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論壇不乏有料之士。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最近睇咗第八界国际粤方言研讨会入面嘅一篇论文《广州话元音音位的两个问题》,作者论证咗a同aa系音质上存在差异,而唔系仅仅音长唔同。我都认同呢种结论,a同aa虽然写法上系一个a与两个a,但实际上唔系表示aa系a嘅长音。
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其實所謂「長a」「短a」只是一種方便的叫法。有人認為粵語的:
甲組:「aa」(丫)、「e」(些)、「oe」(靴)、「i」(依)、「u」(烏)、「o」(柯)屬長音;
乙組:而「a」(矮)、「ei的e」(基)、「eo」(敦)、「ing、ik的i」(英)、「ung、uk的u」(屋)、「ou的o」(奧)屬短音
甚至有人極度強調兩者的「長短對立」。──這是「舊分立說」的看法。
然而,是否真的長短對立,向來存在爭議。但無可爭議的是,它們在發音部位是有不同。這樣就絕對不是英語中「si:t」和「sit」的純粹長短分別。你把「依」字讀成「ji」或「ji:」又或「ji:::::::::::」,都仍是「依」字。
因此,我認為粵語裏,即使有人的發音講求長短區別,在發甲組元音時較發乙組元音時長,但不代表它確實存在着長短對立的問題。
除了「舊分立說」外,對粵語元音的主要看法,還有「八分位說」和「新分立說」。八分位說據趙元任的規則,合併了一些發音雖有輕微差異,但無系統性對立的音位,包括:「e」和「ei的e」,「o」和「ou的o」,「i」和「ing、ik的i」,「u」和「ung、uk的u」,「oe」和「eo」。
新分立說則着重把口語和外語現象納入系統中,這使「oe」和「eo」作出對立(正統粵語裏則是互保)。但其實「i」和「ing、ik的i」、「u」和「ung、uk的u」在口語和外語現象中,也有出現對立的例子。只是「o」和「e」沒有這對立出現。因此,個人認為「新分立說」對此原則並未做得很徹底,若它貫徹對「oe」和「eo」的處理,其實「i」、「u」亦應從分。
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粵語發音系統重有咁多種分法,有意思有意思。咁總括嚟講,粵語韻母係有長音、短音,但係長短音唔係對立(唔係一pair pair),又冇區別詞義嘅用途,而且音素亦唔同。
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其实粤拼中i同ik、ing中嘅“i”系有少少唔同嘅,不过呢种唔同有异于a同aa、oe同eo嘅唔同,点样有异我一时讲唔清,不过可以噉讲,i、ik中i发音嘅分别比a同aa嘅分别细得多。至于desmond讲嘅粤语韵母有长短音,我始终唔赞成。例如a同aa,两个都可以拉长嚟读,视乎你想强调边个系长音嘅啫。粤语韵母里面所谓嘅短音,我觉得只有入声韵。其它嘅都唔系短音。
Re:[討論]粤语有冇长短音呢?-desmond移-
「ing、ip」的「i」,用嚴格的國際音標是〔<font style="font-size: 7pt">i</font>〕,而「i、ei、aai、in、it、im、ip」等的則是〔i〕(註一)。〔<font style="font-size: 7pt">i</font>〕的舌位,比〔i〕的輕微下移。同時,「ung、uk」的「u」,用嚴格的國際音標是〔<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u.gif" align="middle">〕,而「u、iu、aau、un、ut」等的則是〔u〕。〔<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u.gif" align="middle">〕的舌位,比〔u〕的輕微下移。
還有,粵拼的「eo」,用嚴格的國際音標是〔<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eo.gif" align="middle">〕,「oe」則是〔<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oe.gif" align="middle">〕。〔<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eo.gif" align="middle">〕的舌位,比〔<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oe.gif" align="middle">〕的輕微上移。
由於這三組元音,每組內部的分別不大,舌位只是輕微的上或下移,這個上移或下移現象主要是因韻尾位置影響而形成的,因此即使是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往往難以獨立地讀出〔<font style="font-size: 7pt">i</font>〕、〔<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u.gif" align="middle">〕和「eo」。在過去,這三組元音並沒構成對立,「八分位論」遂把它們合併或視為同組──這不表示它們的發音沒有任何分別,而只是認為它們屬同類。
之所以有新分立說,是因為人們對一些口頭的新音,如擬外語音等,是否應當作原本的系統之中,有不同看法。「oe」和「eo」成為關鍵。粵拼就是據這種新分立說而設定的。粵拼的學者強調在包括擬外語音等口頭音時,「oe」和「eo」有對立面,不再是同類;但對「i」、「u」兩組,他們的處理仍舊仿照八音位說的處理,把〔<font style="font-size: 7pt">i</font>〕、〔<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u.gif" align="middle">〕視為〔i〕、〔u〕的同組。然而,在像懶音的口頭新音,及一些屬粵音的地方話,〔<font style="font-size: 7pt">i</font>〕、〔<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u.gif" align="middle">〕確實有與〔i〕、〔u〕對立的例子。
舊分立說把粵語看成是長短音的對立,是不合實際情況的,它所述的長短音對立例子,如〔i〕和〔<img border="0" src="http://input.foruto.com/ccc/images/vo_e.gif" align="middle">〕,根本不必看成是長短音對立,而是音位不同的對立。不過,怎樣處理「i」、「u」、「oe」三組音,則必定是未來一段時間裏,粵語系統的其中一個鑽研點。
(註一)粵拼「eoi」的「i」其實是「yu」,故上述例子中不包括此韻。 <P>我也認同 highyun 兄的看法,<BR>長短音的分別 不及 入聲字與非入聲字的分野來得重要。</P>
<P> </P>
<P>所以拼音都不要太著意長短音,</P>
<P>也不要著意清濁之分。</P>
頁:
1
[2]