻地天主教新民書院,熱愛生物科、打籃球及踢足球。阿濤立志升讀大學,修讀心理學,故讀書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其姓鍾好友網上憶述﹕「他的認真程度確實值得同儕學習,正當同學都紛紛放學回家之後,卻只有阿濤一個獨自留校溫習至晚上。」




第一名死者:姓盧女子 46歲
被挖出時間:14:51(29/1)
所居層數:3樓




消防員前日下午救出姓盧女子,送院時奄奄一息。




第二名死者:姓蔡男子 40歲
被挖出時間:19:12(29/1)
所居層數:2樓




四十歲姓蔡男死者繼子指事發時其父剛調假在家午睡。




姓蔡死者的媳婦及孫兒死裏逃生。 (鍾建國攝)


高考失手   自修再戰

阿濤寫字端正,寫得一手秀麗楷書和行書,在校曾奪得硬筆書法比賽高級組冠軍,但其老師擔心其寫字太慢,在公開考試中較輸蝕,幸他不負所望,成功升上預科,惟高考卻滑鐵盧,只能升讀理商科副學士。不過,他雄心不減,自修備戰高考,以圓大學夢。




第三名死者:童慶濤 20歲
被挖出時間:22:40(29/1)
所居層數:4樓



去年,他於一間茶室做暑假工,幫補家計,其後每日在家發憤讀書,屢向朋友借高考試題影印練習。事發時,阿濤母已上班,他如常在家溫習,非常專注,當大廈坍塌時疑未及走避,活生生埋葬瓦礫內死亡。消息稱,阿濤母驚聞噩耗後,歇斯底里地嚎哭,需送院檢查。她事後在尖沙咀一佛堂,為愛子設立靈位,昨晚七時起,約四十多名死者生前師生好友到來拜祭。

曾教過阿濤的虞老師稱,他是阿濤的中文課老師,亦酷愛書法,阿濤經常把其作品給他點評,虞稱讚﹕「喺香港同年紀中,好少人寫字咁秀麗端正。」另一名傅老師指,阿濤為中文學會副會長,待人有禮,令她印象深刻。她續稱,死者樂於助人,與同學合作做專題報告,通常由他一人完成,但總是聲稱與同學一起完成。




死者童慶濤的親友悲痛欲絕。





死者童慶濤生前好友昨到尖沙咀佛堂拜祭。




傅老師(左)指阿濤生前樂於助人,待人有禮,對事件深表難過。 (張學儀攝)


網上群組   留言滿瀉

阿濤同窗得悉噩耗之後,在網上成立組群悼念他,一日內已經有近二百人留言。有女友人網上哀悼﹕「真的很想繼續跟你聊天、打球、打邊爐、行山、游水。」另一人亦寫道﹕「他不但成績優異,而且對感情非常專一,我仍然記得阿濤與女友分手之後,他向我哭訴,泣不成聲。」

此外,姓李女死者證實為一名藝名「辣妹」的鳳姐,租住三樓一單位接客,據悉,她生前曾向朋友透露,希望農曆新年後搬走,惟前日卻慘被瓦礫活埋。至於姓盧女死者,有指剛搬至上址與女兒同住,原打算短住數日,豈料飛來橫禍,無辜枉死。而四十歲姓蔡男死者,平日逢周四休假,本周剛巧調假至周五,在家中午睡時意外喪生。




第四名死者:姓李女子 37歲
被挖出時間:06:41(30/1)
所居層數:3樓




一名男子(左)在現場傷心落淚。 (曾昭安攝)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1-31 23:34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40:01 | 顯示全部樓層
死者家屬獲發七萬撫恤

【本報訊】土瓜灣塌樓災難令數十個家庭無家可歸,社會各界紛紛向受影響災民伸出援手,其中樂善堂分別向每名死者家屬發放最高五萬元撫恤金,以及向每戶受影響居民發放五千元現金支票,香港中華總商會亦向每名死者家屬發放兩萬元撫恤金。民政事務總署昨透過華人慈善基金向每戶受影響居民發放一千元救濟金。

昨日截至下午六時,共有廿三名居民登記入住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及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政府亦繼續為災民提供毛氈及膳食,同時分別為嬰兒、長者,安排奶粉及稀粥。樂善堂及中華總商會分別向災民撥出緊急善款,死者家屬目前已獲至少合共七萬元的撫恤金,以解燃眉之急。

租酒店供暫住

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王國強昨聯同廿多名區議員探望受影響居民,他稱,眾議員間共籌得四萬元,將向每名死者家屬發放一萬元撫恤金應急,另已租下酒店房間,讓部分人暫住兩、三日。九龍城區議會稍後將與政府部門開會,商討安置居民問題。

