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推愛國教材 家長憂洗腦 大聲說「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 (明報)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如果外國人誤會你是『日本人』,你的感受是怎樣?」若你選答「感到光榮」,便反映你的國民身分認同感不足夠,「要多點認識和檢討」。上述心理測驗題目,是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製作,測試學生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感,有家長認同香港回歸祖國後,學生應接受國民教育,但反對把「愛國」反覆掛在口邊,以及洗腦式的教育。
教導尊敬國旗 為國貢獻
政府近年不斷增撥資源推廣國民教育,希望提升新生世代的國民身分認同感,增強他們的愛國心。教育城近年在國慶期間均會設置國慶專版,提供新中國成立背景、中國地理環境、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意義等資料,又有教導學生當升旗手的教材,教導學生時刻尊敬國旗,並應裝備自己,將來為國家作出貢獻。
當中又有一套供初小學生用的「我學會了國歌」教材,提議教師播放國歌,教導國歌的象徵意義,並提議進行「中華好兒女」的「測試」,內容包括「請聽教師播放的歌曲,當你聽到祖國的國歌後,請立即站立,以尊敬的態度跟著誦唱,聽後請坐下」。另要大聲說出「你是哪個國家的國民」、「兩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如學生認同「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這說話,便要大聲說出。教師完成活動後,要與學生分享感受,並作出「做好中華兒女第一步,也要認同(愛)自己中國人的身分」的總結,即要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欣賞自己的國歌等。
教材又設有問答比賽題目,問及中國現時人口、中國首都等,其中一題是「以下哪一個名稱不能代表『中國人』?」可選擇答案分別是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和草根階層,而問題的答案是草根階層。
被誤認日本人「感光榮?」
完成「我學會了國歌」的活動後,教材提議教師可選擇其他教材,如「我觀看升旗禮」和「與外國人傾談」等。後者是初中教材,當中設有一個心理測驗(見表),以3條簡單問題測試學生對中國的認同和中國文化的認識,分數愈高代表認同感愈不足,例如學生被外國人誤會是日本人會感到光榮,與外國人一起會感到大家身分地位不同,那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感便是不足夠,要多點認識和檢討。教材也指出,該心理測驗只是粗略測試,重點只是為引起學生了解自己的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