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人都知一簡字部分是出自古代民間異體字或草書嘅寫法,但唔系「字字都有出處」
目前簡體字的弊端是多字合一字,字義混亂,破壞造字結構,甚至新造一個字代替原字
「頭髮」「發達」皆為「发」,「團結」「飯糰」皆為「团」
「山谷」「穀物」皆為「谷」,「皇后」「以後」皆為「后」
「兄台(一般作地名用)」「舞臺」「檯燈」「颱風」皆為「台」
你可以想象:「廣東」「冬天」皆為「冬」,「雞蛋」「元旦」皆為「旦」
「幫助」「邦國」皆為「邦」,「籬笆」「糍粑」皆為「巴」
「蒙古」「朦朧」皆為「」,「舞蹈」「中午」皆為「午」
字的原意很混亂,究竟邊個先至系正確嘅寫法
[ 本帖最後由 尼斯湖怪 於 2009-3-19 04:3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