香港紅十字會賑災部副主席劉冰表示,事發後已派出十八名義工及提供足夠二百人使用的大批物資到場,由於部分人士情緒仍然激動,故需進行心理輔導。有部分長期病患者,因在疏散時無帶同藥物逃生,會方昨安排他們找醫生處方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43:06 | 顯示全部樓層
還有兩鳳姐未能聯絡

【本報訊】最少有三名鳳姐在坍塌舊樓內營業,除了其中一人證實在塌樓慘劇中遇難,其餘兩人仍芳蹤杳然,性工作者關注組織紫藤昨仍未能與她們聯繫上。紫藤慨嘆道,願意出租予姐姐仔作鳳樓的單位不多,故即使明知危險,姐姐仔亦只能冒險,集中在日久失修的舊樓內捱貴租擔風險開業。



坍塌的大樓殘壁上仍貼有一張曾貼在鳳樓內的海報。 (資料圖片)


套房月租要萬元

紫藤發言人吳雅珊透露,根據資料顯示,塌樓現場有三名鳳姐營業,紫藤有三人聯絡之法,但歷經逾一日,仍無法與任何一人取得聯絡,亦不知三人有否家人,已拜託三人的姊妹及同鄉等試圖聯繫她們,惟至昨午仍「完全冇結果」。至於慘劇其中一名女死者姓李,與當中一名鳳姐相同,紫藤昨午按手頭上資料仍不能確定兩者是同一人,會繼續設法了解。

吳雅珊稱,內地以至其他地方的性工作者能營業開工的地點不多,若在私人樓宇會被指擾民,大廈有電閘亦不方便客人出入,姐姐仔不會選擇,因此一樓一鳳多集中在舊式唐樓,一來鳳姐行動較自由,且多是一梯兩伙、戶數較少,對其他住戶構成之不便較少。

她坦言,即使舊唐樓居住環境及衞生較差,但願意將單位租予鳳姐的業主不多,在選擇不多下,鳳姐惟有聚於唐樓開業,業主甚至因而「叫價叫高啲」且可一直加租,一、兩百呎的套房月租已要八千至一萬元,更不包水電。而近一年經濟欠佳,嫖客唔肯使錢但入行人數增加,加上警方掃場掃得勁,姐姐仔做生意非常困難,她們明知單位日久失修有潛在危機,亦根本無錢維修、改善環境及搬離。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46:05 | 顯示全部樓層
嫌項目無錢賺市建局唔吼

【本報訊】灰飛煙滅的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座建於一九五五年,屬於樑柱框架式結構,而整幢樓由一間公司持有,早在八三年起已收到當局清拆令或修葺令。據了解,馬頭圍道四十五號一列舊樓已有地產商進場收購打算重建,故市區重建局未有列作重建項目。

八度接修葺令

土地登記冊資料顯示,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座分別在一九八三年、二○○五年、二○○六年及去年,先後八次收到當局的清拆令或修葺令。在九一年,喜事佳有限公司以六百五十萬元購入整幢樓,該公司董事為翟愛聯,本報昨日到翟位於何文田窩打老道的住所,但找不到翟回應塌樓事件。市場消息指翟愛聯近年曾放售該幢樓,叫價約三千萬元。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副主席何鉅業說,樑柱框架式結構的柱身厚度與牆身厚度差不多,加上批盪之後,看起來分別不大,只是柱身由石屎混凝土組成,而牆身則由磚砌成。

早在土地發展公司年代,當局已有調查紅磡及土瓜灣一帶舊樓,但至今在該區的重建項目寥寥無幾,市建局一直被詬病只進行有利可圖的項目,而非優先處理真正殘破的舊樓。

前土發總裁、立法會議員石禮謙說,他不記得肇事樓宇是否當年土發認為有需要拆卸重建,但認為市建局不應只做有錢賺的項目,亦要照顧其他利潤較低的舊樓。石禮謙說:「強制拍賣舊樓重建的門檻降低後,可望加快私人進行舊樓重建,若只由市建局做,恐怕要等到天光。」




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一至四樓圖則。
 樓主| 發表於 2010-1-31 23:51:03 | 顯示全部樓層
一氈度寒夜災民控訴

「只派得一張氈,自己只着兩件衫,想要多張毛巾都冇,成晚都覺得凍!」受影響災民前日被安排入住聖匠堂,但卻未能暫時安定下來,有災民投訴,會堂內生活設施不足,禦寒被褥不夠,更不知何日才能返回家中收拾等,均令他們大感不滿。有人更指一度被當作人球,怒斥當局安排不善。



