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941|回復: 2

[城鄉印記] 港街道文化吸引伊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7-5 17:59: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曾灶財的墨寶,是藝術還是亂畫一通,一直沒有共識。但伊藤認為這並不重要,「皇帝的字出現在香港街頭是最適合的地方了……我有請皇帝在T恤和畫板上題字,但始終不及街上的字有吸引力,皇帝的字跟香港的街道,不能分割」。


  成長於秩序井然的日本,伊藤認為香港最吸引的就是亂糟糟的街道文化,「香港很多事情都在街上發生,小販擺攤、寫字、遊行……但現在這種文化已漸漸消失,變成只是中國的其中一個城市」。自大學時代便不時來港旅遊,伊藤最喜歡的景點不是太平山時代廣場而是街市,貪街市有生氣,能夠代表香港人生活,「日本街市雖然乾淨,但太講規矩,人際關係十分拘謹,觀察不到當地人的生活,沒有意思」。


  據她觀察,香港警察即使在街頭見到曾灶財寫字,通常只是勸他不要再寫便行開,但換了在日本,警察一定會跟蹤和拘捕他。「後來我發現,在香港只要不是真正損害別人,什麼都可以做……香港人會上街表達和爭取自己的主張,但在日本,遊行示威只會在教科書上出現。」


  10年前定居香港時,伊藤選擇住在西環的唐樓,雖然不時會「爆屎渠」,但她依然十分享受那環境。今天已為人母的她,一家3口居於郊區的大型私人屋苑。「以前年輕,覺得香港同日本很不同……現在老了,便追求寧靜和綠化。雖然居住環境舒適了,但跟西環相比,人與人之間便很疏離。」她笑說,在東京近市郊的中產屋苑,人際關係疏離,自殺率特別高。


  伊藤嘆道,香港多姿多采的文化正在消失,「回歸前已經有危機感,擔心香港會少了生氣。我不否定回歸,因為這是應該的。以前的香港好特別,全世界只有這麼一個地方,但社會風氣改變了,對中國好多方面都好客氣,現在的香港只是中國其中一個城市,沒那麼有趣了」。她又認為,現時社會上都認為金錢最緊要。「97年劉健威為皇帝辦展覽前,人人都覺得皇帝有病;但當人死後,突然又被捧成藝術家。」

 


  轉載自20080705香港《明報》

發表於 2008-7-5 18: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曾灶财——有病嘅艺术家。
發表於 2008-7-7 08: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街道文化犹如圍城,亂糟糟嘅街道,繁華嘅鬧市有幾多街邊嘅小販,路邊嘅商鋪老細想冲出呢條街?佢地勤勞拼摶,努力賺錢,為嘅就係冲出呢個圈。歷亂嘅馬路上蘊含咗幾多個無耐嘅,破碎嘅心。「裏面嘅人想衝出去,外面嘅人想撞入來」作為「外面」來嘅伊藤或許會好欣賞呢種文化,但係內裏之人箇中辛酸,佢不一定能體會。 [ 本帖最後由 殺人王 於 2008-7-13 19:05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18 07:26 , Processed in 0.0559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