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不舍地离开「遁庐」,继续往南行,我们的行程接近终点:昆仑三街。
58米长的昆仑三街,是广州民国时期建筑中西结合风格的小小缩影。
你会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这样的房屋:它有颇具岭南典型风格的矮脚吊扇门、趟栊和大木门,同时还有西式的红砖、花玻璃、木地板、花栏杆,以及半月形装饰,它们彼此之间长得很像。陈建康说,有人认为昆仑三街是广州最早的「商品房」。当年海珠地区云集的有钱人吸引来了一位「开发商」。这些统一结构的小洋房皆由同一老板建成,然后卖给几位有钱的华侨,从中牟利。
半天的时间,在这些盘根错节的小巷里兜兜转转,会有种已经远离尘嚣的错觉。而几分钟后,熟悉的宝岗大道重现眼前,还是一如既往地喧闹。我们依然生活在21世纪,只是刚刚做了个古老的梦而已。
陈建康自然不认同「没钱没权住河南」的说法。「那是不了解我们海珠,不了解我们河南的片面之见。」在他看来,当年的西关固然繁华,但海珠却自有独特的气质。「从历史上看,来河南定居的人,不仅有钱还有文化,他们对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追求。」
漱珠涌曾经是当时河南繁极一时的「灵魂」所在。当年围绕着这条河水,不仅富贵人家多,名园第宅多,而且风雅人士也多。潘氏爱藏贴,伍氏好刻书,从乾隆嘉庆年间开始,便有无数文人雅士聚集于此,文酒之会几乎天天皆有,极尽一时之盛。
而富贵人家来此买房子,在陈建康看来,是非常正常而合理的事情。白天,他们在江的那边骁战商场;傍晚,坐一叶轻舟渡江归家,在浓荫覆盖、开阔敞亮的通廊阳台上温一壶茶,赏月观花,或者在漱珠涌畔,约三五知己评文论句、吟诗作画……既不脱离于喧嚣红尘,又保持一定的观望距离,拥有一片清净自在的精神家园。这样的人生,岂是纠缠于俗世的生活可以比拟。
这些小楼那么多,又那么美,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它们每一座的后面,都会有一段传奇。遗憾的是因为世事变迁,那些完整的故事版本,已经注定难以全部搜集起来了。
我们只有行走在21世纪的一个微雨的午后,去倾听它们的只言片语,一任那些故事仍在风中悄悄地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