災民前晚起陸續向有關部門登記。


入住聖匠堂社區中心的災民徐先生表示,他居住塌樓毗鄰,昨晨零時返家,想上樓查看,但他聲稱警員以極差的態度大聲驅趕他,最後他到了聖匠堂暫住,但僅得一張氈,想多取條毛巾亦不成,凍得整晚無法入睡,無奈現時有家歸不得,「都冇辦法啦,唔通瞓街咩!」

淪為人球怨聲四起

另一位災民陳太則激動指摘當局未有妥善安排,「我們45號」的居民無家可歸,政府想安排我們去油麻地的社區中心,然後又說去石籬暫住,之後一點都不知,將我們當人球!」陳先生說:「都幫唔到我!」

與丈夫居於馬頭圍道45G天台單位的楊小姐表示,雖然事發時及時跑落樓避過一劫,她仍需暫居聖匠堂,未知日後如何打算。「過年前先發生啲咁嘅事真係好唔開心,好彩逃過一劫,但係尋晚成晚都瞓唔到。」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到聖匠堂探望災民後表示,民政事務局與民政事務總署已做了大量協調工作,經與房屋署聯絡後,將會安排石籬的中轉屋讓入住聖匠堂的災民暫住,並會提供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設施,如被鋪、雪櫃、熱水爐等,希望爭取於明日入住石籬的中轉屋。

曾德成稱,前晚已發放一些基本需要的現金予災民,亦收到不少慈善團體表示願意提供一些善款資助災民,樂善堂亦已發放救濟金。現時有些災民暫住親戚朋友家,住聖匠堂社區中心的災民則有二十七人,因為經常有人離開,亦有人折返,數字正在統計中、是浮動的,但中轉屋的安排足夠給予全部災民。




紅十字會人員送來衣服及毛氈等物資。 (麥潤田攝)


情緒不穩接受輔導

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副主管劉冰表示,事發後派出十八名義工到場支援,並帶備日用品,包括毛巾、鬚刨及牙刷等,足夠二百人用,部分災民情緒不穩,感到傷心。義工中有輔導組人員安慰災民,經輔導後,昨日部分災民如常上班。

另外,有三名老災民因患長期病需服藥,但是藥物留在住所內,故經已通知社署安排送他們到診所看醫生配藥。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1-31 23:55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12:10 | 顯示全部樓層
鄰樓裂痕處處居民大逃亡

【本報訊】塌樓現場相連的部分樓宇昨已解封,有不少居民上樓查看居所狀況,發現裂痕處處,觸目驚心。有居民透露,以往已發現樓宇有結構問題,但未聞政府有切實要求業主驗樓及維修。事發後大批居民恐住危樓,紛紛執拾細軟離開,出現「逃亡潮」。



坍塌樓宇毗鄰的危樓外牆塌下,內裏仍滿布災民的家居物品。 (吳子生攝)


修葺令未見執行

據記者所見,昨日解封的唐樓殘舊不堪,樓梯及天花亦發現石屎剝落露出鋼筋。有居民指,政府聲稱過去有對大廈發修葺令,但大廈的殘舊及僭建情況仍未改善,可見政府並無認真要求業主執行。毗鄰塌樓的45C張貼屋宇署通告要求修葺,詎料不足十日已成為危樓。

不少住戶返回解封單位均大嚇一跳。其中43J的盧小姐稱,天花出現了兩條更大的裂痕,一條長四呎,另一條長兩呎,地面亦傾斜,極度擔心會塌下來,業主問她是否繼續租住,惟她已決定即日搬走。

居住45D的林先生稱,返回單位後赫見橫樑有的幼裂紋變成大裂紋,睡房的天花亦出現多條裂紋,他十分擔心,但家境並非富有,只好硬着頭皮暫住。租住45A的獨居長者張婆婆稱,最近赫然發現單位內天花橫樑出現一道道裂縫,去年雨季時單位內滲滿雨水,恍如一個魚塘,惟靠綜援維生的她無錢搬走。

身兼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秘書的43H住戶李小姐指,事發後她曾與其他業主開會商討樓宇問題,樓宇單位早已有裂痕及露鋼筋,去年十一月申請參加屋宇署樓宇更新大行動計劃,現決定加快進度。




有居民在樓宇解封後收拾細軟離開。 (林少權攝)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2-1 00:15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印裔翁失機票證件返鄉受阻

【本報訊】居於仍未解封的45H四樓一個印度裔家庭,在事件中不但要愁對家園被毀,其中,年老祖父返鄉探望重病妻子的行程,亦恐受阻,因其證件機票全遺失「廢墟」內。有關當局則表示,已聯絡印度駐港領事館協助。

該個五口之家,事發時,父親外出工作,母親恰巧因事要往女兒的學校,而分別在牛頭角閩僑小學讀小二及小六的兩名孫女則正在上課,只有六十四歲的祖父在家,幸獲鄰居協助平安逃離現場,他憶述,事發時他由警員破門救出,匆忙得連假牙也來不及取走。

一家五口現暫住聖匠堂社區中心。兩孫女的姓鄧老師昨探望後表示,兩女童情緒不穩,感到不開心及不想進食,幸經安慰後已稍有好轉。

雖然一家人慶幸無恙,但對突然無可家歸,感到徬徨,而祖父原本打算日內返鄉探望重病的妻子,但因證件機票均留在倒塌的住所內,無法如期成行,更添擔憂,他們已向政府求助,希望能盡快補回證件。




印度籍六十四歲男子(右)希望盡快補回證件返鄉探妻。


巴漢望取回珍貴舊照

與妻子及一對子女,居於馬頭圍道45G一樓的巴基斯坦籍漢Ahmad Ashfaq(三十五歲),雖然家無長物,但不少珍貴的舊照都遺在家中,希望能取回,不致失去美好回憶。事發時,只有他一人在家,他憶述稱:「當時成間屋突然好震,好似地震咁,維持咗半分鐘,我即刻衝落街,轉頭就見到幢樓冧咗!」他所住的單位幸未被毀,但已成危樓無法居住,現時一家四口暫居社區會堂。

來港已有十七年的他原本是建築工人,但現時失業而靠綜援過活,因此家中並無貴重物品,但夫妻的結婚照片、子女的童年照等珍貴相片,全部仍遺在家中,他希望未有受損,日後能取回。他稱社區會堂提供的物資尚算充足,但他們提供的中式食物則不太合胃口,他又對塌樓仍存陰影,前晚未能安眠。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愛犬困災場狗主憂心忡忡

【本報訊】慘劇現場的搜救工作已停止,但部分狗主卻因仍未尋回愛犬而憂心忡忡。居住塌樓毗鄰仍未解封樓宇一樓單位的余小姐,租住單位僅兩星期,事發時,余小姐因上班避過一劫,但她飼養了一年多的小花狗,卻留在家中,她相信小狗仍被困在內,故昨日想返回單位拯救愛犬,惟現場人員鑑於樓宇有危險,不准她進入,連她的母親亦被擋在大廈外,她大感無奈。



余小姐要求上樓取回狗隻被拒。 (陳展鴻攝)


另一名婦人,昨則為獨居上址另一個未解封單位的女兒,返回現場尋找失蹤一歲狗女「阿花」,她表示,慶幸女兒在事發時並不在家,未有受傷,但女兒對未能尋回愛犬仍耿耿於懷,女兒因無暇到場,她遂代女尋狗,但亦被阻攔無法入內。婦人又稱,女兒以月租二千元租住上址,但由於上址樓宇殘舊,她當時亦曾阻止,不料附近樓宇竟會倒塌,她將會着女兒搬走,以策安全。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3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即驗4000舊樓政府補鑊

這宗本港歷來最嚴重塌樓事故,觸發社會關注高齡樓宇的結構安全,港府急忙補鑊,明日起巡查全港四千幢有五十年樓齡以上的樓宇結構安全,爭取一個月內完成巡查,如發現樓宇有即時倒塌危險,會立即要求屋宇署承辦商維修及加固。當局又研究是否可縮短現時強制驗樓、驗窗的立法時間表。不過,有立法會議員狠批當局推出強制驗樓是驗得太遲,拖得太長。



林鄭月娥(右二)表示會爭取在一個月內完成巡查全港樓齡超過五十年的樓宇。 (何天成攝)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午再到塌樓現場視察,聽取屋宇署人員匯報最新情況,並對事件中死傷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據現場消息透露,屋宇署經初步調查顯示,倒塌樓宇上有僭建物。

林鄭月娥表示,屋宇署將成立四十支包括屋宇測量師、結構工程師及有關技術人員的隊伍,明日開始分區同步巡查全港四千幢樓齡超過五十年樓宇的結構安全,爭取一個月內完成巡查,即每日要巡查一百四十多幢,每隊每日至少巡查三幢樓宇。而該等樓宇之建築方法均很類似,都是有使用鋼筋及混凝土。

她續指,在巡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樓宇有即時倒塌的危險,當局會動員屋宇署的承建商進行維修及鞏固工程;若無即時倒塌危險但需要進行維修的樓宇,當局會按法例發出法定維修令,如果業主在維修上有經濟困難,港府會積極考慮將他們納入「樓宇更新行動」的第二類別。

另外,當局原預定用九個月完成審視強制驗樓及驗窗的主體法例,再用九個月時間完成相關配套工作,事發後當局會研究可否濃縮有關立法時間表,並稍後會向立法會交代。




附近大廈外牆石屎嚴重剝落。 (陳展鴻攝)


唔死人唔做嘢   議員狠批

對於港府「唔出事唔做嘢」,立法會工程界議員何鍾泰批評,政府在推行強制驗樓措施上一拖再拖,「做得太慢、太耐」,他指早於多年前,業界已提出檢驗全港舊樓,但「經歷四個(屋宇署)署長,依家先話遞條草案過嚟(立法會),搞得嚟都要一、兩年先完成立法」,炮轟政府把時間拖得太長。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巿規劃界議員劉秀成亦稱,強制驗樓「一早要做」,他批評屋宇署以清拆僭建物計劃即將完成而分批裁減七百個合約員工職位,做法太短視,「驗樓唔係淨係用肉眼睇,要驗埋石屎同其他結構,要好多人手」,他認為署方應繼續聘用該批員工應付大增的工作量。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37:1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環銅鑼灣唐樓內傷嚴重

【本報訊】土瓜灣馬頭圍道塌樓慘劇,敲響室內裝修及小型工程無王管的警鐘。有工程師估計,今次塌樓事故原因或與在地舖裝修的工人無意中打斷部分主要樑柱有關,而環顧近年如中環蘇豪區、銅鑼灣時代廣場一帶,均有不少同類唐樓內籠被「大變身」,活化為潮流商舖食肆,同樣金玉其外「內傷嚴重」,隨時成為塌樓翻版,促請政府盡快加強監管裝修工程。

工程師學會副會長朱沛坤昨指,出事樓宇建於五十年代,主要靠多條樑柱支撐,恰巧地舖正進行內部裝修工程,可能因裝修工人打斷部分主樑柱令樓宇倒塌,「裝修工人始終唔係專業工程師,可能唔識分邊度係主力牆,唔覺意打斷咗就冧樓!」他強調:「就算係舊樓,你唔郁佢佢唔會無喇喇自己冧。」

裝修工程「無王管」

朱沛坤形容現時裝修工程可謂「無王管」,「香港啲樓面積咁細,個個都話要拆牆,又唔知係咪結構牆,好容易出事」,他特別指出,在中環蘇豪區、銅鑼灣時代廣場一帶的「活化」唐樓情況尤為嚴重,因位處旺區,不少業主翻新單位內部成商舖食肆,卻隱藏危機。他說:「啲單位內籠變晒,今次拆呢度,下次拆嗰度,拆吓拆吓就面目全非」,故促請政府盡快監管裝修工程,若工程有結構性改動,需由專業工程師勘察,並向政府提交資料。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副主席何鉅業亦稱,事件反映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十分重要,過往公眾不重視監管室內工程,但裝修時或損毀樓宇結構,學會將教育公眾,工程承建商質素也要監管。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39:46 | 顯示全部樓層
立會擬周三辯論冧樓事件

【本報訊】土瓜灣馬頭圍道舊樓坍塌震驚全城,立法會議員譚耀宗準備於本星期三立法會會議上要求休會辯論事件,讓議員能向港府提出關注及建議。譚耀宗亦建議港府於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撥出足夠資源,解決舊樓維修及保養問題。九龍城區議會明日亦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區內舊樓問題及塌樓的善後工作。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表示,港府現時首要做好現場的善後工作,照顧喪失家園的居民,亦要做好各區同樓齡樓宇勘察工作;但他認為市民不能單靠港府勘察,呼籲業主及樓宇使用者為了自己及鄰居的安全,均須加倍重視樓宇的結構保養。

他指,現時很多人都對樓宇裝修不清楚,不重視樓宇結構安全,時有削薄屋樑及在承力牆打洞情況,甚至有人將住宅改裝成貨倉。

議員倡推「小區專業管理」

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批評政府強制驗窗和驗樓等措施,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未能針對舊唐樓缺乏管理的問題。他建議政府推行「小區專業管理」,由民政事務局委託非牟利機構為管理人,代表小業主聘請專業管理公司負責管理、清潔、保安、檢驗和維修等工作,而非牟利機構則負責組織區內小業主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並進行培訓,待委員會成熟後,即取代機構的角色。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131/00176_013.html  (有片)
 樓主| 發表於 2010-2-1 00:42:03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ZzddFGF-S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zF95OAde-c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10-2-1 15:42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7 02:41 , Processed in 0.1050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